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读《庄子全书》学生活
21393700000006

第6章 养生主

题解《养生主》篇的宗旨乃是教人顺着事物的自然之理,而不被物所拘泥:忘却情感的悲欢无常,而不违反天命。

庄子虽然也很注意养生问题,但其实他所说的“养生”更是要教人养自己的心性,以求不要伤害自己的精神。庄子的养生论,既非杨,亦非墨,似老子又别于老子。后人虽称庄子为道家,但他并不主张“求长至不老”,也不主张纵欲。

原文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遣使求仙

秦始皇好神仙,迷信方士之言派人寻不死之药,终不可得,至死方悔为方士所欺。关于养生,庄子主张遵循自然之法来“保身”、“全生”、“养亲”。

译文我们的生命有限,知识却是无穷的,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穷的知识,那是很危险的。只知道追求知识的人,也就只有危困不安地结束一生了。做好事不要求取名声,做坏事不要触及刑罚。依循自然之理来作为常则,可因此保养身体,可因此具全天性,可因此养护精神,可因此享尽天赋的寿命。

原文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响然,奏刀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道大寂因其固然,枝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谍然已解,牛不知其死也,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译文有一个厨师名叫丁,替梁惠王宰牛,手所接触的地方,肩膀所靠着的地方,脚所踩着的地方,膝盖所顶着的地方,都发出皮骨相离的声音,刀子刺进去时发出更大的响声,这些声音没有不合乎音节的。和《桑林》的舞乐相合拍、和《经首》的节奏同步调。

梁惠王说:“嘻,好啊!你的技术怎么能达到这样的地步呢?”

庖丁放下刀子回答说:“臣下所喜好的是原理,已经超过技巧了。刚开始我在宰牛的时候,看见的都是整头的牛。三年以后,看见的再也不是整头的牛了。到了现在这个时候,臣下只是用心神去接触,不必用眼睛去看,感官的知觉停止了,全靠精神意念在活动。顺着天然的肌理结构,劈开筋骨间大的空隙,再引向骨节间大的空隙,顺着牛体本来的结构使刀。从来没有碰到过经络相连或筋肉槃结的地方、更何况大的骨头呢!技术高明的厨工每年换一把刀,因为他用刀子去割肉。一般的厨工每月换一把刀,因为他用刀子去砍骨头。现在臣下的这把刀用了十九年了,宰杀过的牛好几千头了,可是刀锋却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牛身上的骨节是有空隙的,而刀锋并不厚,用这样薄的刀锋刺入有空隙的骨节中,当然是可以宽绰而有余地地运转刀锋了,因此用了十九年,刀锋仍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虽然这样,可是每当碰到筋骨交错的地方,我知道那里难以下刀,就特别小心翼翼,目光凝聚,动作缓慢的进行着。当刀子轻轻地动了一下,哗啦一声,骨肉就已经分离,像一堆泥土散落在地上了。我抽回刀子站立着,为这件事得意地四下环顾,也因此感到洋洋得意,心满意足。然后把刀擦拭干净,收藏起来。”

梁惠王说:“好啊!我听了庖丁的话,领悟到保养生命的道理了。”

两朝褒赠

宋太祖询问治世养生之道,徵曰:“治世莫若爱民,养生莫若寡欲。”宋太祖甚爱其言。同是养生之道,庄子的养生之境界更高,庄子认为养生要像庖丁解牛一样,物我两忘,做到游刃有余的生活。

原文公文轩见右师而惊曰:“是何人也?恶乎介也?天与,其人与?”

曰:“天也,非人也。天之生是使独也,人之貌有与也。以是知其天也,非人也。”

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畜乎樊中。神虽王,不善也。

老聃死,秦失吊之,三号而出。弟子曰:“非夫子之友邪?”曰:“然。”“然则吊焉若此,可乎?”曰:“然。始也吾以为其人也,而今非也。向吾入而吊焉,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彼其所以会之,必有不蕲言而言,不蕲哭而哭者。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古者谓之遁天之刑。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县解。”

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

译文公文轩看见右师惊讶地说:“这是什么人,为什么少了一只脚呢?是天造成的,还是人造成的呢?”右师说:“这是天造成的,不是人造成的,天生注定我只有一只脚。因为人的形体是有两只脚的,因此知道是天造成的,不是人造成的。”

沼泽里的野鸡,走十步才能啄取一口食物,走一百步才能喝到一口水,可是它并不希望被蓄养在笼子里,虽然神气十足,生活却不愉快。

老聃死了,秦失前去吊唁,只哭了几声就出来了。老聃的弟子问他说:“你不是我老师的朋友吗?”秦失说:“是的。”老聃的弟子又问:“那么,像你这样吊唁可以吗?”秦失说:“是的,起先我把他当作是个人,可是现在不是了,刚才我进去吊唁的时候,有老年人哭他,如同哭自己的儿子,有年轻人哭他,如同哭自己的母亲一般。他们来这里致祭所表现出来的种种情状,必然有不想说却又说出的话,不想哭却又哭的情形。这就是逃遁天理,违背实情,忘记了他所秉受的天性。古时候把这种情形叫做‘遁天之刑’。来到世间,是先生最好的时机;离开世间,是先生顺应天理的结果。安于时遇,随顺自处,喜怒哀乐的情感自不能入于胸中。古时候把它叫做‘帝之悬解’。”

烛薪有烧完的时候,火却永远传下去,不会有穷尽的时候。

活学活用

生命有限,快乐无限

人生在世只有短短的几十年而已,每个人都应该珍惜自己的生命,在有限的时间里不要让自己太疲惫,要让自己过得快乐一点。

有一个学者出门寻找世界上最快乐的人,他走了很远的路,问了沿途碰到的所有人,他们都说自己不快乐。

有一天,学者终于来到皇宫,皇帝坐在用黄金做成的椅子上,他身后是一座藏有数不尽金银财宝的巨大宝库。学者问皇帝:“你一定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人了!”皇帝愁眉苦脸地对学者说:“怎么会呢?我每天要考虑所有国家大事,外敌正在入侵我的领土,我怕我的大臣起来谋反,我怕小偷偷走我的珠宝,我怕生病,我怕死亡……哎!我是世界上最不快乐的人!”

