这部影片是小题大作吗?美国不论都市或乡村,许多十字路口都没有红绿灯,只是立个"停车" STOP 的牌子,往来车辆到此必须减速停留,以目测方式看看有无人车,再继续前进。若是该停而未停,就是违法,不管有无人车经过。我看了这一集影片才想起一位朋友的经验并不是夸张的描述。
这位朋友留学美国时,经常利用假日开车到各地游览,有一次到了乡下,一路上风景宜人,开起车来特别顺畅。这时,远远看见前方路口有个"停车"的牌子,他本能的左顾右盼,正是"眼观四面,耳听八方",发现无人也无车,于是加足马力一啸而过。谁知道才过了这个牌子一会儿,就听到后头有喇叭声,他从后视镜看到是一位美国老太太驾车尾随,直按喇叭。他想一定是有事求援,就把车开到路旁停下来,老太太的车也跟着停在他的车后。老太太下了车,走到他的车旁,开口就以严厉的口吻查问他:"你看到停车"的号志,为何没有停车?这位朋友既惊讶又惭愧,简直有无地自容的感觉,只好向她道歉。重要的是,从此以后学会了要守规矩,不管有没有人知道,做事都要遵守纪律。
纪律是群体生活的最高指令,同时也是个人自我训练的基础所在。人有自由,可以超越本能的拘束、做自己喜欢的事。自己喜欢的事在眼前或许对自己有利,长久下来则未必如此;它对群体往往带来冲突,这是毫无疑问的。因此,古代在没有明文法律的时候,必有"风俗"做为群体生活的规范。风俗虽不是成文法,但是效力依然很大,在"十目所视,十手所指"之下,个人必须收敛,否则就要受到群体的排斥和指责。由于风俗难免有些禁忌与迷信的成分,并且变化太多,不易设定客观而普遍的标准,于是才有了法律规章的诞生。
守纪律并不只是"为了群体的利益而约束自己",它也是照顾到每一个人的利益的。当我年轻体壮时,不排队也可以挤上车,因此对于排队不感兴趣。但是,我岂能永远年轻?我将来也会成为老者或弱者,到时候不会希望大家排队上车吗?即使就现在来说,我的亲人和朋友中也有老者和弱者,我忍心看他们挤不上车吗?
群体生活的纪律,以"互相尊重"为前提:互相是指全社会之间的互相,因此它要求不多?但是必须严格执行。法律就是这些要求的明文规定,往往由消极面(就是"不准违背")来约束,而无法积极鼓励人行善。积极面要靠教育、以及个人修养来完成。
纪律对个人的正面帮助是十分明确的。以日常生活的起居作息为例,人的工作效率不是纪律所造成的吗?我在中学时代,住校3年,最大的收获就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每天铃声一响立刻起来,绝不找借口拖延,每天三餐定时定量:很少想要吃零食、喝饮料;晚上自习课认真看两小时书,又何必开夜车呢?纪律使人专心致志,不敢奢望幻想,可以针对制定的目标全力以赴。人生丰富而有趣,但是谁能一次同时享受所有的东西呢?纪律使人按部就班,一样一样来,在时间历程中展现生命的内涵。表面看来,纪律好像是个约束,其实却是火车奔驰所需要的双轨。
四、怎样理解荣誉感与虚荣心
美国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的母亲玛丽·华盛顿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她早年守寡,便以全付心力教育她的孩子们。她特别关照小乔治,用自己的高尚心灵陶冶着独生子的心灵。在母亲的启导下,小乔治不仅学会了自己料理自己,而且还有着强烈的正义感。
在乔治·华盛顿指挥美国军队的7年中,玛丽·华盛顿从来不为儿子的失利而气馁,也不为独生子的胜利所陶醉。
一天,胜利的消息传来,朋友们纷纷跑来向她祝贺。玛丽打断他们的颂扬,说道:"先生们,请不要恭维我的儿子。我只希望乔治能记住我的话:他不要忘记他是美国的普通公民,上帝只是使他比别人更幸运一些而已。"
儿子的英雄业绩,在母亲看来,不过是件平凡的事情。
1784年,华盛顿终于卸下戎装,探望偏僻的家乡。他紧紧地、长久地拥抱着母亲。母亲却没有像公众舆论那样赞扬儿子,只是这样说道:"孩子,我为你很好地履行了自己的职责而高兴!"
