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命是因果在捣鬼
21397400000049

第49章 修炼篇:因果四训(17)

湖北神农架野猪糟蹋庄稼厉害,群众叫苦不迭。为此,乡村组织民兵巡逻驱赶,花费很多人力。后来有人想了一个“高招”,用录音机录上狮子、老虎的吼声和人声、枪声,用高音喇叭播放。开始果然有效,吓得野猪跑得远远的。几天后,野猪试探着往庄稼地里凑,并用身子靠了靠绑着高音喇叭的杆子,发现仍然只是叫喊而没动作,于是便甩开嘴巴,把绑着喇叭的杆子给拱倒了。(笑声)同志们,唱高调、说空话连野猪都骗不了,何况人呢?(热烈鼓掌)

吹牛若只是朋友间相互娱乐一下,不必兑现,那倒不会留下太多的后患,最多给人一种肤浅或轻狂的感觉。但若遇上别人当场对你强大的能力提出寻求帮助时,那就很麻烦了,就会造成一个两难——若答应的话,会因为自己能力不够而办不到,就算办到也要花大功夫;若不答应的话,就是自己在打自己和嘴巴,不负责任瞎吹牛。总之,无论选哪种方式,都会给自己带来新的麻烦。

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人,尤其是男人,都因说了大话而吃了许多哑巴亏;有多少人因说了大话兑不了现而失去朋友和恋人;有多少人因说了大话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

那么应该规避这一问题呢?最好的办法是一句大话也不讲。但要一句都讲,女人也许做得到,男人是基本上做不到,因为女人主要是靠美貌取胜的,男人是靠能力取胜的动物,当别人看不到你的能力时,讲大话就成了一种必然途径了。因此,男人要彻底解决这一问题相当难,但有一种方式还是比较实际的,那就是降级后说出来。

比如说:你说你一顿饭能喝二斤白酒,不能太吹,你至少是真能喝上一斤半,而不是只有喝二两的量却吹成能喝二斤,那样,一旦人家顶真,你就有可能喝得趴下,甚至喝死。

当然说话也有两面性,话说过一点点,有时并不是坏事,也许它还能激励你更加努力呢?但要把握一个分寸,绝不能太过,过到就算你努力也做不到的地步,那就会失信于人,失去朋友,造成不好的结局或不利的人际关系。

总之,只要你想开口说大话时,你就应该记住,先将大话降三级了说出口。

前些年有一相声说,一年青人在火车站有关系,在春运期间能搞到火车票,而且还是软卧票,实际上他搞不到。

在单位里吹牛时,他说他能搞到,而且还将自己已搞到的票从上衣口袋里掏出来显耀。同事们都没搞到票,羡慕之余,一同事想托他帮忙弄张票。他把胸膛一拍,说:“没问题,这事就包在我的身上”。旁边二位漂亮女孩也开口要求他帮忙,他犹豫了一下,也同样应承下来。

三张票,而且还要软卧车箱。下班后,他为了不失信于同事,只好去弄票啰!

在火车站里,他根本就毫无熟人关系。他自己那张票也是昨晚排了三个小时队才购到的。他只好硬着头皮又开始了排队。

购票的人越来越多,三张票到手时,已是第二天早上五点半。而且最后一张还是他用50元钱购了个排队者的位置才换来的。天已微明,他只好在路边店吃了些东西就直接上班。他一通宵没睡,累得不得了,他十分后悔自己不该瞎吹牛。

上了这样的当,耽误睡觉不说,还倒贴了一百多元,也不敢与同事说。红着眼睛呵欠连连直接到单位上班。

同事拿到票后,都十分赞赏他——你真有能耐。

他听后十分受用,尤其是漂亮美眉的夸奖。一美眉问他眼咋红了?他说上班时被风吹进了沙子。老总见他们上班时在有说有笑的,就问他们什么事这么开心。一女同事把前因后果说完,还吹了他几句。

老总正为几位亲戚回家搞不到票而担忧,听到手下这么一说,老总自然将购火车票之事立即也转移到他身上,“五张,全软卧票”。

他顿时傻了眼,但有言在先,也只好硬着头皮应下来。

可以想象,他又得两个通宵不能睡了。老总的事,他必须完成,不然,不是不给老总面子呀!不然,老总还没有员工的面子大呀!

