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我也委实喜欢关汉卿写的一个小段子,形同现在的手机段子和网络帖子:“南亩耕,东山卧,世态人情经历多。闲将往事思量过,贤的是他,愚的是我,争什么?”是啊,做好自己,独立天地间,与他人何干?如此一来,还争什么?与谁争?这又应了英国诗人兰德暮年所作小诗《生与死》里的那句话:I strove with none; for none was worth my strife。(“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都不屑。”或“我不与人争,胜负均不值。”)
2003年1月17日
12 一个成年人的成长个案——关于成年、成熟和成长
20年前,我去一所省重点中学报到的前夜,父亲很认真地跟我谈话,说古时候的女孩子“及笄”即成年,可以嫁人了。你现在小学毕业,就算长大,今后要学会自我承担。我点点头,感觉自己脱胎换骨当了成年人。
那一年,我11岁。
其实那一天并没有划时代的意义,之后我照例撒野、犯傻,脑残人干过的事,一样没落下。但是很奇怪,从那以后,我每年都能认识到自己以前是多么的不成熟,每年都发现自己“这回是真的成熟了”。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今天。
这似乎是一件羞于启齿的事情,成长是个太青涩的词,从成年人口里说出来,总有不成器、不懂事的耻辱。可我们说的成人,到底是什么?从周代开始的冠礼、笄礼,到今天的中学毕业生成年礼,都是一个仪式,监护人通过这个仪式把孩子交还给他自己,从此孩子长大成人,自主、自立、自由,可以喝酒、抽烟、拿驾照,但需要挣钱养家,做错事不能用一纸检讨书抵消,杀了人会判死刑……但这只是成年,外在的标尺和硬指标。成熟却事关心灵和心智,不是法律的一纸公文可以界定的。
一般人所谓的成熟,多少总意味着世事洞明、人情练达、谙熟人际的微妙、洞察并参与潜规则的运行。它有时是贬义词,表示老于世故、圆滑狡诈、老谋深算、不可信不可靠;有时又是一个恐怖的词,表示天然不再,童真不再,自由不再。贾政就说“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而他自己,也不过是假正(经)。
但除了这些,或许还有别的?从内心往外散发的稳健风范和做派,心态的雍容和淡定,开始脱离单薄的愤怒,把激情转化为静质柔软却绵绵不断的力量,如同熊熊烈火压成隐忍的炭火,变成一个高贵而宽容的保守主义者……你总该知道,炭火的温度比烈火高得多。
真正的成熟在内心深处完成,与年龄和现世状态无关,它需要成长的过程,而成长需要契机,就像草木生长需要阳光雨露。一个人的成长,需要借助不同的机缘、从不同的纬度展开:职场上、爱情中、婚姻里。你身边的人:恋人、仇人、恩人、同僚、上司、下属、擦肩而过的人,都可以成为你发现自我和成长的契机。而对于女人来说,还有极重要的一个契机和纬度,就是身为母亲。
这就是《妈妈成长记》出生的原因和背景。
我在这本书里想记录和表达的,不是一个女人成长为合格的妈妈,而是一个人借助于妈妈这个纬度的自我成长。书里似乎有相当篇幅在炫耀一个高明的母亲如何教育孩子,充斥着所谓的育儿经验和教育理念,以至于一个见微知着的朋友嫌厌说,你又露出那副教育者的丑恶嘴脸了。不,其实我真正说的是完全相反的东西。当我发现流行的“分给我吃点儿”的逗孩子方法,其实是一场中国特色的道德测验时,这是我智识的成长;当我从孩子的坏脾气中看到自己暴虐的折射和后果时,这是我情绪的成长;当我和孩子互相鼓励着,不用全部的生命去追随领导和老师的表扬时,这是我心智的成长;当我和孩子一起看自然和人间时,这是我的慈悲和谅解在生长。所有这些貌似我对孩子的教育背后,都是一个女人逐渐认识自己、发现自己、反省自己的过程,是一个成年人的成长。
