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见机应当行动
21041300000008

第8章 行为科学的理论(2)

在西方社会里,信奉遗传决定论的大有人在。早在19世纪末,新实证主义者洛姆布洛索等人在意大利的兵士和犯人中作了许多调查和实证分析。他们比较人们的头盖骨的大小,并从美学角度,比较疯子、犯人与正常人的不同之处。他们检验了当时轰动一时的大土匪维莱拉的尸体,说这个人前额突出,眼窝深陷,肥头大耳,颧骨很高,上下颚也都很大,手上的掌纹互不相交……总之,与原始人和野蛮动物相似。于是洛姆布洛索得出结论说,器官退化和返祖现象是犯罪的病根,而且犯罪特性还会遗传。到了20世纪上半叶,仍有不少学者信奉这种观点,他们对犯人和精神病人进行调查,发表了许多论着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H·戈达德写的《卡利卡克家族》,该书于1927年在纽约出版,曾轰动一时。书中称M·卡利卡克年轻时与一个心理不健全的女子生一私生子,后来经过几代繁衍,产生了480个后代子孙,其中仅有46个是正常人,而有l43个心理不健全,其他人情况不明。在上述480个人中,有36个是私生子,33个道德败坏,24人死于婴儿期。书中说,这同一个卡利卡克,后来与一位家境良好的姑娘结婚,繁衍了496个直系子孙,其中只有3人有点智力衰退,但也算正常人。这3人中,有2人是酒鬼,1人性行为放荡。这些子孙全与上等的家族后裔结婚,其中有独立宣言签署者的后裔,有名牌大学创办人的后裔,有殖民地时期官员的后裔;其子孙的职业也很体面,包括法官、医生、教育家、律师、商人等等。这本书引出的结论是:不仅心理疾病是可以遗传的,就连人的名誉、地位、职业、行为等等也有遗传性。

60年代以后,随着生物遗传学的发展,学者们把注意力转向异常行为与染色体结构关系的研究。1965年,雅各布等人首先报告说,犯罪与男性特定染色体基因有关。他们调查了一个机构中关押着的心理异常者,这些受关押者都具有使用暴力和犯罪倾向。这个机构共有病人203人,其中6人拒绝抽血,余下l97人中,发现有8人是XYY结构;接着,又对209个成年男子作随机抽样,但没有发现一个XYY结构;他们又对1500个男性作了随机抽样,只有l人是XYY基因型。相比之下,上述心理异常的病人中,具有XYY基因结构所要占据的比例,比正常人中的比例要高得多。

雅各布的报告似乎表明了犯罪与染色体异常有某种联系,然而难以解释的是许多性染色体异常的男性并未犯罪。尽管这些男性的智力往往低下,但与犯罪并无必然联系。遗传决定论和环境决定论把人类行为的决定因素分别归于遗传和环境,并没有给意志自由、意向选择和理性决定留下什么余地,因而也就取消了人的行为与动物的区别,否认了人类对自己的行为负有道德责任。

因此,如果说人的行为与遗传和环境有关,这应当是对的,但由此得出完全由遗传和环境来决定人的行为,那就是一种偏颇之见了。现在,西方持这样绝对的观点的人已经不多了。更多的人在探索异常行为根源时注意到了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现代医学的研究表明心理疾病是可以遗传的,但留有改变的充分余地。可以说遗传是一种开放的程序,允许种种环境和教育因素影响其结局。

从本人讲到生物钟和人生周期率时似乎涉及到了,人的一生并非是一种周期率所决定的,它是一个多种周期混合引起的综合效应。同样,人的行为也不是一个因素决定的,它也是一个多原因共生出来的一个结果,任何单一原因的说明都容易使问题的研究进入僵化状态。

到了70年代中期,美国一批生物学家创立了一个独立的科学流派——社会生物学,要求对所有各种社会行为的生物基础作系统研究。他们假定,人的社会行为都有一定的遗传基础。他们在肯定生物遗传因素对历史文化发展的定向作用时,并不断然否定社会文化对人的社会行为发展的影响,只是把生物遗传因素放在第一位,把社会文化因素放在第二位。

