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读《中庸全书》学生活
21394300000058

第58章 敦化(1)

本章有三个层次。首先从人类历史看孔子。尧、舜和文王、武王都是儒家推崇的榜样。尧、舜仁慈孝友,不以天下为己私,贤者当之;文王、武王除暴安民,以德治天下,天下颂之。他们都有高尚的道德,都是孔子学习的对象,孔子不少思想原则是从他们那里继承而来的。“祖述尧、舜,宪章文、武”这两句话,成了道统论的雏形,屡被后儒所称道。

其次,从自然界来看孔子。自然界最广大的东西莫如天地日月,孔子与天地比肩。与日月同辉,《礼记正义》曰:子思申明夫子之德,与天地相似堪以配天地而育万物。

最后,用“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来比喻孔子的博大宽容,用“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来形容万物的多样性与统一性。万物活活脱脱地生长,天地无声无息地化育,这就如同圣人的道德作用。

这里是把孔子描绘成中庸之道的典范,从《中庸》本身的结构来看,这也是从理论到实际的过渡了。

原文

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①,上律天时,下袭水土②。辟如大地之无不持载,无不覆帱③,辟如四时之错行,如日月之代明④。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⑤,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

译文

孔子远宗尧、舜之道,近以文王、武王为典范,上遵循天时,下符合地理。就如同天地那样没有什么不承载,没有什么不覆盖;又好像四季的交错运行,日月的交替光明。万物共同生长而互不妨害,道路同时并行而互不冲突。小的德行如河水一样长流不息,大的德行使万物敦厚纯朴,这就是天地所以伟大的原因啊!

注释

①祖述:效法、遵循前人的行为或学说。宪章:遵从,效法。

②上律天时:上达天命变化的玄机。律:认识。天时:自然变化的时序。天命,时机。下袭水土:下知地理风水变化的神妙。袭:因袭。相合。适应。水土:地理山川,风水变化。

③辟:同“譬”。持载:支持承栽。覆帱:覆盖。

④错行:交错运行,流动不息。代明:交替光明,循环变化。

⑤敦化:敦厚纯朴,潜移默化。

活学活用

小德川流,大德敦化

人是自然界中最懂得进取的动物。为什么能进取昵?因为人时常“悔悟”自己做过的事,犯过一次错,就绝对不能犯同样的错。“悔悟”是“进取”的前提,如果人人都能有一把“悔悟”的“镜子”,时常拿出来观照、检查、约束自己,那将是整个人类的进步。

洪应明说:“此心常看得圆满,天下自无缺陷之世界;此心常放得宽平,天下自无险恻之人情。”世界之所以是世界,缺陷依然是缺陷,美好也依然是美好,因为世界不会因为人的思想而改变。人只能从镜子中看到自己,却无法看到整个世界,而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是否圆满,也直接取决于这面“镜子”。

爱因斯坦十六岁那年,由于成天同一群调皮贪玩的孩子在一起,致使几门功课不及格。一个周末的早晨,爱因斯坦正拿着钓鱼竿准备和那群孩子一起去钓鱼,父亲却拦住了他。父亲心平气和地对他说:“爱因斯坦,你这样贪玩,功课不及格,我和你母亲真为你的前途担忧。”爱因斯坦很不服气地说:“有什么好担忧的,他们也没及格,不照样去钓鱼吗?”“孩子,你千万不能这么想啊。在我们村子里有这样一个寓言,我希望你能好好的听一昕。”

“有两只猫在屋顶上玩耍。一不小心,一只猫抱着另一只猫掉进烟囱里。当两只猫从烟囱里爬出来时,一只猫脸上沾满了黑烟,而另一只的脸上却干干净净的。干净的猫看到满脸黑灰的猫,以为自己的脸又脏又丑,便连忙跑到河边洗了脸。而黑脸猫看见干净的猫,以为自己的脸也是干净的,就大摇大摆地走了。”

“爱因斯坦,谁也不能成为你的镜子,只有你自己才是自己的镜子。拿别人做自己的镜子,天才也许会照成傻瓜。”爱因斯坦听好,羞愧地放下鱼竿,回到自己的小屋里。从此,爱因斯坦,时常拿自己作为镜子来审视和映照自己,并不断地自我暗示:我是独一无二的,我没必要像别人一样平庸。这就是爱因斯坦之所以成为爱因斯坦的原因。

一千个人有一千种生活方式,有一千种愿望,因为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愿望,就会产生不同的生活态度。你完全可以参照别人,别人也同样可以参照你,但是,别人永远不会照着你的生活态度去做,当然,你也不能照着别人的想法去做。因为你就是你自己,就像爱因斯坦说的,“我是独一无二的。”人必须认清你自己,并且要清楚地知道你想追求的是什么,这不是取决于别人怎么做,而是取决于你自己。

一个人,如果能像“亡羊补牢”的那个人一样,就真的是“未为晚矣”了。相反,那些死脑筋、不知道悔悟的人,是永远也不会成功的,及时是侥幸有所成就,那也只是“守株待兔”者捡到的唯一的一只兔子。

