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读《佛经》学生活
21397200000020

第20章 思得正——心无妄想,即是佛国(3)

是非以不辩为解脱。是非总是在人背后,而人是要向前走的,要是一边向前走,一边惦记着向后望,这样三心二意的走法,一定会跌倒。既然决定了向前走,就不管背后发生什么,都不要在意。毕竟人生短暂,而我们在同一时间只能做一件事。若能不理是非,是非又怎么能伤害到我们呢?所以说“若无‘是非’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诽谤之言,不攻自破

育耐心点,这些没有根据的辱骂将会消失。——禅语

诽谤是我们必须面对和忍耐的寻常事,无论是夸大事实类的诽谤,还是无中生有类的诽谤,它们都让人难以忍受。生活和工作中,谁都被诬陷过。比如,你有一个比较要好的异性朋友,有人就会诬陷你是别人家庭的介入者;或者你美貌苗条,有人说你整了容;或者莫名其妙地说你偷窃、徇私、贪污……

生活、工作中,我们也曾被诽谤中伤,我们的名誉和清白遭到了玷污,痛苦中,我们也曾产生过“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念头,在维护自身名誉的过程中,又夹杂着反击的目的。你诽谤了我,我也要诬陷你几句,难道白白遭了陷害么?这时的心犹如炼狱。善良的人,他陷害别人时内心遭受的煎熬,比遭人陷害时更甚!何况冤冤相报,只会让怨仇越积越深,是非恩怨本来就是躲之不及的东西,何必惹祸上身?

佛陀在世时,僧团中有时也会发生诽谤的事情。有一年,在结夏安居刚结束时,舍利弗向佛陀说:“这个夏天,我从您身上吸收了许多智慧,弟子希望能外出行脚,将您的教法传布于人间。”佛陀听了很欢喜,就答应了舍利弗的请求。

当舍利弗拜别佛陀出门之后,僧团中有一位比丘对佛陀说:“佛陀!舍利弗常与僧团中的人发生口角,事后也都不肯忏悔。像这样,他如何能游化人间?”

佛陀立刻请一位比丘追回舍利弗,同时叫阿难和目犍连将所有的比丘都集合起来。

舍利弗来到佛陀面前,很恭敬地说:“佛陀!为何我才走到半路,就被叫了回来?是不是有什么要紧的事?”佛陀说:“舍利弗!你出门没多久,就有一位比丘说你常和他人争斗,而且又没有忏悔心。”舍利弗很恭敬地跪在佛陀的面前说:“佛陀啊!弟子会不会跟人家争斗,您是最了解的。”佛陀说:“我了解你。但是,你应该当众表白,不要让这种非议再传下去,让人对你产生疑心。”

于是,舍利弗当着大众的面表白:“佛陀!弟子从离开娘胎之后,到现在已年近80了,从未杀生过,也不曾有偷盗或妄语的行为,所以,我并不会跟人家有任何过节。更何况,自从弟子接受了佛陀的教育后,心境有如一片清净的大地,怎么可能会跟人家争斗呢?弟子心中的所有烦恼都已经消除了——没有人我是非,也没有任何爱欲、利养之心;不论是好或坏的事物,都好像已被火烧尽了,哪有可能跟人家争斗呢?佛陀啊!请您一定要相信弟子。”

佛陀就说:“对舍利弗刚才所说的话,大家还有什么疑问?如果舍利弗所说的属实,那么,刚刚那位诽谤他的比丘是不是要出来忏悔呢?”那位诽谤舍利弗的比丘听了,心里非常惶恐,立刻到佛陀的面前,十分虔诚地忏悔说:“佛陀!是我冤枉了舍利弗,请佛陀接受我的忏悔。”佛陀说:“你应该要向舍利弗求忏悔。”这位比丘赶紧跪在舍利弗的面前忏悔。佛陀对舍利弗说:“舍利弗!这位比丘已经向你忏悔了,你要赶快原谅、接受他的忏悔,并用手摸着他的头,表示你的心胸开阔且接受了忏悔。”

于是,舍利弗伸手摸这位比丘的头说:“我原谅你!以后不要再做这种无中生有、诽谤人的事了。”

这场诽谤风波,就这样止息了。舍利弗是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被称赞为“智慧第一”。麝因香重身先死,蚕为多丝命早亡。人为多能必受苦。嘴巴是别人的,可生活却是自己的。我们为什么要当别人嘴巴的“奴隶”呢?面对诽谤,我们要淡然处之,相信时间会证明一切,也要相信众人的判断力。对于诋毁名誉的谣言,不必愤怒,也不要畏惧,要巧妙地用事实说话。记住,唯一能否定你的人,只有你自己。

内心污浊,其道不平

若心污浊,则行为就污秽;行为污秽,就不能避免其痛苦。——《巴利·增支部经》

证严法师在《自我净化心灵》一文中讲了这样的故事:

