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总体目标,为了整体利益,我们要敢于吃小亏,善于吃小亏,吃小亏方能占大便宜。要善于以整体的思维、发展的思维看问题,吃亏与占便宜,就像祸和福一样,是可以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的。
8、训练否定思维
有这样一个人,朋友向他借钱,总是无法拒绝,怕说了“不”伤了对方,更怕说了“不”与对方日后出现隔膜。他的朋友们深知他的老实,手头紧时就向他开口,当然有借有还的占大部分,但有借无还的也有人在。小钱不还倒也无所谓,可有一天,有人向他借一大笔钱,说是开店,这个人又无法说“不”,结果那人并没有开店,钱拿了,人也不见了。
“不”这个字好写,音节也简单,但拿到人与人之间,却很不容易说出口。很多老实人或因为感情因素,或因为个性关系,或因为时势所迫,无法把“不”说出来,因而吃了大亏。
动物会不会有“不好意思”的行为,这得问动物学家才知道,不过看来是没有,因为动物的动作都出自本能,无论是觅食或是求偶,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人和动物不同,人会“不好意思”,之所以会如此,除了本身性格因素之外,礼教的束缚及文化的熏陶也是重要的原因,所以有些人动不动就“啊,不好意思!”这种“不好意思”的特质有时很“可爱”,有益人际关系,但相对的,有时也会让人失去很多该有的权益及机会,因此,“不好意思”的性格特性有必要加以调整。
事实上,“不好意思”都是自己想的。也就是说,这是一种个人的反应,像有些事根本与道德、羞耻无关,别人也不认为做了这种事应“不好意思”,但有些人就是不敢做,例如追求女朋友,有人就会“不好意思”,这种“不好意思”就是自己想的,而不是别人想的。
一个人如果没有勇气说“不”,往往就会变成这种情形:软土深掘,得寸进尺。常常要求他、拜托他——当然他并不一定会有损失,但造成损失的可能性相当高;而最重要的是他无法说“不”,最后会越来越难以说出口,而一旦说出口,常常就造成很大的损失。
当今世界,人人暴露欲望,个人展现实力,慢一步就没有了机会,因此面临生存竞争,你应该认清“不好意思,自己想的”的真相。如果你“不好意思”,别人反而笑你笨,尤其以下三件事,你绝对不能“不好意思”。
关于权益的事,你千万不可“不好意思”,你应该大方大胆地争取、保护,你如果因为“不好意思”而丧失权益,是不会有人感激你的。
想拒绝的事。很多人就因为同事、朋友、亲戚的关系而不好意思拒绝,于是借钱给别人、为人作保、甚至蹈险为其“两肋插刀”。结果一句“不好意思”,帮了别人,害了自己。
该要求的事,很多人就因为“不好意思”,而有很多话“不好意思”说,结果事情做不好,对方得不到好处,你也苦了自己。这几件事如果能做下不会“不好意思”,在人性丛林里就不会有生存的问题了。
敢于说“不”,善于说“不”,这是为人处世不可或缺的学问。
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有过向别人提出要求,而被人直接拒绝的感受,那种感受的确不好。然而,人生就是需要不断地说服他人,以寻求合作;反过来也可以说成是,人生是不断地遭到拒绝和拒绝他人。如果把拒绝的话说得八面玲珑,可以使自己不必陷入两面为难的状态;相反,如果说得不好,可能就会导致被人嫉恨等负面影响。
不过在什么情况之下说“不”,这才是问题所在,因为如果每天每件事都把“不”挂在嘴边,那么也就无法在人群中立足了。
不妨可以先从“心”来考虑。也就是说,当有人要向你借钱或要求你做某件事时,你要先问你自己——我愿不愿意?而不是从利害来考量。如果你愿意,赴汤蹈火,肝脑涂地,相信你也不在乎,也不会后悔的;如果你根本不愿意,那么就不必勉强自己,一勉强自己,你就不会快乐,每天活在“当时为什么不拒绝”的悔恨当中。也许你本身并没什么损失,但因违背了自己的心意,这件事反而成为你的负担。
因此,当你不愿意时,就要勇敢地说“不”!
