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命是因果在捣鬼
21397400000055

第55章 修炼篇:因果四训(23)

世界上有两种人:空想家和行动者。空想家们善于谈论、想象、渴望、甚至于设想去做大事情;而行动者则是去做!空想家,似乎不管怎样努力,都无法让自己去完成那些你知道自己应该完成或是可以完成的事情。

著名作家海明威小的时候很爱空想,于是父亲给他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人向一位思想家请教:“你成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成功的关键是什么?”思想家告诉他:“多思多想!”

这人听了思想家的话,仿佛很有收获。回家后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一动不动地开始“多思多想”。

一个月后,这人的妻子跑来找思想家:“求您去看看我丈夫吧,他从您这儿回去后,就像中了魔一样。”思想家跟着到那人家中一看,只见那人已变得形销骨立。他挣扎着爬起来问思想家:“我每天除了吃饭,一直在思考,你看我离伟大的思想家还有多远?”

思想家问:“你整天只想不做,那你思考了些什么呢?”

那人道:“想的东西太多,头脑都快装不下了。”

“我看你除了脑袋上长满了头发,收获的全是垃圾。”

“垃圾?”

“只想不做的人只能生产思想垃圾。”思想家答道。

我们这个世界缺少实干家,而从来不缺少空想家。那些爱空想的人,总是有满腹经纶,他们是思想的巨人,却是行动的矮子;这样的人,只会为我们的世界平添混乱,自己一无所获,而不会创造任何的价值。

在父亲的教导下,海明威后来终其一生也总是喜欢实干而不是空谈,并且在其不朽的作品中,塑造了无数推崇实干而不尚空谈的“硬汉”形象。作为一个成功的作家,海明威有着自己的行动哲学。“没有行动,我有时感觉十分痛苦,简直痛不欲生。”海明威说。正因为如此,读他的作品,人们发现其中的主人公们从来不说“我痛苦”、“我失望”之类的话,而只是说“喝酒去”、“钓鱼吧”。

海明威之所以能写出流传后世的名著,就在于他一生行万里路,足迹踏遍了亚、非、欧、美各洲。他的文章的大部分背景都是他曾经去过的地方。在他实实在在的行动下,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思想是好东西,但要紧的是付诸行动。任何事情本来就是要在行动中实现的。

从空想家转变为行动者的第一步至关重要:“每天都尝试去做一点儿你原本不喜欢的事。”乍一看,这一建议似乎不合逻辑,不仅有点儿冒傻气,还带着点儿自虐的意味。然而,我第一次看这句话的时候,便感受到了它所蕴含的智慧。

凡事行动就是成功的一半,第一步是最重要的一步,行动应该从第一秒开始,而不是第二秒。

有一天,上帝来到人间,遇到一个智者,正在钻研人生的问题。上帝敲了敲门,走到智者的跟前说:我也为人生感到困惑,我们能一起探讨探讨吗?

智者毕竟是智者,他虽然没有猜到面前这个老者就是上帝,但也能猜到绝不是一般的人物。他正要问上帝您是谁,上帝说:我们只是探讨一些问题,完了我就走了,没有必要说一些其他的问题。

智者说:我越是研究,就越是觉得人类是一个奇怪的动物。他们有时候非常善用理智,有时候却非常的不明智,而且往往在大的方面迷失了理智。

上帝感慨地说:这个我也有同感。他们厌倦童年的美好时光,急着成熟,但长大了,又渴望返老还童;他们健康的时候,不知道珍惜健康,往往牺牲健康来换取财富,然后又牺牲财富来换取健康;他们对未来充满焦虑,但却往往忽略现在,结果既没有生活在现在,又没有生活在未来之中;他们活着的时候好像永远不会死去,但死去以后又好像从没活过,还说人生如梦……

智者对上帝的论述感到非常的精辟,他说:研究人生的问题,很是耗费时间的。您怎么利用时间呢?

是吗?我的时间是永恒的。对了,我觉得人一旦对时间有了真正透彻的理解,也就真正弄懂了人生了。因为时间包含着机遇,包含着规律,包含着人间的一切,比如新生的生命、没落的尘埃、经验和智慧,等等人生至关重要的东西。

智者静静地听上帝说着,然后,他要求上帝对人生提出自己的忠告。

上帝从衣袖中拿出一本厚厚的书,上边却只有这么几行字:

人啊!你应该知道,你不可能取悦于所有的人;最重要的不是去拥有什么东西,而是去做什么样的人和拥有什么样的朋友;富有并不在于拥有最多,而在于贪欲最少;在所爱的人身上造成深度创伤只要几秒钟,但是治疗它却要很长很长的时光;有人会深深的爱着你,但却不知道如何表达;金钱唯一不能买到的,却是最宝贵的,那便是幸福;宽恕别人和得到别人的宽恕还是不够的,你也应当宽恕自己;你所爱的,往往是一朵玫瑰,并不是非要极力地把它的刺根除掉,你能做的最好的,就是不要被它的刺刺伤,自己也不要伤害到心爱的人;尤其重要的是:很多事情错过了就没有了,错过了就是会变的。

智者看完了这些文字,激动地说:只有上帝,才能……

抬头一看,上帝已经走的没影没踪了,只是周围还飘着一句话:对每个生命来说,最最重要的便是: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上帝。

只要从早上睁开眼睛那一刻开始,你就马上行动起来,一直行动下去,对每一件事都要告诉自己立刻去做,你会发现,你整天都充满着行动力的感觉,这样持续下去,你可能就养成了马上行动的好习惯了。

所以,现在看到这里,请你不要再想了,再想也没有用,去做它吧!!任何事情想到就去做!放下书本,现在就做!去行动!

