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和别人的关系,不论是近是远,是合作是竞争,都可以依这两句观念建立起健康而积极的相处状态。
十五、要经营好自己的人际关系
母亲给我讲过这样一件事:一次她去商店,走在她前面的年轻妇女推开沉重的大门一直等到她进去后才松手。当她道谢的时候,那位妇女对她说:"我的妈妈也和您的年纪差不多,我只希望她遇到这种时候,也有人为她开门。"听了母亲说的这件小事,我的心温暖了许久。
一日,我患病去医院输液。年轻的小护士为我扎了两针也没有把针扎进血管,眼见着针眼处泛起了青包。疼痛之时我正想抱怨几句,却抬头看到了小护士额头上布满了密密的汗珠,那一刻我突然想起了我的女儿。于是我安慰她说:"不要紧,再来一次!"第三针果然成功了。小护士终于叹了口气,她连声说:"阿姨,对不起。我真该感谢您让我扎了三次。我是来实习的,这是我第一次给病人扎针,太紧张了,要不是您的鼓励,我真不敢给您扎了。"我告诉她,我有个和她差不多大的女儿,正在医科大学读书,她也将有她的第一位患者,我真希望女儿的第一次扎针也能得到患者的宽容和鼓励。
将心比心,这是老百姓常说的一句善解人意的俗语。如果我们在生活中多点将心比心的感悟,就会对老人多出一份尊重,对孩子怀有一份怜爱;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少一些计较和猜疑。
现代社会要求个人以独立姿态加入群体,鼓励个人在谋职时"自我表现",在工作时"力求上进";另一方面,又希望和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许多年轻朋友对于人际关系的建立,深感困惑。因为,良好的人际关系往往和自我的做人原则发生冲突。为了迁就别人,我应该放弃自己的原则吗?这个问题听起来很严重,其实未必如此。
首先可以思考:良好的人际关系有何目的?若是为了事业顺利发展,那么自身的能力和工作态度也不可忽视,并且,只要恪守职责,把握分寸,在人际关系上就不必太苛求自己了。其次,若是为了自己的快乐,那么放弃做人原则显然是本末倒置,求乐反苦?或者只有表面上的热闹而缺少内心的宁静。
因此,我认为:应该为了自己的快乐而经营人际关系,千万不必为了事业而致力于此,不然岂不是在"利用"人际关系,反而连人际的互相尊重都无法维持了?"只以他认为目的,而不以他人为手段"的处世原则,是为人处世的首要原则。"尊重而不亲近"这似乎是考虑人际关系的前提。
我们尊重别人,是希望别人以同样方式尊重我。因此,尊重别人即是尊重自己。孟子曾经谈到类似的问题。他认为:如果有人以恶劣态度对待我,那么我首先要反省自己是否不忠(没有尽好责任),是否无礼(对别人失礼),仔细反省之后,自己实在没有过错。这时箭头就要指向这个人了;原来他是个"妄人"(不明事理的狂妄之徒),妄人与禽兽有何差别?我们对禽兽又何必计较呢?如此一来,根本没有争吵或者对骂的必要了。
我的态度较为缓和,采取孔子"道不同,不相为谋"的立场。我选择朋友,对于非朋友而又必须见面的人,则以尊重待之。比如,我在北师大学艺术系教书十余年,大约有1/3的同事是"非朋友",从学术观点到做人原则都没有交集点,所以也从不来往。但是,我一定尊重他们每一人的权益,就像我尊重自己的一样。他们如何看待我,则是另一回事,不是我所能决定。即使是"缘"在安排我与他们成为同事,也并不剥夺我的选择权。这种互相尊重而各行其是的感觉,其实也不坏。
当然,我不敢宣称做到圣人的要求,就是让一地方的好人欣赏我,而坏人批评我。我只能做到让一地方的朋友欣赏我,非朋友则保持距离。非朋友若是批评我,我也视为理所当然。并且,既然是"非朋友",他们的批评对我是无关痛痒的,因为我不在乎。
"不在乎"三个字大有妙用。十年前在美国念书时,偶听美国同学说他对某事"不知道也不在乎",我当时觉得不易接受,好像这种说法太狂妄了。现在看来,这是人之常情。谁能"在乎"所有的人的意见?我只能在乎我的朋友的想法,甚至说得直接一些,我应该在乎的是我自己的想法。
结论是:第一,在强调人际关系时,必须自问目的何在?最好不要违背自己的良知和快乐。第二,我不可能与所有认识的人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所以必须以"尊重"为前提,对朋友与非朋友都要一样的尊重。第三,我应该确定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哪些人是我所在乎的,这些人是我的人际关系必须好好相处的对象。
可是,光是担心自己的人际关系不好,为何不让相对的一方也担心他的人际关系不好呢?既然讲的是"人际",当然是指"我与你"双方之间。双方的地位和权利是平等的,是相互的。因此,与其询问别人应该如何人相处,不如反省自己在这一生中,在乎什么人,什么事,以及自己对生命的期待又是什么。
贪得无厌的人缺乏安定的心,即使住在富丽堂皇、设备完善的别墅,也不会觉得舒适自在;即使坐拥城池、富可敌国,也将终日惶惶惟恐失去。
适度的调整心态,更换角度,也不失为解决问题的好方法。欧美幼童自小就被教育把"请"、"谢谢"、"对不起"挂在嘴边,还要学习面带微笑。由于自幼身体力行这些礼仪,日久习惯,自然成了个性的一部分。由于如此,更能由衷发出会心微笑、和善待人,无形中使得人际关系更为和谐。
有句成语叫"展眼舒眉",意即肉身苦痛、心有烦恼时,仍应保持轻松愉悦的神态。没有人能挣脱死亡的枷锁,那么至少在幸存时,彼此慰藉、互勉吧!
