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在酒泉南境的栅子沟、太阳沟、火烧沟、黄草坝河、榆林坝河等河沟出山口,亦见石砌塞墙或木制栅栏遗迹。笔者实地考察得知,木栅栏多是清代顺治、康熙年间为防范青海蒙古族袭扰而在石墙残迹上修筑的,今大都巳遭到破坏,栅栏早被拆去烧柴。在张掖、临泽南山的梨园河出山口,即今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白银乡政府东的跃进桥附近,还可看到顺山而下的一条黄土夯筑土墙,残长150米许,残高2米许,当地乡亲们说此为古时张掖与肃南的界墙。无疑这也是南山沟口塞墙的一处遗迹。
由以上探讨可见,汉代在河西走廊北境建造长城的同时,亦修筑了南境的塞墙,并与北境长城沿线同样,南境沿线亦设立了完整的烽燧警讯系统(详后)。不过南境塞墙并非如北境长城那样一线延伸,连续不绝,而是尽可能利用天然山脉屏障,仅在沟谷壑口处修造塞垣另据有关史料,汉晋时代敦煌绿洲四周还修筑了塞城,这种塞城与河西北境长城、南境塞垣实非属一事。《法显传》载,法显于后秦姚兴弘始元年(399年)“夏坐讫,复进到敦煌,有塞,东西可八十里,南北四十里”。塞,即指墙垣一类建筑。《晋书凉武昭王李玄盛传》亦载李悬修建敦煌旧塞东西二口、西南二围之事。名为“旧塞”,显系十六国以前始筑,应为汉代所建。《沙州都督府图经KP.2005)古塞城,右周回州境,东在城东if五里,西在城西十五里。南在州城南七里,北在州城北五里,据《汉书》……元鼎六年筑。至西凉李悬建初十一年(415年),又修以备南羌、北虏。其城破坏,基趾见存。”《沙州城土镜》(P.2691)亦云塞城、州东四十五里,”P.2005又记古长城,髙八尺,基阔一丈,上阔四尺。右在州北六十三里。”可见沙州四围的古塞城与古长城是两种不同的军防设施,与敦煌南境的塞垣也不相同。有汉一代河西地区既有北境长城以御匈奴,又有南境塞垣以备羌人,南北对峙,护卫走廊与西域通道的安全;此外敦煌绿洲四周又环筑塞城,可谓层层筑防,着意护守,也由此反映了当时敦煌在边境军防和东西交通中的重要地位。敦煌四围塞城早已无存,但仍有一些遗迹可考,拟另文专论。
四、汉敦煌郡南境的烽燧系统
《史记大宛列传》载,汉武帝远征大宛开通西域后,“敦煌置酒泉都尉,西至盐水,往往有亭”。《汉书西域传》复述此事云广于是自敦煌西至盐泽,往往起亭。”这里的亭即指烽燧。考古调查业已证明,汉敦煌郡北境沿长城一线曾遍设烽燧,向西可与罗布泊(盐水、盐泽)以西以至库车一带延伸的烽线相连。近年文物普查进一步发现,敦煌南境,包括今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和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境内,亦有若干汉代烽燧遗迹。笔者亦在这一带几次考察,查寻汉烽遗址及其走向布局,取得一些重要收获。
