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见机应当行动
21041300000009

第9章 行为科学的理论(3)

斯金纳的“行为技术学”在西方得到许多学者的赞扬不是偶然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科技革命的发展,西方国家管理人们的行为,无论在经济、政治方面,还是在教育、道德方面,都是越来越重要和急待解决的问题。在现代社会中,人的自由和个性遭到破坏和践踏.人的价值被贬低的情况屡有发生。在青少年犯罪、自杀、娼妓、同性恋、吸毒等社会问题严重的情况下,西方社会需要找到能够规划、控制人们行为的理论和方法。这种理论和方法既要能把人的行为约束、控制在理想的范围内,又要能提高人们的工作、劳动的积极性。斯金纳的观点就是适应了这种需要的产物。斯金纳的理论正确地指出了机体本身得到强化和自己行为强化是机体和环境相互作用的观点,也克服了把人的行为只看作是个人绝对自由的产物的观点。他的观点具有较多的合理成分。然而,斯金纳的“行为技术学”观点有很多缺陷,从总体上说,是一种生物机械决定论。他在研究行为时注意实证,反对假设,只描述而不解释行为;只看行为的外部表现,不考虑机体的内部过程,和生理过程、心理过程。他的新行为主义成了一种“没有有机体的探究”。

四、行为科学与哲学

行为问题已成为当代西方思想界的研究热点。对于人的各种行为进行研究不是思想家们的心血来潮,也不仅是科学家和哲学家们理论研究的需要,而是出于现实生活的需要。恰恰应当指出的是:我们国家对此的关注和研究少而又少,这是与整个科技的发展和人的行为的发展不相适应的。

行为科学家赫西和布兰查德指出:“这一世纪以来,社会的转变是惊人的。我们已由一个农业社会进展为一个机动性的工业社会。……当我们为生长于这一富足的黄金时代而高兴的时候,同时却发现自己翻滚于一连串的冲突之中——国际间的冲突、种族间的冲突、管理阶层与工人间的冲突一这些问题不能单凭科学技术的技巧予以解决,需要社会技巧。我们所遭遇的许多极严重的问题并不在于‘物’,而是在于‘人’。”正是这种社会需要,推动着西方行为科学的发展和繁荣。

行为科学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而是一个学科群的总称。根据美国《国际社会科学百科全书》上的说法,行为科学是包括类似动用自然科学的实验和观察方法,研究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人的行为的任何学科。具体说来,它包括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以及生物学、经济学、法学、精神病学和政治学科中有关行为的部分。行为科学这个名称的出现是1949年的事。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欧洲部分社会科学家、人文学家以及哲学家为了打破当时科学界过分分化的状况,发起了科学统一运动,先后举行了多次国际性会议,并成立了“科学统一研究所”的组织。到了1949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举行的一次跨学科会议上,与会者讨论了用现有各门学科的知识来发展关于行为的一般性理论的可能性,并采用了行为科学的这一名称。从那以后,行为问题成为各有关学科,特别是心理学和社会学研究的重点。这些研究都有十分明确的实用目的,因而得到政府与社会团体的资助。美国福特基金会于1952年拨款成立“行为科学高级研究中心”,每年选拔40位来自美国和l0位来自其他国家的行为科学家进行各自的研究。l952年又拨款给哈佛、斯坦福、芝加哥、密执安及北加罗来纳等五所大学,委托它们开展行为科学的研究。洛克菲勒基金会、卡内基基金会和美国联邦政府对行为科学也给予巨额资助。

心理学和社会学是西方行为科学的主要部分。心理学中的行为主义流派出现于本世纪20年代。它的代表人物宣称,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行为,而不是意识。所谓行为就是有机体用于适应环境变化的各种身体反应的组合。这种反应不外是肌肉收缩和腺体分泌。它们有的表现在身体外部,有的隐藏在身体内部,强度有大有小。总之行为是能观察得到的、效应的,多半是运动反应的总体,而意识只是虚构的概念。

