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获得对于专家们与普通人们在他们的智力观差异方面的更深刻理解,需要返回到关于各种行为对人们智力概念的重要性的评定上去。斯氏等人尤其注意了从普通人那里比从专家那里获得更高的评定的行为的那部分内容,也注意到,从专家那里比普通人那里获得更高的评定的行为。首先考察一下,在限定智力时有些行为是普通人比专家强调更多的某些行为:“彬彬有礼的举止”,“对自己和别人表现出耐心”,“与别人相处很好”,“对自己与他人坦荡诚挚”,以及“情绪契合于情境”。这些是被普通人更多地列举的典型行为,明显地表示对在某种社会关系中的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能力的强调。下面考察一下在限定智力中专家们比普通人更典型地强调的行为:“高度理解地阅读”,“表现出思维和行动的灵活性”,“逻辑严密和理由充分地推理”,“表现出好奇心”,“快速地学习”,“深刻地思考”,“恰当地解决问题”。这些行为清楚地显示出对在某种个体关系中的个人内部能力的强调。因此,在普通人更多地把智力作为某种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社会结构来高度强调的过程中,在某种程度上,显然与专家们存在一种差异。
理论的外部效度
为了证实这些评定和派生于普通人与专家们对理想的聪明人的整套行为评定的内隐理论,斯氏等人进行了一些外部证实形式的工作。
在普通人与专家们的评定模式之间的相关。为了确定两个中组关于智力的观念彼此之间相似的程度,专家们和普通人的反应模式被相互联系起来了。通过计算每个中组的整个被试对问卷反应的均数来衡量其相关程度。在专家们和普通人的反应模式之间的相关情况是,有关智力的相关系数是0.82,有关学术性智力的相关系数是0.89,有关日常生活智力的相关系数是0.81。因此,很显然,关于对这三种智力的性质的理解,专家们和普通人的观点颇为相似但不完全一致。
在相应于这三种智力中的每一种智力的评定模式之间的相关。对于这三种智力中的每一种评定模式之间的相关,也分别对专家和普通人的情况进行了统计。对专家而言,在智力与学术性智力之间的相关系数是0.83,在智力与日常生活智力之间的相关系数是0.84,在学术性智力与日常生活智力之间的相关系数是0.46。对普通人而言,在智力与学术性智力之间的相关系数是0.75,在智力与日常生活智力之间的相关系数是0.86,在学术性智力与日常生活智力之间的相关是0.45。这两种结构产生于这些相关联的事实。首先,专家和普通人都认为,相比起学术性智力与日常生活智力彼此之间的相似情况来说,智力分别与这两种智力之间的相似程度要更大些。其次,证实了前文提到过的推断,普通人似乎比起专家更少集中于智力的本质方面来看待学术性智力。
利用内隐理论评价一个人自己的智力。考察一下问卷中要求被试评定的在理想的智力、学术性智力与日常生活智力的人当中的250种行为中的每一种特征--中数的意义就反映了整个被试的平均模式,无论这些被试是专家还是普通人。一个人可能把中数反应的模式看作是近似地表现了什么是构成理想的智力、学术性智力或日常生活智力的总体原型。在这项研究所收集的资料的基础上,相应于专家们可以形成三种这样的原型,而且相应于普通人,也可以形成三种这样的原型。事实上,确实形成了这种原型反应模式。
假设必须请一位被试相应于他或她自己的行为,去评定这250种行为中的每一种的特征,然后把这种个人的反应模式与原型反应模式相联系。实际上,在个体的自我描述与别人关于理想的描述之间进行比较的基础上,一个人获得了某种类似的智力测量:分数越高表明个体与原型之间更相似。斯氏等人统计了在自我评定与原型之间的相关,发现这种相关只是建立在作为智慧的170种行为基础上。
把被试相对于他们自己的反应模式与相应于专家的原型反应模式相比较,其中数的相关,就智力而言是0.40,就学术性智力而言是0.31,就日常生活智力而言是0.41。所有这些相关都具有高度的统计学意义。因此,一般而言,普通人把他们自己看作是中等程度地相似于每一种原型。虽然在相似程度方面的排列相当广泛。例如,就智力方面说,相应于个别被试的相关排列范围是从-0.5到0.65。
进一步还在一种典型的测量和智商之间统计了其相关。中数与智商的相关,相应于智力原型的分数是0.52,相应于学术性智力的原型分数是0.56,相应于日常生活智力的原型分数是0.45。所有这些相关都具有高度的统计学意义。很显然,人们的自我评定与原型的相似性提供了对他们的智商的相当好的测量,尤其是对学术性智力和智力是这样,而在某些方面对日常生活智力要欠缺些。