笔者发现,汉敦煌郡南境烽燧均沿主要河谷通道展布,大体南北延伸,并与南境的塞墙等军防设施相互配合策应,以候望警备南羌可能的骚扰活动;主要烽线自东向西有榆林河谷、大泉河谷、党河河谷、崔木土沟一多坝沟一梧桐沟一青石沟四条。其中后三条烽线分别从东南、南、西南三面汇集辐辏于敦煌,榆林河谷烽线则北经汉广至县城(今安西县踏实破城子)与汉渊泉(今安西县四道沟屯庄故城、冥安(今安西县锁阳城西通敦煌的烽线汇合。这种分布格局与当时的军V形势和防御战略相一致,河谷通道既为羌人北来必经孔道,自然也是戍卫防范的重要地带。
1.榆林河谷烽线南起石包城乡西南35公里处的石板墩烽,沿榆林河谷北经石包城、石包城北山口烽、水峡口烽、路口湾烽、榆林窟、蘑菇台、下洞子烽、新沟故城(汉),至汉广至县城。再由此向北接火焰山南麓八愣墩烽,折而西经土墩子、吊干沟烽、膏油桩南山烽、汉峡墩、东水沟峰、空心墩、五墩等烽达敦煌。由汉广至县城向东,经四个墩子、板挖瘩烽、汉冥安县城、转台庄子、南岔四个墩、西八棱墩、草城(半个城,汉)、长沙岭诸烽、旱湖脑故城(汉)、土墩子、肖家地故城(晋至唐)、唐墩、腰站子南烽、四家滩北烽,至汉渊泉县城(上述烽燧部分系唐烽)。这一带仅汉冥安县城附近及外围就有汉代烽燧19座,安西县博物馆将其编号为冥安Al~A19烽。
榆林河谷诸烽以石板墩烽、石包城北山口烽等保存较好。石板墩烽位于石包城乡政府西南35公里处一座山头上,南距大雪山6公里,清代称伯颜墩;覆斗形,石块夹柴草垒砌,底边长10米,宽9.6米,残髙8米许。站在烽上可清楚地看到石包城及周围地区。该烽南扼榆林河谷通青海的龚岔大道,东连哈什哈与龚岔口。烽侧有筑墙痕迹,烽北有房屋遗迹,烽东北13米、西南12米处又各有一座小烽。烽周散落少量夹沙粗红陶片、波纹、垂帐纹和弦纹灰陶片等。由其建造形式和遗物看无疑属汉代烽燧。石包城北山口烽位石包城北山塞墙东面不远山顶上,南距乡政府约15公里;碎石垒砌,每隔0.25~0.3米夹压一层芦苇,烽髙3.5米处又夹压红柳和梭梭,显系汉烽形制。底边残长7.2米,宽6米,残髙4.8米,烽周散落大量粗陶残片。
2.大泉河谷烽线大泉又名西水沟,敦煌文书写作宕泉,源于三危山南党河洪积扇北缘出露的上高泉、高泉、大泉、东泉、条湖等泉流,汇而西北流,切穿三危山、鸣沙山间垭口,行至莫髙窟前出山;复取西北向,流人佛爷庙湾没入戈壁。由大泉河源头取道东南穿越红柳峡,向东经金场井、红井可抵石包城以至昌马盆地(西晋新乡县、唐宋新乡镇);向东南经土达坂、龚岔口、龚岔达坂接通疏勒河谷大道,可直通祁连山南麓今青海省祁连、门源等县;向南可直达党河上游今肃北县城,与党河河谷通道相连。可见大泉河谷确为敦煌东南境的一条重要通道。今天在这一线残存八棱墩、佛爷庙墩、大沙坡墩、大拉牌墩子等烽燧。
v棱墩,位于敦煌市城东南5.8公里处的今杨家桥乡鸣山村三队北部佛爷庙旧址东南150米处的二层台子上,该台子位大泉河洪积冲积扇西北缘,因受沙山渠的切割呈断崖状,髙出绿洲20~30米,台上全系洪积卵石。八棱墩呈正八棱台体,底边每边4.7米,8条边周长37.6米,夯土板筑,夯层厚15厘米许,残高约7米;烽体中部见三排橡眼,有后代补修痕迹。烽脚西南侧存与烽台相连的残墙遗迹,烽南30米处竖一现代三角测量标志,标高1153.2米。烽周偶见灰陶残片等物,该烽当系汉至唐代烽燧。站在烽上向西北可远眺敦煌城,向东南又与大泉河下游西侧佛爷庙墩等烽相望。
