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事都有个度,就像水到了100℃就会沸腾,低于0℃就会结冰一样,凡事强求完美的人,如果一件事情达不到想象中的彻底完美就誓不罢休,那就是和自己过不去了,甚至吃不好,也睡不好,总觉得心里有个疙瘩,很不舒服,那么长此以往,心里就有可能系上解不开的疙瘩,而且这疙瘩会系得越来越大,越来越死。
因此,无论何时何地,无论何事何物,都要适可而止,完美不过是一句极具诱惑力的口号,其实是一个漂亮的陷阱,它会将我们陷进里面的泥塘,我们还以为是席梦思软床而不知。
过分追求完美是一种“流行病”,我们所处的社会,对人们提出的要求就是:不断做出成绩。在这样的要求下,即使事情最终成功地完成,完美主义者也还是不会快乐,他们更在乎的是:“那又怎么样呢?”“接下来的事情能成功吗?”这样的心态是近乎疯狂的。
虽然在生活中,有些完美主义者因为不知疲倦地追求而获得了成功,并受到众人的羡慕和敬佩,但从一定意义上讲,他们所获得的成就实际上并不是在他们最好状态下出现的结果,也就是说,他们本可以顺其自然地获得更大的成就。在实现成功的过程中,因为追求完美,他们往往因为无止境的失望和沮丧,延迟并降低了自己的行动能力,错失了更好的机会。
做任何事,保持一个中庸的余裕与平常心是很重要的。
没有人胆敢放肆地说,我是完美无缺的。如果你仔细观察,这个世界实际是一个残缺的世界,且不说存在无数残缺的家庭,更有无数残缺的心灵。外表的残缺是痛苦的,但心灵的残缺将比外面世界更痛苦。如果你仔细看看你的周围,你就会发现没有一个人的生命是完整无缺的,每个人多少少了一些东西。有人夫妻恩爱、月入数十万,却是有严重的不孕症;有人才貌双全、能干多财,情字路上却是坎坷难行;有人家财万贯,却是子孙不孝;有人看似好命,却是一辈子脑袋空空。再看看你所结交的所谓达官显贵人,他们的外表实在都令人艳羡,但深究其里,每个人都有一本很难念的经,甚至苦不堪言。每个人的生命,都被上苍划上了一道缺口,你不想要它,它却如影随形。
在如今这样一个讲究包装的社会里,我们常禁不住羡慕别人光鲜华丽的外表,而对自己的欠缺耿耿于怀。神为什么要在我们每个人身上安排一个残局呢?道理很简单,若没有苦难,我们会骄傲,没有沧桑,我们不会以同理心去安慰不幸的人。以前我也痛恨我人生中的缺失,但现在我却能宽心接受,因为我体会到生命中的缺口,犹如我们背上的一根刺,时时提醒我们谦卑,要懂得怜恤。
人生不要追求太圆满,有个缺口让福气流向别人是一件很美的事,你不需拥有全部的东西,若你样样俱全,那别人吃什么呢?其实每个生命都有欠缺,你无需再与人作无谓的比较,应更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
所以,不要再去羡慕别人如何如何,好好数算上天给你的恩典,你会发现你所拥有的绝对比没有的要多出许多,而缺失的那一部分,虽不可爱,却也是你生命的一部分,接受它且善待它,你的人生会快乐豁达许多。
如果你是一个蚌,你愿意受尽一生痛苦而凝结一粒珍珠,还是不要珍珠,宁愿舒舒服服地活着?如果你是一只老鼠,你突然发觉你已被关进捕鼠笼,而你前面有一块香喷喷的蛋糕,这时,你究竟是吃还是不吃呢?
从前的储钱罐都是陶器做的,一旦存满了钱,就要被人敲碎;有这么一只储钱罐,因为一直没有钱投进来,所以一直保全到今天,他就成了贵重的古董,你更愿意做哪一种储钱罐?你每想到一次就记下你的答案,直到有一天你的答案不再变动,那就是你成熟了!