不过,说“不”也不是那么简单,而是需要技巧的,因为会要求你、拜托你的,大多是身边的亲朋同事,如果技巧不好,很容易就破坏了彼此的关系。
技巧因各人不同而不同,不过也有一些原则可循:
尽量委婉、平和,说明你要说“不”的原因,让对方有台阶下,也不致伤了和气。如果可能,迂回一点讲也可以,而不直接说“不”,对方如果不是白痴,应可听懂你的弦外之音,这是“软钉子”,而不是“硬钉子”。同时为了不得不,也可以说些谎话。
不过,说“不”要学习,可以先从小事学起,久而久之,便可掌握分寸,不会脸红脖子粗,让人一见就知道你的“不”并不坚定。“不好意思”的性格要去除不是很容易,只能慢慢学习,逐步改善,只要你愿意,也能了解生存竞争的残酷,经过一段时间后,自然就不会动不动就“不好意思”了。此外,还可把自己塑造成有原则的人,那么一些无谓的要求、拜托就不会降临到你身上。当然,一切还是要先看你“愿不愿意”。
既要把“不”字说出口,又能赢得别人的宽容和体谅,和他人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实非易事。敢于说“不”,诚然不易,而善于说“不”,则更加难得。所以给拒绝找一个适当的方式,确实是一门艺术。
拒绝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因人因事灵活运用。面对某些人的无理取闹,特别是面对时弊陋习,务必旗帜鲜明,断然予以拒绝。
钱钟书先生生前曾针对流行的祝寿、纪念会和某些所谓学术讨论会,一概拒之门外,而且毫不客气地一连说出七个“不”:“不必花些不明不白的钱,找一些不三不四的人,说些不痛不痒的话。”钱老夫子绝不媚俗,该拒则拒,绝不留情。
对于那些懂得自尊,无奈时才偶尔相求但又求得有点出格的人,拒绝则宜委婉,莫伤面子,避免尴尬。
恰到好处的拒绝既有利于自己,也有利于别人。无论是在生活还是在工作中,你不可能什么事情、什么情况下都能满足对方的要求。有些人经常在该说“不”的时候没有说“不”,结果到头来既害己,又害人,将人际关系弄糟。因此,有必要掌握一些拒绝他人的技巧。
在拒绝他人时,关键要态度和蔼。不要在他人刚开口要求时,就断然拒绝他;不要对他人的请求迅速采取反驳的态度,或流露出不高兴的表情,或者去藐视对方,坚持永不会妥协的态度等,这都是不妥当的方式。应该以和蔼可亲的态度诚恳应对,用别人可以接受的方式。
拒绝对方时,要明确说出事实。要据实言明,不要采取模棱两可的说法,这样会导致对方摸不清你的真正意思,而产生许多误会,这就容易使彼此之间产生一种隔膜,关系会越来越淡。
比如,当领导托我们办事时,我们不好驳对方的面子,或者是为了讨好自己的领导,往往对对方提出的一些要求不加分析地接受。但不少事情并不是想办就能办到的,有时受各种条件、能力的限制,一些事是很可能办不成的。因此,当领导提出托你办事的要求时,尤其是一些你能力之外的事时,你首先得考虑,这事你是否有能力办成,如果办不成,你就得老老实实地说:“我不行。”随便夸下海口或碍于情面不加拒绝只会带来更大的麻烦。只要你能表示出尊重对方的意愿,率直地讲出自己的难处,相信对方也会理解你谅解你。
拒绝对方,也要给对方留一个退路,留一个台阶下,也就是说要给对方留面子,要能让他自己下台阶。你必须自始至终耐心地听对方把话说完,当你完全听完对方的话后,心里有了主意时,再来说服对方,就不会使对方难堪了。
有时拒绝,不能把话完全说死,可能每个人都会遇到某个异性当面向你表示爱意,如果你又不乐意接受其爱,就可用拖延法说“不”。他邀你跳舞,你可以这样回答:“以后吧,有时间我会约你的。”
