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东战场上,华东野战军在陈毅与粟裕的指挥下,接连打了莱芜战役与孟良崮战役,改变了整个山东的态势。莱芜战役的情况是这样的:莱芜战役是华东野战军于1947年2月20日至23日在山东莱芜地区进行的一次运动战。鲁南战役后,国民党制订了“鲁南会战”计划,集中23个整编师53个旅31万余人的兵力,南北对进,企图在沂蒙山区同我决战。遵照毛泽东主席、中央军委的运动战方针和“必要时放弃临沂”的指示,陈毅提出“舍南取北”的设想,粟裕做了周密的部署。华东野战军装作打南线、要西进的模样,秘密移动全军,不失时机地抓住北线之敌,予以全歼。经三天激战,我以临沂空城和损失仅为敌军1/9的代价,歼灭敌1个绥靖区指挥所、2个军部、7个旅,共约6万人。(《粟裕军事文集》,解放军出版社1989年7月版)
在这次战役中,粟裕在指挥上的行动艺术表现为:
一是在集中与分散的数量上有合理的比例。在我军主力转移北上之前,粟裕曾以第三纵队阻击南线之敌的中路,诱其左右两翼突出冒进。以8个纵队等待歼敌良机。这时集中与分散的比例是合理的。后来又派第二纵队挺进东南,歼击位于白塔埠附近的叛军郝鹏举部,并直接威胁海州,造成敌之错觉,使其东援。再以第三纵队、第四纵队配合第二纵队在运动中歼灭东援之敌。这时的集中与分散的兵力数量仍是6:3,这个构想是合理的。主力向北转移时,留第二纵队和第三纵队在南线阻击敌人,第一、第四、第六、第七、第八、第九、第十纵队急行北上,这个分合数量比例,还是正确的。主动部队到了北线之后,用一个纵队担任阻击,用两个纵队担任穿插分割,用5个纵队担任主攻,这种5:2:1的比例是非常恰当的。(王乾都、蔡世经主编:《十大将用兵韬略》,黄河出版社1993年12月版)
这段话说的是粟裕指挥有度、有方,不管怎样调整兵力,怎样分散聚合,都保持着用6个纵队集中歼敌,用3个纵队分散打援。他集中第一、第二、第四、第七、第八共5个纵队,再加上第二纵队赶到增援,一共是6个纵队,要包围和消灭的是国民党军的第七十三军两个师和第四十六军。即在具体的作战地域上。始终保持着2:1的数量上的优势。
这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原则。我们可以在总体上处于劣势,但是在具体的战役上,必须有相对的优势,必须保持我“2”敌“l”的数量差才可能获胜。
在具体的战役中,我军都是用“2”吃“l”的办法削弱对方。这样,每战消灭掉敌人的一个“1”,经过几战之后,一个胖子就变成了瘦子,一个“6”的数就降成了“4”或“3”了。最后,总的决定命运的大决战便开始了。
用这个观点分析赤壁之战,我们可以看到,曹操可以占据总体的优势,但是在局部上孙、刘却必须保持相对的优势,这个仗才有胜利的可能性。
现在,我们可以来评价长江岸边上曹操一方与周瑜一方的实力指数了:曹操一方虽然在士兵的数量上略占优势,但这支水军士气不高、训练不足、还得了传染病;而周瑜一方的军队数量虽略逊于曹军,但识水性、身体壮、士气高。因此,就从长江两岸两军的水军而言,一场局部性的决战已经打响了。结论也是毫无疑义,孙、刘必胜而曹军必败!
