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读《佛经》学生活
21397200000038

第38章 输得起——懂得变通,不通亦通(2)

有一种鱼,长得很漂亮,银肤燕尾大眼睛,平时生活在深海中,春夏之交溯流产卵,顺着海潮漂游到浅海。渔民捕捉它的方法挺简单:用一个孔目粗疏的竹帘,下端系上铁,放入水中,由两只小艇拖着,拦截鱼群。这种鱼的“个性”很强,不爱转弯,即使闯入罗网之中也不会停止。所以一条条“前赴后继”地陷入竹帘孔中,帘孔随之紧缩。竹帘缩得愈紧,它们愈激怒,更加拼命往前冲,结果都被牢牢卡死,最终被渔民所捕获。

人们又何尝不是如此,我们总喜欢给自己加上负荷,轻易不肯放下,自诩为“执著”,人们执著于名与利,执著于一份痛苦的爱,执著于幻想的美梦,执著于空想的追求。数年光阴逝去之后,人们才枉自嗟叹于人生的无为与空虚。人们常常自我勉励:“我想当科学家”,“我一定要得到诺贝尔文学奖”……可是很多时候,这些理想与追求反而成为了人们的一种负担,好像冥冥之中有人举着鞭子驱逐着人们去追求一些人们可能永远也追求不上的东西。

人生苦短,韶华易逝。选定目标就要锲而不舍,以求“金石可镂”。但如果目标不合适,或客观条件不允许,与其蹉跎岁月,徒劳无功,还不如干脆放下。当你放下那些宏大而美丽的理想,选择伸手可及的目标时,或许局面会瞬间柳暗花明,实实在在的幸福正等在你的身旁。

懂得变通,不通亦通

见性之人,立亦得,不立亦得,去来自由,无滞无碍。应用随作,应语随答,普见化身,不离自性,即得自在神通,游戏三昧,是名见性。 ——《坛经》

对于认识、理解和体验了自我本性的人,树立一个追求目标也可以,不树立一个追求目标也可以,生死来去,自由自在,没有任何阻碍。当行则行,当语则语,根据不同的时间、地点和对象随机应变,这就是到处可见的化身佛。一切行动、语言和思想,都不离开自性,这就获得了广大的神通,如同狮子游戏于众兽之中,任性随意,无所畏惧,这就叫认识了自己的本性。

从悦禅师的一首《开悟偈》将变通之目的、利弊刻画得淋漓尽致——

万丈洪崖倚碧空,人间有路行不通。

奈何一点云无碍,舒卷纵横疾似风。

从悦禅师认为禅者破除我执,有云无云俱是无碍,风舒风卷自纵横。只是随缘任性,逍遥自在而已,哪里有什么“人间有路行不通”的感叹,这便是懂得变通,不通亦通之理。

一个秀才和一个和尚共同乘船渡河,当撑船人将船从浅滩推向深水的时候,无意中碾碎了船下的螺蛳壳。

秀才提出:“你们和尚不是说慈悲为怀不杀生吗?如今您乘坐的船杀害了这么多螺蛳,那是船的罪过还是撑船人的罪过呢?”

和尚答道:“既不是船的罪过,也不是撑船人的罪过,是阁下您的罪过。”

为什么和尚说螺蛳的死是秀才的罪过呢?原因很简单,撑船人是无心的,他只是专注于自己的职责而没有想到其他。佛教认为,所有错误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人运用自己的狭隘观念去看待广阔世界,而秀才正是运用的这种狭隘观点去看待错误的,归根结底,秀才的观点过于迂腐、不懂得变通才是他错误的根源。

人生在世,每个人的自身条件都不一样。每个人遇到的困难也不尽相同,但是有一点是一样的——懂不懂变通决定其是否能够取得成功。

在某种程度上,“通”就好比达尔文所提到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中的“适”。只有改变自身固执的观点,去适应社会、适应大自然,才能够畅通无阻。

对于善于变通的人来说,这个世界上不存在困难与危险。这些人自所以没有摆脱困境,只是暂时没有找到合适的办法而已,而他们最终只有一个归宿,那就是成功。

变通当然不是无序的乱变,不知你有没有听过兵法上说的“敌不动我不动,以静制动”,这便是随机应变的精髓所在。一个人如果无视周围状况的不断变化,一味地坚持对周围环境,一成不变的判断,不懂得随机应变,不能融会贯通的话,最后终必遭受环境的淘汰。

倘若我们要过一条河,河水却湍急无比,而我们唯一的目的地就在对岸。许多人面对这种情况都束手无策、望河而叹!双脚在走,但陆路已走了尽头,然而双脚是无法趟过河流的。此时,我们唯一能做的只有改变自己、改变前进的方式。然而许多人不懂得改变,但是会改变自我的人都到达了成功的彼岸。

