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从沟通开始
迈向成功管理者的第一步,就是让自己主动去沟通。
卡耐基
西奥多·罗斯福的子女非常爱戴他,这不是没有理由的。有一次,罗斯福的一个老朋友沮丧地来找他,说自己年轻的儿子离家出走,去跟姑姑一起住了,老友抱怨着儿子,指责着儿子的不是,说没有一个人能跟这个野孩子相处。
罗斯福道:“胡说,我不觉得你的孩子有什么不好,假如一个孩子在家得不到公正的对待,那么他自然要到别的地方寻找。”
几天后罗斯福遇到了这个孩子,问他道:“我听说你离家出走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是这样,上校,”那孩子说,“每次我去找我爸,他总是对我发火,他从不听我把话说完,我总是错的,总是被责骂。”
“孩子,”罗斯福说,“也许你现在无法相信,但是,你父亲是你最好的朋友,你对他来说比整个世界都重要。”
“也许吧,罗斯福上校,”那孩子说,“但我希望他能用另一种方式表达。”
然后罗斯福去拜访那位父亲,告诉他几件令人震惊的事,结果那位父亲果然像他儿子所说,暴跳如雷。“你看看,”罗斯福说,“如果你对你儿子说话也像刚才对我这样,那我真是一点也不奇怪他为什么要离家出走了。他居然能忍到现在才出走,我还感到惊讶呢!你真应该去跟他多谈谈,多了解了解他。”
从这个例子我想大家可以看出沟通的重要性。
缺乏沟通是企业的通病,尊卑、矛盾、斥骂、贬抑,以“我是老板,你不过给我打工”的态度对待别人……
不久以前,即使在最大最有名的公司里,这些现象也是司空见惯的,“骂人权”似乎成了经理们的特权,这种特权还包括窗边的办公桌和两小时的午餐时间。家庭、学校以及其他机构,很不幸也都是这个样子。很多年来人们认为大声吼叫就是强悍,顽固不化等于无所不知,争论不休就相当于诚实。我们所有人——主管与员工、父母与孩子、老师与学生——都应该感谢那段日子终于过去了。
克莱斯勒公司的前副总裁杰瑞·格林沃德将企业里旧的交流方式比作一种小孩子游戏:“两个住在隔壁的孩子想要来往,只要其中一个走过草坪,他们就能交谈。但如果他们属于同一公司的两个部门,那么其中一个孩子会把要传达的消息先告诉自己的哥哥,哥哥再去告诉妈妈,妈妈再告诉爸爸,然后爸爸到隔壁,把这事告诉另一个孩子的爸爸,等最后另一个孩子终于听到了那个显然已经变形了的消息,他会问:‘隔壁那家伙到底想对我说什么?’”
“在克莱斯勒,我们尝试打破所有藩篱。”格林沃德还在任时曾说,“如果你在流水线上工作,需要三百步外的另一个人配合,那就直接走过去告诉他,别告诉工头,否则工头再告诉领班,领班再告诉主管,这样的话,半年之后那个你想叫他帮忙的人还不知道你要找他做什么。”
越来越多的人,在商界或者别的地方,开始了解沟通有多么重要。有良好沟通能力的人才能成功激励别人,才能把好点子变成切实行动,才能让行动落实。
沟通从理论上来说,并不复杂。每个人每天都在与人沟通,从小就开始。我们都认为我们有沟通能力。但真正、有效的沟通,在成人中却很罕见。
学习沟通没有什么秘诀,只有几条基础概念。以下是成功沟通的三条基本原则,做到这些,你就算起步了:
(1)视沟通为第一要务。
(2)用开放的态度对待别人。
(3)建立有利于接纳的沟通环境。
不管你工作有多忙,你都要挤出交流沟通的时间。再高明的点子,不拿出来与人分享,也是一钱不值的。完成交流有很多方式——开会、与同事面对面讨论、与人一起走过走廊、一起在饮水机旁接水,或者利用在餐厅用餐的半个小时,最重要的是,要记住沟通永无止境。
美国航空公司的母公司AMR的总裁罗伯特·克兰德有一间很大的会议室,每周一,他都会在这间会议室里待上大半天,跟公司各部门主管交流,倾听他们的意见,与他们交谈。就在不久前,克兰德说:“就像昨天早上,高管和各部门派出八到十个同事,他们来自三四个层级,一起到会议室做复杂的分析工作。
“我们想要弄清楚,公司目前的转运系统在这一行快速变化的情况中还能否有好的经济效益,当初我们设计这个系统时,世界与现在完全不同,这将直接影响到客户的运送量,当然也因此影响到成本,最后我们无法确定这个系统还有没有价值,因为这其中的分析太复杂。
“分析需要大量的数据,昨天整整花了我们三四个小时,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对此进行了讨论,最后我们指派了三四项任务,接受任务的同事要在几周内总结出进一步的数据,然后我们坐下来进行进一步的讨论:‘我们做错了吗?’‘我们能在工作中做出什么改变?’最后我们希望能找到走出困境的方法。”
这种讨论的好处是两方面的,克兰德能从专家处获得数据,专家也能帮着一起建立美国航空公司未来的愿景。这种交流是建立互相信任关系的基础。当然,交流并不一定要在大会议室里进行,很多公司里最成功的交流往往是非正式的,哈里森会议服务公司的总裁沃尔特·格林,用的就是一种“一对一”的交流方式。格林说:“很不幸我们公司已经有了固定的结构,总裁、副总裁和许多层级,一对一的方式可以消除障碍。我通常在午餐时间见我想见的人,这些谈话不会被记录在案,这样我才会知道对他们来说什么是重要的,他们对公司感觉如何,他们对他们的工作感觉怎样。我希望把他们当做独立的个人看待,更人性化地对待他们,我也希望他们能向我提出些关于公司的问题。所有这些在‘一对一’里都会更容易。”这些谈话的结果是:格林对公司有了更远大的理想。
摩根银行总裁道格拉斯·沃纳将这种直接交流的方式引进这家古老的银行,“我们必须到处走走,”沃纳说,“下去看那些员工,而不是叫员工们都走进我们的办公室里谈话。”
每周,沃纳和他的高级助理总要和银行里的三四十位高级主管喝上几次咖啡,用沃纳自己的话说,是“面对面的交流,直接而非正式”。即使像摩根这样的大银行,也开始了解这种谈话的价值。这种模式在经理们之间也同样适用。“我们有三百多个经理,每天中午一起到餐厅聚餐——除了纽约本地的,还有海外的经理们,这样每天都能讨论。”
康宁公司的质量主管戴维·卢瑟跟我描述他们公司的做法:“就好像向下撒网,到公司底层去问询,正在发生些什么事?他们在为些什么事烦恼?他们在说些什么?他们反对什么?我能为他们做什么?”
