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此我们巳经大致交待了新北道自出现后逐渐在天山以北地区形成的交通路线它以庭州为中心与枢纽向东抵伊州,为伊北路。伊北路又可东入玉门关,通过河西走廊进人内地长安。向西抵碎叶,为碎叶路。碎叶作为中亚北部地区的一大重镇,是唐朝政府经营西域的桥头堡,亦是东西经济文化荟萃交流之地。新北道出现后与两汉丝路北道,即隋唐以后改称的丝路中迨,沿天山南北麓西行,并且穿过天山,从东到西有许多孔道相连,其中尤以西州至庭州(即车师前后王庭之间)有多条支道可通。据《西州图经残卷)(见《敦煌石室佚书》)记载,西州州内11条道路中,有8条向北越博格达山至庭州,其中尤以他地道、乌骨道、赤亭道为要。赤亭道即伊北道出伊州向西510里至罗护守捉处后,折向西南经赤亭守捉至西州的一条支道。他地道据《图经》记:“出交河县界,至西北,向柳谷通庭州四百五十里,足水草,唯通人马。”此道在《新唐书地理志》卷40西州交河县条下也有反映:“自县北八十里有龙泉馆,又北入谷百三十里,经柳谷渡金沙岭,百六十里经石会汉戍,至北庭都护城。”《图经》和《地志》所记从交河城通北庭,仅此一道,它是北庭与西州之间的主要通道。宋王延德从髙昌至北庭走的就是这条道。乌骨道据《西州图经》记,“出髙昌界北山乌骨山,向庭州四百里,足水草,峻险石麓,唯通人径,马行多损”。贞观十六年,安西都护郭孝恪从髙昌“自乌骨邀击”处月即走此路。其路线大约是从高昌故城(哈拉和卓)西北走木头沟或玉门口向北庭,这是西州至北庭路程最短的一条捷径,全程只有400里,但因“峻险石麓……马行多损”故不常用。在乌骨道与赤亭道之间,又有新开、花谷、移摩、萨扞、突波等5道。这5道均出蒲昌县界,向西或西北合柳谷,至庭州的里程也基本相同。可见是一排穿过博格达山,相距较近的平行路线。
此外,中道与北道南北相接之地还有焉耆、库车和姑墨等处。《新唐书西突厥传》记:“自焉耆西北十日行,至其南庭。又正北八日行,至其北庭。”此南庭在龟兹北三弥山一带,北庭即可汗浮图城从焉耆往北只有一条主要山道,即从今焉耆北到和静,经巴仑台越天山胜利达坂至轮台,再经碎叶路至北庭。库车,除可通北庭外,还可通伊犁。《新疆图志》载库车城北四十里(多村庄)过苏巴什沿铜厂河折西北入山峡行(山高岭,蜿蜒而上过此乃平易),有径路达伊犁,约马行十余程。”《新疆识略》记库车“至扣克纳克达巴罕六百里通伊犁”,有支路可通。两地又各有向西进人伊塞克湖和楚河流域的道路,在楚河河谷东端的碎叶一带合为一道,西去成为新北道在中亚境内的主干道。姑墨,即阿克苏。《汉书西域传》称广姑墨南至于阒马行十五日,北与乌孙接。”可见姑墨位于一条穿过塔里木盆地,连贯南北的支线上。曾有一些往天竺的僧侣,抵北道佛教中心龟兹后,又慕名南折于阗,再向西行。东晋法显,稍后的智猛及宋初的行勤,往天竺皆经此道。汉与乌孙交通,有时亦由于阗北上姑墨,再往乌孙。
《新唐书她理志》记中道过姑墨、温宿(今乌什),又西北行三百里,度石碛,至凌山。《新疆图志道路志五》称玄奘法师“卓锡孤行,自涂径经凌山,渡大清池,跨千泉”。由于新北道进入七河地区后西去的路线,与这里所记中道越葱岭后西去的路线大体相合,所以我们再就丝路逾凌山进入中亚北部地区的具体路线,结合考古资料作进一步的分析。