当然,拒绝别人的要求也的确是件不容易的事。日本一所“说话技巧大学”的一位教授说:“央求人固然是一件难事,而当别人央求你,你又不得不拒绝的时候,也是叫人头痛万分的。因为,每一个人都有自尊心,希望得到别人的重视;同时我们也不希望别人不愉快,因而,也就难以说出拒绝之话了。”
的确,在承诺与拒绝两者之间,承诺容易而拒绝困难,这是谁都有过的经验。
有人来托你办一件事,这人必有计划而来,他已准备好怎样说。你在这方面却一点儿准备都没有,所以,他可是稳占上风的。他所托的事,可为或不可为,或者是介乎两者之间,你的答复是怎样的呢?许多人都会采取拖的手法。“让我想想看,好吗?”这话常常会被运用。
但有些时候,许多人会做一种不自觉的承诺,所谓“不自觉的承诺”,就是自己本来并未答允,但在别人看来,你已有了承诺。这种现象,是由于每一个人都有“难为情”的心理,拒绝就属于难为情之类。但要记住,现在大多数人都喜欢“言出必行”的人,却很少有人会用宽宏的尺度去谅解你不能履行某一件事的原因。因此,拿破仑说:“我从不轻易承诺,因为承诺会变成不能自拔的错误。”
如果在社交场合,你需要拒绝人时,不妨用下列方法试一试。
有意推托。如“我转告她一声倒是可以,就怕她误会了,还是你直接同她说为好”,“这件事由我出面恐怕不太好吧!”
尽量回避。“哦,是这样呀,我没看清楚”,“我没注意,也不是太清楚。”
故意拖延。“今晚我还有事,以后再说吧。”
保持沉默。“嗯,让我于考虑考虑……”
另有选择。“好是好,不过我更喜欢……我想那个会更好。”
婉言回绝。“我很理解你的心情,但是这样做,对你我都没有好处,你再仔细想想。”
9、训练本质思维
一位朋友讲过这样一个笑话:一火车包厢里坐了四个人,一位中年妇人,一位妙龄女郎,一位持枪的警察,一位被押解的小偷。火车过山洞时,漆黑的车厢内突然听见“喷”一个响亮的亲吻声,紧接着“啪”的一下清脆的巴掌声。
火车出了山洞,四个人中只见警察脸上印着红红的手指印,包厢内一片沉静,充满了尴尬的气氛,大家都沉默着不开口。中年妇人心想,这警察真不正经,乘着漆黑去亲人家姑娘,看不出,这姑娘还是一个端庄娴淑、不随随便便的孩子。
妙龄女郎心里想,这个警察也真是,放着我这个年轻貌美的姑娘不理,偏去吻一个年老色衰的女人,大概是恋母情结吧,瞧他脸上红红的指印,也怪可怜的。
警察委屈极了,心想,真是倒霉,这小偷去吻人家姑娘,账都算到我的头上来了。看来解释也没有用处,只怕是越描越黑。只有那个小偷幸灾乐祸,哈,我亲了自己的手背一下,再狠狠给了这警察一巴掌,既报了他对我太坏的仇,又让他有口难辩,真是太过瘾了。
这个笑话告诉我们:面对未知的事物,人们习惯于用自己的想法揣度事实的真相,并且以为自己的揣测准确无误,就像盲人摸象一样,而面对同一事物,也因为各人的思想、立场、观点、方法的不同,便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成语盲人摸象的寓言也同样反映了站在自己立场上看待问题,每个盲人各执己见,议论不休,都认为自己认识到了象的真面目,因为各自执行自己的见解,才会产生象是根木头,象是条蛇,象是一堵墙的荒诞结果,这几个盲人还彼此不服,各执己见,争论不休,让了解事物真相的人贻笑大方,岂不知却是“一叶障目,不见森林”。
我们生活中的确有那么一些人,总认为自己的方法是对的。确实,人这个主观的动物总喜欢自以为是,处理问题,面对世界,与人际交往,寻求解决困难的方法时总是固执己见,听不进别人的意见,从而导致失败,足见固执己见之害。
