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将来进行时
21223700000014

第14章 建国君民教为先(1)

1 孩子怎么读中国书?

吾家小儿,年方十岁,酷爱读书。——我说这话,不是炫耀,而是诉苦。两年前,看了两集老版的《三国演义》电视剧后,孩子着了迷,自己从书架上翻出《三国演义》来读,然后是《水浒传》、《西游记》和各类话本,再由历史演义小说转向史书。书店里“中国传统读物”往往放一块儿,于是他又由“史”而至于“经”,追踪这个阅读过程,我真是辛苦得不行,也有诸多困惑不能排解。

一、读史集的困扰

孩子看书的常态和本能,是吸收的多,反思的少。哪里听得进“尽信书不如无书”的教导?更理解不了跟上帝叫板的墨菲斯特(歌德《浮士德》里那个捣蛋的Mephisto,代表黑暗的否定的精灵,本来是跟笛卡尔“怀疑一切”的精神一脉相承,在基督教文明背景下,构成了“信仰”和“不信”的对立和思想张力,但中国没有这一层信仰的文化底色,每每把这一份怀疑和否定理解为非正义的“魔鬼”),几本书看下来,便生出很多事儿来。看了三国,曹操就是坏蛋奸臣小白脸儿,我得翻出《短歌行》、《龟虽寿》,讲一大通史实来纠正他的道德评价。这还是小事,有远比评价单个历史人物严重得多的问题,渐次露出端倪来。

看完《三国》,孩子学会了一个“道理”,凡事都要“用计”:利用人心,说话要有策略,挑动一个折腾另一个,明明这么想,偏偏那么干,两面三刀四边抹光,等等,而且很快活学活用起来,话也不好好说了,和朋友玩频频生出幺蛾子来,时不时咬耳朵“且慢,我有一计……”、“我就告你一个人”。那些曲里拐弯的“阴谋诡计”虽然拙劣,这种思路就很不好。如果计谋成为主要的游戏规则,那么这个游戏总是很糟糕的。但孩子不这么认为,很享受地沉溺在“心生一计”和“计成”的成就感当中,觉得自己很聪明,梦想着将人事玩弄于股掌之间。

他还整天叹息着想当“主公”,羡慕刘备遇事只要“仁慈”地流眼泪,自然有一帮子人豁出命来保护他供养他帮他解决问题。孩子还很清醒,知道成为主公的办法只有一条,就是投胎转世。说到这里长叹一口气:“我的命不好啊。”不知怎么回事,看了旧小说后,他“命”的观念急剧加强,动不动就评价“这是命”,很泰然的样子。逼得我不得不道貌岸然地说教:影响人一生的因素很多,出身当然是其中之一。但让出身成为人生决定因素的,是最没出息的人。而主要依据出身来构建的社会,或许稳定和谐,但一定不会是好的现代社会。

顺带我还给孩子打点预防针,说我不怎么喜欢中国的武侠小说,就是因为里面的很多人,之所以后来能成为“大侠”,主要靠的只是特殊的出身(父母双方分别是黑白两道的头头)和机缘(碰到世外高人、武林秘籍、绝世武器等),其经历和成就都是不可复制的。依据这些东西建构的社会,是没有保障和常规的。

看《水浒》那段时间,孩子张口闭口“奶奶的”、“洒家”,满口“鸟”字都出来了。对于充斥全书的种种血腥,连同“淫行沙门”、“死尸血渌渌的”这类表达,都好不欣赏快意,而且渐渐酝酿出几个标准造型:单脚往椅子上一踏,一手叉腰,一手拍桌子,再作势拔刀,口道:“少废话,咱们红刀子进去白刀子出来!”红白刀还常常给念反了。这成了他一段时间的招牌动作。我问,就说三打祝家庄吧,时迁偷杀店家的鸡,还撒谎,还蛮横;后来血洗祝家,还灭了订约中心的扈家庄,这些是英雄所为吗?他们“争取”卢俊义的办法、对待战俘扈三娘的手段,还有人肉包子店,不恶心吗?小儿懒得跟我讨论,小手儿一挥,一言以蔽之曰:英雄好汉就是这样的!那神情那模样,真叫气冲斗牛,豪情万丈。