凌山即葱岭北原,今汗腾格里山一带。《释加方志》谓“此路不得赭衣持瓠及声叫,有犯者,龙能飞雨沙,遇必皆没”。《慈恩寺传》描述“其山险峭,峻极于天,自开辟以来,冰雪所聚,积而为凌,春夏不解,凝冱汗漫,与云连属,仰之皑然,莫睹其际。其凌峰摧落横路侧者,或高百尺,或广数丈,由是溪径崎岖,登涉艰阻,加以风雪杂飞,虽复履重裘,不免寒战,将欲眠食,复无燥处可停。唯知悬釜而饮,席冰而寝,七日之后方始出山,徒侣之中,冻死者十有三四,牛马逾甚。”对照唐书地志所记横亘在乌孙赤谷城与阿克苏之间的勃达岭,东距姑墨270里,应是汗腾格里山的一道山岭,从山势险情看,与凌山也为相像。杜环《经行记》云:“从安西西北千余里有勃达岭,岭南是大唐北界,岭北是突厥骑施南界,西南至葱岭二千余里。其水岭南流者,尽过中国而归东海;岭北流者,尽经胡境,而入北海。又北行数日,度雪海,其海在山中,春夏常雨雪,故曰雪海,中有细道,道旁往往有水孔。嵌空万仞,转转坠者莫知所在。勃达岭北行千余里,至碎叶川,其川东头有热海。所以汗腾格里山尽管峻雌,但自古以来就巳有穿越它的一处或几处孔道,通过它们便可进入伊塞克湖地区。汉西域都护甘延寿、副校尉陈汤讨郑支,引六校军分行,其中三校就是发温宿,从北道人赤谷,过乌孙,涉康居界,至阗池(热海)西,走的就是玄奘和杜环记下的这条路。阗池即伊塞克湖,南北两岸均有道路可行。
关于伊塞克湖两岸及其以西的道路,我们可以借助前苏联考古工作者的勘查结果来说明。通过他们在伊塞克湖地区的长期发掘工作,终于在1940年揭示了湖南岸从通斯克(Tohck)湖湾到特克普斯克(Tkiick)湖湾之间为古老的上巴尔斯汉地区(BepxHHHSapcxaH),以及从塔拉斯向东到楚河河谷道路上的下巴尔斯汉城。(从本段往后所述中亚地名,译名和原文拼写数处有误,有的尽可能作了校正,恕不一一注明。——编者注)从中西交通的角度上看,位于伊塞克湖南岸的上巴尔斯汉地区更为重要。因为它是从中亚到中国商业贸易路线上的一个分界地区,处在东西突厥斯坦地之间,居于交通枢纽的重要地位。穆斯林学者库达姆记述巴尔斯汉地区是由一组村落(4个大村、5个小村)构成,其中7个村址巳经找到。其统治者出身于葛罗禄族,城内有士兵人,居民主要是九姓回鹘人。无论是上巴尔斯汉南部边界,还是丢普斯克城(第7个居民点)向北,都有客栈,沿伊塞克湖北岸它们常常相遇(似指古时的驿站,沿伊塞克湖北岸常常可以见到。——编者注)。从上巴尔斯汉地区东去中国,南下大宛,北上碎叶均有道路可通。去中国的道路大约须通过图尔加特(Typrapr)溢口,从大宛往巴尔斯汉的直接通道经过乌兹根特(yareHT),即现在的乌兹根(yareH,吉尔吉斯奥什地区的中心),穿过亚瑟(Hcm)隘口,阿尔普(Apn)山谷和阿特巴希城(AT-Baiim),此城在距阿特巴希河和喀喇昆河汇流处不远的一片山丘上,距大宛、巴尔斯汉和东突厥斯坦的边畀都是等距离的6天路程。从中国到中亚的商业贸易路线经过上巴尔斯汉地区(大约相当于唐书中所记的冻城、贺猎城一带)后,再向北经过游牧民居住的富庶的卓克明(Hohk)谷地,道路沿卓克明河右岸北行,在勃奥姆斯(Hoomc)狭谷附近穿过楚河,一直伸向碎叶城,进入了人口稠密的楚河地区,即汉籍所谓的碎叶川。公元13世纪穆斯林地理学家库达姆曾提到从巴尔斯汉地区到碎叶,沿水草牧场的商道行程有15天,而突厥驿送只需3天。
