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梦知道答案:和另一个自己谈谈心
20917700000002

第2章 梦,帮你吹散心灵的迷雾(1)

别忙,我先感觉一下我自己

“放手!”“山”急切地耳语着。

武士了解,他没有其他选择。在那个时候,他的力量开始消失,他抓住岩石的手指也开始迸出鲜血。由于相信自己快死了,他放了手,向下落去,掉入记忆中无尽的深处。

——摘自罗伯特·费希尔《为自己出征》(又名《盔甲骑士》)

前不久,我在一个僻静的地方上一个名为“苏菲营”的课程。苏菲,是土耳其等国的一种修行办法,被视为“西亚的禅”。如果说,我们文化中的禅修,是通过静的方式修行,那么,苏菲就是通过动的方式去修行,而两种修行的目的却是一样的——放下小我。

只动了一天,我便感觉累极了,于是坐在宾馆的沙发上休息,这时接到了同学L的电话。L有满腹的牢骚,在电话中,他向我声讨某某银行,说他刚去了西欧,而有500英镑的费用涉及某某银行,明明是银行的工作人员做错了,但他们不仅不道歉,还特傲慢。

接着,他又向我声讨很多“有关部门”,说在中国做生意实在太难了。

放在以前,我会认真地听他诉苦,然后帮他分析一下事情的缘由,但现在我不再这么做,不仅是因为累,也因为我知道,听别人声讨另外一个人,一般都是浪费时间。

于是,我直接打断他说:“哥们,你说得有道理,但你这么说的时候,我有了一个感触,不知道该说还是不该说。”

“哦,是吗?”他回答说,“说吧,有什么不能说的?欢迎!”

“你怎么变成了一个‘愤中’?”我说。

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L以前是一个非常温和而宽厚的人,他很少表达他的怨气。现在,已35岁的他,却变成了一个充满愤怒的男人。

我的质疑让他也感觉到有点惊讶,他说,难道不应该愤怒吗?谁遭遇了像他那么多不舒服的事,都会对银行和很多“有关部门”生出怨气的。

“你的怨气主要是针对银行和‘有关部门’吗?”我反问他,“你不妨静下心来问问自己,你的怨气的主要来源是哪里。”

在电话那头,他静了一会儿说:“是的,我的怨气的主要源头不在这里。”

“好人”们常玩抱怨游戏

这答案我料到了,因为我对他比较了解,明白他的怨气主要来自家中。L是一个很会为别人考虑的人,尤其是一个很顾家的人,然而,现在我发现,无数像他这样的“好人”到了中年和老年后会有一个特殊的心理逻辑结构,这可以称为“怨气形成的三部曲”:

1.活着是为了别人。

2.我已经奉献了这么多,你们应该为我考虑。

3.你们没有为我考虑,所以我有满腹怨气。

其中的第二个环节是隐蔽的,“好人”们通常不会将它表达出来,他们无意中在玩一个游戏——“我为你做了这么多,我不说你就应该知道为我做什么”,但通常别人都不会响应他们这一隐蔽的渴求,这最终会导致“好人”们的怨气,以及伴随着这一怨气的自恋感——“我是多么具有奉献精神的好人啊,你们都欠我的”。

这种怨气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小时候,因为怨气不重,我们可以心平气和地做“好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发现,做“好人”并不能自动带来价值感和别人的尊重,相反别人会“对不起”自己,这令自己逐渐感到绝望,绝望到了一定地步,这种怨气就会爆发出来。

怨气爆发得越早越好,因为这意味着改变的契机。我发现,许多“好人”是到了30多岁后才开始爆发。这仍然算好的,如果到了五六十岁甚至七八十岁再爆发,那就很可惜了。

作为L的同学兼好友,我好像一直在等着他的怨气发作,而这次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所以我很自然地点破了他这个隐蔽的心理游戏。

L的这种“为了别人而活”的逻辑,在我们的文化中非常常见,因为我们将这个视为“好”,而将“为了自己而活”视为自私,视为“坏”。然而,我在心理咨询中发现,除非一个人真正抱定“为了自己而活”这个理念,否则好的改变很难发生。

因为,“为了别人而活”,这种观念貌似是奉献精神,但其另一面是“我的不幸是你导致的”,所以“好人”们在咨询的一开始很容易将责任归咎于他人,这也意味着推卸责任,于是成长很难发生。