十六、要懂得付出和收获是成正比的
有个年轻的国王登基,为了治理好自己的国家,他决心学习天下的智慧。为此他征召国内的智者,命令他们把所有的智慧书搜寻来,供他阅读学习。
5年过去了,智者们辛苦地赶回来了,身后的骆驼队背着5000本智慧宝典。国王一看头都大了,这么多书怎么看啊。就命令智者们去精简浓缩。
5年过去了,智者们求见,身后的骆驼队背回来500本书,国王仍嫌太多。
又是5年时间,智者们带回来50本巨著。这时的国王已被各种问题搞得更加心烦气躁,等待得也更不耐烦,还是觉得多。
又过了几年时间,当智者们把辛辛苦苦浓缩成的一本书进献到国王面前时,他早已没兴趣看这本书了,也没时间去实践这些智慧了。国内问题丛生,国外敌人不断入侵,自己也百病缠身,任何智慧可能都解决不了他的问题了。
只要努力去做,事情就不嫌多,而且就会有收获。只要选择了等,就会什么也来不及做。
在印度和东方,各民族人民在战争中所展示出来的力量和勇气丝毫不比英国人逊色,而且,在其他方面的行为中,他们比英国人表现出更多的爱好和平和仁慈的色彩。那些英雄剑客们将名垂青史,那些传播真理的英雄们也是不应该被历史遗忘的。从扎维尔到马丁和威廉斯,有一大批杰出的传教士,他们以一种崇高的自我牺牲精神辛勤地工作着,他们决不是为了自己沽名钓誉,而是为了挽救自己沦陷了的种族,希望找回种族失去了的自由。这些人正是凭借着自己无与伦比的力量和百折不挠的毅力安身立命,他们忍受了各种艰难困苦,经受了无数生死考验,踏遍了人间的沟沟坎坎,尽管他们历尽苦难,他们仍然义无反顾地沿着快乐、荣耀和殉道的道路前进。
这些人当中完成了奠基性工作而且最为杰出的是弗兰西斯·扎维尔。他出身高贵门第,在他的个人生活里充满了欢乐、权力和荣耀,但是,他用自己的生命证明了世界上还有比等级地位更高的目标,还有比积累财富更高尚的志向和抱负。在行为方式和精神情操方面,扎维尔是一个真正的绅士;勇敢、廉洁正直而又慷慨大方;易于引导而又颇具领导才能;易于说服而又颇具影响力,是一个富有耐心、意志坚定而又精力旺盛的人。21岁的时候,他是巴黎大学的一位富有盛名的哲学教师。在那里,扎维尔成了罗约拉的亲密朋友和同事,不久,他带领第一批一小帮新人教的人到罗马去朝拜圣地。
当葡萄牙的约翰三世决定把基督教移植到印度地区以扩大他的影响的时候,他首选波巴迪纳作为他的传教士,但是,由于波巴迪纳重病缠身未能成行,约翰三世不得不另找人选,这次,他选中了扎维尔。扎维尔把他那破烂不堪的黑袍法衣缝补了一下,除了传教用的每日祈祷书,他别无它物,他离开里斯本,迅速踏上了去东方的征程。在他所乘坐的这艘去印度果阿的轮船上,同时载有一千名去该地区警备队进行增援的官兵。虽然船上有一间小舱室可由扎维尔自由支配,但在整个航程中,他都头枕着一圈缆绳,睡在甲板上,吃饭也是和水手们集体用餐。他尽力照顾水手们的需要;教给他们一些有益身心的娱乐方式;精心护理那些生病的人,他完全赢得了这些水手的心,他们都对他十分尊崇。
到达果阿,扎维尔对人们的腐化堕落行为感到震惊,不管是外来人还是本地人都是如此。外来者肆无忌惮,丝毫不受约束,带来了各种邪恶。本地人则盲目效仿,甚至变本加厉。扎维尔走遍了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他一路上摇着手铃,恳求人们将自己的孩子送到他那里去受教育。不久,他招收到了一大批学生,每天精心地教导他们。与此同时,他走访了各个阶层中处境悲惨的人们,甚至其他人惟恐避之不及的麻疯病人,他的目的在于宽慰人心,缓解人们的痛苦,带给他们真理。每当听到人们痛苦的呻吟,他也心如刀绞,心情无比沉重。当他听到关于马纳采珠业渔民的堕落和悲惨生活后,他立即动身去看望他们,他的手铃再次发出了仁慈和善行的呼唤。他给人们洗礼,给人们教诲,不过,他只能通过翻译来教导人们,因为他不懂本地语。他最感人的教诲是他对悲惨处境中的人们的救助和服务,他尽其所能地满足他们的要求,减轻他们的痛苦。