大沙坡墩,位于莫高窟南3公里的大泉河谷西侧山头,覆斗形,石块垒砌,中间夹筑红柳、芦华、层层叠压,今残存5层。李正宇先生曾在烽周拾到铜箭镞、铜饰片、榆荚钱、陶纺轮、陶罐残片、麻布片等汉代遗物,由此及该烽建造形式判断显系汉烽,烽西南半里另一座较高山峰上还存唐烽一座。
3.党河河谷烽线党河河谷向为沟通祁连山南北的重要通道,在党河出山口的今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县城东南2公里残存党城湾故城址,系西晋昌蒲县、西凉子亭城、唐宋子亭镇的治所。沿河谷一线烽燧罗列,且多系汉燧。由敦煌城沿河上溯今见遗迹者有达家桥西500米处烽(红当公路141公里之南)、党河总分闸西2公里烽、党河口西侧山头沙山墩烽(P.2005之山阙烽,残高5米)、石板墩烽(与前同名)、二墩烽、下累墩子烽、累墩子烽、五个庙烽、芦草湾西崖烽、党城乡东崖烽、白墩子烽、党城故址、别盖乡康沟口烽等。另外在肃北县城西10公里的西水沟口又有西水烽。
党河总分闸西2公里烽,位于红当公路146公里的公路南侧约60米处,覆斗形,夯筑,底边每边约13米,残高6米许;烽周偶见灰陶片,当为汉唐烽燧。烽台筑于一座低缓的砾石梁岗上,四周原野一望无垠,这里亦是敦煌绿洲的西端点,位置显要。《沙州都督府图经》(P.2005)云广一所土河,右周回州境……西至白山烽,去州卅里。”党河总分闸烽正位于沙州故城西30里,在唐当即白山烽。
累墩子烽,位于肃北县城东北40公里处,临党河西岸,覆斗形,巳坍成圆丘状,底边长21米,宽20米,以就地砾石、砂土垒筑,残高5.3米;烽周散落粗灰陶片等,系汉烽。
五个庙烽,位于累墩子烽南约10公里的党河西岸,即五个庙道班西北700米处,覆斗形,底边长19.7米,宽17.8米,现一半坍于党河河谷中,仅部分残存;以就地砂土建造,每隔0.3-0.4米夹压红柳、毛柳,外侧砌以卵石,残高4,5米。烽周散落大量祖灰陶片、毛织物残片等,系汉燧。
芦草湾西崖烽,位于五个庙烽南约10公里的党河西岸,即马场农饲点东1公里处,南距县城10公里;覆斗形,以就地砾石、卵石夹砂土垒砌,底边长24米,宽20米,巳坍成圆土丘状,残高4.7米。烽周散落粗灰陶片等,系汉烽。
党城乡东崖烽,位于芦草湾西崖烽东南2公里处的党河东岸,即党城乡八队东北约2公里处;覆斗形,上部以砾石、卵石间土坯砌成,下部以砾石夹砂土建造,每隔0.4米许夹压红柳、芨芨;底边长9.5米,宽7.5米,残高4.2米。烽周散落少量灰陶残片,系汉烽。
别盖乡白墩子烽,又名长昂墩,位于乡政府西北800米处,西南距肃北县城3.5公里,西北距党城乡东崖烽3公里;覆斗形,夯土板筑,墩体残缺处又以石块和土坯补修,底边长9米,宽7.5米,残髙9.2米,站在烽上周围数十里外山川一览无余。烽周有长约100米、宽60米的围墙残迹。墙内东侧存房宅遗址,墙外附近还有古代耕地和渠道的痕迹。烽侧散落少量红陶片、灰陶片等,系汉烽。
