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命是因果在捣鬼
21397400000050

第50章 修炼篇:因果四训(18)

如果小刘直接点明真相,要求对方交出来,她不愿背一个“偷”的坏名声,多半会矢口否认;即使迫不得已交出来,也会闹个不欢而散,伤害了一个女士的自尊心,甚至影响了大家对她的看法,以后同事间就不好相处了。一部MP3,小事一桩,不宜小题大做。小刘不说“拿”,更不说“偷”,而说“借”,用含蓄的话语说出自己的意思,让她体面地下台,甚至还可以让她心存感激而有所自省呢。

5、训练易触雷的话斟酌后说

说话要因人而异,有时换种说法,就能解困化窘。

生活中常常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使人措手不及,陷入一种尴尬困窘境地。此时如果能随机应变,换种说法巧说话,就能轻松化解尴尬,走出困境。

今年元旦,市委在机关礼堂召开迎春茶话会。会议结束后,与会人员三五成群走出会场,一边交谈,一边沿阶而下。由于天气寒冷,残雪未消,台阶又湿又滑,城建局的陈局长一不留神,脚下踏空,琅踉跄跄,连跨了三四级台阶,差点跌了个大跟头。大家哄然大笑,有人说:“陈局长,当心哦,走稳点,别栽啦!”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新年的第一天就在众人面前出了这么一个洋相,本来就有点尴尬,一听这话,陈局长的脸上就更挂不住了,红一阵,白一阵,满脸的不悦之色。宣传部新闻科张科长一见气氛不对,连忙打圆场说:“大伙儿看我们的陈局长啊,新年迈开新步伐,走起路来好劲头,三步并作一步走,争先恐后好兆头!”此言一出,刚才还满脸不高兴的陈局长立即喜笑颜开:“借老弟金句,谢老弟吉言!”

一个“栽”字,虽然说者无心,只是调侃嘲弄之语,但是它有“下台”“出事”的歧义,容易让人误认双关,大有含沙射影、幸灾乐祸之嫌;所以陷入尴尬的陈局长心有不悦也在情理之中;张科长随机应变,借题发挥巧说话,把当事人脚下踩空的“晦气”之事说成了新年迈新步的“吉祥”之兆,信手拈来,及时调节了现场气氛,化解了同事失言给陈局长造成的困窘。

历史上许多伟大人物就是因为善于运用字眼激励了人们,决心跟随着这些伟大的人物,才得以塑造出今天的世界。

当帕特里克·亨利站在十三州代表之前慷慨激昂地说道:“我不知道其他的人要怎么做,但就我而言,不自由,毋宁死。”这句话激发了美国人的决心,誓要推翻长久以来骑在他们头上的苛政,结果造成燎原之火,美利坚合众国于此诞生。

美国一位伟人演讲道:“当我们今天得以享受到充分的自由时不要忘了独立宣言,虽然那没有几句话,却是二百多年来所给予我们每个人的保障。同样地,当我们这些年致力于种族平等时,不要忘了那也是因为某些字眼的组合而激发出来的行动所致,请问谁能忘记美国马丁·路德·金博士打动人心的那一次演讲,他说道:‘我有一个梦,期望有一天这个国家能真的站立起来,信守它立国的原则和精神……”的确,用对了字眼不仅能打动人心,同时能引导行动。

当然,话语的影响力并不只限于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正处于风雨飘摇之际,有一个人的话激起了英国全民抵抗纳粹的决心,结果他们以无比的勇气挺过了最艰苦的时刻,打破了希特勒部队所向无敌的神话,那个人就是已故的英国政治家丘吉尔。

许多人都知道人类的历史就是由那些具有威力的话所写成的,然而却鲜有人知道那些伟人所拥有的语言力量却也能够在我们的身上找到,这能改变我们的情绪、振奋意志、乃至于有胆量敢于面对一切的挑战,使人生过得丰富。

日常生活中,说话有许多禁忌,就像战场上的雷区。踩上话语的“雷区”自然不会让人粉身碎骨,但会让人难以在世间立足。有些话是绝不能说的,也不该说。为了避免撞入说话的“雷区”,我们应当怎么避免呢?