有效的交流并非只在办公室里进行,在家庭、学校、教堂甚至科学殿堂里都可以见到。在每个得跟他人打交道的领域,沟通都是关键。人们之间的沟通有种普遍的现象:他们不愿意说出心中所想,也不愿以接纳的态度聆听别人说的——除非相互之间已经建立起信任,或是有共同利益。沟通时,你没办法虚假,你对沟通的真实感触是什么,你是否放开胸怀,都会清晰有力地表现出来,不论你说了什么。
“你可以立刻知道一个人的态度亲近与否,”奥运会金牌得主玛丽·卢·雷顿说,“你可以从他的肢体语言和一些无言的迹象中获知他的想法,一个单独站在角落里的人,你可以很快从他身上读出‘我不想跟人说话’这个信息。”
怎样才能避免给人以这种印象?对人表示开放和友爱,并让别人了解到你的这种态度。你可以试试雷顿的建议:“放下身段、态度谦恭非常重要。我会设法使人放松,对谁都一样。我会把每个人视为同等的,无论你是公司的总经理还是普通售货员,须知这两者的差别只是职业的不同。”其实,建立有利于接纳的沟通环境,说穿了也就是一句话:使人放松。在过去,沟通不像现在这么困难,后来当了电视记者的前棒球明星乔·盖拉基拉回忆以前队员与粉丝之间面对面地接触是多么普通频繁:“当我们结束比赛后,通常跟几个小时前为我们加油的粉丝同乘一辆地铁回家。”
“如果有粉丝直接问‘嗨,乔,为什么你第三棒要击球呢’也不是什么稀罕的事儿,现在粉丝与球员已经没有那种直接的个人接触,最多也就是通过报纸,了解到自己喜欢的球员签了份六七百万的合同。”
高性能集成电路制造模拟设计公司的董事长雷·斯塔塔从他的朋友——长期担任波士顿凯尔特公司总裁的瑞德·奥尔巴赫那里学到了重要的一课。斯塔塔回忆说:“当他论及领导力时,他总是说,我爱他们。他认为那是领导力的前提,而且他一定要让他们知道。如果你能创立一种氛围,让人们真正相信在工作了一天后你是真心关心他们,那么你就创立了一种对他们而言真正有意义的关系。”只有这样,沟通才有了一个有效良好的准备。当然,这需要努力才能做到。
谈论对方最感兴趣的事
谈别人喜欢的话题,是对别人最大的尊重。
卡耐基
每一个拜访过罗斯福总统的人,都会对他那渊博的知识感到惊讶。“不论是牧童还是骑士,或纽约的政客和外交家,”研究罗斯福的权威作家伯莱特福这样写道,“罗斯福都知道该和他说什么话题。”
那么,罗斯福又是如何做的呢?很简单!不论罗斯福要见什么人,他总是会在对方到来的前一个晚上稍晚些睡,翻阅一些对方特别感兴趣的知识。罗斯福和所有领袖人物一样,深知接触对方内心思想的妙方,就是和对方谈论他最感兴趣的事情。
耶鲁大学原教授菲利普先生,是一个非常和蔼的人。他在早年就学到了这个道理。“我8岁那年,有一次去姑姑家,那是一个周末,”菲利普在一篇谈论人性的小品文中这样写道,“有一个晚上,一位中年人来到姑姑家。在和姑姑随便聊了几句之后,他就把注意力转移到了我身上。当时我对船很感兴趣,而这位来访的客人和我谈论了这方面的知识,当然令我产生出特殊的兴趣。他离开之后,我还对他赞赏不已。他是纽约的一位律师,本来他对有关船的事情是不应该如此热心的,甚至是根本不会有兴趣的。”
“可是,他为什么自始至终都在与我谈论船的知识呢?”菲利普问姑姑。姑姑说:“因为他是一位高尚的人。他见你对船很感兴趣,就谈论这些你关注并感兴趣的话题。通过这种方法,他使自己成了一个受欢迎的人。”
最后,菲利普教授又补充说:“我永远也忘不了我姑姑对我说的这些话。”就在我正写作这部分章节的此时此刻,我的面前陈放着查立夫先生写来的信,他是一位对童子军事业非常热心的人。
“有一天,我感到我需要别人的帮助。”查立夫先生在信中写道,“欧洲将举办童子军夏令营活动。我想邀请美国某大公司的经理出钱,赞助我和一名童子军的旅行费用。幸运的是,在我去拜访这位经理之前,我听说他曾开出了一张100万美元的支票。要知道,这可是100万美元!于是,见到他之后,我告诉他,我这一辈子从来都没有听说有人开过数额如此巨大的支票;我还要告诉我的童子军,说我的确看到过一张100万美元的支票。结果,这位经理非常愉快地把那张支票递给我看。我一直赞叹不已,并请他把开这张支票的详细情况告诉我。”
