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读《佛经》学生活
21397200000022

第22章 做得直——制心一处,无事不办(1)

人很容易遇到一些失败或障碍,于是悲观失望,或在严酷的现实面前失掉活下去的勇气;或恨怨他人,结果落得唉声叹气、牢骚满腹。其实,身处逆境而不丢掉希望的人,肯定会打开一条活路,在内心里也会体会到真正的人生欢乐。

永不失望,就有希望

在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什么真正的绝境。无论黑夜多么漫长,朝阳总会冉冉升起;无论风雪怎样肆虐,春风终会缓缓吹拂。——善导禅师

一次打击或挫折,可能给你带来一次新的机遇,一种新的动力,关键在于你个人是如何对待,如何把握。德国大文豪歌德有一句名言:“有时,一个人受到厄运的可怕打击,不管这厄运是来自公众或个人,倒可能是件好事。”

现实生活中,有些人一遇到挫折或打击便一蹶不振,不能从中找到新的开始,新的动力,不能化悲痛为力量,而是被悲痛搞得疲惫不堪。如果换个角度,重新认识挫折,或许自己的生命进程就拐进了另一条崭新的轨迹。人生必须渡过逆流才能走向更高的层次,最重要的是永远看得起自己。

有一天,某个农夫的一头驴子,不小心掉进一口枯井里,农夫绞尽脑汁想办法救出驴子,但几个小时过去了,驴子还在井里痛苦地哀嚎着。最后,这位农夫决定放弃,他想这头驴子年纪大了,不值得大费周章去把它救出来,不过无论如何,这口井还是得填起来。于是农夫便请来左邻右舍帮忙一起将井中的驴子埋了,以免除它的痛苦。

农夫的邻居们人手一把铲子,开始将泥土铲进枯井中。当驴子了解到自己的处境时,刚开始叫得很凄惨。但出人意料的是,一会儿之后这头驴子就安静下来了。农夫好奇地探头往井底一看,出现在眼前的景象令他大吃一惊:

当铲进井里的泥土落在驴子的背部时,驴子将泥土抖落在一旁,然后站到铲进的泥土堆上面!就这样,驴子将大家铲倒在它身上的泥土全数抖落在井底,然后再站上去。很快地,这只驴子便得意地上升到井口,然后在众人惊讶的表情中一跃跑开了!

在生命的旅程中,有时候我们难免会陷入“枯井”里,会被各式各样的“泥沙”倾倒在我们身上,而想要从这些“枯井”脱困的秘诀就是:将“泥沙”抖落掉,然后站到上面去!人生的游戏不在于打好一副好牌,丽在于打好一副坏牌。

一位王老板开办了一家公司。在创业之初的头六个月,他把自己十年的积蓄用得一干二净,并且一连几个月都以办公室为家,因为他付不起房租。他也婉拒过无数的好工作,因为他坚持实现自己的理想。他也被拒绝过上百次,拒绝他的和欢迎他的次数几乎一样多。

就在整整七年的艰苦挣扎中,谁也没有听他说过一句怨言。有一次朋友问他:“把你折磨得疲惫不堪了吧?”王老板却说:“没有啊!我并不觉得那很辛苦,反而觉得是受用无穷的经验。”王老板能在逆境中坚持到底,结果他成功了。

人很容易遇到一些失败或障碍,于是悲观失望,或在严酷的现实面前失掉活下去的勇气;或恨怨他人,结果落得唉声叹气、牢骚满腹。其实,身处逆境而不丢掉希望的人,肯定会打开一条活路,在内心里也会体会到真正的人生欢乐。

一位大臣犯了死罪,被带到国王的面前。因为他是一个忠诚正直的好臣子,国王便给了他一个可能活命的机会,那就是必须答对国王提的一个难题。大臣低垂着头,戴着沉重的镣铐,静静地等待国王的问题。

高高在上的国王抬高了紧握着的右手,说:“我的手中藏着一只蟋蟀,你猜猜看,它是死是活?”聪明.的大臣看穿了国王的心意,脸色苍白地说:“尊贵的大王啊,我和蟋蟀的死活都在国王的手中哪!”国王听了仰天大笑,张开手,蟋蟀一跳便逃走了。开心的国王亲自为大臣打开了镣铐,原谅了他的过失。

故事中的蟋蟀就像我们的命运,国王正是我们自己,这只“大手”就叫“希望”。充斥在我们生活中诸如生老病死、悲欢离合等种种痛苦都是可以承受得住的,因为有“希望”。希望像一盏小小的灯火,让我们在苦难中看到光明和美好的一面。只要放开握着的手,就可以拥有自由跳跃的命运!希望可以帮助我们的内心产生一种力量。希望就像在广阔的荒原中看见远处有一丛繁盛的花。

保持“希望”的人生是有力的,失掉“希望”的人生则通向失败之路。“希望”是人生的力量,这是只有人类才被赋予的特权。只有人,才由其自身产生出面向未来的希望之光,才能创造自己的人生。

