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读《佛经》学生活
21397200000025

第25章 播得善——行善及时,功德持续(2)

丹霞禅师有一次行至洛阳的惠林寺,天气很冷,他在寺内的佛殿里看到一个快冻死的乞丐,就把木佛拿来烧火取暖,救了乞丐一条命。院主见后大发雷霆:“你怎么敢烧佛像?”丹霞禅师说:“既然不能烧出舍利,那么把木像拿来烧好了!”烧佛的丹霞事后平安,而责怪他的院主却遭到了惩罚,两道眉毛全部脱落。

净慧法师开示:“古语讲: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人世间的事情,有了付出才有回报。付出越多得到的回报越大,只想别人给予自己,那么得到的源泉终将枯竭。”人生在世,要乐于助人,要善于给予爱,这样才能获得更多的爱和幸福。

助人者得人助,你乐于帮助别人,一旦你有需要帮助的时候,别人就会主动来帮助你。当然,你帮助别人的目的并不是要求得到回报,而是因为你有能力为社会多付出、多贡献一点。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对身处困境中的人仅仅有同情之心是不够的,应给以具体的帮助,使其渡过难关。别人有难处才需要帮忙,这是为人处世的本分。

三国争霸之前,周瑜并不得意。他曾在军阀袁术部下为官,被袁术任命当过一回小小的居巢长,一个小县的县令罢了。这时候地方上发生了饥荒,年成既差,兵乱间又损失不少,粮食问题日渐严峻起来。居巢的百姓没有粮食吃,就吃树皮、草根,活活饿死了不少人,军队也饿得失去了战斗力。周瑜作为父母官,看到这悲惨情形急得心慌意乱,不知如何是好。

这时有人献计,说附近有个乐善好施的财主叫鲁肃,他家素来富裕,想必囤积了不少粮食,不如去向他借。周瑜于是带上人马登门拜访鲁肃,刚刚寒暄完毕,周瑜就直接说:“不瞒老兄,小弟此次造访,是想借点粮食。”

鲁肃一看周瑜丰神俊朗,显而易见是个才子,日后必成大器,他根本不在乎周瑜现在只是个小小的居巢长,哈哈大笑说:“此乃区区小事,我答应就是。”鲁肃亲自带周瑜去查看粮仓,这时鲁家存有两仓粮食,各三千斛,鲁肃痛快地说:“也别提什么借不借的,我把其中一仓送与你好了。”周瑜及其手下一听他如此慷慨大方,都愣住了,要知道,在饥荒之年粮食就是生命啊!周瑜被鲁肃的言行深深感动了,两人当下就交上了朋友。

后来周瑜发达了,当上了将军,他牢记鲁肃的恩德,将他推荐给孙权,鲁肃终于得到了干事业的机会。这就叫给人恩惠必有报。

在现实生活中,没有人能够万事不求人,人总有遇到挫折、困难的时候,而此时若要得到更多的帮助,就需要平时多帮助别人。此外,在别人危难时,给予帮助,你将会获得一生的吉祥。

《佛陀的格言》上面说:“高尚的人施舍东西时,心中不存有任何意图或目的。这种不求果报的施舍所产生的功德是很难测量的。”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难免会碰到失利受挫或面临困境的情况,这时候最需要的就是别人的帮助,你在这时及时向人伸出援助之手,那么你的帮助无疑成了最有价值的东西,这种雪中送炭般的帮助会让原本无助的人记忆一生。

福,来自一颗懂得布施的心

若求胜妙福报而行施时,慈心不杀、离诸嫉妨、正见相应、远于不善、坚持禁戒、亲近善友、闭恶趣门、开生天路、自利利他、其心平等。若如是施,是真布施,是大福田。

——《佛说布施经》

布施是佛经里讲得最多的一项修行,意思是给予、施舍、喜舍。《金刚经》里一再提到布施,菩萨六度万行也以布施为首要。

佛经中记载,当佛陀说到布施时,他做出将手臂伸出去又收回来的动作。有一则关于佛陀住世时代一个乞妇的故事。她是当时印度最穷的乞丐之一,因为她不但生活穷苦,甚至连心灵也很贫乏;她贪求很多东西,使她愈发觉得自己贫困不堪。有一天,她听说佛陀被须达多长者请去祗树园。须达多长者很富有,并且乐善好施,因此她决定也跟着去,因为她知道佛陀一定会将剩下的食物分给她。

