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泰龙的成功,源于他的坚定的信心和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
正是自信,促使他勇于面对一次次拒绝,正是自信,促使他改变方式,走向成功!
莫让自己打败自己
常言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没有翻不过的山,也没有蹚不过的河。只是因为不相信自己能力的人多了,世界上才有了“困难”这个词语。
1862年9月,美国总统林肯发表了将于次年1月1日生效的《解放黑人奴隶宣言》。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后,一位记者去采访林肯。他问:“据我所知,上两届总统都曾想过废除黑奴制,‘宣言’也早在他们那时就起草好了。可是他们都没有签署它。他们是不是想把这一伟业留给您去成就英名?”林肯回答:“可能吧。不过,如果他们知道拿起笔需要的仅是一点儿勇气,我想他们一定非常懊丧。”林肯说完匆匆走了,记者一直没弄明白林肯这番话的含义。
直到1914年林肯去世50年后,记者才在林肯留下的一封信里找到了答案。在这封信里,林肯讲述了自己幼年时的一件事:我父亲以较低的价格买下了西雅图的一处农场,地上有很多石头。有一天,母亲建议把石头搬走。父亲说,如果可以搬走的话,原来的农场主就不搬走了,也不会把地卖给我们了。那些石头:都是一座座小山头,与大山连着。有一年父亲进城买马,母亲带我们在农场劳动。母亲说:“让我们把这些碍事的石头搬走好吗?”于是我们开始挖那一块块石头。不长时间就搬走了。因为它们并不是父亲想象的那样,而是一块块孤零零的石块,只要往下挖一英尺,就可以把它们晃动。
林肯在信的末尾说:“有些事人们之所以不去做,,只是他们认为不可能。而许多不可能,只存在于人的想象之中。”
这个故事很有启迪性。它告诉大家,有的人之所以不去做或做不成某些事,不是因为他没这个能力,也不是客观条件限制,而是他内心的自我想象首先限制了他,是他自己打败了自己。
一些成功学研究大师分析许多人失败的原因,不是因为天时不利,也不是因为能力不济,而是因为自我心虚,自己成为自己成功的最大障碍。有的人缺乏自重感,总觉得自己这也不是,那也不行,对自己的身材、容貌不能自我接受。时常在人面前感到紧张、尴尬,一味地顺从他人,事情不成功总觉得自己笨,自我责备,自我嫌弃。有的人缺乏自信心,怀疑自己的能力;有的人缺乏安全感,疑心太重;对他人的各种行动充满戒备,有的人缺乏胜任感,工作中缺乏担当征途的气魄,甘心当配角;也有的人反其道而行之,为掩饰自己的缺点或短处,夸张地表现自己的长处或优点……
这些人真正的敌人是他们自己。
每个人在一生之中,或多或少总会有怀疑自己,或自觉不如人的时候。
研究自我形象素有心得的麦斯维尔?马尔兹医生曾说过,世界上至少有95%的人都有自卑感,为什么呢?电视上英雄美女的形象也许要负相当大的责任,因为电视对人的影响实在太大了。
有些人的问题就在于太喜欢拿自己和别人比较了。其实,你就是你自己。压根儿不需要拿自己和任何其他人比较。你不比任何人差,也不比任何人好。造物者在造人的时候,使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不与任何其他人雷同的。你不必拿自己和其他人比较来决定自己是否成功,应该是拿自己的成就和能力来决定自己是否成功。
在每一天的生活中,如果你都能够尽力而为、尽情而活,你就是“第一名”!
许多人喜欢看NBA的夏洛特黄蜂队打球,特别喜欢看1号博格斯上场打球。
博格斯身高只有1.6米,在东方人里也算矮子,更不用说即使身高两米都嫌矮的NBA了。
据说博格斯不仅是现在NBA里最矮的球员,也是NBA有史以来破纪录的矮子。但这个矮子可不简单,他是NBA表现最杰出、失误最少的后卫之一,不仅控球一流,远投精准,甚至在整个队员中带球上篮也毫无所惧。
每次看到博格斯像一只小黄蜂一样,满场飞奔,心里总忍不住赞叹。其实他不只安慰了天下身材矮小而酷爱篮球者的心灵,也鼓舞了平凡人内在的意志。
博格斯是不是天生的好手呢?当然不是,而是意志与苦练的结果。
博格斯从小就长得特别矮小,但他非常热爱篮球,几乎天天都和同伴在篮球场上玩耍。当时他就梦想有一天可以去打NBA,因为NBA的球员不只是待遇奇高,而且也享有风光的社会评价,是所有爱好篮球的美国少年最向往的梦想。
每次博格斯告诉他的同伴:“我长大后要去打NBA。”所有听到他的话的人都忍不住哈哈大笑,甚至有人笑倒在地上,因为他们“认定”一个1.6米的矮子是绝不可能打NBA的!