社会生物学的奠基人、美国哈佛大学教授0·E·威尔逊提出一条所谓的“后成法则”,肯定人的先天因素在后天学习及认识过程中发挥着作用。在这条法则的支配作用下,人的智能、意识、感情和愿望尽管是由一定的社会环境塑造定型的,但不会偏离到与他的生物基础相违背的程度。文化也受这一法则的制约,它使人们对道德准则、宗教观念、美学爱好、生活方式等等,能够作出符合进化要求的选择。遗传不能规定文化的一切细节,但预先规定了文化发展的方向。生物进化先于文化的产生,并为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西方的行为理论——行为技术学

斯金纳是美国哈佛大学的教授,新行为主义的首领。他于1948年发表了一部用新行为主义精神创作的小说,名叫《沃尔登第二》,构思了一个人的生活从出生起就由积极强化作用所控制的,没有暴力和犯罪,也没有精神疾病的社会。这部书刚出版时不受注意,可是到了60年代突然受到欢迎,销量大增,成为许多大学的必读书。在美国,有人还照它的蓝图成立了沃尔登第二公社;1966年还召开过全国性的沃尔登第二公社会议。

斯金纳在研究动物和人的行为过程中,把有关行为的发现运用于社会生活,制定出一个规划、控制人行为的理论——“行为技术学”。l971年,他的代表作《超越自由与尊严》出版,成了美国的畅销书。l972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召开了讨论这本书的学术会议。许多与会者认为斯金纳的“行为技术学”建立了研究行为的唯一科学方法,指明了形成必要的行为规范的实际途径,能保证人的福利和幸福,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结合,能使人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但也有人提出批评说,斯金纳提出的基本问题是控制过失行为的问题,那么由谁来控制那些控制者呢?斯金纳的行为技术学必然导致践踏民主传统珍爱的个人自由。

斯金纳“行为技术学”的基本观点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人的行为问题的理解是解决当今世界人类所遇到的基本问题的关键。他认为,“新时代的哲学”把世界上各种事情的责任都加到人身上,认为行为的原因归根结蒂在人身上,而不是在客观因素中,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要消除科技革命带来的不良后果以及社会的其他弊病的办法应当到人的行为中去找。必须建立“科学行为学”,使我们对人的行为的理解达到物理学、生物学那种准确程度。不建立这样的行为科学,就不可能防止人类走向灾难。有了这样的科学就能规划人的行为、管理社会生活,就能建立起一个“有效的文明社会”。只用“人的本性”和人的内心世界来解释社会生活、人的行为是“前科学的观点”。

第二,人的行为服从间接决定论原则,人的行为只有从人和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才能理解。以华生为代表的老行为主义把行为看作“刺激——反应”的过程,斯金纳突破了这一公式,认为环境和遗传因素都影响人的行为,但并不是完全由它们决定。人的作用这个中间环节决定了人的积极性和人积极适应环境的可能性。他说,“我们不单是关心反应,而且关心行为,因为它影响环境,特别是社会环境。”人不仅是消费外界环境的对象,而且能够影响环境,因而他在一定程度上就要为其生活环境负责。依据生物学、遗传学、生理学的当代成果,人同样可以影响人的遗传因素。认为只要一改变环境,就能改变人的行为,这是把事情看得过分简单了。人必须控制自己的行为。

第三,人应当通过“操作行为”或者强化体系来控制自己的行为。有机体的行为分成两类:应答行为和操作行为。应答行为是由已知的刺激物引起的反应。操作行为是在没有任何能够观察到的外部刺激情况下发生的反应。操作反应似乎是自发地发生的,与已知的、可以观察到的刺激没有关系。在操作行为中机体强化,操作行为能应付、影响环境,而前者则不能。人类的大多数行为是操作行为。感觉、知觉、注意、思维、语言、社会活动都是操作活动。操作行为亦称强化体系,它的实质在于:由刺激引起行动,然后被控制的环境所强化,而这个行动就成为影响下一个行为的重要因素,成为控制来自外界环境的刺激的因素。行为是由其结果所形成和强化的。在强化因素的作用下,无论改变环境还是改变人的行为都是可能的。强化体系中只有确立或排除某种行为,而且尤其要巩固相应的行为,形成一定的行为路线或行为类型。通过强化体系,可以使人的行为适应社会利益、社会进步。操作行为既是完善个人并改变其行为的保证,也是完善和改变社会环境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