总之,人们对于三种智力原型的相似性实质上联系着他们心理测量学所测量的智商,这至少表明了,在人们按照他们所抽象出的智力的内隐理论来评价他们自己与智商测验所测量的东西之间,存在着某种程度的重叠。
利用内隐理论评价别人的智力。人们似乎是把他们的内障理论应用于评价他们自己的智力,而且人们作出的评价却是与外部的标准联系着。然而人们能不能利用这同样的理论来评价别人的智力呢?收集的证据表明他们能够这样做。
为了发现人们所说的智力是否实际上与他们对有关智力的判断具有任何联系,寄给了所安排的被试一系列有关虚构人物的个性素描,这些人物所拥有的行为取自于我们的基本列举。如果要求这个人对人们的智力写出评价,他能得到这些简略的电报式的介绍素描。现在看看两种类型的素描:
苏珊:
她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
她在某个特殊领域知识渊博。
她善于交谈。
她表现出缺乏独立性。
她准时践约。
亚当:
待人笃实。
他认为他懂得任何事情。
他表现为缺乏独立性。
他对解决问题缺乏兴趣。
他讲话清楚富有表达力。
他不能提出问题。
他准时践约。
反应者的任务就是从1到9的刻度上对每个人的智力进行评定。实验的任务就是找出反应者的评定是否与普通人的智力概念相一致。如果是,那么,那些更多地吸收了适合于智力特征的评定的行为,就应该导致对虚构人物的智力的更高的评定;那些更少地吸收了适合于智力特征评定的行为,就应该导致对虚构人物的智力的更低的评定。例如,“保持开放的心态”就被评定为7.7,相反,“表现出缺乏独立性”只被评定为2.7。对每一个虚构人物的每一种行为特征的评定加以平均,得出的分数是,苏姗是6.0,亚当是4.3。通过比较发现,反应者在5.8的刻度上评定苏珊的智力,在4.3的刻度上评定亚当的智力。总之,当关于统计这两套评定的相交时,获得的相关系数是0.96。换言之,普通人对别人智力的评定确实紧紧围绕着他们有关智力的内隐理论来进行。
为了确定在普通人的内隐理论中的三种因素中每一种因素的权数,我们还采用了多重回归的技术。我们在内隐理论的每一种因素的基础上利用每一个被描述的个体的近似因素分数,作为独立的变量。其多元相关是0.97,仅仅比上述的简单相关稍微高一点。相应于三种因素中的每一种的标准化回归的权数是:有关问题解决能力是0.32,有关言语能力是0.33,有关社会胜任力是0.19。这些权数表明了在研究中通过被试分配给这些因素中的每一种因素上的心理学的重要性。所有的权数都具有统计学的意义,而且所有的迹象都是在预期的方向上呈现,只有非智力的行为出现负权。正如所预期的那样,非智慧的行为具有最高的负权,因为相应于这种行为,只有一种独立的变量,是作为对立于三种智力行为的。进一步说,正如任何一个读过介绍信的人所了解的那样,即使是某种否定的评价,也能具有一点儿权数。有关这三种智力行为,两种认知的类型都具有同样的权数,而非认知的那一种具有的权数要少些。
总之,人们利用他们有关智力的内隐理论来评价别人的智力和自己的智力。他们对别人的评价,相对地是以对别人的基本行为的描述为基础进行的。这种评价能够高度预示出,他们是以其内隐理论为基础的。正如在自我评定中那样,人们似乎对认知因素比对非认知因素掂量得分量更重些,而且把消极的因素当做积极的信息一样来考虑。专家和普通人的内隐理论是如此类似,以至于被用于作出预示时几乎没有差异:其结果几乎彼此一致。
结论
人们曾利用自我评价和对别人的评价很好地发展了有关智力的内隐理论。虽然在特定的文化范围内的所有群体在这些理论方面存在某些差异,然而在斯氏所研究的所有中组的个人信仰体系中发现,似乎存在某种共同的核心。这些共同的核心包括问题解决因素、言语能力因素和社会胜任力因素。
最近的文献所覆盖的有关对理解智力的不同探索--包括目前的内隐理论探索和介入了差异理论、认知理论以及智力迟钝者研究的外显理论--都断定了,智力的这三种因素,加上动机因素,似乎出现于各种各样有关智力的研究中。这样,不管研究的方法怎样,在表明智力是由各种一定的行为来裁决这一点上,内隐理论的研究结果似乎集中了其他各种研究的成果。
正如通章所表明的,在这里提供的社会文化背景的分析,仅仅是提供了理解智力本质的开始,即使是在单一的社会文化范围内也是这样。在这一章开头所呈现的智力定义是模糊的,至少来说需要进一步的限定。再进一步说,这种基于内隐理论基础上的环境论,没有表现解决问题的行为、言语能力的行为和社会胜任能力的行为得以贯彻执行的心理机制的任何方面。这个问题要在接下来的两章中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