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书裴矩传》引矩撰《西域图记》曰发自敦煌,至于西海,凡为三道,各有襟带。北道从伊吾经蒲类海、铁勒部、突厥可汗庭,度北流河水,至拂林国,达于西海;其中道从髙昌、焉耆、龟兹、疏勒,度葱岭,又经钹汗、苏对沙那国、康国、曹国、何国、大小安国、穆国,至波斯,达于西海;其南道从鄯善、于阗、朱俱波、喝盘陀,度葱岭,又经护密、吐火罗、邑旦、帆延、漕国,至北婆罗门,达于西海。其三道诸国,亦各自有路,南北交通。其东女国、南婆罗门国等,并随其所往,诸处得达。故知伊吾、髙昌、鄯善,并西域之门户也,总凑敦煌,是其咽喉之地。”
裴矩作《西域图记》,时于隋炀帝大业初年,此时伊吾还为吐屯设所有,玉门关仍在汉旧址,所以通西域诸路仍“总凑敦煌”。大业五年(609年),隋炀帝西巡,大败吐谷浑,西域震动,伊吾吐屯设等献数千里之地。六年,设伊吾郡,建伊吾城,《隋书裴矩传》载:炀帝“遣将军薛世雄城伊吾,令矩共往经略。矩讽谕西域诸国曰:天子为蕃人交易悬远,所以城伊吾耳。”可知,隋炀帝对伊吾非常重视,Xf伊吾的交通也就成为重要问题,玉门关的迁移即由此而起。
众所周知,汉唐玉门关不在一处,汉玉门关在敦煌西,唐玉门关在今安西东。关址东迁发生于何时,一直是史学界议而未决的问题,大体有北周、隋末、唐初等说。笔者认为迁关一事应发生在隋大业六年(公元610年)。
《隋书》成于唐初,可信度高。《隋书地理志》“敦煌郡”条记载着它下统3县,其中敦煌县(今敦煌一带)和玉门县(今玉门市一带)皆无“关官”设职,惟独常乐县,县治晋昌城,今安西东南80公里锁阳城(B)下设“关官”,足以证明,终隋之时玉门关已迁至安西。又因为,大业初年敦煌仍是通西域各道的总凑之地,查自公元490年(北魏孝文帝十四年)起,敦煌、安西一带进入了长达百余年的和平时期,北魏至北周至隋,政权在这里都是平稳过渡的。设若玉门关在此时或更早已迁徙,伊吾东道当会有充分的发展,安西也应十分发达,敦煌“总凑”之地位会下降。虽然隋大业初年这一带曾被铁勒占据,但为时短暂,不过数年,且并未造成剧烈的社会震荡,所以此段时间里,裴矩仍能往来于武威、张掖、敦煌间,交往胡商,调查情况,写出了《西域图记》。故而,玉门迁关应该发生于隋炀帝大业六年在伊吾设郡的同时或稍又据《隋书西突厥传》载:大业六年,西突厥处罗可汗逃至高昌,占据天山东部一带,高昌王向隋告状,“帝遣裴矩将向氏(处罗之母)亲要左右,驰至玉门关晋昌城”。此条材料正可与上弓I《隋书地理志》“敦煌郡”条记常乐县设关官的材料互为印证,说明大业六年,玉门关巳在晋昌一带,所以,隋在设伊吾郡的同时,即将玉门关迁移至安西以东。
“唐初说”所持论据是《裴矩传》,此说的推论是:裴矩为隋末入,降唐后还会高官,既然隋末西域之路还“总凑敦煌”,则说明隋代玉门关还未迁移。而根据《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贞观四年玄奘所出的玉门关在安西,所以玉门关迁址当在唐初。此说之误在于未详考隋代一些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
“北周说”所持的材料是《周书高昌王传》自敦煌向其国多沙碛,道里不可准记,唯以人畜骸骨及驼马粪为验,又有魍魉怪异,故商旅往来,多取伊吾路云。”以及《北史高昌传》:“自敦煌向其国多沙碛,茫然无有蹊径。欲往者寻其人畜骸骨而去。路中或闻歌哭声,行人寻之,多致亡失,盖魑魅魍魉也。故商旅往来,多取伊吾路。”此说之误,在于将伊吾的东路和南路混为一谈,又将伊吾路的出现与玉门迁关混为一谈。
伊吾南道的情况,已见前文,不另赘。
