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读《中庸全书》学生活
21394300000044

第44章 致曲(1)

上章谈的是圣人,这章说的是一般的人。

无论什么人,无论做什么事,只要心无旁骛地专心一意去做,那么通过至诚努力,就会达到一定的境界而使自己不朽。

“曲”为一偏,也就是指贤人以下的人某一方面的善性,如对此能真诚发挥,就会充分表露,而且越来越光明显著,从而进一步凝聚感动他人的力量,感化他人向善,这样也就可以和圣人一样了。

原文

其次致曲①,曲能有诚。诚则形,形则著②。著则明③,明则动。

动则变,变则化④。唯天下至诚为能化。

译文

一般的人致力于某一个善端,致力于某一个善端,也就能做到真诚。做到了真诚就会表现出来,表现出来就会逐渐显著。显著了就会发扬光大,发扬光大就会感动他人。感动他人就会引起转变,引起转变就能化育万物。只有天下最真诚的人才能化育万物。

注释

①其次:次一等的人,即次于“自诚明”的圣人的人,也就是贤人以下之人。致曲:致力于莱一方面的善端。曲,偏,一个方面。

②形:这里指显露、表现。著:昭著,显著。

③明:光明,阐扬。

④变:变革。化:即化育。

活学活用

诚实人性,第一美德

诚实可以使一个人在实际与人交往共事的时候,保持正直不阿,保证自己不被世事所迷惑而失去本性。诚实也是一个人自我修养的最高境界。将诚实恰倒好处地表达出来,对于这个人来说应该是一件莫大欣慰的事。即使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但自己离“至诚”已经不远了,也就做到了“仰不愧于天”了,也正如《中庸》所说:“夫焉有所倚?”

正如有一位作家所说,诚实作为人性中第一美德,懂的人多,做的人却极少。有人把诚实作为一种遮掩丑陋的面具,而实际上却是一肚子坏水,想方设法地要怎样、怎样算计别人,对朋友口是心非,对别人两面三刀,结果也可想而知。这种人没有一个朋友,如果有,也都是一些沆瀣一气的朋友。究竟要做什么样的人,是诚实还是欺诈呢?每个人都有自己最理想的答案吧。

在美国的圣多加诺广场,素来以和平鸽而闻名于世,当你手捧面包屑站在广场上,和平鸽就会成群的飞过来,站在你的头上或肩上,分享你手中的面包,也同时让你分享到那种令人感动的和谐。有时,你甚至只要挥挥手,它们也会飞到你面前和你合影,可是现在不行了,因为越来越多的人做着同样的手势,而手里却什么也没有,鸽子飞过来又飞走,飞走又飞回来,它们被一次次地欺骗。结果,即使你手中有面包,它们也不再飞过来。人不是鸽子,鸽子都知道自己被欺骗了,何况人呢?多么可悲的一个玩笑!

宋代大词人晏殊去参加殿试,拿过试题一看,就对皇上说:“请皇上换别的题目吧。这个题目我几天前就已经做过了,而且文章的草稿还保留着。”宋真宗一听非常欣赏晏殊的这种诚实。

宋真宗有一次特别允许臣子们出去旅游举行宴会,各级官员都十分高兴地张罗筹备,而晏殊却独自在家读书。这一天,宋真宗在臣子中挑选辅助太子的官员,当下就选中了晏殊,宰相就问真宗的用意,真宗就说:“我听说各级官员都出去游山玩水,大嚼大饮,通宵达旦歌舞不绝,惟有晏殊闭门在家读书,如此谦厚,当然可以担当辅佐太子的重任了。”晏殊听说之后,便老老实实地对真宗说:“我并不是不喜欢吃喝玩乐,只是因为我现在没有银子。如果有,我也一样会出去参加的。”宋真宗越发佩服晏殊的诚实,又因为晏殊懂得为臣之道,便越来越受到真宗的重用。到宋仁宗时,晏殊位居宰相之职。

人与人之间都彼此能够坚守诚心,能够以“诚”与之相处,能够以“诚”为契合点,而不是互相揣摩心计,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不是互相掩盖,不是互相利用,那世间还有什么事不能办到呢?人与人之间哪来那么多抵牾和丑恶呢?人际交往处世怎么会不和谐呢?