借势--增加自己力量的有效方法
上面我们只谈到赤壁战前兵员数量、武器装备和钱粮财物上的增势,而没有说到如何借天时、地利、人和之便获得增势,因为后者是暂时借来一用的,所以我们用了一个“借势”的名称。
在《三国演义》中,尤其是在“赤壁之战”的章节中,借助地势、风雨、水火来助长自己的势力同时削弱对方势力的例子,比比皆是。
曹军逼至江边,如果能借助长江这条天堑作为作战基地,加以防守,这就给孙权和刘备增加了强大的助势。
瑞士的军事家A.H.若米尼这样说过:“毫无疑问,假使基地依托的是一条宽广而急湍的大河,而这条河的两岸可以凭借强固的越河工事予以控制,那么这个基地将是一个最好的基地。”
用长江来作为御敌的屏障,当然是再好不过的了--这是地利之势。
中国有一句俗话,叫做“新官上任三把火”。或许,这句俗语就是从诸葛亮开始的,因为诸葛亮从刘备把他请出茅庐之后,就靠着三把火烧出了他的名气。
第一把火是曹操的手下夏侯悖带着十万兵马来打刘备时,在博望到新野的路上,诸葛亮用火攻的方式,烧掉了夏侯悖的半数兵马。经过这次战斗,刘备的势力才得以挽救。
第二把火是曹操带领五十万兵马亲自前来捉拿刘备,诸葛亮先是退出新野,使之成为一座空城,然后乘着曹兵夜宿新野之际,让赵云命将士射进火箭,火烧新野,又死伤了不少曹军。
这第三把火就是赤壁之战的大火了,虽然具体执行者是周瑜,但“宜用火攻”是诸葛亮与周瑜的共同策划,而且那一阵东风还是他“借”来的,所以这把火也有他的功劳。
这就是诸葛亮上任的三把火。
在这里,“火”帮助了刘备与孙权的军队,成为孙、刘军的最大战斗力。这是天时(也借助地理)之势。
面对夏侯悖十万兵马,刘备手中只不过四千余兵士,实力的对比还不到1:20,但是就是这把火,却代替了十万甲兵,把十万曹兵烧得焦头烂额。同样的道理,赤壁之火也是威力无穷:
《三国演义》在描述当时的情形时说,满江火滚,喊声震地,左边是韩当、蒋钦的两支军队从赤壁西边杀来;右边是周泰、陈武的两支军队从东边杀来:正中是周瑜、程普、徐盛、丁奉的大批船只一齐到来。火被风激,风随火盛,兵从火势而攻。东吴的兵马与风火混为一体,都在夺杀着曹军的性命。三江水战,赤壁鏖兵。曹军着枪中箭、火焚水溺者,不计其数。后人有诗颂道:
魏吴争斗决雌雄,赤壁楼船一扫空。
烈火初张照云海,周郎曾此破曹公。
又有一绝旬云:
山高月小水茫茫,追叹前朝割据忙。
南士无心迎魏武,东风有意便周郎。
当然,除了水军被烧,周瑜的步军也突人了曹操的岸营,攻营夺寨之战也同时进行着。这把大火烧乱了曹营将士的心,所以陆上也抵御不了敌方,很快就全面败北了。
长江是地利之势,东风则是天时之势,这两势都是助孙、刘而不利于曹操,你想这仗还能不打败吗?
地形与地势都会给战争带来不便或优势,沙漠、高山、汊湖港河会给行军带来困难,山地战斗也会给进攻一方带来阻力。这些地形地势的作用都可能使一场本来可以胜利的战争败北。
如果是一场平地上的战争,作战能力相似的两支军队以1:1可以打成平手,但是如果一支部队守山,而另一支进攻,那么进攻的军队必须达到2.5:1才能打成平局,这就是说,一块高坡地等于防御方一倍半的兵力。
当我们翻看历史的时候,会发现有许多次的战争,都是由于瞬息间的风向改变,而使本来是赢家的一方变成了输家。
例证之一:在李唐王朝开国的战争中,刘黑闼在河东作乱,唐王朝派淮安王李神通率领关内兵马到达翼州与幽州的李艺会师。唐王朝又征调了沼、相、恒、赵等兵力,统一归属李神通指挥,合力攻打刘黑闼。唐军共计有五万余人,而刘黑闼的兵士并不多,只是沿河岸排成了单列队形以抵挡唐军。这时正值刮风下雪,李神通乘机发动进攻。不过这个李神通运气实在有点差,开始是风向对他们有利,他率领着部队踏着冰河向敌军冲杀,就在这瞬息间风向逆转,倒过来吹向了他们。此时天气寒冷,连风带雪剖向唐军,闹得战士们都睁不开眼睛。刘黑闼那边马上长了锐气,发动了冲锋,李神通压不住阵脚,很快打了败仗。兵力损失了2/3。李艺那边本来是打了胜仗的,可李神通这一败,他也顶不住了,退保藁城。刘黑闼乘机进攻藁城,又将李艺打败了,李艺手下两员悍将薛万均、薛万彻都成了俘虏。刘黑闼因为这一仗,一顺百顺,很快席卷了河东各地,把原来河北、河南、山东等地王世充与窦建德占地为王的地方重新夺到了他的手中,这几乎是那时候的半个中国。