为了庆贺华盛顿的凯旋而归,人们举办了一场盛大的舞会。华盛顿和母亲也来了。
母亲身着旧式服装,78岁了,仍是腰板挺直,神色廉恭而庄重。
当她在儿子的搀扶下走进会场,所有的人都深深地感动了,用钦佩的目光凝视着他们:这是美国的救星在温顺恭敬地搀扶着母亲啊!是的,正是母亲赋予了他生命、美德和荣誉。
"我跳舞的日子早就过去了,"母亲说道,"但是,我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欢乐。"说着,她就愉快地和人们一道欢歌畅舞起来。
九点的钟声敲响了,母亲对儿子说:"走吧,乔治,老年人这时候该回家了。"
她向大家道别,在华盛顿的搀扶下,退出了会场。
在赴任总统之前,华盛顿又去探望了母亲。她仍居住在一个小庄园中,这是丈夫的遗产,她从来就没有想到要离开它。
"我来向您告别了",华盛顿对母亲说道,"只要国家给我空闲,我就会来弗吉尼亚陪伴您。"
母亲回答道:"你别再看我了,去吧,我的好乔治,你要永远做好事。"
她久久地搂着泪流满面的儿子,为儿子祝福着。
不久,母亲离开了人世。
她咽气前喃喃地祈祷着:"上帝啊,我把祖国和儿子托咐给您了。"
后来,美国为这位养育了英雄的母亲立了一个纪念碑,上面刻着这样几个字:
玛丽,华盛顿之母。
华盛顿有一位好母亲,这不能不说是他成功的一个因素。对后代的教育不仅事关个人,同时也是事关国家、社会的大事。
中学生对荣誉感的认识是什么?记得女儿念初三时,每逢期末考前一天就想请假在家念书。她提出了这个要求,我也表达自己的个人观点。我说:"你若请假,老师与同学都会认为你是为了准备考试,那么,即使你的成绩因此进步,他们也不会赞美你。"
她想了想,说:"请假虽然受人批评,但是如果考试成绩优良,所得的肯定还是超过请假的不良后果。"换句话说:"学校的一般风气是:只问学生考试成绩,而不太在乎学生的生活规则及行为表现。这种现象大家早就习以为常了,比如我自己念中学时,由于考试成绩较好,以致经常被称赞为"模范生",其实我知道自己除了会念书之外,别无所长。
如果荣誉集中在"智育"的竞争上,其他各项将注定落空。于是,我一向反对所谓的"荣誉考试"。老师出了题目后,让学生在没有监考的情况下考试。这种措施的问题在于防君子不防小人。更严重的是:只要全班有一人受不了诱惑,犯规作弊,就会造成"不公平",并且,其他守规矩的同学都会心中不服。如果老师不明事理,根据这种成绩来赞扬作弊的同学的话,更会引起其他同学心理上的挫折感。
原因很简单:荣誉代表尊重。必须有行为值得尊重然后大家才会心悦诚服。为了荣誉而努力,原是人的天性。英国哲学家休谟向来不喜欢道德教条,对既成的制度也有不少非议,但是他谈到"虚荣心"时,却有精辟的看法,他说:
"虚荣心与美德,可以紧密相连,喜欢得到做好事的名声,与做好事本身是非常靠近的,所以这两种情感容易混在一起,超过与其他任何情感的关系。爱做好事而一点不爱赞扬,几乎是不可能的。"
他听说的"虚荣"并不是指浮华肤浅的念头,而是指求得公开肯定和赞扬的心态;问题在于:一个团体如何表现它的荣誉,就会诱导它的成员走向何方。如果社会上大众认为有钱人最有面子,或者做官才能光宗耀祖,那么年轻人自然以追求财富和权力为人生指标。
财富与权力,本身是可求的,但是如果为了它们而不择手段,等于是以自己的人格为代价,去换得荣誉。问题是:没有人格,荣誉又何以崇高?一旦荣誉变成可以"量"化或"物"化的东西,人性就会越来越淡化,最后是自我放逐,即使得到荣誉也没有快乐的感受。
现实人生的确残酷无情,往往只因不服输,只因保护自己,而执著拘泥于自我利益。因别于其他人,受缚于狭隘的小我;反倒忽略丰盛充盈的潜伏面,而耗费殆尽仅有的人生……将是如何悲哀啊!若能自心中重新体认悲欢情愁,将心比心:这么一来,将会是如何宽大的自己啊!
