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揭秘人类的智力与开发之谜
20968400000006

第6章 任务情境&测量智力

经验分理论表明,任务和情境的性质决定了它们在测量智力上或多或少的用处。下面看看经常使用的一些任务,并谈谈分理论对于理解为什么这些任务能或多或少发挥作用的解释。

一、从简单到复杂:实验室任务

很多实验室任务都是用来测量智力的。根据当前的观点,较简单的任务,如简单反应时,选择反应时和字母鉴别都在一定程度上测量到智力,原因是反应速度的测量与自动化程度有很高的相关,而自动化的测量间接地测量到一定程度的智力。而且随着测验任务的复杂程度增加,任务中的新颖性也随之增加,反应的潜伏期延长。如选择反应比简单反应增加了一个不确定的成分,反应时增加,所以越是较复杂的任务,其中既包括自动化,也包含新颖性,二者联合测量智力,故其测量与智力测验分数的相关程度较高。

二、策略行为:心理测量学任务

心理测量学的任务比实验室的简单任务更有利于测量智力。原因是:第一,心理测量学的任务比实验室的任务更难,越是难的任务包含了更多的新颖性;第二,心理测量学的任务要求被试更有效地支配各测验项目内和测验项目间的时间,这就要求被试采用更多的策略性行为,这些行为可能已部分自动化,但是测验仍然需要被试对特殊测验情境中的新颖性作出反应;第三,心理测量学中的任务是经过反复筛选后确定的,实验室的任务是研究人员随意挑选的。

三、尽善尽美:任务选择的意义

经验分理论对于选择测量智力的任务具有指导意义。特别地,它使得我们总是希望选择那些既包括自动化行为,又包括对新颖性作出反应行为的任务。要做到这一点,也许最好是在测题当中做到,但是也可以通过专门针对测量新颖性,又专门针对测量自动化行为的测题来做到。这时,首先给被试呈现新颖的任务,然后给他们足够的时间练习,使得各个被试在一段时间以后达到不同程度的自动化水平。这样,这一任务就可以既测量到对新颖性的反应,又测量到自动化程度。

四、答疑解难:智力学的问题

经验分理论对出现在智力学上的一些疑难问题也提供了解答。

为什么许多任务都能测量到智力

一个人遇到的几乎所有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都是不熟悉的;因此,大多数任务都包含一些处理新颖性的成分。同样,几乎所有问题也不是完全新的,它们或者在以前见到过,或者部分上见到过,或者见到过与它们类似的问题;因此,大多数任务也至少包含一些先前的行为自动化的成分。这样大多数任务就在或多或少的程度上测量到智力。也正是这一原因才很容易发现任务行为与智力测量分数之间一定程度的相关。但是许多任务并不是期望的那样,能很好地适合既测量对新颖性的反应,又测量到任务行为的自动化水平。因此,能提供较高智力测验效度的任务数目可能就相当有限了。经验分理论表明选择的任务要既包括处理新颖性,又包括行为自动化的能力时才有效。

一个任务在哪一个练习点上最适合测量智力

对于一个任务在哪一个练习点上最适合测量智力存在着很多争议。有的心理学家在使用瑟斯顿基本心理能力测试题去预测在尝试-错误学习中的个别差异时,发现对总体得分的预测比最初的得分的预测高,表明越在测试后面的行为与智力的相关性越高。有的研究者也发现,通过传统的心理测量动觉任务的差异百分比随着练习而增加。这些结果使得格拉泽得出这样的结论:“通常的心理测量变量与最初习得的行为相关程度较低。”这样的结论似乎与任务具有一定程度的新颖性将有利于测量智力的思想相矛盾。我们的理论认为,事实上,心理测验试图在测验的早期和后期都在相同的程度上测量到智力。一个给定的任务在练习的早期更多地测量处理新颖性的技术,而在练习的后期更多地测量自动化的技能。因此心理测验与智力的相关程度通过练习是增加、不变还是减少取决于任务在各个练习阶段成功地测量到新颖性和自动化的程度。一些任务可能更成功地测量到其中的一方面,因此,它们就在练习的早期或后期更成功地测量到智力。这样,在整个练习中任务与测量到的智力的总的相关性就保持不变,尽管在不同的练习时间上这些任务对相关性的贡献是不一样的。

智力测量能够在文化背景上做到公正吗

没有一个智力测量能够没有文化差异:所有的测验都有一定程度的文化适应。但是这儿有一些问题,比如:一个测验能够在文化背景上做到公正?一个给定的任务怎样才能够在跨文化之间测量到相同程度的智力?根据目前的观点,一个测验如果在测量处理新颖性和自动化程度上达到跨文化间相同的话,那么它就做到了公正。不幸的是,人们对于任务的经验在文化之间存在着广泛的差异。例如,普遍发现抽象的题目,常常认为它们是文化背景上公正的,实际上却倾向于比言语测题显示出更大的文化差异。我们认为,这是因为这些测题在不同群体之间测量的是不同的技能。对于那些熟悉这类题目的个体来说,非言语测题几乎没有测量到什么处理新颖性的技能。而对那些不熟悉这类题目的个体来说,可能主要测量的是他们处理新颖性的能力。因此,虽然客观的刺激是一样的,对于不同的个体来说,题目测量到的是不同的技能,因而行为是不可能在个体之间进行公正地比较的。

为什么能力倾向于归为两类:“流体智力”和“晶体

智力”许多心理学家使用各种研究方法测量到两类能力:“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流体智力与晶体智力是卡特尔提出的智力划分,弗农提出实践-机械能力和言语-教育能力的划分,我们提出问题解决能力和言语能力的划分。实际上这三种划分是相似的。从智力的经验分理论的观点看,前一类能力是通过推理项目,如类比推理、系列完成等测验测量到的,后一类能力是通过如阅读理解和词汇等测验项目测量到的。前一类测验比较侧重处理新颖性的能力。后一类测验比较侧重较高水平的加工自动化的能力。侧重处理新颖性的能力,所测得的能力被称为“流体智力”或问题解决的能力。侧重较高水平的加工自动化的能力,所测得的能力被称为“晶体能力”或言语-教育能力。

总之,行为是智力行为,它要么涉及对新颖性的适应,要么涉及行为的自动化,要么两方面能力都涉及。这一观点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许多任务都能测量到智力以及解释人类智力学上其他一些疑难问题。最重要的是经验分理论为任务和情境在测量智力的优先级上提供了划分的依据。任务和情境的选择遵循经验分理论的观点,而不是盲目、随意地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