丝路从碎叶向西,顺着吉尔吉斯阿拉套山,沿楚河左岸而行,约2法尔沙赫处有布金肯特城(HympKKer),可以比定为今克斯梅契城(Kmc-Mbra),再向西去2法尔沙赫为拉瓦肯特城(JlaBaKer),8世纪时,这座城市以作为西突厥汗们的大帐而为阿拉伯人所知晓。塔巴里(910世纪)由于参加突厥人反阿拉伯的斗争,也详细报道了拉瓦肯特城。这座城曾移居了大量的粟特人,8世纪初,穆格山出土的一份粟特文书(似应为“穆格山出土的一份8世纪初粟特文书”。——编者注)提到了它。从简短的记载和大量的考古发掘,如7~8世纪粟特人的建筑物、佛教寺庙、大量的粟特碑文、景教遗物等,充分显示出这座城市的首府特点。拉瓦肯特城西距朱利(丑》cyjrb)15法尔沙赫,即位于今伏龙芝城东约90里处,现在东距阿克别什姆城(AkBeuiHM)约35公里的奥尔洛夫卡村(OpuiosKa)大致符合拉瓦肯特的方位。它很可能就是《新唐书地理志》上提到的东距碎叶40里的新城,这是楚河河谷中又一处巨大的商业中心。商道从这里分成两条,一条通往碎叶,一条穿过季利-阿雷克(Zhjih-Apbik)山口通往伊塞克湖岸。这个至今仍叫季利的山口,据历史学家加尔吉兹的解释,词的原义是“狭而嗱”。在拉瓦肯特与山口之间,还有一座商业城,叫克尔明肯特(KepMHHKer)。从拉瓦肯特西去2法尔沙赫处是基尔米劳村(KnpMHpay),意为“红水”,“红河”,KhPmkP即KpacHbrii(红色的),而复音ay与a6(水、河)同义。K.M.伯巴科夫将它比定为靠近红河的波克罗夫斯克城(HOKPOBCK)。从基尔米劳村向西经2法尔沙赫至楚梅什克(HyMMHIK)古城,H.H.阔热苗科提到“楚梅什克古城遗址有相当坚固的外墙防御设施,使其在带有长墙建筑的城镇中具有特殊地位。宏伟的建筑显示出它是重要的军事、行政中心”。再经4法尔沙赫为萨雷格(Caphir)城,阿拉伯地理学家库达姆和伊本赫尔塔特别注意到萨雷格城距阿克别什姆4法尔沙赫,距朱利7法尔沙赫,而红河城的位置最符合这一距离,它距阿克别什姆城25公里,距伏龙芝35公里(有1法尔沙赫的误差)。
另外,马格吉西和马赫木德喀什噶里提到巴拉沙贡附近有一座带城墙、壕沟和堡寨的乌尔杜(yPfly)古城,根据他们不谋而合的记述可将乌尔杜视为红河城,于是考古发掘的红河城即是11世纪阿拉伯地理学家提到的萨雷格城。发掘表明,城市在形成之前,布满了粟特人的防御性房屋,四周有高大的围墙,就象一座小城堡,表现了当地粟特移民家庭经济自给自足的特征。本世纪初,在红河城遗址上找到大量古物,表明城市的完全繁荣是在葛罗禄时代。从萨雷格城起,丝绸之路稍北向西经7法尔沙赫便是朱利城了。朱利()0yjn))很可能是一个突厥语词,意为草原。巴托尔德认为它就是现在的伏龙芝城。实际上朱里在伏龙芝城西边约10公里处,很可能是考古发掘的索库卢克(CoKyjiyK)城。因为朱利一直存在到15世纪,而在索库卢克城里找到大量13世纪的古物可以作为比定意见的重要依据。从朱利城向西4法尔沙赫处有一个大城镇哈兰朱瓦(XappaH-ZJysa),10世纪作者马克吉西报道说:“城内异教徒占优势,而它的苏丹是一个穆斯林。城市四周是围墙,中央是城堡,城堡内住着德赫干们。”所谓“异教徒”一词,在这里应该理解为突厥游牧民,他们在城市的名称上留下了自己的痕迹。其名称的第二部分:朱瓦,是突厥语“巨大”。这一古城在阿克苏河右岸,在楚河河谷的所有城市中,它更靠北面,其附近还有一系列村镇。在古代游牧民居住区,哈兰朱瓦城是一个中心。它维护从这里向北分布的游牧民聚居点以及游牧民和城市居民之间的贸易安全。此城位于自然形成的髙地上,并以坚固防御围墙为特征。从哈兰朱瓦向西4法尔沙赫有鲁兹肯特(JlysKer)城,又向西8法尔沙赫有阿斯帕拉(Acnapa)城,这也是两个古老的城市,具有古代粟特城堡的所有特点。