话说,老不读《三国》,少不读《水浒》。大概是指少壮时血气方刚,戒之在斗,看了《水浒》,怕引起反叛心、冲动好斗;及其年老也,阅历既多,城府已深,看了《三国》的权谋计较,会然于心,难免技痒,外损他人、内伤心境。在我看来,血腥和计谋,分别是《水浒》和《三国》最不好的两样东西,果然都印在孩子身上了。

自然,孩子读书不免“水性杨花”,一时起兴,一时就过了,原不必太紧张。但我还是愿意给他掰持掰持,既是玩笑,也多少灌输点“质疑和反思”的阅读立场。

为了辩论,我还特意硬着头皮重读了《水浒》那本从来没有吸引过我的“鸟书”,然后抛给孩子一个问题,如果梁山这班人真得了赵氏江山,情况会如何?我拉着他兵来将挡争论了很久,得出一致结论:是不是更坏不知道,但肯定不会更好。梁山的口号就一个:“替天行道”。“天”和“道”是皇帝早就用烂了的挡箭牌,梁山的人拿不出什么新东西来,回头自己当皇帝了,还不是学样和重复?这还是“好”的结果。坏的结果就是书里写的:皇帝说,我就是天子,你替我行道,杀人去!他们就去杀田虎,杀方腊,最后喝杯毒酒挂了,还要谢主隆恩。整天斗气和打架,不是因为被逼得活不下去,就是一心想“封妻荫子显祖宗”而不可得。是投奔梁山还是依靠朝廷达到“活下去”或“封妻荫子显祖宗”的目的,只是手段和道路的区别。所以,他们真当道了,朝代会变,本质不变。我希望孩子能理解:其一,没有更高的理念和文化,单凭一腔义愤,满腹牢骚,两个拳头,对于社会和人类的进步,几乎无一例外是有害无益的。其二,暴力或许“很有用”但一定会滋生死亡,仇恨和对生命的不尊重。这些都是人类的毒素。以恶抗恶从来都注定是善的惨败。

但孩子怎么会懂?所以暴力一直是个问题,读史之后更突出了。他刚开始读《史记故事》,还会恨恨地一拍书,大声骂道:“吴起这个坏蛋,要证明自己忠诚,离婚就行了,干嘛非要杀妻,太不地道了!”或掩书叹息:“什么人能狠心做人彘啊,做了还去看。”但渐渐就习惯了,见怪不怪,好像赵襄子给智伯的头盖骨涂上漆当杯子喝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读《资治通鉴故事》时甚至饶有兴趣地探究,董卓肚子里都是啥呀,能烧那么久?人的肥肉脂肪真的能烧起来?以前他看《三国演义》时,曾问过什么是点天灯,然后啧啧站栗,说“好可怕”、“变态”,现在居然已经习以为常若无其事了。我们聊天时,说到北京城拆迁可惜,他插嘴道,可惜什么!阿房宫不都烧了,罗马也烧过呀。还好奇又兴奋地问,要是现在放火烧北京,不知道会烧多长时间?不要三个月吧?活脱脱一个朱厚照的神情声色。他对于血腥和残暴已经免疫了,看了东厂监狱里的折磨手段,还能怪声怪色地描述。历史加上网游上的杀戮,足以让他对生死漫不经心。

人类从野蛮走来,各种文化传统里都有暴力存在,连《格林童话》都不能例外。孩子看历史书《古罗马一日游》,到了死刑和角斗士部分,就不给他看,由我来讲,还先给打点儿预防针:这算“十八禁”哦,血腥不对的哦。可见暴力实在是全世界的问题。但不管怎么说,对他人生命的漠视,对他人感受的迟钝麻痹,总是一个应该提醒注意的问题。

