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读《中庸全书》学生活
21394300000047

第47章 前知(2)

在人手下办事,就得竭心尽力地为他去做,但是韩琦能做到可以为义而死,真是一个对自己良知至端诚信的人,也算得上是对自己道德品行的肯定。在现实社会上,如何处理人际关系,诚信固然至关重要,但讲到忠诚,也要分清对象,不能盲目地跟随别人,他人要你怎么做你就怎么做,在此之前都得仔细考虑,切不可“随风倒”。为人处世“诚信”可以,但也要记住,自己永远不是他人的走狗。

所以,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诚信”是一个前提,只要做到了才能问心无愧。但是,在讲诚信的时候,一定要充分搞清楚前提,那些不讲对象的诚信是不可取的,自己也要吃亏的。对方不讲诚信,当然你会觉得自己上当受骗了,绝对不能愚诚愚信,要把握住这中间的一个“度”,用“中庸之道”,做人做事,要做到恰倒好处,才有可能得到别人的帮助和敬佩。愚诚愚信,这是讲究“诚信”的一个误区,不能陷入此中而不能自拔。

不可得兼,舍生取义

鱼是我喜欢吃的,熊掌也是我喜欢吃的,如果不能两样都吃,我就舍弃鱼而选择熊掌;生命是我想拥有的,正义也是我想拥有的,如果两样也不能同时拥有,我宁愿舍弃生命而坚守正义。“鱼和熊掌”“生与义”,的确是我们在人生旅途中时常遇到的两难境地。那究竟如何选择,如何舍弃?

在人欲膨胀、物欲横流的今天,要人们必须时刻警惕各种诱惑,防范各式陷阱。在取舍两难的时候,要学会放弃,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取有所不取。喜欢的东西不是都能得到的。纵观人的一生,可供选择的机会和东西并不多,而要放弃的东西却很多。

智者曰:“两弊相衡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学会选择,就是学会权衡利弊,着眼全局,注重发展;学会放弃,就是学会审视自己,扬长避短,量力而行。但说起来很容易,实际做起来却很难,只有真正洞察世相,彻悟人生,善于克制个人欲望,敢于超越自我,又能掌握取舍艺术的人,才有望既会选择,又能放弃,才能有一个相对自由、相对超脱的人生。

放弃是一种智慧。汉代司马相如所著《谏猎书》有云:“明者远见于未萌,而智者避危于未形。”卧薪尝胆的故事便说明了这一问题。春秋时期,吴国军队把越国的军队打得落花流水,越王勾践暂时放弃了王位和自己的国家,忍辱负重,给吴王夫差当了奴仆。三年以后,勾践被释放回国,他立志洗雪国耻、发愤图强,每天睡在草堆上,吃饭时尝尝苦胆的滋味,以不忘亡国之耻。公元前四三七年,勾践率领大军灭了吴国,做了春秋时期最末的一个霸主。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也需要有一种放弃的智慧。当你与人发生矛盾或冲突时,只要不是什么涉及大是大非的原则性问题,你完全可以放弃争强好胜的心理,甚至甘拜下风,就可能化干戈为玉帛,避免两败俱伤;当你在家庭生活中发生摩擦时,放弃争执,保持缄然,就可以唤起对方的恻隐之心,使家庭保持和睦温馨……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生活也是如此。我们常常对伤心的往事念念不忘,满心的不舍,想要让这回忆永远保存。其实,不如放弃它,找回自己的快乐。要知道当我们对一个即将消逝的机会惋惜、依依不舍时,另一个机会也即将逝去。

放弃固然可惜,但是放弃让我们学会珍惜。其实我们在放弃的同时,也在为下次的努力做着准备。没有昨天的放弃,人类可能还在吃生食、住山洞、树叶裹身,停留在蛮荒时代。“小桥、流水、人家”固然美如诗画,但我们不能因此放弃给我们带来许多便捷的、现代化的大都市。放弃不是简单的否定,放弃是更好的选择,也是一种进步。

生活原本是纯朴、简单的。人因为不懂得舍弃才会有许多痛苦。当自己舍弃时其实是释放出了新的空间,兼容性越高兼得的可能就越大。天地因此豁然开朗,生命会向你展现出另外一个截然不同的景致。

《卧虎藏龙》里有一句很经典的话:当你紧握双手,里面什么也没有,当你打开双手,世界就在你手中。当鱼和熊掌不能兼得的时候,继续为了“兼得”而不做舍弃,这就不是智者的行为。