学生的情况也是如此。考试成绩有好有坏,分数是可以比较的,若是以此为惟一荣誉,那么是否可以"不择手段"?这样的人不仅得不到同学的尊重,恐怕连自己也瞧不起自己了,我在北师大教书多年,常有同学抱怨:"某人平时不来上课,考试时借我的笔记看一看,结果分数比我还好,真是不公平。"
我说:"如果分数代表一切,那么确实不大公平。但是分数只是象征或记号,它们代表的是学习心得,以及学习过程所付出的努力。你的心得与努力既然胜过别人,就不必担心分数高低。换句话说,真正的知识与问心无愧的负责态度,才是值得重视的。"
荣誉感应该以人格为基础,分数或外在成就固然令人向往,但是人生的竞争是长期的与多面的,谁又能够靠着"不择手段"而左右逢源、终其一生呢?因此,若无内在的自我肯定与期望,荣誉是空幻的。如果真正激发潜力,表现杰出,在团体中出类拔萃,自然可以享受荣誉所带来的喜悦,学校的"荣誉榜"上,不应该刻意强调考试成绩,而应该全面兼顾各方面的表现,让每一个学生都知道:自己若在某一方面努力,也可以得到大家的认可。
五、要有集体荣誉感
黄昏时候,洪水最终撕开了江堤。一个个小院子成了一片汪洋。清晨,受灾的人们三三两两在堤上,凝望着水中的家园。
忽然,有人惊呼:"看,那是什么?"
一个黑点正顺着波浪漂过来,一沉一浮,像一个人!有人"嗖"地跳下水去,很快就靠上了黑点,但见他只停了一下,掉头回游,转瞬上了岸。
"一个蚁球。"那人说。"蚁球?"人们不解。
说话间蚁球正漂过来,越来越近,看清了:一个小足球大的蚁球!黑黑乎乎的蚂蚁密匝匝地紧紧抱在一起。风起波涌,蚁球漂流不断有小团蚂蚁被浪头打开,像铁器上的油漆片儿剥离开去。
人们看得惊心动魄。
蚁球靠岸了。蚁球一层层散开,像打开的登陆艇。蚁群迅速而秩序井然地一排排冲上堤岸,胜利登陆了。岸边水中仍留下了不小的一团蚁球,那是英勇的牺牲者,它们再也爬不上来了,但它们的尸体,仍然紧紧抱在一起。
团结就是力量,如果人心所向,众志成城,就会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成功。
同班同学在长期激烈的竞争之下,难免为了计较成绩而伤害友情?有时弄得一班同学毫无向心力,使校园生活的品质大打折扣。这种现象不是单一原因造成的,因此想要化解或改善这一现状,必须由多方面着手;
首先,许多竞赛活动以班级为单位,这时需要整体合作。记得我在上中学时,最喜欢参加一年一度的蓝球赛。队员选出之后,经常利用午休时间练习,攻防之间逐渐默契。到了比赛的日子,全班同学尽情喊着"加油!"上场比赛的队友身负重任,竭尽全力为班上带来胜利的光荣。每多进一次球,同学们的感情就热烈一些,有时竟有主动从商店买来水果、汽水来慰劳、助阵的。
获胜的话,全班的同学共同庆祝,引为自豪的条件,助长向心力。但是,任何比赛都是失败者居多,即使第二名也有挫败感,该怎么办呢?有的以"今天的教训、明年雪耻、"来互相勉励;有的转移目标,设法在其他方面追求。有一班同学在体育、音乐等竞赛项目全部失败之后,决心注重清洁方面比赛,结果连续多次获得全校清洁比赛冠军的荣誉。我十分欣赏这种作法。个人的才华有多有少,但是团体的合作"必能"有它成功的管道和机会。清洁比赛获胜?照样可以表现出高度的向心力。