伊吾东道作为民间道路的具体形成时间已不可考,大约在魏晋南北朝时已具维形,现分析如下。
曹魏经营西域,主要在南疆一带,向北势力不超过髙昌,西晋承魏,本身对经营西域无多建树。魏立伊吾县,西晋设伊吾都尉,“皆寄理敦煌北界”,并不在伊吾。但伊吾的重要性巳见明显。据《晋书地理志》,晋伊吾县隶属敦煌郡,而《资治通鉴》胡注却云隶属晋昌郡,不知所出。无论如何,正如《中国历史地图集》第3册所示,晋伊吾县不在伊吾,应在宜禾县(后来的晋昌)通往伊吾的方向上。伊吾县有伊吾关,位置已不可考,设关而不开官道,说明这是位于晋昌和伊吾间的一个边关,或为后来唐玉门关之原型亦未可知。
前凉时张骏分其国为三州,中部为凉州,东部为河州,西部为沙州。沙州州治在敦煌,下辖敦煌、晋昌、髙昌三郡和戊己校尉(屯髙昌)、玉门大护军(屯玉门)和西域都护(屯罗布泊)三营,显然其重心仍在敦煌,为大道总凑之地。此时的伊吾为何人占有,不见明载,但估计为前凉所有,因匈奴已远遁,鲜卑已南下,而柔然还未强大。
前凉灭于前秦,前秦末年吕光伐西域,系由敦煌出发。回程中,前秦新任命的高昌太守杨翰以郡降,在玉门遇凉州刺史梁熙移檄责其擅命还师,而后敦煌和晋昌太守相继以郡降光。此前,杨翰曾劝梁熙在髙昌的高梧谷口或退一步在伊吾关设兵堵截,问题是此伊吾关并不在伊吾,仍是在晋设的伊吾县,《资治通鉴》胡注即持此观点。吕光的后凉政权为时很短,且相当荒暴,不会对建设事业有多少贡献。
西凉所立28县,不含伊吾,其时伊吾已为柔然所据。
北魏孝文帝联合髙车于公元487年大败柔然,次年柔然伊吾戍主髙羔子以城降魏,这为伊吾东道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孝昌中(公元525~527年),北魏改敦煌为瓜州,下领14县,其中就有常乐和伊吾,二地之间的官方联系已提上日程,虽然两县间的联系远不如县郡之间的联系重要。
北周立国仅24年,其时伊吾为西突厥所有。但北周为了争取外援,积极与西突厥和西域各国拉拢关系,造成丝绸之路的一时兴旺。故而此时走伊吾东道的人可能会多起来。但因隋以前敦煌始终是咽喉,是“总凑”之地,所以伊吾东道还需待玉门迁关才会正式成为官道。随着北道重要性的上升,唐高祖武德五年(公元622年),析安西为唐瓜州,而将敦煌改为沙州。后世所谓的“新北道”,其东部,实际指的就是这条伊吾东道。
总之,对于隋唐以前新疆境内丝路北道的演变,可以得出以下的结论:
汉北道,又称大碛道,以后成为中道;徐普所议开的新道是大海道,亦是鱼豢《魏略》所谓的新道;秦南北朝时的伊吾道,是伊吾直通敦煌的伊吾南道;隋大业六年,玉门关东迁,此后的伊吾道是伊吾东道,即隋唐新北道的东段。
五、隋唐时期新北道的走向
《隋书裴矩传》引矩撰《西域图记》,对丝路三道作了一个较为明晰的叙述发自敦煌,至于西海,凡为三道,各有襟带。北道从伊吾经蒲类海、铁勒部、突厥可汗庭,度北流河水,至拂林国,达于西海;其中道从高昌、焉耆、龟兹、疏勒,度葱岭,又经钹汗、苏对沙那国、康国、曹国、何国、大小安国、穆国,至波斯,达于西海;其南道从鄯善、于阗、朱倶波、喝盘陀,度葱岭,又经护密、吐火罗、邑旦、帆延、漕国,至北婆罗门(此处往下到“南婆罗门国”一行,原文漏排,照本文第四节第一段引文补。——编者注),达于西海。其三道诸国,亦各自有路,南北交通。其东女国、南婆罗门国等,并随其所往,诸处得达。故知伊吾、髙昌、鄯善,并西域之门户也,总凑敦煌,是其咽喉之地。”从这条材料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丝绸之路发展至隋,新北道巳与最初的南北两道并驾齐驱,成为一条重要商道。这条日臻完善和重要的新北道,是天山北部地区横贯东西的一条交通大动脉,它由玉门关至伊吾,伊吾至庭州,庭州至碎叶,以及更向西去的区段道路连接而成。