这个故事说明,一个人千万不能逞一时之能瞎吹牛。否则,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弄不好,也会出现上面的这种情况,——倒贴时间、金钱不说,还大伤了自己的身体——简直是哑巴吃黄连,有苦无法说。

因此,说话还得低调点,高调唱得太多,只会对自己不利。

平时语言交流,最忌讲大话。生活中常常见到有的明明是主动找上门来求人,但为了顾全自己的脸面,和维护个人的声誉,在介绍情况时,故意把大事化小,难题化易。有的还加上几句“像这样的问题我本来是完全可能解决的,只是由于种种客观原因,所以只好求你帮忙”之类的冠冕堂皇的话,这样求人帮助是没有好结果的。应如实讲明目前所处的困难和自己无力解决的实际情况,恳切地提出要帮助的请求。

炫耀自己没有的能力是十分有害的。平时,千万别对他人夸耀你的个人生活,例如你个人的成就,你的富有,或是你的儿子怎么了不起。不要在公共场合把朋友的缺点和失败当作谈话的资料。不要老是重复同样的话题,不要到处瞎吹,瞎吹并不是一种良好的获得自信和争取同情的手段。

有时说话还得放下身份。不管是什么身份,如果想要受人欢迎,就得要放下身份,别瞎吹,主动去亲近别人。想想看,谁会去接近一个成天紧绷着脸,眼睛长在头顶上的人。

做人说话千万不要自己吹擂,与其自夸,倒不如表示谦逊,也许你自认为伟大,但别人不一定同意。好夸大自己事业的重要性,间接为自己吹擂,纵使你平日备受尊敬,听了这样的话,也会令人对你非常地反感。世间的事情就是这样,如果自己不吹时,那么别人会来称颂;假如自己说了,人家反而瞧不起你了。

一般情况,人们往往最喜欢谈论自己的事情,而与自己毫无关系的事并不热心。自己所感兴趣的事,未必引起别人的共鸣,做什么事你都要竭力地把你自己忘掉,不要老是谈你的个人生活和事业。

每个人最喜欢的是自己的事情,那么在交际上你就可以掌握别人的心理而尽量去逗别人说他自己的事情了,这是非常令对方高兴的方法。你以充满了同情和热诚的心去听他的叙述,这样肯定会给对方留下最满意的印象。

一些爱自夸的人到最终是找不到一个真正的知己的,这是他自视甚高,轻视一切,不太理会别人的意见,只会自己吹牛的后果。他只想找奉承和听从他的群众,而不是朋友,当然朋友们都唯恐避之不及了。

4、训练露骨的话含蓄说

有些时候,说话太露骨,就显得没有人情味了,尤其是那些心中十分不想伤害对方时,十二分不想破坏曾经美好的感情或友情时,就可以将要说的话变得含蓄一点,那样即体现了说话者的善意与真诚,也能真正起到劝阻他人的目的,从而达到不伤和气,留有余地的两全其美的目的。

为什么一定要含蓄?

中国文化的精髓就是中庸,就是不太过份,不走极端,这是考虑到人的可变性,人性的可塑性,此时,你的话说绝了,不留余地,到那时,双方的面子都没法放呀!因此,含蓄是中庸文化的经典表现,它是有人情味的表现,也是真实反映动态社会的智见。

比方说,你有几个哥们关系特好,但其中有一个最近出了点错,他本人又特别爱面子,此时,你就只能含蓄地劝戒他了,若说得太露骨,你就觉得难以启齿。

所以说,含蓄是一种善,是一种修养,一种韵味,一个没有人情味的人,缺乏修养的人,是很难含蓄的。如今,西方的物质文明,是直来直往的文化,是不可能含蓄的。只有在中国,在中庸的国度里才会有含蓄可言。