请注意,查立夫先生在刚开始时,并没有和对方谈有关童子军或欧洲夏令营的事,也没有谈他想要对方帮忙的事。他只是谈对方感兴趣的话题,让对方愿意和他谈话。于是,出现了查立夫先生下面所说的情况:
“过了一会儿,我所拜访的那位经理问我:‘哦,请问你来找我有什么事?’我就把我的事情告诉了他。令我吃惊的是,他不但立即答应了我的请求,还十分大方地给了我更多的资助。我本来只请他出资赞助一名童子军去欧洲的,可是他慷慨地资助了5名童子军和我本人,给我开了一张1000美元的支票,并建议我们在欧洲玩上7个星期。然后,他又给我写了一封介绍信,把我引荐给他在欧洲分公司的经理,请他到时候帮助我们。
“当我们抵达欧洲时,他又亲自去巴黎接我们,带着我们游览了这座美丽的城市。从此以后,他就对我们童子军事业非常热心,经常为家庭贫困的童子军提供工作的机会。”
查立夫先生又说:“但是我也很清楚,如果我当时没有找到他感兴趣的话题,让他高兴起来,那么这件事不仅不会办得这么容易,我想大概连1/10的机会都没有。”
这种方法在商业活动中是不是也有价值呢?我们就举个例子,来看看纽约一家高级面包公司杜弗诺公司的经理杜弗诺先生是怎样做的吧:
杜弗诺先生一直想把自己的面包推销给纽约某家大饭店。连续4年,杜弗诺先生几乎每个星期都要去拜访这家饭店的经理,并且经常参加由这位经理举办的各种社交聚会。为了促成这笔生意,杜弗诺先生甚至在这家饭店租了一个房间,住在那里,希望能做成这笔业务。但是,尽管杜弗诺先生用尽了各种方法,还是没能让这位经理的大笔在合同书上签字。
“后来,”杜弗诺先生说,“我研究了有关人际交往的知识,决定改变策略。我决定要找到这个人的兴趣所在,寻找他最关心、最热衷的事业。
“我发现他是美国饭店业协会的会员。不仅如此,由于他对这项事业抱有如此浓厚的兴趣和热情,使他被推举为这个组织的主席。每次只要开会或举行什么活动,他不管有多忙,也会毫不犹豫地赶来参加。
“于是,当我再次去拜访他的时候,我开始和他谈论有关饭店协会的事情。你猜他是怎么反应的?我得到的反应之良好,简直令人吃惊!他花了半小时和我谈论饭店业协会的事情,整个谈话过程中,他都精神饱满,充满着热情,而且声音非常洪亮,我由此看出他感兴趣的正是饭店业协会的事情,可以说他将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在这上面。就在我离开他的办公室之前,他劝说我加入这个协会。
“在整个这次会谈中,我没有对他提有关面包的半个字。可是没过几天我就接到他饭店主管人员的电话,让我把面包的货样和报价单送过去。‘我真不知道你对这老先生用了什么魔法,’这位主管人员在电话中对我说,‘他可是真的被你打动了!’
“试想一下,我和这位经理打了4年交道,一心想把面包卖给他,可是一直没有成功。如果不是我设法找到了他所感兴趣的事,了解到他愿意讨论的问题,恐怕我现在还在和他死磨硬泡,却一无所获呢!”
所以,如果你想要别人喜欢你,请记住人际沟通的这项技巧:谈论对方最感兴趣的话题。
生动表达你的语言
不同的人,不同的场合以及不同的话,我们需要不同的语调。
卡耐基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不久,我因为同事德玛斯的原因逗留在阿拉伯。一天,我闲逛进了海德公园,走到了大理石拱门附近——我知道经常有各式各样的人在那里谈论关于各种宗教信仰和政治的话题,并且想听听他们的谈话。当时我看到一位天主教徒正向人们解释教皇无谬论,之后又听了一位社会主义者对卡尔·马克思的意见。最后,我还听了一个男人关于多妻制的高论。
我注意到在这三位主讲人周围的听众人数的变化。一开始,那位鼓吹一夫多妻制的演讲者的听众最多,但是到后来,他的听众越来越少,而围绕在另外两个演讲者周围的人却越来越多。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难道是因为话题的原因吗?