忌背后议论。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不能在背后议论同事——即使你的领导已主动开了头。有一天,刘科长突然问小赵:“你觉得魏某这个人怎么样?”一时间,小赵不知道如何应答才好。这是关于人格性情的问题,如果回答,无疑是背后说人闲话了。

中国有句俗话:“宁在人前骂人,不在人后说人。”这个意思就是说,别人有缺点有不足之处,你可以当面指出,令他改正,但是千万别当面不说,背后乱说,这样的人,不仅会令被说者讨厌,同样也会令听说者讨厌。

“谁人背后无人说,谁人背后不说人。”这话虽然说得有些绝对,却也说明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大多数人都多多少少地在背后说过别人,只是所说的是好话还是坏话无从考证了。不过有一点,经常在背后说别人坏话的人,肯定不会是受欢迎的人。因为凡是有点头脑的人,都会自然而然地这么想:这次你在我面前说别人的坏话,下次你就有可能在别人面前说我的坏话。这样一来,你给别人的印象就不可能好到哪里去了。

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遇到别人在你面前说另一个人的坏话,对此,你就得端正态度,用辩证的思维去考虑这种情况,把握好应对的方法。

忌搬弄是非。

随便地把人家的短处或隐私揭发出来,这样不但有碍别人的声望,而且足以显示你为人的卑鄙,因为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所以在说话的时候要非常的注意这一点。

虽说你可以在这个人身上得到许多的消息,但是不一定可靠,因为在他的另一面或许还有许多非你所熟悉的情况。所以不要拿你所听到的片面之言来宣扬,否则有可能会给自己招来是非之事,这样的事情一旦发生也没有办法更正了。

忌无谓争辩。

你喜欢和人争辩,是否以为你可以用争论压倒对方,就会得到很大的益处呢?其实,你不必压倒对方。即使对方表面屈服了,心里也必悻悻然,你一点好处也得不到。

好争辩会损害别人的自尊心,因而对方会对你产生反感,因此失掉一些朋友。好胜是大多数人的特点,没有人肯自认失败的,所以一切争辩都是不必的。如果能够常常尊重别人的意见,你的意见也必被人尊重。如此,你所主张的,就会很容易得人拥护。你可以实现你的主张,你可左右别人的计划,但不是用争辩的方法来获取。

在我们的平常生活或是工作当中遇到的事情,没有几件是值得我们拿友谊去争辩取胜的。如果你却偏偏要这样做,那么你的精力和时间会不值一钱,更不要说到感情的损害了。除了彼此都能虚心地,不存半点成见,在某一个问题上专程讨论之外,一切争辩都应该避免,就算是一个学术性的争辩,你也不用认为这就是发扬文化的精神。爱和别人争辩,你以为可以用理论压倒对方,其实根本不能。有人表面看着是服了,但是他的心里却不平,这样你不但得不到好处,相反害处会随着增多:你损害了别人的自尊,别人对你产生反感;会使你很容易犯下专挑剔别人错误的恶习;它使你变得骄傲;你将因此失掉所有的朋友。

自古以来,尊敬别人,是谈话艺术的必需条件。专门为难对方,逞一时之快,于人于己都无好处。你不想别人损害你的尊严,但你也绝对不可损害别人的自尊心。常言道:“要想别人尊敬你,你必须先尊敬别人。”甚至于你的儿子或者下属,如果有不足之处时,你可以向他们询问,还可以向他们做一番阐述,而方法态度首先要真诚大度。

忌随意附和。

每个人讲话都有其独特的方式,无论是讲话的语言还是手势,都具有个人色彩。例如美国人最擅长以夸大的动作表现自己内心感受的极限;欧洲人和东方人则比较含蓄、内敛,不轻易把自己内心的感受一五一十地表现于外。