他们的嘲笑并没有阻断博格斯的志向,他用比一般高个子的人多几倍的时间练球,终于成为全能的篮球运动员,也成为最佳的控球后卫。他充分利用自己矮小的优势:行动灵活迅速,像一颗子弹一样;运球的重心偏低,不会失误;个子小不引人注意,投球常常得手。
要取得事业成功、生活幸福,重要的要有积极的自我心态,要敢于对自己说:“我行!我坚信自己!我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人!”就像释迦牟尼佛诞生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天上地下,唯我独尊。”
自卑与超越
阿德勒在有名的小册子《自卑与超越》中认为,人可以从不同程度的天生的“自卑情结”中超越出来,通过对优越地位的追求,最终获得光辉灿烂的未来。但我们不能不对这种超越的可怕后果,持有一定的怀疑,尽管它确是消除已有自卑的最好办法。
我们说,与其等到自卑感已根深蒂固之后再去砍伐,不如从一开始就去消灭它。
在问到“你怎样对待自卑”时,好几个女孩子用一句流行语作了回答:“没人比你好,你不比别人强。”但它真能慰藉自卑者吗?只要很客观地去研究,我们就会发现,人的层次之分的确是客观存在的,无论是社会背景、仪态、品味、才智潜能,还是威慑控制力,哲学家就是哲学家,而搬运工最多只能混到监工的地步。因此,这种说法不过是在文字游戏里欺骗自己一下罢了。真实的情况恰恰是:“你比一些人强,又比另一些人差。”只有建立了这种健康的世界观,我们才能把自卑变为谦逊,把亢奋化为乐观,才能不可思议地向胜利者礼貌地认输,然后不屈不挠地提出再一次挑战。
自卑者总是能不停地找出优胜者的优胜之处,然后拿它们同自己的薄弱环节相比。于是,站在球场上看到别人动作灵活,我们便为自己笨得像牛而黯然神伤。比起优等生,我们总是记不住乱七八糟的定理,在不算复杂的逻辑演绎中,我们感到头晕目眩。可是为什么不告诉自己“你也有长处”?且不说我们各自都有一两手拿手好戏,就是我们的自卑性格本身不是也可以变成长处吗?内向的人,听的比说的多,易于积累。敏感的神经易于观察,长期的静思使得我们情感细腻,内敛的锋芒全部蕴藏为深厚的内秀心智。而温和的性情,极得人缘。这一切不是很适合我们置身于幕僚顾问或者作家的位置上吗?如果我们能发现并积极拓展自己身上最有希望的那部分特性,我们就不比别人差,甚至更强。罗斯福在短促无备的小冲突中,常常张口结舌,尴尬万分,但他却能力挽狂澜。普希金一生只会在简单的算式后面,统统写上“0”,可他的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却家喻户晓。萨特也是个数学上的笨蛋,但他却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并且堂而皇之地加以拒绝。
阿德勒说:“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我们都发现自己所处的地位是我们希望加以改进的。”当我们发现别人也有各自的隐痛时,自己被自卑折磨的程度似乎会轻一些,特别是当我们读大人物的传记时,我们会惊喜地发现,他们在青年时代曾有过和我们类似的自卑感。我们顿感欣慰,觉得自己还有救。我们读卢梭的《忏悔录》,读《约翰?克里斯朵夫》,读弗洛伊德和阿德勒本人,读索菲亚?罗兰,我们都会诧异地发现,自卑创造了文化。庞德说得对:“美是难于接近的。”罗素说得也对:“人类所具有的,首先是一种不满足的情绪。”如果我们面对庞德的话,感到悲伤和精疲力竭,那么请对自己大声说:“别人也自卑,他们也不满足于自己。”只是,他们在消灭不满、在接近美、在自卑中创造着。
一个高中生告诉我,无论在车站等车,还是走进教室,他总是觉得有许多人在盯着他,挑剔他。为此,他处处不自在,坐卧不稳,站立不安,走路时也不自然。淹没在这种情绪中的原因是综合性的,这是自卑青年的共同特征,它很像阿德勒指出的一种精神错乱,即“早发性痴呆症”。如果无力改变穿戴陈旧的不合体的服饰,留自己不喜欢的发型,我们就会怀疑别人在嘲笑自己土气。如果认为自己不漂亮、驼背、脖子长或腿短,也会感到周围的人把自己当成了怪物。如果放纵了自己,违背了耸人听闻的传统说教,做了些越轨行为,比如说暗恋一个人,我们就会时常以为别人看破了这些隐私,正在蔑视自己。但实际上,这些幻觉就像早发性痴呆症一样,不难破除。我们之所以感到这些压力,是因为理想状态和高尚情操在惩罚自己。另外,也是因为我们比一般人理智得多,但又没理智到家。如果我们提醒自己:“不必太在意。”我们就会像一般人一样,恢复常态。如果我们的理智更进一步,告诉自己说:“没人注意你!”我们便会更加轻松。事实也是如此,人们的目光通常是落在最美或最丑的事情上的,最容易忽略恰好是一般化的人和事。我们没有穿绫罗绸缎,也没有麻布加身,既不是美人,也不是丑八怪,因此我们身上没有过于吸引人的东西。至于我们的内心世界,只有我们自己才会知道。此外,我们可以多交些朋友,与他们时常往来,或者坚持几种高强度的竞技锻炼,最终会连根儿拔去那些怕人知道的心病。等到我们恢复了健康的精神状态,我们甚至会产生另外一种愤愤不平,那就是:“为什么没人注视我?!”
那时,我们会为有人注视自己而自豪。
自卑者完全是信心不足,一旦遇到挫折,情绪会更加低落。我们常常羞于放声开口,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在开会上课时,不敢坐在前排,不敢在大庭广众下行动自如。就连敲别人门的时候,也惴惴不安。别人无心的一句话,会让我们想上很长时间。但是,如果我们不想与公众生活脱节,我们就该催促自己说:“不妨试试看!”还是不必太在意,而且不要把目标定得太高,把每一件事缓缓地做完,并适当地把旁观者当成傻瓜。如此坚持做完一两件事,我们就会发现,招摇过市实在不是什么难事。
最关键的是,一定要让自己明白:“错了没关系。”如果我们强求完美,情况会很糟,假如放弃尽善尽美的标尺,我们反而会得心应手。
不必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