其次,人在本质上就有"自我保存"的倾向,这种倾向使人陷于自我中心或个人主义的心态中。因此,大人常教小孩:"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但是,如果有缘成为同班同学,必须相处3年,就要想法改变这种原始的心态。最好的作法,是对人先表示"善意"。记得女儿在美国时,进了一所小学念一年级,每天上学都面无表情,因为她既不会说英文又没有熟朋友。在一个月后,班上一位同学生日邀请全班同学都参加聚会,大家玩得十分开心。因此班上同学相处情形大为改变。"善意"会引来更多的善意,由此产生友谊,可以分享心中各种感受,使学习过程增添无限的趣味。
如果有缘,任何人都可以成为我们的朋友。现在进入同一所学校,在同一年级,分到同一班,那不是缘分很深吗?有了这么深的缘分,还不愿意表示善意,实在让人难以理解。我每次参加"中学同学会",想到以前校园生活的点点滴滴,就会有"人生可贵"的感受。离开学校进入社会以后,才发现不仅表现善意的人少了,并且许多善意也未必得到适当的回报。以致人情冷暖日渐淡薄:团体中的"向心力"更是可遇而不可求。
第三,培养向心力还有一个方法,就是让每一个成员都觉得自己是不可缺少的。同班同学里面,有人多才多艺?有人憨厚老实,但是既然同在一班,就千万不要采取"能者多劳"的原则,而应该普遍分工,让前者可以表现,而后者可以学习。我有一个同学,自称文武双全,突出事迹举不胜举,从小到大只要参加比赛没有不得奖的,班上同学都比较羡慕他。他到了大学依然"才华出众",但是却觉得班上缺乏向心力。问题何在?在于他没有让别的同学感觉到"自己被需要,"。
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只有在被需要的时候,才会觉得自己重要。"同班的每个同学都可以为班级做一些事,都可以"被需要",由此肯定自己的"重要"。所谓"重要",是指"对整体团体而言"。既然如此,我这个团体怎能没有向心力呢?我为团体所做的事,其实也是我乐意做、应该做的,因为做了之后,对我自己也有共同的利益及意义。《礼运篇大同章》说:"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有能力而不去发挥,这实在是一件很痛苦的事;发挥而不是为了自己,就需要高尚的情操了。但是,团体的向心力一旦建立,每一个人就可以发挥能力了,因为这时既是为了团体,也是为了自己,真是其乐无穷。
六、要以仁爱之心待人
有一个小男孩,他总希望能见到上帝。他知道要见到上帝得走很远的路。他收拾好一个小旅行箱,里面装了几个小馅饼和几瓶饮料,就上路了。
他走过了三个城区,看见了一个老奶奶,她坐在路边公园的长椅上,凝神地望着在草地上啄食的鸽子。小男孩在她旁边坐下,喘息片刻,擦了擦汗,打开了小箱子。他拿出一个小馅饼正要往嘴里送,却发现老奶奶定神地望着他,好像她很饿了。他于是把小馅饼送了上去,老奶奶面带感激的神色接过馅饼,向他笑了一下。这张笑脸真好看。小男孩想再看到一次,他又送给她一瓶饮料。老奶奶又向他笑了笑,小男孩高兴极了。
他们就在那里坐了一个下午,一边吃,一边笑,可谁也没说一句话。
天快黑了,小男孩觉得该回家了。他起身离开椅子走了几步,又转回来,他张开双臂紧紧地拥抱老奶奶,而她回送给他的是她最美丽、最动人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