别盖乡康沟口烽,位于肃北县城东南6公里处。康沟原属党河支流,上游名野马河,沿河谷东南越青德尔达坂可接通疏勒河谷大道,东北越龚岔达坂可达石包城及昌马盆地,西北顺河而下直抵党城湾故址;而由康沟口(康沟与党河交汇处)又可南通盐池湾等地。可见康沟一线为敦撞南境重要的交通枢纽之地,在此口设烽殊为必要。康沟口烽位沟口北侧,依山而造,以砾石、卵石夹砂土垒砌;覆斗形,底边长20米,宽18米,残高7.5米。烽周散落较多粗灰陶片,系汉烽。《通典》卷174敦煌郡条敦煌郡,东至晋昌郡二百八十里,南至故南口烽二百五十里,烽以南吐谷浑界。”由康沟口烽顺党河而下至沙州故城恰为250里,该烽又正处敦煌之南,烽南的青海高原即唐代吐谷浑居地,可证该烽为唐之故南口烽无疑。此处云“故”,表明烽系唐代以前所建,“南口”一名形象地反映了其地重要的军事、交通地理位置。
4.崔木土(崔毛头)沟一多坝沟一梧桐沟一青石沟烽线位于敦煌市南湖乡西南、阿尔金山北麓,为汉唐西出阳关沿线烽燧的一部分。烽线东接前云党河口沙山墩(山阙烽),取向西南,经南湖东山墩、双墩子、大墩,进人南湖绿洲(汉龙勒县、唐寿昌县);由此向北经二墩等7座烽燧直达玉门关;向南沿西土沟(P.2005之无卤涧)又有墩墩山烽、西头沟南墩、红泉坝墩等烽;向西沿西出阳关大道又置崔木土沟阴洼峡墩、多坝沟墩、多坝沟二墩等烽;由多坝沟向南至梧桐沟、青石沟亦有汉代烽燧。可见今南湖绿洲亦为古代东西南北烽线交汇之地。
汉代不仅沿西出玉门关大道遍设烽燧,而且沿阳关西行道路亦列置烽燧,两关在古代中西交通中的重要地位由是可观。
多坝沟烽,位于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多坝沟乡乡政府正北7公里处的沟东岸山顶,覆斗形,以土坯、石块夹芦苇垒砌而成,土坯长0.24米,宽0.2米,髙0.11米,土坯间用泥巴粘合,芦苇残存3层;底基长15米,宽14米,残高5.5米。烽周偶见灰陶残片,系汉烽燧。多坝沟二墩烽,位多坝沟烽正北8公里处的沟东岸山顶,东距崔木土沟阴洼峡烽30公里,距南湖绿洲又30公里,其形制同多坝沟烽。梧桐沟烽,位多坝沟乡政府东南20公里许的和平乡东部梧桐沟岸上,南距阿尔金山约10公里;覆斗形,砂土夹芦苇垒砌,外围砌以石块,残损严重,仅北侧保存稍好,基底长宽各12米,残高5米许,系汉烽。
青石沟烽,位于多坝沟乡政府正南30公里许的阿尔金山北麓青石沟西岸大山之巅,即梧桐沟烽西南约15公里处;覆斗形,以石块夹芦苇垒砌,基底长宽各约15米,残髙9.6米,东侧保存较好,西、南两侧坍塌;于数十里之外即可显见,颇为壮观,系汉烽。阿尔金山敦煌文书作“紫金山”。《沙州地志》(P.5034):“黑鼻山,右在(寿昌)县南五十里……山东至山阙烽即绝,其黑鼻山连延西至紫金,即名紫金山。《寿昌县地境》亦云“黑鼻山,县西南五十里。连延西至紫金,亦号紫金山。”《沙州城土镜》(P.2691)、《沙州图经》(S.0788)均曰:“黑鼻山,(寿昌)县西南五十里。”依其位置推之,黑鼻山即今崔木土山(海拔1694米),系阿尔金山北麓山前东西向隆起的一带丘陵,其西延的紫金山即指青石沟一带阿尔金山。P.5034又记:“p烽,西至紫金山北口烽,旧二王李建,高十一二年废,基趾见存。”青石沟烽恰位于阿尔金山北麓沟口,疑即卷中紫金山北口烽,初建于汉,再建于西凉李翯,唐代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