中国艺术中有一种美叫朦胧美,这种美给人回味无穷,叫人遐想万千,由此可见,含蓄是一种超越直白和更高的人生态度,它表达的动态的人生成长成熟观。

谁都会变,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今天你若太露骨,太伤人,明天,他一旦身份反过来,他很有可能就做十五,就会将那个伤痛奉还给你。

含蓄是一种最高明的艺术。不仅能当场避免尴尬,而且,看上去似乎什么也没有说,但却能收到什么都说了的效果。

什么话,点到为止,不要太露骨,否则,就易伤对方面子,就不易达成认同。

有一位领导在开完部门裁员内容回家,到家不久,就有一位他多年的老部下想去提前探听领导们内部载员消息。

领导一边倒茶,一边示坐,一边低声说笑道:“你能保证不说出去吗?”

那人笑道:“当然保证,决不说出去。

领导站起身来,微笑道说:“我也保证不说出去。

那位手下自然知趣的转移了话题。

毛泽东对女儿的教导中有一句“夹起尾巴做人”。其本意是叫做人必须谦虚谨慎,千万不能张狂骄躁。当然不是垂头丧气做人。

做事要高调,做人要低调。在我们身边,你去看那些直性格的人,他们往往心直口快,说了许多不应该说的话,说了许多往往过头的话,而得罪了一些人。直虽有直的好处,有些时候该直,有些时候就直不得呀!直了就会伤人呀!

因为直率与草率有点找近。同样的话,我们只要换一种口气,换一种态度,自然就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彭德怀是个直人,但由于太直,不注意说话方式而在文化大革命中历尽苦难,受尽屈辱呀!

说话能含蓄时,就千万不要直白。含蓄法是说话时的一种“缓冲”方法。含蓄语能使本来也许是困难的交往,变得顺利起来,让听者在比较舒坦的氛围中接受你的信息。因此,有人称“含蓄”是办事语言中的“软化”艺术。

含蓄法是运用迂回曲折的含蓄语言表达本意的方法。在日常交际中,总会有一些人们不便、不忍或者语境不允许直说的话题,需要把“词锋”隐遁,或把“棱角”磨圆一些,使语意软化,便于听者接受。说话人故意说些与本意相关或相似的事物,来烘托本来要直说的意思。

巧用语气助词,把“你这样做不好!”改成“你这样做不好吧。”也可灵活使用否定词,把“我认为你不对!”改成“我不认为你是对的。”还可以用和缓的推托,把“我不同意!”改成“目前,恐怕很难办到。”这些,都能起到“软化”效果。具体地说,有人将含蓄法总结出了以下几种形式:

一是讳饰式含蓄法。讳饰式含蓄法,是用含蓄的词语表示不便直说或使人感到难堪的方法。

有时,即使动机好,如果语言不加讳饰,也容易招人反感。比如:售票员见一孕妇上车便说:“请哪位同志给这位‘大肚皮’让个座位。”尽管有人让出了座位,但孕妇却没有坐,“大肚皮”这一称呼,使她难堪。如果这句话换成:“请哪位热心人,给这位‘有喜’的妇女大姐让个座位。”当有人让出座位时,这位孕妇就会表示对售票员的感谢,并愉快地坐下。

二是借用式含蓄法。借用式含蓄法,是借用一事物或其他事物的特征来代替对事物实质问题直接回答的方法。例如:

在纽约国际笔会第四十八届年会上,有人问中国代表陆文夫:“陆先生,您对性文学怎么看?”陆文夫说:“西方朋友接受一盒礼品时,往往当着别人的面就打开来看。而中国人恰恰相反,一般都要等客人离开以后才打开盒子。”

陆文夫用一个生动的借喻,对一个敏感棘手的难题,婉转地表明了自己的观点——中西不同的文化差异也体现在文学作品的民族性上。以上例子,实际上是对问者的一种含蓄的拒绝,其效果是使问话者不至于尴尬难堪,使交往继续进行。

三是曲语式含蓄法。曲语式含蓄法,是用曲折含蓄的语言和商洽的语气表达自己看法的方法。例如:

《人到中年》的作者谌容访美在某大学作讲演时,有人问:“听说您至今还不是中共党员,请问您对中国共产党的私人感情如何?”谌容说:“你的情报很准确,我确实还不是中国共产党员。但是我的丈夫是个老共产党员,而我同他共同生活了几十年尚无离婚的迹象,可见……”

谌容先不直言以告,而是以“能与老共产党员的丈夫和睦生活几十年”来间接表达自己与中国共产党的深厚感情。有时,曲语式含蓄法比直接表达更有力,这种曲语式的含蓄用语,真是利舌胜利剑。

说话要含蓄也要懂得含糊,不必太直白,太直白极可能伤害对方自尊,也因此得罪别人。

把话说得让人爱听,说起来很简单,就是在恰当的时机,对恰当的人,说出最恰当、最顺耳的话。但是,要真正达到这一效果和境界,其实很不简单。

不懂含蓄说话的人总是说话直来直去,不仅会伤人自尊,也会伤及自己,而把话说得顺耳的人往往习惯于含蓄表达,如同春风般的温存。温言几句既让人喜欢,也能让自己快乐。总之,含蓄话能让听者如沐春风。

有位医生给人看病,遇到病情较严重而又诊治不及时的病人,就直言道:“你怎么这么瘦哇!脸色也很难看!”,“你知道你的病已经到了什么地步了吗?”,“哎呀!你是怎么搞的?你这个病为什么不早点来看哪!”这些说法里所包含的消极作用会使病人怎么想呢?作为医生这是“治病”还是“致病”呢?相反,如果换一种方式说:“幸好你及时来看病,只要你按时吃药,多注意休息,放下思想包袱,相信你很快就会好起来的。”这将会给病人很大的鼓舞。

又如,当妻子买了一件衣服征求丈夫的意见,丈夫觉得妻子穿这件衣服不太合适时,如果丈夫不尊重体贴妻子的心情,就会直接地批评说:“你看你的审美观真成问题,一把年纪了还穿这么鲜艳的衣服,岂不成老妖婆了?”这样生硬、贬损的话必定会伤害妻子的自尊心。如果丈夫尊重体谅妻子的心情,就会把否定的意见说得含蓄得体,给予暗示:“不错,颜色真鲜艳,给女儿穿,那是很漂亮的。”

当你去拜访朋友,主人热情地拿出水果、零食招待你,而你却直言说:“不吃,不吃,我从来就不喜欢吃零食,再说我刚吃完饭,肚子饱得很,哪还有胃口吃这些东西。”这样不仅让人扫兴,而且还伤了主人的自尊心。你应该体谅到主人的一片热情和好意,含蓄地说:“谢谢,谢谢!多新鲜的水果,多香的糖,只可惜刚吃完饭,没有胃口吃了,太遗憾了!”

可见,含蓄说话不仅是一种策略,也是一门做人的艺术。含蓄是说话达到有效目的的一个必要条件,也是待人圆韵的表现。作为一个现代人,应当有这种文明意识,掌握这一有利于人际交流的语言表达方式是很有必要的。

平时,我们在劝说他人时,有时要涉及一些不便于直截了当地说出来的事情,这时,使用委婉的话语,既把事情表达清楚,又维护了对方的隐私和自尊,避免了彼此的尴尬。这样,能显示说话人的涵养,增强语言的感染力,赢得人们的尊重,从而维持彼此的关系,以利于以后的沟通。

小刘刚买了一部时兴的MP3,放在办公桌上竟不翼而飞。一个朋友悄悄对小刘讲,他发现是同事小吴拿去了,东西还藏在办公桌抽屉里,没有转移。如何劝说对方还给他呢?小刘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他当着办公室许多同事的面,很随便地对她说:“喂,小吴,借我的MP3啥时还我呀?别老让它躺在抽屉里睡大觉哟!”小吴听了这话,尴尬地连连点头,笑笑说:“不好意思,不好意思……你不提醒,我还真忘了呢!”当即打开抽屉归还了这部MP3。以后,两人关系正常,同事们相安无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