人不可以不反省自己。孔子说要随时约束和检点自己,使自己的言行举止不违背道德。人不可以不悔悟,自己做错的事,要仔细想一想为什么会错,以后绝对不能再犯。别人做错的事,我们也要想一想他为什么会做错,反过来想一想自己,也不能和他犯同样的错误。这就是参照自己、参照他人的“镜子”,就是“悔悟”。

在处理人际关系中,心中应当有一把“悔悟”的镜子,时刻拿出来,观照自己的言行,观照自己的内心世界。这样,你就会发现,你和世界原来就是相通的。

善用奖赏,促人勤奋

曹彰是曹操之子,受封为任城威王。他自幼苦练骑射,胆略超群,能徒手与猛兽格斗,坚韧果敢,不避险阻。曹操曾经问诸子所好并各言志向,曹彰回答说:“我愿做一名驰骋沙场的将军。”曹操听了,带着考问的语气问他:“吾儿怎样做才能成为名将?”曹彰响亮地回答:“披坚执锐,临难不顾,身先士卒,赏必行,罚必信。”曹操听了大笑不已,说:“黄须儿(曹彰长有黄胡须)应当如此!”

人人都有自己的欲望,都有向上的想法。贤能的人希望自己更贤能,尊贵的人向往着自己更尊贵,富裕的人希望自己更富裕。精明的领导者,就是利用了人们的这一点。

拿破仑25岁时,新任法国将军,他统帅的军队中,有很多是破衣褴衫的意大利士兵。于是,他开始刺激他们衣食的欲望,暗示他将能满足他们的衣食的需要。拿破仑对他们说:“兄弟们,目前大家已是半饥饿、半裸体了,我要带领你们到世界上最富裕的地方去,你们在那里可以找到繁华的城市。可以找到富裕的州县。”他这种物质欲望的刺激,以及预约券的支给策略,经常被后来的许多大小军事将领们所运用,用来驱使他们在枪林弹雨中前进。

当拿破仑的军队占领米兰后,拿破仑明白再暗示满足对方衣食欲望的方法不管用了,起不到好的效应了,于是他改为以满足对方自尊心的激励方法。他赞颂他的军队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国家的英雄。他说:“只要你们一回到故乡,父老乡亲们会介绍给人说:‘瞧,这就是意大利军队中的军人。’”在金字塔的战役中,他大声疾呼:“兄弟们!千百年光荣的历史,在看着你们。”

由此可见,采用奖励的办法是激起士兵奋勇杀敌的秘诀之一。正如《孙子兵法·作战篇》中所说:“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车战,得车十乘以上,赏其先得者。”意思是说,要使军队勇敢杀敌,就要激发士兵对敌人的仇恨;要使军队夺取敌人物资,就要以财货奖赏士兵。在车战中,凡缴获战车十辆以上的,要奖最先夺得战车的人。

在工作中,倘若一个领导者能很好的掌握奖励的方法,可以使下属尽心尽力地工作。日本桑得利公司老板井信治郎就是个极善于应用奖励方法的人。

有一次,总务股的办事人员,把一个不小心写错了价格和数量的商品邮件寄出,老板井信治郎知道后,马上命令另一员工将它取回。这个员工发牢骚地说:“我怎么知道他投在哪一个邮筒。叫我做这种事,实在没有道理。”

“他大概是投在附近的邮筒中,附近的邮件,全部集中在船场邮局,你快去取回!”经董事长的提醒,那个员工立刻前往船场邮局,不知费了多少唇舌,花了多少时间,总算是把邮件取回,放在董事长的面前。

看到邮件的井信治郎露出欣喜的微笑,安慰那个员工说:“辛苦了!”接着就拿出非常贵重的礼物奖赏他。像这样。井信治郎经常一有机会就拿出非常贵重的物品犒赏员工,毫不吝啬。

井信治郎发奖金的方式也很特别。他把员工一个个叫到董事长办公室发奖金,而且常常在员工答礼后,正要退出时,叫道:“稍等一下,这是给你母亲的礼物。”

待他要退出去时,又说:“这是给你太太的礼物。”

拿到了这些礼物,员工心想应该没有了,正要退出办公室时,又听到董事长大喊:“我忘了,还有一份给小孩的礼物。”

像这样,员工当然会大受感动,还有日本的经营俊才濑岛龙三,也善于激励员工。濑岛龙三在伊藤忠公司由小经理提升为常务董事、总经理、副董事长,1978年升为会长。在那些年间,濑岛非常巧妙地领导下属,逐步地提高业绩,而且经常将功劳归功于下属,有困难则自己承担,因而得到下属的信赖。

因采纳员工的建议而使得工作顺利成功,濑岛就会毫不居功地在经营会议上指出主要工作人员的姓名,并且将他们的功劳详细地记录下来。

奖励下属,除了能鼓舞士气、振奋人心,也能使员工对公司产生向心力。在中国人眼里,“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是用勇者的常见方法,而在“施之以恩。动之以情”之后再“委之以重任”则是用智者的做法。

春秋战国时期,燕太子丹为了国家利益谋杀秦王,可惜找了很久,还是没有找到合意之人。后来有人推荐荆轲,说他是齐国大夫庆封的后人,“乃神勇之人”,而且喜怒不形于色,是一位很好的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