说话需要借助情感的大力支援,也就是必须集中情感来表达才能打动人心。人并不是机器人,说话一定要有抑扬顿挫。为了辅助或加强语气,还必须加以形容词或语尾助词。

谈话必须要时常加入自己的意见才能成立,一般人总是习惯于附和别人说的话,但这种没有独自思想的附和语词,并不能表现出个人的独立人格与个人意见,一个喜欢强调自己想法或意见的人,是绝对不会以附和的口吻来表示自己的看法的。

许多人在交谈时有“我同意……”的习惯用语。其实在朋友交谈中,朋友想要听的是你个人的看法,而不只是要你附和地回答:“是的。”要让自己成为更独特的人就必须与一般人有所区别,尽量地表现出自己独特的看法。因此,不妨多应用些特殊或极端的例子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不要总是附和别人的想法。

忌故意对立。

千万不要故意与别人有不同的意见,有的人专门喜欢表示与别人不同的意见。处处故意表示与别人看法不同,比如说:你说这是黑的,他在这个时候就硬说是白的;在后来你又改变了看法也说这是白的,他在这个时候就会反过来,说它是黑的了。这种人与那些处处随声附和的人一样,会被人看不起,最后还有可能让人认为他是一个不忠实的人。

忌质问。

用质问的方式是不可取的,假如你真想让对方心悦诚服,越是在紧张竞争的场合中,越不可用质问的方法。当对方为你的质问所窘迫时,他虽然形势已趋失败,但他肯定是怀恨在心的,绝对不会让你高高兴兴地得到胜利的。

虽然在朋友之中,偶然以质问来取笑是可以的,不过不可用得太多了,更不可使之成为习惯。倘若你专用质问的态度向人进攻,而反被对方以更大的理由把你压倒时,你将会丢脸。以温厚待人就是为自己留有余地,向前冲得太猛,摔得也越狠。

用质问式的语气来谈话,是最易伤感情的。许多夫妻不睦,兄弟失和,同事交恶,都是由于一方喜欢以质问式的态度来与对方谈话所致。除遇到辩论的场面,质问是大可不必的。如果你觉得对方的意见不对,你不妨立刻把你的意见说出,何必一定要先来个质问,使对方难堪呢?有些人爱用质问的语气来纠正别人的错误,这足以破坏双方的情感。被质问的人往往会被弄得不知所措,自尊心受到大大的打击。尊重别人,是谈话艺术必需的条件,把对方为难一下,图一时之快,于人于己皆无好处。你不想别人损害你的尊严,你也不可损伤别人的自尊心。

忌挑刺。

千万不要故意地与人为难,有的人专门喜欢表示自己与别人意见不同。这种处处故意表示自己与别人看法不同的人,和处处随声附和的人一样,都是不老实的。口才是帮助你待人处世的一种方法,没有人愿意做一个口才很好却到处不受欢迎的人。不要为了要表现你的口才,而到处逞能,惹人憎厌,口才一定要正确而灵活地表现。

忌虚伪。

对于你不知道的事情,不要冒充内行。不懂装懂是一种不老实的自欺欺人的行为,你知道多少,就说多少,没有人要求你做一个百科全书。即使一个很有学问的人,也必有所不知。所以,坦白地承认你对于某些事情的无知,这绝不是一种耻辱,相反的,别人会认为你的谈话有值得考虑的价值,因为你不虚伪,没有吹牛。

6、训练责怪的话鼓励说

怎样才能鼓励他人前进?

派克·巴洛特是法国国家马戏团的著名驯兽师。他有一个狗与小马的节目非常受人欢迎。他训练狗的样子特别有意思。旁人会发现,当狗有了一点点的进步时,派克·巴洛特便会去拍拍它,夸奖它,还给它肉吃,并逗它一阵子。

当然,这并不是什么新鲜的玩艺儿,因为几个世纪以来,大多数驯兽师都采用这样的方法去训练动物。但是,难道这对我们真的没有很重要的启发吗?