有一位信佛虔诚的居士,在自家屋后开辟了一片花园,种了四季的花草。他每天都勤于修剪、整理花圃,所以枝叶茂盛、花香袭人。这位居士常将这些清雅的花,送到寺院去供佛。

有一天,这位居士遇见寺院的住持禅师,也将花供养禅师。禅师很欢喜地说:“你每天都来插花、换水,确实是功德无量!佛经里说:‘以花供佛,能生生世世得庄严。’”

居士说:“我不求什么!只是每天整理花草、剪下花朵,送到寺院供佛,我的内心就会特别宁静、清凉,这是我每天喜欢来供佛的原因。”

禅师说:“是啊!学佛心中应无所求,当下就是清净。”

居士说:“但是回到家就会有烦恼,心不得安宁!我要用什么方法,让我的心清净呢?”

禅师说:“花瓶里的花经过一段时间后就会凋谢,你知道该用什么方法让鲜花保持新鲜吗?”

居士说:“要时常换水。因为花的茎浸在水中容易腐烂,无法吸收水分供给花朵,花就容易凋谢。所以必须要每天换水,并且剪掉烂掉的梗及茎,这样就能保持花的新鲜。”

禅师说:“花的新鲜与我们身心清净的道理是相同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常常自我净化、调整心念,才能适应环境;无法要求环境来适应我们的心啊!”

这位居士听完后,随即接着说:“我若能常在寺院里,不知该有多好!我很期待有一天能放下一切,在寺院宁静的环境中好好聆听佛法,学习佛经梵音的唱诵。”

禅师又说:“其实,呼吸之间就是梵音声。只要把混乱的心念时时消除,这种天地宇宙、周围环境,乃至于你内在的身心动作,无一不是清净梵音声。你两边的耳朵就是现成的菩萨道,身体就是清净的道场!”

修心,最重要的是心念清净。人生不如意事十八九,生活要能事事如意、不受外界干扰,实在很不容易!既然人世间有这么多不如意的环境要面对,不如先自我净化,把内心的世界清净,这也就是修心要下的工夫。

哪个人若能经常性地为自己蒙尘的心灵沐浴和洗涤,这个人的心地就会亮丽如初、圣洁高尚。在风风雨雨的世界里,人们的心灵难免会沾染蒙受各种各样的尘埃,自觉地、及时地为自己的心灵沐浴和洗涤,便显得异常重要。

明朝有一个叫董京的人在京城为官,有一年,山东大旱,董京被朝廷派往山东指挥军民抗旱,因抗旱有功,董京回京后被朝廷重赏,官升一级。但就在自己的事迹被民众广为传颂的时候,董京却出人意料地向朝廷交代曾截留过朝廷下放的救灾银两,并把截留的银两如数退了出来,要求将功赎罪,不要升官。

董京说:“山东大旱,颗粒无收,民不聊生,所到之处,尸横遍野,人去屋空,不是亲眼目睹,很难想象灾民悲惨的现状。灾民的不幸遭遇,使我坐立不安,深感过去截留救灾银两之罪过。在抗旱救灾中,汗水冲走我身上尘土的同时,也洗去我心灵中的污垢,所以我要在获得荣誉的时候揭发自己,以减轻内心的疚愧,求得宽恕。”

董京的话讲出了一个道理:经过一次生与死、血与泪的亲身体验后,人的心灵会得到净化,精神会得到升华。后来,董京成为明朝不可多得的清官。

智者说过:人有天使的一面,也有魔鬼的一面。天使的一面,也就是乐善好施;魔鬼的一面,也就是私心杂念。做人的关键是及时清理私心杂念,洗涤心灵的污垢,清除魔鬼的一面。否则,当魔鬼的一面统领全局时,人的心灵家园就会迷失在灯红酒绿、纸醉金迷之中,湮没在灵与肉、泪与笑的搏击之中,再也找不回自己的灵魂。

《巴利·增支部经》上说:“若心污浊,则行为就污秽,行为污秽,就不能避免其痛苦。”所以,我们要时时净化自己的心灵。净化心灵,贵在自我,只有自己才是心灵家园的清洁工。净化心灵,贵在经常,用“吾日三省吾身”的办法来扪心自问,做出正确的选择,污垢就不会积厚成疾,难以除去。

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

念佛即是参禅,更无二法。即念佛时,须先将自己胸中一切烦恼妄想、贪嗔痴爱,种种杂乱念头一齐放下。放到无可放处,单单提起一声阿弥陀佛,历历分明。——憨山老人

一个僧人来到曹山本寂禅师面前,很好奇地问道:“什么是无刃剑?无刃剑什么样子?”

本寂禅师说:“这种无刃剑不是普通经过淬炼而成的钢铁之剑。”

僧人继续问道:“那用起来会怎么样?”

本寂禅师说:“逢者皆丧!”意指无刃剑当前,人人都会丢掉本来的执著。

僧人想了想,又问:“碰到的都会丧命,没碰到的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