学者垂头丧气地从皇宫里走出来,顺着原路往家赶。经过一片荒野时,发现前边有人坐在一堆火旁边,一边唱歌,一边烤着什么东西,他走过去一看是个乞丐,他奇怪地问道:“看样子你一定很快乐了!”乞丐答:“我捡到了半根香肠,晚上不用挨饿了!我现在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人!”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各人有各人的活法,各人有各人的快乐,对快乐的理解也大相径庭。一位哲人讲:“人生两大乐事:一是赏心,二是悦目。”三毛的回答只有四个字“心存感激!”海伦·凯勒的回答更干脆:“忘我!”

生命有限,而快乐却是无限的,只要你想快乐,快乐就会永远伴随你!

抛弃烦恼,享受生活

如果说生活是一桌酸、甜、苦、辣、涩味俱全的菜肴,那么不会享受就不能品尝它的独特风味,就不能品尝这多姿多彩的人生美味。

庄子大限之日将至,弟子侍立床前,泣语道:“伟哉造化!又将把您变成什么呢?将送您到何处去呢?化您成鼠肝吗?化您成虫臂吗?”庄子道:“父母于子,令去东西南北,子唯命是从。阴阳于人,不啻于父母。它要我死而我不听,我则是忤逆不顺之人也,有什么可责怪它的呢?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逸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待吾生者,亦同样善待我死也。弟子该为我高兴才是啊!”

弟子听了,竟呜咽有声,情不自禁。庄子笑道:“你不是不明白,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死生为伴,通天一气,你又何必悲伤?”

弟子道:“生死之理,我何尚不明。只是我跟随您至今,受益匪浅,弟子却无以为报。想先生贫困一世,死后竟没什么陪葬。弟子所悲者,即为此也!”

庄子坦然微笑,说道:“我以天地作棺椁,以日月为连壁,以星辰为珠宝,以万物作陪葬。我的葬具岂不很完备吗?还有比这更好更多的陪葬吗?”

弟子道:“没有棺椁,我担心乌鸦、老鹰啄食先生。”

庄子平静笑道:“在地上被乌鸦、老鹰吃掉,在地下被蝼蚁、老鼠吃掉,二者有什么两样?夺乌鸦、老鹰之食而给蝼蚁、老鼠,何必这样偏心呢?”

庄子临死时还能这样穷通自乐,安时处顺地享受,真不愧为一位圣人!但是,拥有圣人心态的人,世上又有多少?正如庄子自己所言:不刻意而高,无仁义而修;无功名而治,无江海而闲;不道引而寿,无不忘也,无不有也;其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静而与阴同德,动而与阳同波;不为福先,不为祸始;其生若浮,其死若休,淡然独与神明居。可见,庄子思想的理想人格的精神境界是对人生困境或世俗的超脱。其实我们来到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上,就要学会享受。享受生活,享受人生,享受世间的万事万物,应该明白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不是为了自寻烦恼,而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更好的享受。

人活着就是为了追求一个更幸福的生活、更欢乐的人生,这是最高目的,没有比它更重要的了。人间之苦皆由“世与道交相丧”而起,但抨击人间的苦难,更重要的是如何创造幸福,创造了幸福还要学会如何去享受幸福。

随遇而安,达观安命

人之一生,遭遇的事情何止千千万万,对遭遇的事情必须以良好的心态去对待。对待所遇到的任何事情都能够承受、能够心安理得、能够心情安定、能够安于发生的任何状况,这样才算得上随遇而安。

能随遇而安的人,遇上别人级别高、条件好及待遇优厚时不会眼红,遇上飞扬跋扈者能进能退,会斗争也会保护自己;遇上爱占便宜的人常常能尽量容忍,谦让他人;遇上种种不良风气而个人的力量又一时纠正不过来时能适可而止,不生气,必要时也会“闭上一只眼睛”。这种人对自己与自家的一切生活现状始终很满足,好到天天鸡鸭鱼肉不嫌腻,次到顿顿白菜豆腐也不怕太素。随遇而安者一定能目光远大,胸怀宽阔,把世间的一切变化都看得很平常、很太平、很安宁。

抗日战争期间,世居北平的文学家梁实秋先生,为避兵乱,南迁重庆,在城郊租住陋室两间。这两间临时居所其陋如何,先生有所描述,不仅“有窗而无玻璃,风来则洞若凉亭;有瓦而空隙不少,雨来则渗如滴漏”,而且夜晚鼠子猖獗,夏夜聚蚊成雷。但这并不妨碍梁公安然、怡然地潜心写他的文章,并将自己在这陋室中的精神产品,冠以《雅舍小品》之名。

俗话说“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人的一生中不可能永远都是风平浪静的,人生际遇不是个人力量所能左右的,唯一能使我们不觉其拂逆的办法,就是使自己“随遇而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