例证之二:在明朝燕王朱棣篡夺建文帝江山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个战例。那是建文帝任命大将军李景隆带领南军去平定燕王作乱。李景隆兵多,燕王兵少,正值燕王快要被抓之际,突然出现了新的情况。
这时候天已近晌午,燕军有些松懈,南军的瞿能父子,乘机冲上前去,大叫着灭燕,并且在搏斗中连砍了燕骑百余人。正当南军奋力冲杀的时候,立即感到有一场北风陡然而起猛扑南军。风越来越大,沙石飞扬,迷人双眼,接着就是一声怪响,把南军主帅李景隆身前的大旗的旗杆折做两段。李景隆料知情况不好,想要鸣金收兵,忽然在燕军阵中,射出许多的火器,火随风发,顿时开始燎原。南军到了这时已经招架不住,只好拨马回走。燕王朱棣趁着这工夫,绕到了李景隆的阵后偷袭,而李景隆的前面,还有燕王的儿子朱高煦在那里纵火。这前后一夹击,南军哪里还有得逃,瞿能父子被烧死在阵中。兵败如山倒,南军大溃。
上面的这两场逆转的风势,几乎都改变了历史,刘黑闼因此抢占了唐王朝的半壁江山;李景隆从此一蹶不振,而燕王则节节胜利,攻占了南京,夺取了明朝的天下,自己当上了皇帝。
在用两条腿去行军打仗的那个时代,无论是水与火,还是风霜雨雪,都有着不可估量的阻碍或推动作用。善于用兵的将胂,他的胜利不是死拼硬打得来的,常常是借着自然的地形地势、雨雪风霜,借用这些“兵马”,把一场本来没有胜算的战争,变成了胜利的现实。
诸葛亮的“借东风”,在赤壁之战中就起着这样的作用。
在黄盖施罢了苦肉计、庞统向曹操献了连环计、曹操把战船连在了一起之后,诸葛亮和周瑜已确定了要用火攻来烧毁曹操水军战船的战略方针。因为铁索既可以让船只稳起来,使北兵如踏平地一般,但也带来了一个负效应--这些船相互拴在一起难以分开,如果着起火来,那就肯定会被全部烧到,难以逃脱。
曹操和他的部下不是没有想到,有一个叫程昱的部将曾对曹操说道:“您把船都连起来,固然是平稳不摇,但是如果对方用火攻,就很难躲避了,不可不防啊。”曹操听了大笑,回答说:“程仲德你虽然有远虑,却还是有见不到的地方。凡用火攻,必须借助风力。现今是隆冬时节,有西风、北风,哪里来的东风和南风呢?我们处于西北部,而他们在南岸,如果他们用火,只会烧了他们自己的兵,我们有什么可怕的?如果是在十月小春之时,那我早就会提防了。”
正是因为隆冬时节经常刮西北风而少有东南风,使曹操失去了警惕。结果,这场求之不得的东南风,果真被诸葛亮借到了。
我们有理由怀疑,这样的描写有神化诸葛亮的地方。天有不测风云,直到今天,气象学家还告诉我们,七天之内的气象预报还有可靠性,超过七天则就很难测得准确了。这是因为,天象起码是由十二组公式(几十个变量)组成的一种混沌,因了一点小小的变异而产生了蝴蝶效应的情况时有发生,所以诸葛亮不可能如此准确地回答周瑜。但是,天时的规律性的确存在,就像乍暖还寒时几阵东南风吹过之后必有反向的西北风使天气一时转冷一样,天空中也有两种气候在斗法。诸葛亮懂得天时地理,知道在几阵西北风刮过之后,必会有一场东南风吠来,他可以大致估计到东南风刮起的时间,但不可能十分精确。
当然这是题外话,但在冬天里,偶然刮起东南风也是正常的,这正是曹操估量不到的失误。正是有了这一场东南风,才使得曹军一败涂地,仓皇北逃,从此,他一统天下的愿望便成了泡影。南方与西南这半壁江山,成了孙权与刘备的立足之地,三分天下的局势终于形成,而且稳固了许多年。直到曹操死去,甚至曹丕死后,天下还没有统一,不仅没有统一,反而更加分裂。
唐朝的诗人杜牧有一首诗写得好:
折戟沉沙铁未消,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首诗的意思是说,要是没有这场东南风让周瑜有了火烧曹军的机会,那么历史就会有另一种写法,曹操胜利之后,东吴就灭亡了,大乔与小乔这两位美人就会被曹操活捉,关在曹操新建的铜雀宫中,成了曹操的妃子。
因此,最后的火烧曹营能够成功,打败曹操能够实现,完全是这场东南风的功劳。正是这场大风,使孙权与刘备的实力,猛然上升,超过了曹操的几十万兵马。
细心的读者在阅读完《三国演义》之后就能发现,那里面的每一场大仗,几乎都是“借势”的结果。不是借风,就是借水,或者借高坡树林作屏障,凡是那些懂得权谋的军事家,无一不是善于借助天时地利之势的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