一个农民初中只读了两年,家里就没钱继续供他上学了,他只得辍学回家帮父亲耕地种田。在他19岁时,父亲去世了,家庭的重担全部压在他的肩上。他要照顾身体不好的母亲,还有一位瘫痪在床的祖母。

他听说养鸡能赚钱,于是向亲戚借了一笔钱养起了鸡。一场洪水后,鸡得了鸡瘟,几天内全部死光。他背负下巨额债务,他的母亲受不了这个刺激,竟然忧郁而死。后来他酿过酒,捕过鱼,甚至还在石矿的悬崖上帮人打过炮眼……可都没有赚到钱。35岁的时候,他还没有结婚,即使是离异的有孩子的女人也看不上他。因为他太穷了。

他还想搏一搏,就四处借钱买了一辆拖拉机。不料,上路不到半个月,这辆拖拉机就载着他发生了一场事故。他断了一条腿,成了瘸子。那辆拖拉机也支离破碎,他只能拆开它当做废铁卖。几乎所有认识他的人都说他这辈子完了。

后来,他却成了一家公司的老总,手中有两亿元的资产。现在,许多人都知道他苦难的过去和富有传奇色彩的创业经历。许多媒体采访过他,其中有一个令人难忘的情节是:

记者问他:“在苦难的日子里,你凭什么一次又一次毫不退缩?”他坐在宽大豪华的老板台后面,喝完了手里的一杯水,然后,他把玻璃杯子握在手里反问记者:“如果我松手,这只杯子会怎样?”

记者说:“摔在地上,碎了。”“那我们试试看。”他说。他手一松,杯子掉到地上发出清脆的声音,但并没有破碎,而是完好无损。他说:“即使有10个人在场,他们都会认为这只杯子必碎无疑。但是,这只杯子不是普通的玻璃杯,而是用玻璃钢制作的。”

几乎所有成功的人都经历了苦难的磨炼,可贵的是他们没有放弃这种苦难的磨炼,他们从苦难的磨炼中看到了希望,而不是用常识推理出来的失败。最后走出困境的人,一定是那些坚持到最后的人。

善导禅师开示说:“在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什么真正的绝境。无论黑夜多么漫长,朝阳总会冉冉升起;无论风雪怎样肆虐,春风终会缓缓吹拂。”而对我们来说,当挫折接连不断、失败如影随形时,当命运之门一扇接一扇地关闭时,我们永远也不要怀疑,因为总有一扇窗会为你打开。没有耐心、没有信心的人最终用常识验证了失败的逻辑,而成功往往就是一次意外,但它属于永不绝望的人。

痛苦和忍耐是人生不可或缺的调剂品,是通往幸福的必由之路。一个人如果不畏苦难,一定能走出困境,赢得更大的成功。强者正是凭借着“永不失望、更不绝望、还有希望”的生存意志取得了人生的成功。

制心一处,无事不办

是故汝等,当好制心……制之一处,无事不办。——《佛遗教经》

佛说“制心一处,无事不办”,这是说,如果你肯把自己的全部心思、智力、时间、精力投入到一件事情上,那么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情。

人的力量可大可小,就像太阳光一样。阳光照在我们身上暖洋洋的,这时候的阳光是温柔的。要是用一个放大镜将温暖的阳光聚焦,只要持续一定的时间,就可以点燃焦点处的可燃物,从而形成火焰。透镜法则告诉我们,成功有三个前提条件:首先,你要为自己确立一个目标,你要确定你会为这个目标坚持到底,所以这个目标对你来说必须是崇高的和有意义的;其次,集中你所有的精力、时间、信息、物质到这个目标上,并且你要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毅力;第三,必须具备有效的方法(透镜)。具备了这三个条件,就一定会成功!正如佛祖所言:制心一处,无事不办。

博迪是法国的一名记者,在1995年的时候,他突然心脏病发作,导致四肢瘫痪,而且丧失了说话能力。被病魔袭击后的博迪躺在医院的病床上,头脑清醒,但是全身上下只剩左眼还能动。可是,他并没有被病魔打倒,虽然口不能言,手不能写,他还是决心要把自己在病倒前就开始构思的作品完成并出版。出版商便派了一个叫门迪宝的笔录员来做他的助手,每天工作6小时,给他的著述做笔录。

博迪只会眨眼,所以就只有通过眨动左眼与门迪宝来沟通,逐个字母逐个字母地向门迪宝背出他的腹稿,然后由门迪宝抄录出来。门迪宝每一次都要按顺序把法语的常用字母读出来,让博迪来选择,如果博迪眨一次眼,就说明字母是正确的。如果是眨两次,则表示字母不对。

由于博迪是靠记忆来判断词语的,因此有时就可能出现错误,有时他又要滤去记忆中多余的词语。开始时他和门迪宝并不习惯这样的沟通方式,所以中间也产生过不少障碍和问题。刚开始合作时,他们两个每天用6小时默录词语,每天只能录一页,后来慢慢加到3页。几个月之后,他们历经艰辛,终于完成这部著作。据粗略估计,为了写这本书,博迪左眼共眨了20多万次。这本不平凡的书有150页,已经出版,它的名字叫《潜水衣与蝴蝶》。