我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我发现:那位多妻制的鼓吹者,自己好像对讨三四个老婆并没有多大的兴趣,他的语调听起来也一点都不高兴,人们因此觉得他讲得很枯燥无味;那两位拥有完全对立观点的天主教徒和社会主义者,却都沉浸在自己的演讲当中——他们情绪高昂,并且挥动着手臂,声音高亢而充满信念,散发着热情和生气,这种热情感染了人们。原来,正是演讲者不同的态度和语调引起了听众人数的变化。
语调就是说话人的语气和声调的变化结合,它表达了话语中包含的情感。在说话的时候,你需要让语调来表现出比你说话的具体内容更多的信息,或者说,语调实际上也是你说话内容的一部分。比如,当你的话听起来很真诚的时候,你实际上是在对对方说:“我所想的就是我所说的,我所说的就是我所想的,我这样做实际上是对你的尊重。”这样一来,对方自然会更加相信你所说的话。
我相信你也听过类似于这位鼓吹一夫多妻制的演讲者的讲话,他们的语调平淡、生硬,没有激情,他们对自己所讲的题目没有表现出多大的兴趣,好像在有气无力地念书稿一样。这样的说话方式能吸引你吗?当然不能。
为什么很多人讨论的话题是很有吸引力的,却并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呢?实际上,语调传达的信息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多得多。语调就像说话者的表情一样,向对方传达着某种言外之意的感染力。当你听到一个人的电话的时候,如果他的口气热烈,那么你即使没有见到他,也可以判断出他很高兴,但是如果他的口气很平淡,那么即使他告诉你一件值得高兴的事,你也会认为这没什么好高兴的。
懂得说话的人,不仅会塑造自己的个性声音,使其悦耳动听,而且他们的语气和语调也很有感染力,总能拨动人的心弦,引起对方的共鸣。据说,一个意大利演员用悲怆的语调朗诵阿拉伯数字,听的人居然被感动得凄然泪下,而一位中国艺术家朗诵菜谱则像诗歌一样动听。又比如,普普通通的一个语气词——啊,运用不同的语调,可以分别表达“我明白了”、“没听清”、“惊讶”、“终于知道了”等诸多含义——这正是语调使得你的说话变得声情并茂。
很多人存在这么一种错误的认识——他们认为语调和嗓音一样,都是天生的,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语调存在着问题。要注意的问题是,这种不当的声音会让对方很麻木,并同时失去对说话内容的注意力,从而没有心思去思考你说话的内容——而有语调的声音则会产生完全相反的效果。
我们走入了这么一种思想误区——很多时候我们花费更多的心思寻找说话的内容,但是最终搞砸我们的却是我们的语调。拿起听筒,听到一个“喂”字,无须再多说什么,从这一个字里,我们就已经知道男朋友是不是还对我们拥有火一般的激情,母亲是不是没有睡好觉,好友是不是已经顺利通过了考试……如此众多的讯息,都在这么一个声音的变化——语调中。
“嗓音是身体的音乐,语调是灵魂的音乐”,这句话说得很对。我们悲伤的时候,语调是苍白空洞的;经过一夜狂欢,我们的语调变得有气无力、底气不足;一个星期的海边度假,又可以让我们的语调重新恢复活力和弹性。
你注意到你声音的语调了吗?是慷慨激昂的,还是抑扬顿挫的?或者是平和舒缓的?选择合适的场合运用好你的语调,你可以让你的声音同样表达出丰富的表情。
委婉地提醒对方的错误
与其对属下颐指气使,不如以一种温和的方式作出合适的警示。
卡耐基
查尔斯·施瓦伯有一天中午经过他的一个钢厂,看见几个工人正在吸烟。而在他们头顶上方就悬挂着一块“禁止吸烟”的牌子。施瓦伯是否指着这块布告牌说:“你们不识字吗?”不!没有,施瓦伯绝对没有这么做。他走到这些人跟前,发给每人一支雪茄,说道:“孩子们,如果你们到外边吸这些雪茄,我会感激不尽。”他们知道他们违反了规定——但他们赞赏他,因为他什么也没有说,还送给他们一点小礼物,使他们感受到了尊重。你能不喜欢像施瓦伯那样的人吗?
约翰·华纳梅克也使用过同样的方法。华纳梅克经常去他在费城的大百货店中巡视。有一次,他看见一位顾客在柜台前无人服务,而店员正在聊天,于是他一声不响地轻轻走入柜台后面,自己接待了这位顾客,然后将商品交给售货员包扎,自己就走开了。
例如,官员们经常被批评不接见民众。他们虽然非常忙碌,但有时候是由于助手们过度保护他的上司,为了不使他的上司接见太多的来访者,以免给上司造成负担。卡尔·兰福特曾担任迪士尼世界所在地——佛罗里达州奥兰多市的市长,而且他当了许多年的市长。他时常告诫他的部属,要让民众来见他。他宣称自己打算推行“开门政策”。
然而,当他社区的民众来拜访他时,都被他的秘书和行政官员阻挡在了门外。
最后,这位市长总算找到了解决的好办法。他拆掉了办公室的大门。他的助手们也知道了这件事。于是,从此之后,这位市长真正做到了“行政公开”。
若想不惹人生气并改变他,只要换两个字,就会产生不同的效果。许多人在开始批评之前,都先真诚地赞美对方,然后接下来一定会说“但是”,再开始批评。例如,要改变某个孩子读书不专心的态度,我们可能会这么说:“约翰,我们真的以你为荣,这学期你成绩有了进步。‘但是’,假如你的代数再努力一些的话,就会更好了。”
在这个例子里,可能约翰在听到“但是”之前,会感觉很高兴。但当他听到“但是”时,马上就会怀疑这个称赞的可信度。对他而言,这种称赞只是批评他失败的一种开头而已。由于可信度遭到了曲解,我们也许就不能达到我们要改变他的学习态度的目标。对于这个问题,只要把“但是”改为“而且”,就可以轻易解决了。
如:“我们真的以你为荣,约翰,这学期你的成绩有了进步;而且,只要你下学期继续努力,你的代数成绩就会比别人好了。”这样一来,约翰就会接受这种称赞,因为你没有把失败的推论放在后面。我们已经间接地让他知道我们想使他有所改变,因此,他会尽力去实现我们的期望。