真理就像上帝一样。我们看不见它的本来面目,我们必须通过它的许多表现而猜测到它的存在。真理往往细弱如丝,混杂在一堆假象里,阻碍我们去敲响真理的门,对不了解的事,对尚未为人所知的领域做出错误的判断。
“任何一个可信的道理都是真理的一种形象”,也仅只是一种形象而已,真理是在漫长地发展着的认识过程中被掌握的。在这一过程中,感觉器官只是用来搜集信息的,思想才是一种本质的跨越,“人没有思想,无异于芦苇般脆弱。”
眼睛偶尔也会欺骗我们的心灵,有时事情的表面会与真相背道而驰,如果不经过大脑的洗练就对事情妄下结论,我们就永远找不到真相。
两个旅行中的天使到一个富有的家庭借宿。这家人对他们并不友好,并且拒绝让他们在舒适的客房里过夜,而是在冰冷的地下室给他们找了一个角落。当他们铺床时,较老的天使发现墙上有一个洞,就顺手把它修补好了。年轻的天使问为什么,老天使答道:“有些事不像它看上去的那样。”
第二晚,两人又到了一个非常贫穷的农家借宿。主要夫妇对他们非常热情,把仅有的一点点食物拿出来款待客人,然后又让出自己的床铺给两个天使。第二天一早,两个天使发现农民和他的妻子在哭泣,他们唯一的生活来源——那头牛死了。
年轻的天使非常愤怒,他质问老天使为什么会这样,第一个家庭什么都有,老天使还帮助他们修补墙洞,第二个家庭尽管如此贫穷却还是热情款待客人,而老天使却没有阻止奶牛的死亡。
“有些事并不像它看上去的那样。”老天使答道,“当我们在地下室过夜时,我从墙洞看到墙里面堆满了古代人藏于此的金块。因为主人被贪欲所迷惑,不愿意分享他的财富,所以我把墙洞填上了。昨天晚上,死亡之神来召唤农夫的妻子,我让奶牛代替了她。所以有些事并不像它看上去的那样。”
人的眼睛易受表面现象欺骗,而事物的真相就隐蔽于表象之下。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的只是事物的表象,比如,有些人看上去平平常常,甚至还给一种弱者的感觉。但有时候,越是这样的人,越是在胸中隐藏着高远的志向抱负,而他这种表面的“无能”,正是他心高气不傲、富有忍耐力的表现。这种人往往能高能低、能上能下,具有一般人所没有的远见卓识和深厚修养。时间能沉淀一切表面的杂质,终见事物的本相。在这个过程中,事物的本身并不影响人,人们只受对事物看法的影响。
你的心灵看到的永远比眼睛看见的多,不经调查,勿下结论,不经思考,更不要做出判断。你看到的不一定都是真的,所以,不要让眼睛欺骗你的心灵,要用你的心去看整个世界,洞察真相。
10、训练借力思维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而顺水行船就很方便,水流船自行,遇险处变应尽力“顺水行船”,费力不多而效果大。智慧之人不钻死胡同,此路不通,他会随机就势,顺水行船,另谋良策。
十九世纪初期,一个晴朗的夏日,一支强大的英国舰队,突然出现在西班牙的加的斯港。这支舰队的作战企图是为了夺取这个港口,控制地中海的入口处。
指挥这支舰队的是大英帝国国王威廉三世派遣的奥德蒙公爵和乔治·鲁克爵土。这支庞大的舰队临近港口时,由于敌情不明,两个指挥者不敢贸然发动进攻。事实上,当地守军并没有太坚固的防御。如果英国舰队发动突然进攻的话,则可一举拿下港口,夺取制高点,轻而易举地获胜。然而,舰队的二位指挥者都是贵族出身,平时吃喝玩乐在行,而打起仗来却没有多少计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