一个美极了的蜕变梦

类似的故事也发生在我的一个来访者F身上。F是一个依赖者,她的核心问题是,每当她要为人生做选择时,她都会陷入极大的犹豫中,因为她发现,每一种选择都会有人受伤。

于是,在长达一年半的时间里,尽管她的人生遇到了很大的难题,迫切需要她做选择,但她仍然处在一种动弹不得的处境中,没有做出任何选择。

在一次关键的咨询中,我们对她的一件很小的事情做了细致入微的探讨,她终于明白,做任何选择都会有相关人受伤,而她最怕内疚,不想欠任何人的,所以她在绝大多数场合都依赖别人为她做选择。这种内疚,她平时也知道,但每当内疚产生时,她都会去逃避它。结果,逃避内疚也就导致了逃避选择。

这次咨询后,她已知道该如何做,并在生活中承担起了选择的责任,但她仍然来找我咨询,并好像是为我考虑一样。我感觉到这一点,问她:“如果是你选择中断咨询,也会觉得对不起我吗?”

她说是,我笑着说:“我很穷,很需要你每小时300元的咨询费,期待你继续来找我。”

她也笑了,而接下来,她选择了中断咨询。过了一个多月,她又突然来到我的咨询室,说前天晚上做了一个梦,希望我帮她分析。

但这哪里是分析,更像分享,因为她的梦境实在是太美了:

我梦见我是一只鸟,住在一个黑漆漆的山洞里,山洞里还有很多我的同族。我们都不会飞,挤在山洞的岩石上,各自占据着一个窄小的位置不敢动弹,否则就会掉下去。

突然,我找不到我的位置了,最后一个位置被一只不是鸟的动物占据了。它冷冷地看着我,不打算提供帮助,我从岩石上掉了下去,像自由落体一样,那一刻我很恐慌。

但在跌落过程中,我突然发现,我有翅膀,于是我努力地扑腾翅膀,心里有一种莫名的信念,相信我一定能飞,而我果真飞了起来,再也不怕坠落。

我飞得自在而潇洒,我的一些同族也明白了自己可以飞,它们跟着我一起呼啸着飞出山洞,与经过洞口的一群白天鹅会合,飞向蓝天。这时我发现,原来我和我的同族都是粉红色的天鹅。

我们还飞过大海、森林和湖泊。我发现,我们不仅能飞翔,还可以游泳。低低地飞过水面时,有人将水溅起,泼向我们,我觉得这没什么,毕竟这对我们构不成任何伤害。

F从这个梦中醒来,带着极大的喜悦,她一看表,发现是凌晨三点多钟。这种喜悦带来的兴奋一直持续着,直到五六点钟时她才又睡了一会儿,而再度醒来后仍是充满喜悦。

这个梦起码有双重的含义,一个是对F的生活的隐喻,另一个是对F的心灵蜕变的表达。

就人生处境而言,我们多数人都像F一样,站在一个狭窄的岩石上,拼命去守护那一点可怜的地盘,生怕失去它,而守护的办法也常常是执着于某一种早就习惯的办法。

对F而言,她要守护的这个地盘就是重要亲人的爱与认可,因为她的重要亲人中多是支配欲很强的人,所以她守护这个地盘的办法就是扮演一个可爱的依赖者。

然而,这个办法失效了,不管她怎么执着于这个办法,这个地盘都是守不住的。

于是,在梦中,她从岩石上跌落了下来,但在跌落过程中,她发现,原来她是可以飞的,她不必那么执着于一种方式。

极端痛苦是需要蜕变的信号

这正如德国心理治疗大师海灵格提到的一个寓言故事:

一头熊,一直被关在一个窄小的笼子里,只能站着,不能坐下,更不用说躺下。当人攻击它的时候,它最多只能抱成一团来应对。

后来,它被从这个窄小的笼子里解救了出来,但它仍然一直站着,仿佛不知道自己已获得自由——可以坐,可以躺,可以跑,还可以还击。

我们都生活在这种无形的笼子中,对于多数人而言,除非遇到一些极限情况,否则会一直执着于原来的那种方式。譬如,L会一直执着于做“好人”,而F会一直执着于做依赖者。

但是,极限情况发生了,L开始有了承受不了的怨气,而F有了乱成一团的人生处境。这些极限情况看起来很不好,但这也恰恰是迫使他们不得不放弃原有方式的动力。

一旦放弃执着,那头熊会发现,它可以坐、躺、跑甚至还击。而L会发现,他不必非得做“好人”,他首先得学会尊重自己。F则会发现,她可以做一个独立的人,不必什么事都依赖别人做决定。

总之,如若我们不再执着,便会发现,原来世界海阔天空。我们不必非得守在那块可怜的地盘上,我们可以飞翔,可以游泳,可以不必理会别人的流言蜚语,我们只需要尊重自己的内在的灵性。