为什么我们要改变别人时,不用赞扬鼓励去代替斥责呢?就像训练小狗一样,即使它获得了一点点那怕是最小的进步,我们都可以给予它赞美和激励的。事实上,只有激励才会让人们更有效地不断进步。斥责也许可以让人们进步,但效果不会太好,而且肯定不适合大多数人。

两百年前,拿破仑曾问贡庞夫人:“传统的教育体制似乎一无是处,要让人们受到良好的教育。我们缺少什么呢?”

“母亲!”贡庞夫人回答说。

这个答案深深地打动了这位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帝。“不错!”拿破仑说:“在这个词里包含着一种教育体制。那么请您费心,务必要培养出知道怎样教育自己孩子的母亲。”

是的,推动世界的手往往是推动摇篮的手。一个家庭,哪怕家徒四壁,只要有一个正直、善良、勤劳和乐观的女人。这样的家庭仍是心灵的圣堂与成长的源泉。

古今中外,许多杰出人物都有一个伟大的母亲。如果说这些杰出人物推动了世界,那是因为他们的母亲推动了他们。记得有这样一句话“民族之间的较量,就是母亲与母亲之间的较量”。

中国有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一个孤身抚养孩子的母亲,为了让孩子有一个更好的成长环境,连续搬家三次,她的这种行动成就了儒家思想的一个伟大人物,人们称之为“亚圣”。

她的孩子叫做孟子,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人们都知道孟子是中国思想史上的一颗璀灿的明星,但是想像一下,如果没有这样一位远见卓识的母亲,中国损失掉的会是什么?

推动世界的手往往是推动摇篮的手。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英国前首相希思、英国歌唱家埃尔顿·约翰、电影演员史泰隆、国际象棋大师加里·卡斯帕罗夫……在各自的领域里他们并非都是最聪明、最富创造性或最佳人选,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生活在父母离异的单亲家庭,或者父亲是个百依百顺的男子。是母亲帮助子女树立雄心壮志,并为他们的成功倾注了全部精力。

22岁能成为世界上最年轻的国际象棋冠军的国际象棋大师加里·卡斯帕罗夫,绝对是国际象棋史上的奇才。卡斯帕罗夫能讲15国语言,是一位很有造诣的数学家、计算机专家、纽约华尔街杂志的定期撰稿人。

7岁那年,卡斯帕罗夫的父亲不幸去世。从此,他的母亲克拉拉成了他前进的指导力量。在卡斯帕罗夫的自传《变化的童年》中,卡斯帕罗夫把童年对象棋的兴趣归结于观看母亲下棋。是母亲鼓励他树立强烈的自信,使他最终成为了国际象棋世界级大师。

前美国第一夫人、现任纽约州参议员希拉里在其回忆录《亲历历史》中曾深情地记录了,母亲对自己成长中的巨大影响。她提到过这样一个小故事,她们全家搬到帕克里奇不久,母亲发现她不爱出去玩,有时还哭着回家,诉说街对面奥卡拉汉家的小女儿苏西老是推撞她。苏西有几个哥哥,她总是动粗。当时,希拉里才四岁,但母亲担心这么下去的话,她这一辈子恐怕会懦弱成性。有一次她又跑回家,却被母亲拦住了。

“回去,”母亲命令他,“若苏西打你,我允许你回击,你必须学会保护自己,我们家容不下懦夫。”后来她告诉希拉里,她站在餐厅的窗帘后面,看着希拉里抬头挺胸地过马路。

几分钟后,小希拉里高兴地回家,脸上闪着胜利的光芒。“男孩子们愿意和我玩了。”她说,“而且苏西愿意和我做朋友!”自此她和苏西成了好朋友,并且友谊一直保持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