中华民族古往今来都十分崇尚“诚实”这一美德。的确,如果人与人之间的来往缺少了诚实,任何一方都不可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人,不是单独一个个体,不可能与世隔绝,与人相交的地方很多。“信人者,人未必尽诚,己则独诚矣。”(《菜根谭》)虽然别人不一定都是诚实的,但只要自己先做到了,那也就行了。

讲“诚”,并不是要一个人将自己圈宥在一个无形的规则当中,但是,这个无形的规则却在现实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让自己融进这个社会,以“诚心”作为法则是缺少不了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个最浅显易懂的道理谁都可能明白,而在人际关系上更要讲究这种因果关系。“以诚换诚”,用诚心待人,别人也一样会用诚心待你,你也就有更大的可能获得别人的尊重和信任,而将那些有可能在交往过程中发生的矛盾用“诚心”软化,从而得到最完满的解决。

有人也许因为一时的侥幸,以欺瞒待人而得到一粒芝麻,他也很有可能因此沾沾自喜,以为拣得了个大便宜,孰不知,用“至诚”可以得到一个大大的西瓜。诚实会给一个人带来长远的利益,这种利益不是用金钱可以衡量的,可不要用自己的“诚心”去做“买卖”。

诚实不欺,惟义所在

《孟子》说:“大人者,言不必信,惟义所在。”这句话并不是鼓励人们言行不一,而是要坚持“信”的道德标准,要求讲“信”必须以义理为宗旨。

当代学者朱伯昆老师在诠释儒家伦理中的“信”时,说过这样的话:信有二义:信任和信用,其内容是诚实不欺。显而易见,“信”的涵义就是恪守诺言,不欺诈,忠实地履行自己的承诺。正如孟子所说:“诚者天之道,思诚者人之道。”《中庸》也说“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和“信”都是符合“人道”,也是顺应“中道”的。

中国古代的信用观是基于对宇宙存在价值的肯定和补充,更进一步,是对人的本性、人类道德价值的肯定和补充。它总体是强调人的存在、人类道德与人的本性完整统一,而这种统一也是出自天地万物的自然的本性。要求人们在充分认识到自我存在之后,能够尊重和认同天地万物的本性,再按照人的本质去对待、去生活、去行动,使出于自然的德性融入到人类自身和实际的社会交往生活中,不勉强,不做作。

某化肥厂职工小唐,没事的时候就向同事炫耀自己在市房管所有熟人,办房产证很容易,而且花钱少、办事快。同事们一开始还信以为真,有一次老王找到他,说急着要办理房产证,便交钱相托,但过了很多天,也没有回音,老王趁休息就跑过来问到小唐,他支吾半天才说:“近来人家事儿太多,老王你再等等看,包在我身上,肯定行的。”拖得时间长了,老王对他的办事能力就觉得怀疑,便向他要钱,他却又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你懂不懂?你的事儿虽然没办成,可我该跑的跑了,该请的请了,你总不能让我为你掏腰包吧?”言下之意,钱没啦。打这件事以后,小唐的话就再也没人信了,以至于同事们在闲暇聊天的时候,只要小唐往人群里一站,大伙儿好像有一种默契似的,就不再言语,继而纷纷散去了。

荀子说:“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污;耻不信,不耻不见信。”孔子也说,一个国家可以没有食物、没有士兵,但不能没有“信”,“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信”是立人之本,也是人际交往、为人处世的一种德行——人类最自然、最无瑕的本性。“君臣不信,则百姓诽谤,社会不宁;处官不信,则少不畏长,贵贱相轻;赏罚不信,则民易犯法,不可使令;交友不信,则离散忧怨,不能相亲;百工不信,则器械若伪,丹漆不贞。夫可与为始,可与为终,可与尊通,可与卑穷者,其惟信乎!”(《吕氏春秋》)作为一个完整的社会构成体系、秩序和行为规范来讲,应该是一个完整的稳定的真实体,而不是虚妄的。每个人在与人交往共事的时候,他的言行必须与自己的本性相吻合,不能反复无常,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维持社会的秩序,建立更好的人际关系,也才能保证世界和人类自身的和谐。

当代学者台静农先生是一个注重“身教”的楷模,他待人处世可谓是“至诚至信”,他执掌台湾大学中文系二十年,办公室的大门永远向人敞开着,任何人进去不必喊“报告”。而他对学生也更是和蔼可亲,有求必应。有一次上课,一位学生站起来对他说,想看看泱泱五百卷的《太平广记》中的某一卷,台静农笑笑说:“下次上课,我带一套给你看看。”同学们听了都大笑起来,觉得他在开玩笑。第二天上课的时候,同学们果然看见他抱着一卷十册的《太平广记》进来。可见台先生是一位十分讲信用的人,让人不得不佩服。

做人如此,做生意也是如此。李嘉诚说;“一个企业的开始,就意味着一个良好的信誉的开始。有了信誉,自然就会有财路,这是必须具备的商业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