感谢孩子的光芒,照亮了我的灵魂,帮助我认识了自己,并且成长。我虚荣吗?自私吗?冷漠吗?敏锐吗?有才华吗?富于同情心吗?心态很贵族吗?有幽默感吗?快乐吗?知道自己快乐吗?我需要什么样的爱?我理解人生和死亡的意义吗?我在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要感谢生命中每一个曾经有意无意刺激我思考这些问题、从而协助我成长的人,而孩子,排在这个长长名单的前几位。我记录了第一次知道自己怀孕后,从心理上的不接受,到社会角色的调整,从气急败坏地难以胜任母职,到自我感觉良好的得心应手,直到今天,埋藏在甘之如饴背后的深深惶恐。孩子让我明白了很多,那些曾经被淡漠尘封、被成见蒙蔽、被世俗冻僵的思考,在心底里发芽、生长。我祈愿它长成参天大树,浓密的树荫蔽护我风雨飘零中的灵魂。
我喜欢自己写的这一段话:“对我来说,做一个母亲是一个艰难和温暖的成长过程。母亲是在孩子之后出生的,孩子降临了,一个母亲才开始成长。这是一个漫长的化学反应,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我和孩子一起编织我们彼此交错的命运和历史,他走向成人世界,而我走向一个女人生命的深处。
“他为我开启了一扇幽秘的山门,并成为我生命中一条纵深的道路,沿着他,我溯游而上,抵达了女人最深的源泉,发掘了自己的母性、生命的悸动、人性的幽深。一路走来,所有的艰险和宝藏,都是过去的我根本不能想象的。人不可能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东西。如果我没有孩子,我甚至不知道自己损失了什么,有了他,我才知道自己得到了什么。他是生命给我的过于慷慨的馈赠,每思及此,我都会感激得流下泪来。
“这个世界充满成人的声音,他们炫耀自己教育孩子的经验和成果,好像画师夸耀自己的作品。殊不知,不是画家运用颜料决定了画作,而是这个世界的色彩决定了画师。孩子们塑造了一个个母亲和父亲,如此伟大的劳作却默默无闻。我在这里要记录和纪念的,是我毕生最重要的成长史:我被孩子雕刻的过程。这个过程刻骨铭心,弥足珍贵。”
年过三十,还能自觉地成长,是一种幸福。我见过很多20出头就高度成熟的人,他们努力工作、拼命追求、大踏步地勇往直前,具有我相当欣赏和向往的勇气和力量,但他们中的一部分,从不问前进的方向、不追问意义、不关心任何终极的存在,他们只向人最多的地方冲,将最多人在抢的东西抢到手。绝不浪费时间稍作停留,照顾一下自己的灵魂、反观自己的心,甚至没空检点一下战利品。他们有他们存在的方式,只是我不愿意成为这样的人。
具体到与孩子相处的问题上,我见过公然教孩子用武力解决问题的母亲,在大街上一边声如洪钟呵斥孩子、一边吐痰的母亲,逼着孩子现在吃苦上苦将来做人上人的母亲,埋头苦读“我送儿子上哈佛”和“天才儿子学习经”然后在自家试验田里耕耘不息的母亲,为了给孩子抢时间而插队、闯红灯的母亲以及当着孩子的面上演格斗的夫妻。她们总让我心惊肉跳。
有太多的父母(包括我),自己尚需成长,却被上苍和社会赋予了培育和监护孩子成长的特权。人真是一种不完美的动物,因为十三岁就能生孩子,却三十岁未必真成熟。这大概能解释世间很多问题。
当然,人生是忙碌的,女人尤其如此。工作、家务,为父母预定医院,接送孩子上学习班,这些已经够忙的了,剩下一点时间,逛街、购物、做美容,还有闲心来管什么自我成长?
可是,就算只是为了孩子好,在检查完他的作业本和试卷后,哪怕花一秒钟时间,抬头看看他的表情,不行吗?再花一秒钟时间,默想一下孩子的心灵,不行吗?要知道,这个心灵,直接通到母亲自己的心灵。
所以,真正的可怕是,不成熟的成年人,却可以以成年人的名义或借口,堂而皇之地拒绝心的成长,心还没长饱满,已遍布皱纹,沟沟壑壑填满蒙昧、懵懂、世故和随波逐流,以至于一生都与成熟无缘,并且成功地成为孩子成长和成熟道路上的绊脚石。
成年人为什么要羞于成长呢?少年得志功成名就者,每每在一个突如其来的倒栽葱跟头后,才第一次开始成长。又有多少成年人是通过离婚开始反思和自我成长的?托尔斯泰八十出走,是因为他还有困惑和困扰,还需要成长,而他身边的人,都已经停止生长。一棵树长大了,要漫出培养皿去。
成熟是需要用一生完成的功课,它是动态而非僵死的,渐行渐远,愈走愈高。也许所有的人,都应该知道自己需要成长、正在成长,并且能够持续成长,就这样一直成长下去。妈妈在成长,我在成长,并祝福世间所有的人,能赶在死去之前,成熟。
谢谢孩子。
《中华读书报》2009年3月11日
《妈妈成长记》,陈洁着,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