精明者敢于放弃,聪明者乐于放弃,高明者善于放弃。人其实天生就懂得放弃,但放弃非盲目的,而是选择放弃,重在选择,次在放弃,不轻言弃。而是放弃失落带来的痛楚,放弃屈辱留下的仇恨,放弃心中所有难言的负荷,放弃耗费精力的争吵,放弃没完没了的解释,放弃对权力的角逐,放弃对金钱的贪欲,放弃对虚名的争夺——放弃的是烦恼,摆脱的是纠缠,收获的就是快乐,拥有的就是充实。

有一位作家在他的博克上这样写道:“放弃是为了更好地拥有。放弃是一种超脱,是一种气度,更是一种升华,一种境界。”

非常时候,“非常”手段

苏格拉底说过:“真正高明的人,就是能够借助别人的智慧,来使自己不受蒙蔽。”当自己身处危难之时,人们可以充分利用自己人际关系的“资源”,关系越广,朋友越多,办起事的阻力就会减小,从而获得成功的希望就越大。“中庸”思想强调“适中”“适当”,也就是说,在采用“非常”手段的时候,也要注意不能过头,不能做损人利己的事。

清代后期,想进入官场一般都是靠后台、走后门,求官职高的人写一封举荐信就可以了。而军机大臣左宗棠是从来不给人写推荐信的,他说:“一个人只要有本事,自会有人用他。”左宗棠有个朋友的儿子叫黄兰阶,因为在福建候补知县多年也没得到真正的职位。他见别人都请大官帮他们写推荐信,想到父亲生前和左宗棠关系很好,于是黄兰阶马不停蹄地跑到北京来找左宗棠。左宗棠见了故人之子,十分客气,盛情款待黄兰阶。可当黄兰阶提出想让他写推荐信的时候,左宗棠顿时变了脸色,几句话就把黄兰阶打发走了。

黄兰阶见事不成,又气又恨,离开左相府,就到附近的琉璃厂看书画散心。忽然,他看到一个小店的老板正在学写左宗棠字体,十分逼真。黄兰阶灵机一动,想出一条妙计。于是他让老板在扇子上写几个字,得意洋洋地回到福州。

等回到福州,就赶上了参见总督的日子。黄兰阶手摇纸扇,径直走到总督堂上。总督见了很奇怪,他问:“外面很热吗?都立秋了,你怎么还拿着扇子摇个不停呢?”黄兰阶把扇子一收:“不瞒总督大人,外面天气并不热,只是我这柄扇子是此次进京,左宗棠大人亲手送的,所以舍不得放下。”

总督大吃一惊,心里想:“我以为这姓黄的没有后台,所以候补几年也没有正式任命,不想他却有左宗棠大人做后台。左宗棠天天与皇上见面,要是我不小心得罪了他,他若在皇上面前参我一本,那我就惨了。”总督想是这样想的,但还是不太相信,于是,要过黄兰阶的扇子仔细查看,上面确是左宗棠的手迹,一点不差。他这才相信,于是对黄兰阶说:“你先回去,明天你再来。”总督大人见黄兰阶走后,就进后室与师爷商量此事。第二天,黄兰阶又来到总督府,总督大人当面给黄兰阶挂牌任知县。没有几年,黄兰阶就做了四品道台,官场得意一时。

黄兰阶最后能够官拜道台,当然是以左宗棠这个皇上跟前的大贵人为背景,让总督这个小贵人给他升了官,实在是棋高一着的“妙计”。当然,欺世盗名、瞒天过海,是应该受到指责的,从这一点来看,清政府已经腐朽不堪了。不过,这里讲的是“非常”手段,单从借力的角度来看,能够为自己寻求贵人作为背景,从而使自己尽快地得到提拔,使英雄有用武之地,却是值得人们借鉴和学习的。

俗话说:“攀龙附凤”,意思就是说攀附在龙或风的身上,就会得到它们仙气的庇佑,一旦“龙凤”高举冲天,攀附者也就会随之高升。所以,在现实生活中,能够善于结交成功的、有才能的人,是自己取得成功的“阶梯”。但是,要值得注意的就是,“攀附”不是趋炎附势,不是卑躬屈膝,更不是献媚奉承,只要在“适当”“适中”的范围内,“攀附”也并不是不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