她参加了供佛斋僧的典礼,然后坐在那里,二直等到佛陀看见她。佛陀转向她问:“你想要什么吗?”佛陀当然心知肚明,这么问只不过是要让她承认并亲口说出来罢了。于是她回答:“我要食物,我要你将剩下的食物给我!”佛陀说:“可以,不过你必须先说‘不要’,我给你的时候,你一定要拒绝。”佛陀将食物递给她时,她发现说“不要”非常困难,这时候她才明白,原来自己一生都没有说过“不要”!不论谁给她任何东西,她一向部说:“好,我要!”因此她觉得说“不要”太困难了,这两个字对她而言是完全陌生的。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她终于说出了“不要”二字,佛陀于是将食物给了她。如此一来,她对于自己内心真正的饥渴——想有、想要、想抓取、想占有的欲望恍然大悟。

佛经上还有一个故事说:有一位善生长者,他要将世界上最稀有、最宝贵的金盒子送人,但是他要送给世界上最贫穷的人。有许多贫穷的人听到了这消息之后,就千里迢迢来找善生长者,他们都说自己是如何如何贫穷,所以自己应该是金盒子的得主。可这些贫穷的人把话讲完之后,善生长者就对他们说:“你们都不是世界上最贫穷的人。”每一个贫穷的人来,善生长者都对他们如是说,那么谁才是世界上最贫穷的人呢?大家都开始怀疑,于是不约而同地问善生长者,善生长者于是把答案告诉他们:“你们都不是最贫穷的人,最贫穷的人是有钱不会用的人,那么世界上谁最贫穷呢?就是国王波斯王,因为他有钱不会用,不会照顾社会大众,不会福利人群,这不是很可悲吗?他难道不是世界上最穷的人吗?”

钱财是用来谋福的,不是用来让自己烦恼的,世界的钱财归世界人所有,我们只是钱财的保管者,我们的权力是合理分配这些钱财,况且我们目前拥有的,都将随着死亡而成为他人的,那为何不现在就布施给真正需要的人呢?福,来自一颗懂得布施的心。

行善及时,功德持续

行善要及时,功德要持续。如烧开水一般,烧开之前千万不要停熄火候,否则重来就太费事了。 ——证严法师

《大慧普觉禅师语录》上对人们提出警告:“有一种人,早晨看经、念经、忏悔,晚间纵口业骂詈人,次日依前礼佛忏悔。卒岁率年,以为日课。殊不知,梵语忏摩,此云悔过,谓之断相续心,一断永不复续,一忏永不复造。”修行就是学会文明的生活,文明的生活就是于己于人都有健康向上的意义的生活,或者说是逐渐远离一切过失、远离一切违背生命与自然规律的生活。常有人把修行误认为是出家人的事,其实修行表现在日常生活中,是人人应有的生活修养:“修”是修身养性,“行”是端正行为。

在这个世界上,善良的大门是永不关闭的,从这扇门进进出出过程中延续着人类的生存。善良给人类一个最简单的分类标准,有着一颗善心、做一些善事,是一生快乐简单的生活方式。选择从善,会活得更好;走向邪恶,终是自找麻烦。

其实,善恶之间相差不远,有时一不小心,你就做了一件好事,或者一件坏事。只要心中存在善的信念,你就会在不经意之间做很多对别人有益的事情,若干年后,回首往事时你会感到很知足。

我们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单从人性方面讲,都没有到达至善至美的精神境界。在自己的世界、自已经历的事情中,完全取决于自己心中的信念和想法,自己的做法完全是由自己控制。所以,一个人想法、做事的习惯很重要。做事首先要想到为别人好,自己才会好。