世界就是这样。没有一个完美的人,一个让我们今天的世界所有的人称慕的。事实每个人身上都有一个残局或小刺,让我们寻求他。你的小刺虽曾让你痛不欲生,如坐针毡,但却让你认识了生活,成就了人生!
4、不幸会随时降临
我们生活在一个幸福与不幸共存的世界,我们生活在一个幸运和灾难会随时降临的时代。
在一个郊外的居民区里,住着一位可爱的女孩子,她的名字叫林珊。她脸上总是洋溢着淡淡的微笑,好像阳光一般温暖,可是她却只能每天都坐在轮椅上……
两年前,林珊在附近的一所重点中学读书。她学习很勤奋,每天都学习到很晚才回家。那天晚上下着很大的雨,林珊回家时街上几乎空无一人。就在经过一个路口时,她听到左边有汽车的声音,便惊恐地扭头看,还来不及等她反应过来,那辆汽车已经重重地撞在她身上,并将她抛出到一米开外的地方。更没想到的是,那个司机竟然如此丧心病狂。他走下车来,看到林珊几乎已经昏迷过去了,又看看四周没有一个人,便把她拖到路边的杂草堆里,随后就逃之夭夭。
雨,依然在下,雨滴无情地打在她的身上。等到林珊从昏迷中醒来的时候,她只觉得全身好像散了一样,无比痛苦。可是,当她想到与她相依为命的母亲时,她便下定决心,一定要活着回去见她亲爱的母亲,哪怕是爬着回去。终于,她靠着顽强的意志,爬到了路边。后来,有人经过,把她送到了医院。
每逢想起这件事,林珊的眼里总是蓄满了泪水。她在医院里又整整昏迷了两天两夜。她醒来的时候,是在一个晚上。当她看到守护在她病床前的母亲的憔悴的面容时,便哭了。
突然,门被推开了,是医生。他们神情严肃地对林珊说:“我们有一件事要告诉你,但你必须冷静。”林珊默默地点点头。
“对不起,我们已经尽力了!你的下半辈子恐怕只能在轮椅上度过了。”
林珊一下子傻了。顿时,她好象发了疯一样,拼命地撕扯着被单。她感到非常可怕。轮椅的生活对她来说,将意味着什么呢?那就是她将再也不能伴着优美的音乐跳她那美丽的舞蹈了,而且也再也不能随意出去捕捉生活的色彩了。她望着母亲,眼里弥漫着惊恐。这时,母亲也哭了,而且哭得很绝望。医生们被这一悲凉的情景深深震撼了。
不久,当病房的门再次被推开时,进来的却是两个警察。他们平静地告诉林珊:“肇事的嫌疑犯已经抓到,我们想请你明天到派出所去辨认一下。”林珊也只是点点头。
可以想象,她应该对那个凶手的残酷行为是多么地深恶痛绝啊!他自己也有孩子啊!他怎么忍心对一个花季少女下这样的毒手。林珊始终想不明白世上竟有如此狠心的人。对!我明天一定要把他认出来,让他受到法律的制裁。
那天晚上,月光柔柔地照在窗帘上,和窗帘素净的颜色相互搭配,让她有一种安详的感觉,而桌子上的百合花也发出淡淡的香味,弥漫了整个房间,更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舒坦。他自己也有孩子啊!白天的话一直在她的心里荡漾,并且泛起了阵阵涟漪。这时,林珊忽然想:“为了孩子,为了家庭,我能够宽恕他吗?
第二天,林珊在母亲的陪同下,来到派出所辨认凶手。刚一准备就绪,她便一眼认出那个凶手。因为一直以来,在她眼前总是交替地出现那个罪恶的雨夜和那个男人并不模糊的面容。此时,那个男人目光呆滞,神情憔悴,好像一潭死水。林珊能够感受到他心中的惶恐与不安……
结果,派出所因为林珊没能认出凶手而释放了所有嫌疑人。在回家的路上,母亲忽然叹气说:“竟然让那个天打雷劈的家伙给逃了,老天真是不长眼呀!只是可怜我的女儿啊!”这时,林珊却平静地说:“凶手,我已经认出来了,就在刚才那些人之中。”
“那你为什么不指认他呢?”母亲很惊讶。
“已经有一个家庭受到痛苦了,我不想再让另一个家庭承受痛苦,所以我宽恕了他。”
第二天,林珊收到一封信,信上说:“谢谢你让我的家庭保持完整,也谢谢你给我一个赎罪的机会。我将会用你所给予的新的生命来让周围的人都幸福地活着,不再有痛苦!”