心理学行为主义的出现体现了当时的思想潮流。早在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全面论述他的行为主义思想体系之前,已有一些哲学家指明了这一发展趋势。1910年,新实在论哲学的创始人佩里和霍尔特首次指出,不是意识,而是机体的动作才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还有一位哲学家辛格尔也对心理学的对象表示了类似的看法。他于1910年在对美国哲学学会所做的报告中,阐明了他的学说的基本观点:“意识不是根据行为而推论出来的某种东西,它就是行为。”逻辑实证主义的原则是行为主义者们的另一项重要哲学基础。这个哲学派别的一个基本原理,就是认为物理语言,即只包含表示事物特征的物理概念和术语的语言是一切科学的语言。所有说明心理状态的句子都应当被分解为只包括物理概念和术语的句子。这种逻辑实证主义的观点有时被称为逻辑行为主义。它的观点与当时的另一学派一一操作主义非常接近。操作主义的基本原理是,任何一个科学概念或原理的内容都是某一个操作系统。逻辑实证主义和操作主义为行为心理学派的研究提供了方法论的理论根据,从而产生了形形色色的新行为主义理论。

人本主义的心理学家并不排斥研究行为,但对行为的本质作出了新的理解。他们认为,心理学不应排斥意识、认识、智力过程等概念。既然意识、认识、智力过程的现象是宇宙的自然现象,那它们就应当包括于科学范围之中。他们力求把行为和意识都理解为统一系统的必要组成部分。美国心理学家伍德沃斯认为,心理学应当.研究整个人的全部活动,不应当只研究意识或只研究行为。他提出了新行为公式:W——S——W——R——W。这个公式的意思是说:“当有机体在一定情景中做一件事的定势时,他接受刺激并作出反应,由于他对情景和目标定势,刺激和反应带有客观的意义,刺激使他知道关于环境的一些事,而反应目的则在于客观结果。”(周围世界——客体——有一定情景和有一定目的定势的机体——行为——改变了的世界),这一公式是对老行为主义“刺激——反应”公式的否定,从哲学基础看,是对行为主义贬低人性的生物还原论和机体决定论的否定。

行为主义是一种机械唯物论思想。它的产生、发展,乃至遭到批判而影响日衰,一方面与西方社会生活的发展有密切联系,另一方面亦与西方心理学、哲学本身发展的需要密不可分。从本世纪初以来,西方哲学界兴起一股强大的反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思潮,从表面上看,仿佛是因为哲学家已厌倦了几千年的争论,想一劳永逸地解决哲学问题,实际上是由于以精确计算和测量为手段的自然科学深深地影响了一批哲学家,使他们产生了将自然科学的精确尺度移植于哲学从而彻底消除理论纷争的念头。从方法论角度来看,这就是还原主义。而反对这种做法的哲学家则持各种反还原主义的立场。当代西方哲学关于身心关系问题的争论实质上就是还原主义与反还原主义之争。

从广义上说,还原主义是指这样一种思潮,它试图将某种物质运动形式归结为另一种形式,用一门学科的术语、理论和规律取代另门学科的术语、理论和规律。现代还原论者试图把生物学规律还原为分子运动规律,甚至把人类的活动还原为低等动物的反应,再把这些反应还原为物理——化学反应过程。他们认为如果一门科学的理论、规律可以用另门科学的理论、规律说明,前若则被认为已还原为后者。1961年,E·纳格尔提出科学之间的还原有两种形式化条件,即“可连结条件”与“可推导性条件”,满足这两个条件便认为实现了一门科学还原为另一门科学。还原法的运用既可增加新的信息,又可提高其预言力量,并将促进各门科学的统一。

首先应当指出的是,从认识论角度考察还原主义本质是一种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还原”一词的原义是简化、简缩、缩小。作为科学对象分解为简单部分,从简单部分特性总和来把握对象的整体;主张以低级运动形式解释和说明高级运动形式,进而说明对象的整体,这是还原主义认识的完整过程。由于这种认识方法一开始就抛开事物的总体联系来把握事物,这就“堵塞了自己从了解部分到了解整体,到洞察普遍联系的道路。”在科学分门别类的时代,还原方法对各门经典科学的建立起过积极作用,但随着科学的高度分化转向高度综合,还原主义的局限性就非常明显了。我想,不管这许许多多的理论有如何的局限,但毕竟是因为科学家们“钻进去了”才产生了不同的研究方法和不同的观点,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学者们在不断地修改着自己的见解。这无疑推动了人类对自己行为的理解,并能更好的规范自己的行为和团体、阶级的行为,使人们“更有理智”地去行事。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种在人的行为上的“百家争鸣”的局面,是一件相当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