沿着科默隆的城堡,从城市到乡村,从庙堂到集市,扎维尔走到的地方都回荡着清脆的铃声,他把当地人们召集起来倾听自己的教诲。他备有《教义问答集》、《使徒教义》、《戒律》、《主祷告文》和其他一些有关教学祈祷仪式方面资料的翻译本。为了使孩子们用自己的语言记住这些教义,他反复给他们朗诵,直到他们牢记为止,然后,他让孩子们把这些话教给自己的父母和邻居。在科默隆海角,他任命了30个牧师,统管30多座基督教教堂,尽管这些教堂都十分简陋,大多是一间农舍,屋顶上安装一个十字架。然后,他去了热温格地区,一路上,他走村串户地摇着手铃,给人们施洗,累得连手腕也抬不起来;他不断地给人们宣讲教义,以致喉咙嘶哑得发不出声。根据他本人的评价,他在这里布道的效果远远超出他的最高的期望值。他的谦正纯洁、热心诚恳和雅致的生活,他的为人师表的行为方式,让人心悦诚服。凡是他所到之处,人们都弃恶从善,民风大改。即使那些感觉迟钝的人,只要他们能一睹扎维尔的风采和听过他的演说,单是出于同情的力量,他们也会对他的热情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
"报酬是丰厚的,但是耕耘者微乎其微",正是带着这样一种思想,接下来,扎维尔去了马六甲和日本。在那里,扎维尔发现自己又安全融入了一些操着不同的语言新种族之中。在那里,他至多能做的是误用叹的祈褥,是坐在病人床边为他们抚平枕头的照料他们;有时候,把自己白色法衣的衣袖浸入水中,然后从中挤出几滴水为死者拖洗。对任何事他都充满希望,无所畏惧,这位勇敢的战士正是凭靠着信仰的力量在追求真理道路上通往直前。他曾经说过:"只要能救助一个灵魂,我愿意千百次的地忍受死亡和痛苦的折磨。"他忍饥挨饿,历尽各种苦难与危险,但是他热爱自己的工作,为了完成自己的使命他从不知疲倦。最后,通过11年的辛勤工作,这位了不起的英雄又想方设法到了中国,在海南岛三亚他患了热病,也就在这里,他接受了荣耀的桂冠,与世长辞。也许,这位英雄的高贵气质,他的清正廉洁,他的自我节制和英雄无畏,在地球上都是举世无双、无与伦比的。
在这一领域的工作中,另外一些传教士继承了扎维尔的事业,如斯瓦兹、卡雷的马西在印度,古兹拉夫和莫里森在中国,威廉斯在南西兹,坝贝尔、穆法特和利文斯坦在非漩。约翰·威廉斯这位爱尔蒙加的传教士,曾经做过一位家具铁器商的学徒。尽管他被认为是一位智力低下的儿童,但是,在他的职业方面却手脚特别灵巧,技艺高超,因此,师傅常把一些做工要求特别仔细的活计交给他去做。他也非常喜欢摇铃铛和做一些离开店铺的其他活计。一次偶然的听人布道,使他的精神发生了严重的转向,他成了一位主日学校的老师。在传教的过程中,他的精神渐渐地转到了公众集会上来,他决心献身于这一工作,伦敦教士协会接纳了他,他的师傅也同意他在师徒合同到期之前离开家具铁器商店。他工作的重心主要是太平洋诸岛,特别是塔希提岛、雷亚提岛。就像第一批传教士一样,他亲自参加劳动,不管是在铁匠铺里,还是在花园里和船舶制造厂。他努力教会岛上居民文明生活的技艺,与此同时,教导他们信仰宗教。正是他不知疲倦的劳动过程中,他在爱尔蒙加海岸遭到了野蛮人的残杀。殉道者的荣耀,他受之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