不幸的林珊选择了坦然接受,选择了宽容,面对不幸,做了一个勇敢的女孩,谁会说这样的女孩以后会不幸福呢?
祸兮福所依,福兮祸所伏。人的一生真的像一条三角函数曲线,又像滚滚东去的长江水。有起有伏,有高潮也有低谷。只不过有的人颠簸起伏的幅度大了点,有的人幅度小了点而已。如果这条曲线有一天被拉直。呵呵,我们的生命就靠近了坟墓。婴儿从母体中分娩出来,都是啼哭着的。有哲人说:他们哭,是因为他们从此就必须面对世间的痛苦和不幸。
现实生活里,其实幸与不幸往往也就是交织在一起的。爱是一个人是幸的,但是忽然你发现自己已经没有了爱的资格,或者被爱的人会因为你的爱而背负枷锁成为痛苦却又是不幸的;十年寒窗、金榜题名是幸的,但是几年苦读后发现学无用武之处却是不幸的;费劲心血找个工作是幸的,但是发现你那可怜的薪水不足以养活自己是不幸的。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但是有人会说:我很幸运啊,至少现在为止做什么事情能一帆风顺啊。也有人哀叹:不幸啊,贫穷、疾病、饥饿、债务、纠纷无时无刻不纠缠着自己。分析一下。只所以有这样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无非是生活态度和承受能力的原因。当痛苦和不幸降临时,我们要乐观的面对;在被幸运、幸福包围时,我们要享受由此而来的愉悦,更要珍惜它的来之不易。
无大喜、无大悲。或许应当成为我们追求的一种境界。我们应当时刻记住:安之若素方可甘之若饴。
幸与不幸好像人间的一对双胞胎。其实这个世间不会有绝对的幸,自然也不会有绝对的不幸。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无论是幸,还是不幸。都是我们漫漫人生中的经历。幸让我们成长,不幸让我们成熟。一个人在生命旅程中光有幸是远远不够的,这样他永远长不大。所以我们应当直面人生中的幸与不幸。
5、危机常常是不邀而至
在美国亚拉巴马州恩特曾颖镇的公共广场上,矗立着一座高大的纪念碑。碑身正面有这样一行金色大字:深深感谢象鼻虫在繁荣经济方面所做的贡献。这要从一场灾难说起。
1910年,一场特大象鼻虫灾害狂潮般地席卷了亚拉巴马州的棉花田,虫子所到之处,棉花毁于一旦,棉农们欲哭无泪。灾后,世世代代种棉花的亚拉巴马州人,认识到仅仅种棉花是不行了,于是,开始在棉花田里套种玉米、大豆、烟叶等农作物。尽管棉花田里还有象鼻虫,但根本不足为患,少量的农药就可以消灭它们了。棉花和其他农作物的长势都很好,结果,收成表明,种多种农作物的经济效益比单纯种棉花要高4倍。亚拉巴马州的经济从此走上了繁荣之路,人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好。亚拉巴马州的人们认为经济的繁荣应该归功于那场象鼻虫灾害,遂决定在当初象鼻虫灾害的始发地建立一座纪念碑。
坏的东西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促成转化,引出好的结果。人们正是在一高一低的跋涉中走完生命历程的。
没有人愿意遭遇危机,但是,危机常常是不邀而至。我们可曾想过,危机中也包含着转机。“危机”包含着“危险”和“机遇”,只是我们习惯性地只看到“危险”,而看不到“机遇”。