而且,在漠视他人生死的同时,历史的恐惧也在滋生。就像看到贩卖黑奴的历史感到害怕一样,孩子知道了连坐和株连后,有段时间天天在家算:表哥的侄子犯罪了,我得死吧?外婆的妹妹的女婿犯罪了,会不会杀我?隔壁小区的人杀人了,会不会牵连我?对“满门抄斩”,“株连九族”的数量也很敏感。惹皇帝不高兴了,动不动就杀几百号人。他算过,他们小学六个年级的学生加老师加校长,不过400余人,也就是一次中等规模的龙颜之怒。“一般的皇帝一辈子会发多少次脾气?”他问。我能感到那种貌似玩笑、实则真实的恐惧,在无声地影响他的精神和思想观念。他曾表态:“我绝对不惹皇帝生气!”我问:“皇帝要你杀我呢?”他想了想,不好意思地道:“杀了你就死你一个,不杀我们俩都死。”让我很无语。依靠恐怖维持统治,正是专制的第一条原则,很成功!

后来孩子又零碎读了些白话和笔记小说,津津有味。我旁观在侧,却是不无隐忧,那种感觉,就像垂髫小儿莽撞吃鱼,妈妈在旁,不免怕他被刺卡了。刺卡了还能取出来,中了毒,麻烦就大了。

手捧《西游记》的一天,孩子突然看出门道来了,大声宣称,要做就做大妖精!什么意思?小妖怪修炼半天,“pia叽”一下,被孙悟空一棒子打死了。得跟神仙有关系,是他们的坐骑、小厮什么的,也不怕被孙悟空收拾,回头被主人收回去就是了。最后师徒四人好容易到了西天,阿难、迦叶索贿不成,只给了他们无字经书。孩子竟然评价说,活该,谁让他们“小气”,得罪了佛祖身边的人。这种思路真真令我目瞪口呆,不能不警惕。他在幼儿园跟小朋友起冲突时,我就讲过正义、公平、制度的规范等问题,我不希望他这么容易就抛开了。

《四库全书》的“丁部”里,我偏好诗词散文,孩子却喜欢小说,看了不少话本和演义。我建议他从虚构类作品转到非虚构的。传统的《鉴略妥注》内容不好,他也看不懂,吕思勉的《中国通史》,他又觉得人名太多,容易混淆。于是就放任自流,随他自己去读。

无论是读小说还是读史,我要解释的东西都太多,做父母真是需要耐心。君臣关系、阉割、小脚、妻妾以及嫡出庶出,尤其是古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孩子有太多不明白。真主怎么能要求易卜拉欣杀了亲生儿子来献祭,而易卜拉欣居然听从了?而且还成就了伊斯兰教盛大的古尔邦节!李益对不起霍小玉,霍小玉的报复,却是让李益之妻被杀、被虐待,这算什么逻辑?不是说“冤有头债有主”吗?柳毅英雄救美,美人芳心暗许,劫难之后,两人正该拥吻结婚,为什么柳毅不答应婚事?这些问题,孩子想不通。

历史也有很多“匪夷所思”。就因为燕太子说了两句要保密的话,田光那么容易就抹了脖子?侯嬴送走窃符救赵的信陵君,好端端的为什么要自杀?史书里有太多说死就死的故事,简直比嗑瓜子还轻巧。仆为主自杀,臣为君自尽,改朝换代时,王子皇孙忠臣节妇都要自尽。我教过他,见了水火要急急避开,然后呼救和打110,就算见义勇为了。对比动不动就自尽的先人,他开始怀疑,不是说生命最宝贵最神圣吗?那算不算贪生怕死就不够高尚,不仁不义又不勇?

《史记》里的刺客无法让他激动了,就因为别人对你好一点,给点面子送点礼,就算“知遇之恩”,可以指谁杀谁?豫让奇怪地追着刺杀襄子,杀不到就要人家赏件衣服,自欺欺人地刺几剑,然后自杀,简直滑稽可笑。发臭的小脚让人陶醉,国破时先杀老婆再自杀,遇劫时母亲先杀女儿再自杀,古人都怎么想的?《列女传》里的女人被拉一下手就要砍自己的胳膊,她怎么下得了手?《二十四孝》里,木头人偶的手指头真的会出血?为了养活妈妈,就把儿子活埋了?《帝鉴图说》里舜的爸爸简直不是人,几次三番要杀亲儿子,舜就算不报警,总该逃亡呀。这么一个臭爸爸杀人了,做君王的却知法犯法地背着他潜逃,被杀的那个人的儿子怎么想?那么坏的弟弟还封诸侯,诸侯国里的老百姓就别活了。皇帝剪下胡须做药真能治好大臣的病?读一天书就要写进历史大肆表扬?那他们正常都干什么了?如此这般的问题层出不穷。