对那些不愿接受直接批评的人,如果能间接地让他们去面对自己的错误,就会收到非常神奇的效果。住在罗得岛温沙克的玛姬·杰克在我班上讲述了她是如何使得一群磨洋工的建筑工人帮她盖好房子之后清理干净的。最初几天,当杰克夫人下班回家之后,发现满院子都是锯木屑。她不想找那些工人们争论,因为他们的工程做得很好。所以当这些工人走了之后,她跟孩子们捡起碎木块,并整整齐齐地堆放在屋角里。次日早晨,她把领班带到旁边说:“我很高兴昨天晚上地上这么干净,又没有让邻居感到不方便。”从那天起,工人每天都会捡起木屑堆在一边,领班也每天都来看看。
在预备役军人和正规军训练人员之间,最大的差异就是理发,因为预备役军人认为他们只是老百姓,因此非常不愿把他们的头发剪短。
美国陆军第542分校的士官长哈雷·凯塞在带预备役军官时,他面临着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任务。跟以前正规军的士官长一样,他可以向他的部队怒几声,或威胁他们。但他不愿这样做。
他这样说道:“各位先生们,你们都是领导。当你以身教导时,那是最有效不过的办法了。你必须为你所领导的人做个榜样。你们应该了解军队对理发的规定。今天我也要去理发,而我的头发却比某些人的头发要短得多了。你们不妨对着镜子看看,如果你要做个榜样的话,是不是该要理发了?我们会帮你安排时间去营区理发部理发。”
结果是可以预料的。有几个人自动去镜子前看了看,然后下午去理发部按规定理了发。次日早晨,凯塞士官长讲评时说,他已经看到在队伍中有些人已经具备了领导者的气质。
1887年3月8日,美国最富有口才的牧师、演说家亨利·华德·毕切尔去世了,用日本人的话来说,他到另外一个世界去了。在下一个星期日,莱曼·阿伯特应邀向那些因毕切尔去世而伤心不已的牧师演讲。他急于取得成功,把演讲词改了又改,并像福楼拜一样过分小心地进行润饰。然后他将演讲词读给他妻子听。演讲词写得并不很好,就像大多数的演讲词一样。
如果他妻子缺乏见识,她可能会这样说:“莱曼,糟极了,绝对不能用。你会让那些听众都睡着的,那听起来像一本百科全书。你传道这么多年,应该能写得更好。天啊!你为什么不像一个普通人那样去讲呢?你为什么不自然点儿?你如果念那篇东西,一定会砸自己的台。”
她可能会这样说的。而如果她真的这样说了,她也知道结果将会怎样。所以,她只那样说:如果演讲词寄给《北美评论》,一定是一篇极好的文章。换言之,她称赞了这篇演讲词,同时又很巧妙地暗示丈夫不能用这篇演讲词去演讲。阿伯特看出了这点,干脆将他精心准备的底稿撕碎,后来连大纲都不用,很自然地作了演讲。
我想大家是可以从我所讲的当中看到,要想更好地说服他人,请记住人际沟通中,对于别人的错误,间接地提醒别人注意他的错误。
用友善的方式交谈
温和与友善总是要比愤怒和暴力更强有力。
卡耐基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友善的交谈方式的重要性,更多的商人们也正日渐明白,对罢工者态度友善是很值得推崇的。
当华特汽车公司的2500名工人为增加工资而组织工会举行罢工的时候,公司经理伯莱克没有生气和责罚、恫吓。相反,他还称赞罢工者。他在《克里夫兰报》上登广告,颂扬他们“放下工具的和平情形”。当他看见罢工纠察队的人闲得无聊时,他还给他们买了棒球棍及手套,请他们在空地上打棒球。为了讨好那些喜欢打地球的人,他甚至为他们租了一间地球室。
伯莱克经理的友善态度,即刻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唤起了罢工者内心的友善精神。于是,罢工者借来扫帚、铁铲、垃圾车,开始清扫工厂的场地。在美国罢工历史中,这种事情从未听到过。那次罢工事件在一星期之内和解结束——没有任何怀恨或厌恶情绪地结束了。
丹尼尔·韦斯特相貌出众,是一位能言善辩而且非常有成就的辩护律师。他善于用友善温和的词句在法庭上表达他那强有力的观点。比如,他会说“这一点应该请陪审团考虑”,“诸位,这也许值得想一想”,“诸位,这几件事实,我相信你们是不会忽略的”,或者“由于你们对于人性的了解,很容易看出这些事实的重要性”。
没有威逼,也没有高压的手段,他从不将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人。韦斯特用轻声细语和安详友善的方式来为人作辩护,而这正式他闻名遐迩的原因。
当然很多人永远也不会去面对和调节罢工潮,或对陪审团发言,但是你或许会希望房东将你的房租减少。那么,这种友善的方法对你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我的班上有一位叫史德伯的工程师,曾经一段时间生活很拮据,因此,他希望自己的房租能够减低。但他知道房东是一个非常难缠的人,“虽然如此,我还是想尝试一下。”史德伯在班上的一次演讲中这样说,“于是我就写了一封信给他。通知房东,合约期已满,我会立刻搬出去。但事实上,我当时并不想搬走,如果租金能减少,我愿意继续住下去,但看来这并不可能。其他房客也都尝试过各种方法——包括警告甚至恫吓——大家都对我说,房东很难打交道。但是,我对自己说,我正在学习如何与人相处,所以我要对他试一试——看看是否有效。”
史德伯的房东一接到他的信,就同秘书找到了他。史德伯站在门口欢迎房东的到来,充满了善意和热忱。交谈的开始,史德伯并没有谈房租太高,而是强调自己是多么地喜欢他的房子。史德伯称赞房东管理有道,并表示自己很愿再住一年,可是却实在负担不起昂贵的房租。
“他显然是从未见过一个房客对他如此热情,他简直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史德伯这么描述当时的情景。接下来,房东对史德伯开始诉苦,抱怨房客,说其中的一位给他写过14封信,内容太侮辱他了。另一位房客则威胁如果不能制止楼上那位房客打鼾的话就要退租。“有你这种满意的房客,多令人轻松啊!”房东对史德伯称赞道。
当然,最终的结果是令人满意的。在史德伯没有提出要求之前,房东就主动要减收一些租金。“但这还是一个比较高的数字”,史德伯说出了自己能负担的数字,而房东什么都没有说就同意了。当他离开时还转身问道:“有没有什么要为你装修的地方?”