回避不幸的人,不会摆脱不幸;悲叹不幸的人,不会减弱不幸;屈服不幸的人,不会驱走不幸。只有正确对待不幸的人,才能使其成为走向成熟的垫脚石,成为进军途中的响箭,从而做出非常人所能做到的事情。
不幸降临,犹如一面镜子,可以照出一个人思想意志的坚定或者脆弱,可以产生两种不同的结果。同不幸抗争的人,会减轻不幸带来的痛苦,把不幸降到最小限度。屈从不幸的人,只能成为不幸的阶下囚,被不幸吞噬掉。一个人如果把不幸当作前进的阶梯,就能看到光明;如果把不幸当作滑梯,只能陷进泥坑。
人越是在危急的时候,越要保持冷静,从而想出解决危机的办法。
约翰逊公司是美国一家信誉很高的制药公司。但在80年代初期,它却遇到了很大的麻烦。该公司的拳头产品泰米诺尔胶丸在芝加哥被人用作了杀人工具。从美国的东海岸到西海岸,从洛杉即到纽约,人们都被告知把这种产品扔到马桶里去,别再买它了。凶手行凶的手段很简单:他把泰米诺尔胶囊中的醋氨酚粉剂换成氰化物,装瓶后再把它放问药店的货架上出售。服用这种有毒药丸而死去的人已有七人,泰米诺尔胶丸也随之面临着灭顶之灾。虽然产品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但人们对其已产生了恐惧心理和不良印象。市场调查的结果表明每10个过去使用的强力泰米诺尔胶丸的人至少有6个人说他们以后将不再用这种药了。
该如何处理已上市的大量产品呢?又如何赢得用户的信任和理解呢?
联邦调查局建议不要全部收回产品,而只收芝加歌地区的产品。他们认为这样做一是耗资太大,损失太大,二来也可能会引起其他不测。但是公司的总裁吉姆伯克却毅然决定全部收回产品。他认为公司只有不顾血本,尽一切力量来表明自己对消费者的坦诚和关心,才能赢得他们的信任和理解。并且他亲自在采访者和摄像机面前,直接面对愤怒的公众和指责者。人们很为他担心,怕他这样做不但不能圆满讲清楚问题反而会使公司、新闻界与广大消费者之间的敌对情绪更加紧张,而他自己也会不可避免地成为盛怒之下的公众的靶子甚至成凶手的替身。但伯克却认为现在不是发现一篇由律师精心审查不署名的公告的时候,也不是担心受人责难的时候,而是要正视公愤、减少公愤的时候,是他应当坦诚地站到公众面前,让人们理解公司也和他们一样是受害者的时候。
在发生第一批有人中毒死亡之后的几天里,在电视网用20%的播放时间报道有关泰米诺尔胶丸的消息。吉姆伯克在那里发表意见,回答问题。他那浅灰色的头发,清澈的蓝眼睛以及桃红色的诚恳面容给人们留下了良好的印象。他措词严谨,但却并未经过过分斟酌。他以真切的关心和诚恳赢得了用户的信任,避免了指责。
他为泰米诺尔胶丸所发表的讲话的核心是以诚心寻求信任、合作和谅解。他对人们说:“一个拥有60亿美元资产的跨国公司,就象一个孩子多负债重的贫困家庭。”“它希望用自己的真心来换取大家的真心。”“现在我们同坐在一只小筏上,随波逐流,面临同样险恶而孤立无援的境地,我们应当同舟共济,共渡难关。”这些话语虽然十分浅显,但却令人感到温馨和感动。
伯克当初也许并没有想到,但他还是从新闻界的闪电战中脱颖而出成为一名勇士。他的坦诚不仅保住了泰米诺尔这个牌子,更为自己的公司维护了形象,使公众认识到约翰逊公司并不是一个唯利是图的企业,而是他们朋友。
到1985年1月,泰米诺尔胶丸的销售份额不仅已升到事故前的水平而且还超出50%。而约翰逊公司的总裁诚实的吉姆伯克也被人们称为创造奇迹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