对孩子来说,这些光怪陆离的故事或史实简直就是魔幻世界。太多的不可思议后,孩子得出一个结论:古人真怪。

这类“真怪”的问题,我当然也可以讲出道理来,但孩子没有理论,他只凭借常识来判断。这些常识,有些拜现代科学所赐,还有一些,则所幸在其“没教化”。愚民和价值限定,直至扭曲和遗失常识,本是专制统治的又一法宝。

我的办法是,或者推荐他看同类文章或相反的故事,让他知道历史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孩子习惯的是看“一个”又“一个”历史故事,讲“历史不是孤立的,而是系统的”这种抽象道理,也许等于白说,但让他知道有此一说,或许就此埋下一颗理解历史的种子。

读史令孩子头大,孩子缠着讨论则让我头大。不过让人高兴的是,他开始有所思考。曹沫不杀齐桓公是好的,荆轲刺秦王也是好的?关羽不事曹操,是忠义的象征,但管仲背弃公子纠,转而辅助齐桓公称霸,怎么也成了美话?一个人到底应该死认君王地忠心耿耿,还是可以自己判断、选择明主?大国灭了小国统一是对的,小国反抗大国坚持分裂也对?这些思考没有答案,却是最好的。但这些问题都是我先提出来的,如果没有我跟踪他的阅读,指引思考,很难预测史集会把他的思想观念引向何方。我也不知道他还看了哪些、接受了哪些,是我不知道的。我也不知道,自己哪一天没耐心没精力了,放任他的阅读和思想渗透,结果又会如何……

二、读经子的困扰

殊不知,阅读的麻烦才刚开头呢。历史之“怪异”减损了孩子的兴趣,又因为我一句“读经如坐春风,读史血雨腥风”,孩子选择坐春风去了。坊间多的是互相克隆的“少儿国学启蒙经典”,有图有故事,孩子爱看。我也支持。虽然对于眼下火得不行的所谓“国学热”不以为然,但我也一贯以为,阅读上的寻根是极重要的,否则连“我所自来”都不明了,如何认识自己?

一般传统的启蒙读物,三、百、千等,我觉得都可以寓目。完全没必要背,但从《三字经》和《幼学琼林》了解常规的传统知识,从《弟子规》和《朱子家训》接触古代行为举止规范,懂点正经的仁义礼智信、恭敬谦和、磊落刚猛、天下己任,都很必要。《声律启蒙》当歌唱着,也很是好听。

可是孩子读经,我必得启动预警机制,注意剔除那些糟糕的潜在观念。而且,“经”的危害比别的都厉害,因为孩子能看出点史集的“怪”来,多少有所思考,而“经”是讲道理的,有问题孩子看不出来,跟着哇哇念,观念就渗透了。

《三字经》讲一大通励志故事,鼓励读书,当然是好的。但那个“要好好读书”的理由,拙劣得让人羞赧。除了保持可疑的本性之善外,就是“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说来说去无非如此,小小年纪“身已仕”就是光辉榜样。当官做甚?还不是有权有势有钱,天下通吃?不读书,还不如女孩子,还“不如物”,这种性别意识暗示,这种赤裸裸的工具性引诱,将人的价值等同于物品的有用没用,没有丝毫的超验价值,让人害怕。(顺便说下性别意识。《镜花缘》是我们母子俩都满意的书,我欣赏里面的讽刺,他喜欢海阔天空的想象,可孩子的批评是“好事都让女的占了,不像话”。后来一细究,这“大男子主义”审美观和女性歧视,还就是从水浒、三字经里来的以及旧小说里无处不在的“乾坤阴阳”。我不知道那些让女儿背《三字经》的家长是怎么想的,至少在我看来,“在家由父,出家从夫”、“女慕贞洁,男效才良”这种教育不只是影响女孩,也在教育男生以后的家庭结构、夫妻关系和自我身份界定,可不是小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