“如果我用了别的房客所用过的方法来迫使房东将房租减低,我确信我必然会遇到和他们一样的困难。而这种友善的、同情的、欣赏的方法使我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如果一个人能够认识到友善的方式能够更好地改善身边的人际关系,那么他在日常言行中也会表现出温和友善的态度来。强暴粗鲁的方法永远不可能赢得好人缘,只有友善的方法才能征服别人的内心。
请不要喋喋不休
不可能只有一种方法能使对方听从你,唠叨不应当是你的首选。
卡耐基
日本人针对婚姻生活不美满的原因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丈夫对妻子不满的因素中,位居前三位的依次是:唠叨不休(27%)、性格不好(23%)、不懂得持家(14%)。也就是说,导致人们婚姻不美满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女士的唠叨不休。
拿破仑·彭纳派德是拿破仑三世的侄子,他与最美丽的女子郁金妮·德伯女伯爵相爱成婚。他的顾问们认为,她不过是一位不重要的西班牙伯爵的女儿。但拿破仑辩答说:“那又怎么样?”她的优雅、她的青春、她的诱惑、她的美貌,使他充满了神仙般的幸福。“我已经喜欢了一位我所敬爱的女人,”他说道,“她不是一位我不了解的女人。”
拿破仑和他的新婚妻子拥有健康、财富、势力、名誉、美貌、爱情与信仰一切幸福的条件,但是,他们婚姻的圣火从未发出过更加光亮的炽热。而且没过多久,那炽热的圣火就熄灭了,直至化为灰烬。拿破仑可以使郁金妮成为皇后,可以倾尽美丽的法国的所有,或献出他爱情的全部力量,甚至他皇位的势力,但他无法做到一点:无法使他的女人——郁金妮·德伯停止喋喋不休。
出于忌妒和多疑,郁金妮轻慢他的命令,甚至不许他有秘密的表示。正当他从事国政的时候,她闯入他的办公室,阻挠他最重要的讨论。她拒绝他独处,永远怕他与别的妇人交往。她常常到她姐姐家抱怨她的丈夫。抱怨、哭泣、喋喋不休,甚至恫吓,并强自进入他的书房,向他撒泼、谩骂。
拿破仑,这个法国的皇帝,纵然有许多富丽堂皇的宫殿,但却不能找到一个小橱,以让自己在那里定一下自己的心。郁金妮如此而为所造成的后果是什么?在莱因哈德精心著作的《拿破仑与郁金妮:一个帝国悲喜剧》中就有这段记载:“以后拿破仑常在夜里,从一侧门偷偷地出去,戴一软帽,将眼遮起,由一亲信随从,真的前往到等待他的美女那里去,或像古时似的遨游于这座城中,见些见不到的东西,吸些可能吸的空气。”
而这一切都是喋喋不休的郁金妮所造成的。她坐在法国的皇后位置上,又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妇人;但在喋喋不休的喧嚣的气氛之中,皇位与美貌都不能保持爱情的存在。这是她自己找来的,可怜妇人的不幸,均由她的忌妒及唠叨所带来的。
在所有一切烈火中,地狱魔鬼所发明的狞恶的毁灭爱情的计划,喋喋不休是最致命的,它像毒蛇的毒汁一样,永远侵蚀着人们的生命。
托尔斯泰伯爵夫人也发现了这一点——可惜她知道得太迟了。在她去世以前,她对她的女儿们承认:“你们父亲的死,是因为我的缘故。”她的女儿们都痛哭了起来。她们知道母亲说的是实话,知道她用不断的抱怨、永久的批评、不休的唠叨将父亲害死了。
但托尔斯泰伯爵及其夫人理应享受优越的环境而快乐地生活。托尔斯泰著名的《战争与和平》和《安娜·卡列妮娜》在世界文学史上永远闪烁着光芒。他非常有名望,他的崇拜者甚至终日跟随他,将他所说的每句话都速记下来。甚至连“我想我要就寝”这样的话也一字不漏地记下。除名誉外,托尔斯泰与他的夫人还有财产、有地位、有孩子,没有别的婚姻比这更美满的了。
起初,他们饱尝幸福的甜蜜,以致他们一同跪下,祈祷万能的上帝继续赐予他们所有的快乐。但是此后的不久,一件惊人的事情发生了,托尔斯泰渐渐地变成一个完全不同的人。他对他所著的伟大著作觉得羞辱。从那时起,他专心著作小册子,宣传和平、停止战争与消灭贫穷。这位曾承认在青年时犯过各种可想象的罪恶的人,要真实遵从耶稣的教训。他将所有地产给了别人,过着贫苦的生活。他种田、砍木、堆草,他自己做鞋,自己扫屋,用木碗吃饭,并尽力爱他的仇敌。