伯恩斯坦确定其位置是日希托别城0Kmm6e)。根据鲁兹肯特在史料中被称为”大村庄”和“城”,而附近45~60公里地段内以日希托别为最大城址,故伯恩斯坦的比定应该是正确的。从伏龙芝向西,这些古城中间分布着设防的客桟和坚固的堡垒。其防御工事虽然规模不大,但都带有髙墙,墙的中央和各角设有塔楼,如门布拉克地区“十月风暴”村庄内有个商队客栈式的古城遗址,叫阿巴尔贾德(A6ap;t)Kam),存在时间为公元612世纪,它至今还保留了另外一个名称:门布拉克(MBMyjiaK),意为一千条泉永,即玄奘所记:“素叶城西行四百余里至千泉,千泉者,地方二百余里,南面雪山,三陲平陆。水土沃润,林树扶疏,暮春之月,杂花若绮,泉水千所,故以名焉。突厥可汗每来避暑。中有群鹿,多饰铃环,驯狎于人,不甚惊走,可汗爱赏,下令群属:敢加杀害,有诛无赦。此群鹿得终其寿。”9世纪阿拉伯地理学家伊本忽尔达兹比赫撰《道里与诸国志》记阿巴尔贾德有丘冈,环丘冒出水泉千眼,汇为东流之河,人们在此地猎取黑雉。道路从楚河河谷转向塔拉斯河谷时经过下巴尔斯汉,它位于塔拉斯以东33法尔沙赫处,今江布尔城以东20公里处有座托尔特科尔(TopTKGJTb)城,即是下巴尔斯汉城。而从楚河河谷到塔拉斯河谷的河道上,最后一个居民点是卡斯拉巴斯(KacpaSac)城,伊宾赫尔达特别述及此城“是一个暖和的地方,葛罗禄人在这里过冬”。塔拉斯城是塔拉斯河谷的中心城市,其周围布满大大小小的若干城市,道路自此分为两大方向。一是向西南行经奇姆肯特(HnMKeHT)、伊斯皮札普(McnniuKa6)、塔什干、俱占堤(霍占)过锡尔河,进人河中地区。一是西北行,过咸海北,涉恩巴河、乌拉尔河、伏尔加河到君士坦丁堡。公元6世纪时,东罗马遣使到西突厥,以及西突厥使者回访东罗马,走的就是这条道。唐朝时期,伏尔加河下流的依的儿城“各国商贾群集”,甚至北方波罗的海沿岸诸国也来此贸易,成为东西一大贸易中心。而从里海到黑海之间丝绸之路上,有条路可以通往北欧伐兰吉安人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9世纪时称之为“从伐兰吉安人到希腊人之间的交通线”。
至此我们巳经叙述了丝路新北道从西汉末年提出,经魏晋时期的不断调整和使用,至隋唐时期已经有明确的里程和较稳定的走向,其主干线出玉门关向北抵伊吾,再通过伊北道,经蒲类海、铁勒部、突厥可汗庭进入汉代乌孙地,即走碎叶路进入伊犁河、楚河、塔拉斯河流域。另外北道有若干条支道与汉丝路北道、隋以后丝路中道在天山南麓汇合并更向西去,通过凌山地区的勃达岭进入伊塞克湖地区,沿湖南北两岸西行,经过上巴尔斯汉、卓克明河谷,穿过勃奥姆斯狭谷,进入楚河地区,与上述进人乌孙、伊犁河地区的新北道合,又继续沿楚河河谷西行,过拉瓦肯特、萨雷格、朱利、哈兰朱瓦、下巴尔斯汉,抵塔拉斯城,然后分向而去:或向西南经奇姆肯特、塔什干,渡锡尔河人河中地区,或西北行,沿咸海、里崎以北、高加索和小亚细亚进入地中海国家和欧洲地区。此时新北道在早期草原之路、汉魏旧北道的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