但是,看到别人伤心难过,不但毫不在乎,甚至心里感到痛快的人在我们周围常可碰到。俗语说:“他人即地狱。”又说:“男儿出门一步,就有七个敌人。”的确,在功利盛行的社会使我们有无数潜在的敌人,生活中充满着各种竞争。但是,我们不可忘记,一心争斗只会给自己带来身体或心灵上的伤害。相反,如果我们以慈悲宽容之心对待一切,甚至有可能使人(哪怕是伤害我的人)感动而放弃作恶。

从前,有一位善良的农夫发现他的芋头地里有人用手挖过的痕迹,心想:“这不好,会伤到手。”于是就在地头放了一把锄头。

有一次,当农夫回家时,看到一个牧童将牛赶到他的麦田吃大麦,他就对那孩子说:“这里的大麦还没成熟,你应将牛赶到那边吃已经成熟的大麦。”牧童飞快地赶着牛跑开了。

又有一次,农夫换麦以后一路念佛回家,不料后面跟着一个坏蛋,这个人看见了农夫换麦得来的金币。农夫知道他身后有一个人,就说:“我身上的东西,你想要的话可以给你,但你必须跟着我,听我讲故事。”于是,两人一路走着,农夫给他讲了很多佛的故事。

回到家中,农夫邀坏蛋吃晚饭,并留他过夜,犹如招待客人一样。第二天,还替坏蛋准备了食粮,并给了他一些钱。为了避免别人发现行踪,农夫叫他趁早离开,临走之前,坏蛋跪下来向农夫磕头,并发誓重新做人。农夫的善心拯救了一个迷途的人,可谓功德不小。

在这个世界,善意总是多于恶意的。一所大学的研究结果显示,一种真正善意的态度可以引起对方善意的反应。有时一个人作了恶,而另一个或一些人为了抗击这种恶,却找不到任何更好的办法,只有以另一种形式的恶来对付,这就是他们所说的惩罚。“我遭到报复,本人将给以回敬。”

以怨报怨并没有错,甚至应该说是一种相当有效的制裁坏人的办法,法律对坏人的制裁就是顺着这条思路来的。但是,以怨报怨会产生一个危险的后果。比如,出租车司机多收你的钱,如果你以他犯规为借口拒绝付费,他吃了哑巴亏,没处告状,心中会产生不平,而且很可能得出这样的结论:这个世界就是黑吃黑。他以后逮到机会就会更狠地宰客,以补偿他这次的损失。如果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普遍用这种原则处理,人人都要随时提防别人的暗算,这个世界将变得相当可怕,它肯定不是我们希望生活在其中的理想的世界。

很多时候,人总是先考虑是否对自己有好处然后再去做事,这种心态应该调整。人活在这个世界上,要能为他人做点有益的事情,怀着一颗善心,把善良当成一生的信念,要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善待这世界上的一草一木,问心无愧地活着,才是一种活的境界。健康快乐地过好每一天,这才是最重要的。

当初僧人问崇慧禅师:“什么是和尚您利益人的精神?”崇慧禅师答道:“就像一场雨水滋润于山,换来一片青翠秀色。”润一座山,你的眼睛就可以欣赏一片青翠秀色;帮助一个人,你的心中就会荡起幸福之波。只要你多种一块福田,心中就会多收获一片美景。

育人之道,以爱为本

情与无情,同圆种智。——《华严经》

最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以鼓励代替责备,以关怀代替处罚,更容易收到教育的效果!如仙崖禅师者,把禅门的教育特色发扬到了极点。禅门的教育一向以慈悲方便为原则,就算棒喝、磨炼,也要先看准教育对象的根机,才以大慈悲大方便相待。释迦牟尼在教小孩时,经常教他们不说妄语等;对国王,释迦牟尼会更多地谈及布施、慈悲;对女人,他会谈美丽如花,一闪即谢等。天下的父母老师,应先看看儿女、学生是什么根性,再相应地施以什么教育,感化、慈爱和身教才是最好的教育。