可以说,F的这个梦是一个顿悟的梦,人一旦有了这种短暂开悟的时刻,内心就会发生一次翻天覆地的变化,会变得更和谐、更有力量,也更富有弹性。

对此,F有明确的体会,她说,从梦中醒来后,她深切地明白,她生命中的那些问题仍然存在,但不同的是,它们变小了,她可以轻松面对了,而且她深信一定会找到好的解决办法。

给我的感觉是,她刚来找我做咨询时,她的任何问题都好像是一个无比巨大的问题,将她整个人笼罩住了,令她动弹不得。但慢慢地,她和这些问题拉开了距离,有时她能够像一个旁观者一样,跳出来看这些问题。现在,这些问题则像一个小圆球一样,可以被她捧在手中,认真而轻松地观察。

她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呢?加上这次解梦,她总共来找我做过四次心理咨询,难道我像神仙一样点化她了吗?

当然不是,关键是她很快有了一个重要的觉悟:每当有问题出现时,她不会像以前一样,立即陷入问题中,并急于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而是先去感受一下自己。

用她自己的话说是,每当碰到问题时,她会立即对自己说:“别忙,我先感觉一下我自己。”

找到自己就不会失控

通常,这种“感觉一下我自己”的办法是做一个深呼吸,然后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体上,感受一下自己的身体反应和内在体验,然后才面对问题。

假若环境允许的话,她会躺下来,细细地感受自己的身体。

不过,最初告诉她这个办法时,我讲得比较笼统,并没有一个非常具体的办法教给她,所以她摸索出了自己的办法。一开始,她试着去感受自己的手,但觉得这太简单,好像除了感觉外还应该做点什么,于是她就想象,自己的每一根手指和脚趾好像小树苗一样会缓缓长大。并且,她也不是从头到脚这样按顺序去感受自己的身体,而是感受完了手就去感受脚。结果,不管遇到什么事情,只要专心做这个练习,她都是没做完一遍就会睡着。

这个练习的核心是与自己的内在取得连接,当我们可以很娴熟地做这个练习后——这一点很容易,我们也就可以在生活中随时找到与自己内在连接的感觉。这样一来,不管外面发生什么事情,只要我们能感受到自己的内在,我们就不会轻易失控。

F说,她每天都会做这个练习,而且一天会做很多次,结果她面对事情时越来越镇定,好像真的有了一个空间笼罩在她身边,令她任何时候都能和问题保持一点距离,从而可以比较自如地去观察这个问题。

和人分享这样一个梦,真是很美的事情,只是我忘了告诉F一个感受:我有点羡慕她,羡慕她能这么快就达到这样的境界,尽管这个练习是我教她的,但我并没有达到这一境界。

这个练习以及F新形成的行为习惯——“别忙,我先感觉一下我自己”,都是在做同样的事情——“关照你的内在”。当遇到什么人或事时,不是将注意力集中在外部,而是先来关照自己,先与自己的内在取得连接,然后带着这种连接去做选择。这时,你就会真切地感受到,这是你的选择,这是由你自己做出的选择,只有你为此负责。

如果说我在做心理辅导时必须要教来访者什么,那么这是必要的一步,因为只有当来访者愿意做到这一点时,真正的改变才有可能发生。

有了那样一个梦后,F的内心境界进入了新的层次。这时,她可能会和以前一样做出同样的选择,但因为内心发生了变化,这一选择的意义也就不同。

同样地,如若L能做到这一点,对“好人”的逻辑不再执着,而是从自己出发时,他一样还可能会继续做一个好人,但一个有明确的内在的好人,和那种注意力都放在别人身上的好人,可以说是完全不一样的。这两种“好人”我都接触了不少,前一种好人会令我生出亲近他的渴望,而后一种好人,会令我有逃离他的冲动。

与你的镜像自我对话

一个人的疯狂和不正常的程度取决于他的个性和他的本质之间的分歧程度。一个人对自己的了解与他真实的样子越接近,他就越拥有智慧。他对自己的想象跟他真实的样子相差越大,他就越疯狂。

——罗德尼·科林

前不久,我去北京讲课,想到了一个练习:

舒服地坐端正,闭上眼睛,先感受一下你的身体。放松,想象你在走一段楼梯,走近一栋房子,打开大门,进入客厅,你看到一扇更小的门,打开这扇门,进入一个房间,房间里一面镜子对着你,从镜子里,你看到了什么?

(说明:做这个练习时,如感觉非常难受,别勉强自己非做下去。特别痛苦的话,需要专业人士陪伴,至少,别一个人做这个练习,身边有亲友陪伴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