托尔斯泰的人生是一个悲剧,而悲剧的原因,是他的婚姻。他的妻子喜欢奢侈,但他追求简朴;她渴求名誉与社会称赞,但这对他毫无意义;她贪图金钱与财产,但他视财富及财产是一种罪恶。多年的时间里,她常常责怪叫骂,因为托尔斯泰坚持要放弃他的书籍出版权,不收任何版税;而她要那些书能产生金钱。当他反对她,她就发狂地躺在地上打滚,并拿一瓶鸦片放在嘴边,声称要自杀,还恫吓要跳井。
在他们的人生中,有一件事是历史上最悲惨的一幕。在他们最初结婚的日子里,他们非常快乐;但48年以后,他不能忍受与她见面。有时晚上这位年老伤心的妻子,基于求情,跪在他的膝前,求他朗读几十年前他在日记中所写的关于她艳美的爱情之语。当读到那些他们已永远失去的美丽快乐的时光时,他俩都痛哭了。生活的现实与他们好久以前一并所做的爱情之梦是何等相异啊!
最后,82岁的托尔斯泰不能再忍受他家庭的不幸了,他在1910年10月的一个雪夜中,从他妻子那里逃了出去——在寒冷黑暗中漫无目标地走着。11天后,他患肺病死在一个车站里,他临死的请求是不要让她来到他的面前——这也许是托尔斯泰夫人因唠叨抱怨所付出的代价。
也许我们会想,或许她确实有许多可以唠叨。我们可以这样去想,也可以承认这一点,但问题是,唠叨给了她什么好的帮助呢?“我想我真是神经失常。”那是托尔斯泰伯爵夫人后来对自己的评价。
在纽约家事法庭任职11年之久的海勃格,曾查阅过数千宗离婚案件。他说:“男人离家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他们的妻子们喋喋不休。”也许婚姻正像《波士顿邮报》所说的:“许多做妻子的,不断地一点一点地挖掘,造成她们自己婚姻的坟墓。”
林肯一生中最大的悲剧,也是他的婚姻。在婚后23年来的每一个白天和黑夜,林肯是什么处境呢?正像他律师事务所的同事赫恩所说的,他品尝着“婚姻不幸的苦果”。
其实,说“婚姻不幸”还是过于轻描淡写了,因为林肯的夫人这20多年来一直在对他喋喋不休,让他难得安宁。她总是抱怨一切,总是批评自己的丈夫,认为他的一切都是不对的:他伛背缩肩、走路难看,抬脚放步简直呆板得像个印第安人。她数落他走路没有弹性,姿势不优雅。她会模仿他走路的样子来讥笑他,并纠正他走路时应先将脚尖着地,就像她从克莱星顿市孟德尔夫人的寄宿学校学到的那样。她还不喜欢他那两只大耳朵和他的头长成直角的模样;甚至告诉他,说他的鼻子不直,嘴唇前突,而且外表看上去像个痨病鬼,手和脚太大,而头却又太小,等等。
林肯和他的夫人几乎在每个方面都完全相反——教育、背景出身、性格、爱好以及思想观念上,全都是相反的。他们常常会厌恨对方。
“林肯夫人那高而尖锐的声音,”当代最著名的林肯研究权威专家、已故参议员阿尔伯特·贝弗里奇写道,“在街的对面都能听得见。她怒气最盛时不停的责骂声,所有邻居家都能听到。而且她的暴怒常常不只是通过言语来表达,她发泄暴怒的方式真是太多了,难以一一道清。”就列举一个他们生活中的一则案例来说。
林肯夫妇结婚不久,和欧莉夫人住在一起——欧莉夫人是斯普林菲尔德地区一个医生的遗孀,由于生活所迫而不得不出租房屋维生。一天早上,林肯夫妇正在吃早餐时,由于林肯可能做错了某件事,立即使他夫人暴跳如雷。究竟起因是为什么,现在已经没人记得了。只见林肯夫人在盛怒之下,将一杯热咖啡泼到了丈夫脸上,而当时还有许多房客在场。
林肯忍气吞声地呆坐在那里,一言不发。欧莉夫人进来后,用一块湿毛巾替他擦净了脸上和衣服上的咖啡。
林肯夫人的忌妒是如此地愚蠢和凶暴,以至于让人难以相信。我们只要读到她在公众场合所做的这些有失风度的事情——即使是在75年后的今天看到这些——也都会让人惊讶不已。最后她终于精神失常。对于她这个人,我们用一句最宽容的说法,只能认为她是“性情使然”,她大概一直受到精神病的折磨吧。
所有这些唠叨、斥责和发怒,是否改变了林肯呢?从某些方面来说,确实使林肯有所改变,那就是改变了他对她的态度,使他后悔自己婚姻的不幸,并竭力避免和她见面。每当星期六来到时,其他律师都会尽量赶回家中,和家人共度周末的美好时光;林肯却不想回去,他害怕回家。林肯就这样年复一年地生活。尽管乡村旅馆的条件非常恶劣,但林肯也情愿待在这里,而不愿回家面对他妻子那喋喋不休的话语。这就是林肯夫人、尤琴皇后、托尔斯泰伯爵夫人唠叨不休所获得的结果。她们给自己的生活所带来的,除了悲剧之外,什么也没有。她们毁坏了对她们来说最珍贵的一切。
真的,唠叨和挑剔带给家庭的不幸,甚至比奢侈和浪费还要厉害。关于这一点,你可以不必马上相信我的话,还是先听听专家的话吧!