良宽禅师毕生修行参禅,从未松懈一天。当他年老时,从家乡传来一个消息,说他的外甥不务正业,赌吃玩乐,快要倾家荡产,家乡父老希望这位禅师舅舅能大发慈悲,救救外甥,劝他回头是岸,重新做人。

良宽禅师为乡情所感,就不辞辛苦,走了三天的路程,回到童年的家乡,和多年没见的外甥见面了。这位外甥非常高兴与他的和尚舅父相聚,并且特地留舅父过夜。

良宽禅师在俗家床上坐禅坐了一夜,次晨离去的时候,就对他的外甥说道:“我想我真是老了,两手直发抖,可否请你帮忙把我草鞋带子系上?”

他的外甥非常高兴地助了他一臂之力。良宽禅师慈祥地说道:“谢谢你了,你看,人老的时候,就一天衰似一天。你要好好保重自己,趁年轻的时候,要把人做好,要把事业基础打好。”

禅师说完后,掉头就走,对于外甥的任何非法行为,一句不提,但就从那天以后,他的外甥再也不花天酒地去浪荡了。

佛门的教学法,有时当头棒喝,有时反诘追问,有时游移不定,有时暗示含蓄,总之就是不说破。

佛门的教育也很讲究契机。机缘若到,一经点化,便可开悟。这类似于我们常说的“开窍”。禅师们善于抓住生活中的突发事件向弟子们说法,也善于透视弟子的心态,当弟子心中有曲解时,以一言一事启发弟子,让他们自己领悟。

有一位信徒在佛殿礼拜佛后,便信步到花园散步,碰巧看到园头(负责园艺的僧众)正埋首整理花草。只见他一把剪刀在手中翻转起落将枝叶剪去,或将花草连根拔起,移植到另一盆中,或对一些枯枝浇水施肥,给予特别照顾。信徒不解地问道:“园头禅师,照顾花草,你为什么将好的枝叶剪去?枯的枝干反而浇水施肥,而且从这一盆搬到另一盆中。没有植物的土地,何必锄来锄去?有必要这么麻烦吗?”

园头禅师道:“照顾花草,等于教育你的子弟一样,怎么教育人,便怎么照顾花草。”信徒听后,不以为然道:“花草树木怎能和人相比呢?”

园头禅师头也不抬地说道:“照顾花草,第一,对于那些看似繁茂,却生长错乱,不合规矩的花,一定要去其枝蔓,摘其杂叶,免得它们浪费养分,将来才能发育良好,就如收敛年轻人的气焰,去其恶习,使其纳入正轨一样;第二,将花连根拔起植入另一盆中,目的是使植物离开贫瘠,接触沃壤,就如使年轻人离开不良环境,到另外的地方接触良师益友,求取更高的学问一般;第三,特别浇灌枯枝,实在是因为那些植物的枯枝,看来已死,内中却蕴藏有无限生机,不要以为不良子弟都是不可救药的,对他灰心放弃,要知道人性本善,只要悉心爱护,照顾得法,终能使其重生;第四,松动旷土,实因泥土中更有种子等待发芽,就如那些贫苦而有心向上的学生,助其一臂之力,使他们有机会茁壮成长!”信徒听后非常欣喜地说道:“园头禅师,谢谢您替我上了一课育才之道!”

《华严经》云:“情与无情,同圆种智。”世间没有不可救的生命,没有不可教的人才。寺院山门口往往供着一尊笑容满面的弥勒佛圣像,意思是用慈悲摄受你,但弥勒佛的背后,却供了一尊手拿降魔杵的将军韦驮圣像,意思是用威武折服你,父母师长对年轻子弟,一面授予爱的摄受,一面给予力的折服,子弟不会不成材的!

育人之道以爱为本,引导胜于灌输,体悟胜于强记。佛门的教育观念对现代教育有很大的启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