无论对内变通或是对外变通,我们的唯一目的就是通过“变”来达到“通”的目的。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若能适时地运用变通手段,则世上尽无难事。

切忌自以为是

此辈罪根深重,及增上慢,未得谓得,未证谓证,有如此失,是以不住。

——《法华经》

有些人罪根深重,又有增上慢,还没有得道,便自以为是,以为自己已经得道了,还没有证悟也以为自己证悟了,有这些过失,所以不敢住下去。

其意为:做人千万不要自以为是。

臆测、武断、固执、自以为是,这些都是一般人的痼疾。它是以“我为核心表现出来的一种自我膨胀的极端心态”。这种心态往往会导致致命的错误。

马谡从小聪明过人,他的父亲是个军事指挥家,战功卓著。马谡从小就受到父亲的熏陶,对军事理论特别感兴趣,并且过目不忘。但他性情张扬,常常对人夸夸其谈。他的父亲很早就去世了,他的母亲就告诫他说:“孩子,军事技术来不得半点夸夸其谈,弄不好,你就会使千万人头落地的。还是踏踏实实下苦功学点真本事的好。”马谡听后不以为然,还当面顶撞母亲说:“你太老了,还尽抱着那些老古董不放。我为人聪明,学东西又快,别人能知十,而我就能知百,你不用担心了。”

后来,马谡跟随刘备。马谡的能言善辩很得诸葛亮的赏识,可刘备却对诸葛亮说:“马谡这个人平时爱高谈阔论,并且他所说的与他的实际本领并不相符。你绝不能重用他。”

因为诸葛亮与马谡的父亲是至交,因此他并没有将刘备的话放在心上。在祁山讨伐魏军的过程中,遇到魏国大都督司马懿的偷袭,诸葛亮就说:“司马懿想要出关,必定要取街亭,以切断我们的退路,你们之中有谁愿意带兵前去驻守?”

当时正任参军的马谡说:“末将愿带兵前往。”

诸葛亮说:“街亭虽小,但它是我们的咽喉之路,位置很重要。一旦街亭失守,我们的人马就插翅难逃了。并且街亭这个地方没有城郭,很难防守。”

马谡说:“我从小就熟读兵法,这么一个小小的街亭还难不倒我。”

诸葛亮提醒他说:“司马懿并非等闲之辈,你不要小看了他,并且他还有魏国的名将张邻作先锋。”

马谡说:“别说司马懿、张郃了,就是曹睿来了,我也不怕!”

曹睿是曹操的孙子,是魏国的明帝,司马懿就是在他的驾前为臣。

诸葛亮一听马谡的话,就说:“军中无戏言,你既然这样有把握,那就给我立一张军令状吧。”

马谡当场立下了一种军令状,并宣称:“如果不能取胜,就诛连九族。”

诸葛亮还是不放心,精选了两万五千精兵,以协助马谡。诸葛亮派去帮助马谡的上将军是王平。这个人素以谨慎著称,所以诸葛亮才派他去,以防止马谡再犯言过其实的错误,并对马谡、王平二人当面部署了防守街亭的布兵之策。

可马谡偏偏就不争气。这次被任命为先锋,官职在王平之上。他刚到街亭就自以为是起来,当着副将王平的面就奚落诸葛亮说:“丞相也太多心了,难道本将就不会部署兵力吗?”于是他就故意违背诸葛亮的意愿来防守街亭,副将王平也奈何不了他。结果,街亭失守。最终,诸葛亮无奈只得将马谡斩首了。

像马谡那样自以为是的人通常是那些自我感觉良好、独立意识强烈、孤傲不合群的人。他总觉得自己是这个世间独一无二的人,无论自己的身体容貌、知识水平、做人处事都是一流的。这些人判断事物,往往从自我出发,用自己的标准去审视,他们重个人体验,轻群体反应,常常固守一己之见,却不愿意轻易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其结果会导致攻击性行为或逃避性行为的发生,要么逃避环境,要么反抗他人,从而陷入孤独、烦恼、痛苦的境地。

自命不凡、自作聪明、自吹自擂、自欺欺人甚至狂妄嚣张,这些都是自以为是的人所共有的个特征。可以这样说:自以为是的人,最信赖的人就是自己。

我们常常被自己的双眼迷失了自己,掩盖了事实的真相,禁锢了我们的思维。这就是自以为是的悲哀。自以为是的人总是跳不出自己布下的怪圈,如果我们没有及时醒悟,连悔悟的尾巴都抓不住。社会之大,无奇不有,社会万象,终有缘由。少一些自以为是,还事实于本来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