玉门关至伊吾道,如上所述,是魏晋以来逐渐形成的,发展至隋唐时期,已成为较固定的新北道的第一段线路。隋代,伊吾地区归附,薛世雄曾奉命在汉伊吾城故址修筑新城。唐朝政府于公元640年在伊吾设伊州,下设柔远、纳职二县,又在伊吾以北(今伊吾)设伊吾军保护北道,于是玉门拓至伊州的这段交通线遂成为丝路出河西进入新疆境内的一段重要通道。唐初玄奘法师西往印度,行安西后,走的就是这条道。
伊州至北庭的道路又简称伊北道,是北新道在新疆境内的东部干线。其走向依《魏书》所记“北新道西行,至东且弥国、西且弥国、单桓届、毕陆国、蒲陆国、乌贪国,皆并属车师后部王,王治于赖城,恰与裴矩所记北新道,从伊吾西北行,经蒲类海、铁勒部至突厥汗庭的一段合。蒲类海,今巴里坤地区。《西域释地》云蒲类海一名婆悉海,俗不知其名,呼为海子,东西袤一百里,对海宽数十里。”方士淦《东归日记》云巴里坤汉之月氏地也,本系蒙古游牧地,居天山之阴,夏月冰雪不化,山逼城垣,寒冷异常,居民商贾多在城外,西北有海,周围六十里,海沿泥淖,人不能到,汉书蒲类也。及汉宣帝神爵二年秋,使都护西域都尉郑吉破车师,“分以为车师前后王及山北六国”,徐松释曰山,天山也,今博罗图山,姑师地正今吐鲁番及奇台县、阜康县境,分姑师为车师前后国,共八国,后书以前后部及东且弥、卑陆、蒲类、移支为车师六国。”西汉时的山北6国与东汉时的车师6国应不包括车师前后王国,指的是并属车师后部王的东西且弥国、卑陆前后国、郁立师、劫国、乌贪訾离国等分布在吉木萨尔西至玛纳斯一带的一些小国,不一定限于6个。它们相互为邻,皆属车师后部,亦多当丝路北道。车师后部王治于赖城,即隋末唐初西突厥遣其叶护屯兵的可汗浮图城。《旧唐书.西域传》曰初,西突厥遣其叶护屯兵于可汗浮图城,与高昌相影响,至是惧来而降,以其地为庭州。”《通鉴》贞观十四年条记,平高昌,以其地为西州,于是突厥可汗惧来降,以可汗浮图城为庭州。《通典》谓庭州即后汉车师后王之地,盖可汗浮图城即后王治所,西突厥建牙于此,故加可汗二字,浮图即务涂之音转。唐建庭州及北庭都护府,因其地,于是可汗浮图城名遂不后见。此后不久,太宗又于同年九月下旬在西州交河城置安西都护府,统辖伊、西、庭三州,稍后占据焉耆地区;高宗龙朔二年至武后长安二年间,曾在庭州设置金山都护府,都护兼任庭州刺史。长安二年十二月“戊申(十六日)置北庭都护府于庭州”,“北庭节度防制突骑施、坚昆,统瀚海、天山、伊吾三军。屯伊、西二州之境,治北庭都护府,后二万人”。可见北庭都护府建立后,扩大了原金山都护府的管辖范围,统有天山以北诸游牧部落,辖境远达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先天元年以后,又统有伊州,并加强了防卫力量,统三军,总兵力达2万余人,马5000余匹。至此,唐朝巳逐渐完成了对东部天山地区的控制,将伊、西、庭三州连为一体。新北道在过车师后王庭之后,又经卑陆、单桓、乌贪訾离等山北小国,至乌孙地(绥来以至伊犁皆汉之乌孙境),即《后汉书西域传》记(车师)后王居务涂谷……前部西通焉耆北道,后部西通乌孙”,道路从这里再沿伊犁河谷进入碎叶城所在的七河地区。这一段从庭州至碎叶的通道又称碎叶路,是丝路北道在新疆境内西段的主干线。其走向大致是,从庭州西延城出发,经过今阜康、米泉、昌吉等地,南抵乌市附近的轮台古城,再向西渡玛纳斯河、奎屯河后,南逾婆罗科努山,在今伊宁市北弓月城涉伊犁河,进入伊塞克湖地区,然后经过楚河河谷东口至碎叶城,全程长3000多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