莱伟斯·M.特曼博士是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他对1500多对夫妇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丈夫们都把唠叨、挑剔列为他们太太最大的缺点。盖洛普民意测验也得出了相同的结论:男人们都把唠叨、挑剔列为女性缺点的第一位。詹森性情分析——这是另外一个著名的科学研究——也发现没有其他的个性会像唠叨和挑剔那样,给家庭生活带来这么大的伤害。
然而,似乎从远古的穴居时代开始,太太们就想尽办法要用唠叨和挑剔的方式来影响自己的丈夫,但是从古至今,这种方法从没有发生过效用——除非太阳从西边出来。
一位老朋友告诉过我,他太太总是轻视和嘲笑他所做过的每一件工作,他的事业几乎要被他的太太毁掉了。刚开始的时候,他是一位推销员,他喜欢自己的产品,并且很热心地向人们推销这些东西。当他晚上回到家的时候,本来很希望得到太太的一些鼓励,但是他太太却用这些话来迎接他:“好啊,我们的大天才,今天的生意不错吧?你带回来不少佣金了吧?或是只带回来推销部经理的一番训话?我想你一定知道,下个星期我们就要付房租了吧?”
这种情况接连持续了好几年。虽然不时受到太太的嘲笑,这位男士还是坚持努力奋斗。现在,他已经在一家全国著名的公司担任执行副总裁的职务了。至于他那位太太呢?噢,他早就和她离婚了,又娶了一位年轻的、能够给他爱心和支持的女孩,而这正是他第一位妻子所不能给他的。
事实上,他的第一位太太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失去丈夫。“我省吃俭用,吃了这么多年苦,”她告诉她的朋友,“结果,当他不再需要我为他做牛做马以后,他就离开我,去找比我更年轻的女人了。男人竟然会是这样!”
如果有人告诉这位女士,使她丈夫离开她的并不是另外一个女人,而是她自己的唠叨和挑剔,想必这位女士一定不会相信的。但这的确是她先生离开她的真正原因。她以一种轻视的方式来唠叨和挑剔——而这对于男人的自信心无疑是一种长期的折磨,对于他男性的自尊也是一种沉重的打击。
唠叨是一种疾病。诉苦、抱怨、攀比、轻视、嘲笑、喋喋不休——喜欢唠叨和挑剔的女人,在这些残酷的待人方式之中,如果不是专精于其中某一项,就会变成兼而有之的全能“专家”了。唠叨就像麻醉药,你学不来,也改不掉,它是在习惯中养成的。女孩子在20岁当新娘的时候,如果只知道常常唠叨,而不知什么时候才能住进像邻居那么好的新房子,那么等她到了40岁的时候,她一定会变成一个无可救药的、对任何事情都难以满足的、毫不可爱的抱怨专家了。
为什么女人要对她们的丈夫唠叨不停呢?理由还真不少。有时候,唠叨是一种身体不舒服的症状。经常找医生做定期的健康检查,可以使我们身体健康,这就像定期检查汽车,使它们能够保持良好的驾驶性能那样。
长期的疲乏,常常会转变成一种喜爱唠叨的倾向。最好的治疗方法是,把你个人的生活安排得更有效率,找出造成疲乏的原因,并且消除它。“受到压抑和打击,”心理学家分析说,“常常会造成唠叨。”婚姻的不幸、性的不和谐、爱的失落以及内心对生活的不满——这些都是人生中沉重的打击,女人常常会以唠叨、埋怨或诉苦的方式发泄出来。分析一个人的心理,找出这些挫折,并且引导它们使之发泄出来,这就是消除它的最好方法。而用唠叨的方式来发泄不满,只不过是在火上浇油。
有不少的事例都说明了唠叨不休对婚姻的破坏作用。《电信世界》中曾经有一篇文章报道了这样一件看起来很离奇的事情:一个已经50岁的维修员一连雇用了3名杀手,最后终于杀死了他的妻子,其原因竟然是他忍受不了妻子的唠叨。据这位丈夫说,他的妻子总是能够围绕一件不起眼的小事说上三天三夜,这都快要把他逼疯了——事实上,从他做出的这件事情来看,他已经疯了。
一名32岁的********男子曾经用一瓶驱虫剂过早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人们在他的尸体旁发现了一个药瓶和一封信,他在那封信里写道:我决定立即结束我的生命,因为我的妻子总是喋喋不休。
我无意把婚姻生活不美满的原因全部归结到女人们的唠叨上——实际上,在所有这样的事情当中,另一个人同样也可能犯很严重的错误——我只想说明的是,如果你确实意识到自己喜欢唠叨不休,并且这种唠叨正在破坏你的婚姻生活,那么,你应该毫不迟疑地改正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