制心一处,能够让我们散发出巨大的能量。越专注于一个目标,你就会越努力,你的心思会被这件事情完全占据,然后,你的行为必然会受到影响,想的力量会变成行动的力量。之前你把精力分散成五份,结果这五件事情都做得一般,你会误认为自己的能力就这么大了,“我只能做到这个程度”,你这么对自己说。要是你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一件事情当中,结果会把你自己吓一跳,“我竟然及格了”,“这真难以置信”……就像博迪,他在健康的时候肯定不相信自己能靠眨眼写书。

一个人只要有一项特长,一处与众不同的地方,就可以脱颖而出,拥有其他人不能获得的东西。如今在我们身边,有很多人走入了一个误区,就是求多不求精,比如小学生们忙着学各种才艺,哪一样都是个“入门水平”,结果多是半途而废。大学生们忙着考各种证书,证书一大摞,毕业之后却很难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原因是由于他们分散了时间和精力,没有专注于一件事情,结果没有专长。专注于某一件事情,尽力把它做到无可挑剔,你可能比技能虽多但无专长的人更容易获得成功。

佛说“制心一处,无事不办”,你若“二三其心,精力分散”,做任何事都不会圆满,不会成功。不要将专注理解为执著,专注是制心一处实现目标,你能在专注中得到快乐;执著是抓着一样东西不放手,即使你已经感到痛苦,你也不肯放手。制心一处,让它形成一个焦点,在那个焦点上就会迸发出明亮的火花。你的人生会变成你希望的样子,只要你的心意足够坚定。

伟大的事业由信心开始

不要轻视自己的力量。一滴水滴到水缸中,整缸水就是我们的;因为你的那滴水已和缸中水结合在一起,分不出是你的或不是你的。——证严法师

有一日,黄檗禅师带寺院众僧去集体劳动。

黄檗回头,见跟在后面的义玄空着手,便问:“你的镢头呢?”

义玄说:“让一个人拿去了。”

黄檗说:“你上前来,我和你商讨个问题。”义玄便走上前来。

黄檗竖起手中的镢头,说:“就这个,天下人都拿不起来。”

义玄顺手便夺过镢头,也竖起来,说:“既然拿不起来,为什么却在我手中?”

黄檗说:“今天自有人带队去劳动了。”说完,便回寺院去了。

黄檗禅师用竖镢之法接引义玄,意在考验其能否担当弘扬佛法的重任。义玄夺镢,当仁不让,显示出自信和敢于承当的精神,得到黄檗首肯。的确是“弟子不必不如师”、“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证严法师开示:“不要轻视自己的力量。一滴水滴到水缸中,整缸水就是我们的;因为你的那滴水已和缸中水结合在一起,分不出是你的或不是你的。”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人要有自信,没有自信,没有勇于负责的精神,就只能畏畏缩缩地做人。

南阳慧忠国师感念侍者为他服务了三十年,想有所报答,助他开悟。

一天,慧忠国师呼唤道:“侍者!”

侍者一听国师叫他,立刻回答他道:“国师!做什么?”

慧忠国师无可奈何地说道:“不做什么!”

过了一会儿,慧忠国师又叫道:“侍者!”

侍者立刻回答道:“国师!做什么?”

慧忠国师又无可奈何地说道:“不做什么!”

就这样经过多次后,慧忠国师对侍者改口叫道:“佛祖!佛祖!”

侍者茫然不解地反问道:“国师!您叫谁呀?”

“我在叫你!”国师不得已,只好这样开示他。

可是侍者却更不明白了,说道:“国师!我是侍者,不是佛祖呀!”

慧忠国师此时只有对侍者慨叹道:“你将来可不要怪我辜负你,其实是你辜负我啊!”

侍者强辩道:“国师!不管如何,我都不会辜负你,你也不会辜负我呀!”

慧忠国师道:“事实上,你已经辜负我了。”

侍者只承认自己是侍者,不敢承担佛祖的称谓,这是不自信不自重,禅讲究“直下承担”,所谓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就是要树立自信自重。无门禅师说:“铁枷无孔要人担,累及儿孙不等闲,欲得撑门并拄户,更须赤脚上刀山!”老国师年高心孤,对侍者用按牛头吃草的方法,奈何侍者只是侍者,不是佛祖!

在真实的生命里,相信就是强大,怀疑只会抑制能力。如果有坚定的自信,即使平凡的人也能做出惊人的事业来;缺乏自信的人,即使有出众的才干、优良的天赋也很难成就事业。自信是一种信念,是对自己的一种肯定。当你相信“我能做到”时,你自然就会想出“如何去做”的方法。

1951年,英国有一位名叫弗兰克林的人,从自己拍得极好的DNA(脱氧核糖核酸)的×射线衍射照片上发现了DNA的螺旋结构之后,他就这一发现做了一次演讲。然而由于生性自卑,又怀疑自己的假说是错误的,从而放弃了这个假说。

1953年,在弗兰克林之后,科学家沃森和克里克也从照片上发现了DNA的分子结构,提出了DNA双螺旋结构的假说,两人因此获得了1962年诺贝尔医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