2、训练说干就干

一位爱好写作的青年向鲁迅请教“成功秘诀”。鲁迅拉着他的手一块来到海滨,要他下水游泳。这位青年怔了一下,急忙掏出一本《怎样学游泳》的书,坐在礁石上看了起来,只有两只脚丫伸进水面搅来晃去。鲁迅问:“这本书你以前看过没有?”

青年答道:“看过五六遍了,但总觉得没有全部背熟……”

鲁迅说:“我来帮帮你!”说着,便把这位青年推进水里。

这位年轻人终于在水中学会了游泳。

一个人要想做成某一件事,必须积极地行动起来,投身到你要从事的事情当中去。一开始,你的经验未臻成熟,可能处处不顺手,久之你却胜任有余。

成功的方法,归根结底,是先迈出第一步,然后一步一步往下走。

一位美国老太太从纽约步行到佛罗里达州的迈阿密市。抵达后,记者问她,您是如何鼓起勇气徒步旅行的?

她回答得非常轻松;“我迈出了第一步,我所做的一切就是这样。当我走了第一步,接着便有了第二步,然后再一步,一步一步的,我就到了这里。”

要成功,你不必花太多的时间去思考,你必须迈出第一步,然后一步一步地走下去。

迈出第一步很能很重要,这表明你已经开始行动了。一旦行动起来,如果你决心成功,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你就会进入状态,你就会背水一战,你就会积累冲劲。冲劲将有助于你走向成功,因为行动起来的冲劲能够比较容易地克服一些障碍。一匹狂奔的战马,再大的障碍也很难阻止它前行。

智者说:“如果没有行动就等于死亡。”行动起来总会带来价值,没有行动就没有价值。只要你强迫自己迈出第一步,继续前进就不那么困难了,只要你立刻行动起来,再难的事情也会变得很容易。

很多东西原本就是要在行动中去学习,去见识,去经历,不是事前可以准备的。你想事事准备好后再行动,也许永远也动不起来。因此,一旦你立定目标,就要当机立断,大胆地去行动。

智者虽有千虑,如果不立即行动,也将一事无成。愚者虽少智慧,只要在行动中磨练自己,也将心想事成。在任何时候,我们不要忘记提醒自己:立刻行动,首先迈出第一步,切勿坐失良机!

懒惰、好逸恶劳乃是万恶之源,懒惰会吞噬一个人的心灵,就像灰尘可以使铁生锈一样,懒惰可以轻而易举地毁掉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

亚历山大征服波斯人之后,他有幸目睹了这个民族的生活方式。亚历山大注意到,波斯人的生活十分腐朽,他们厌恶辛苦的劳动,却只想舒适地享受一切。亚历山大不禁感慨道:没有什么东西比懒惰和贪图享受更容易使一个民族奴颜婢膝的了;也没有什么比辛勤劳动的人们更高尚的了。

有一位外国人周游世界各地,见识十分广泛。他对生活在不同地位、不同国家的人有相当深刻的了解,当有人问他不同民族的最大的共同性是什么,或者说最大的特点是什么时,这位外国人回答道:“好逸恶劳乃是人类最大的特点。”

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一个民族而言,懒惰都是一种堕落的、具有毁灭性的东西。懒惰、懈怠从来没有在世界历史上留下好名声,也永远不会留下好名声。懒惰是一种精神腐蚀剂,因为懒惰,人们不愿意爬过一个小山岗;因为懒惰,人们不愿意去战胜那些完全可以战胜的困难。

因此,那些生性懒惰的人不可能在社会生活中成为一个成功者,他们永远是失败者,成功只会垂青那些辛勤劳动的人们。有些人终日游手好闲、无所事事,无论干什么都舍不得花力气、下功夫,但这种人的脑瓜子可不懒,他们总想不劳而获,总想占有别人的劳动成果,他们的脑子一刻也没有停止思维活动,他们一天到晚都在盘算着去掠夺本届于他人的东西。正如肥沃的稻田不生长稻子就必然长满茂盛的杂草一样,那些好逸恶劳者的脑子里就长满了各种各样的“思想杂草”。懒惰这个恶魔总是在黑夜中出现,它直视那些头脑中长满了这些‘思想杂草”的懦夫,并时时折磨他们、戏弄他们。

那些游手好闲、不肯吃苦耐劳的人总是有各种漂亮的借口,他们不愿意好好地工作、劳动,却常常会想出各种理由来为自己辩解。确实,一心想拥有某种东西,却害怕或不愿意付出相应的劳动,这是懦夫的表现。无论多么美好的东西,人们只有付出相应的劳动和汗水,才能懂得这美好的东西是多么地来之不易,才能愈加珍惜它。即使是一份悠闲,如果不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而得来的,这份悠闲也就并不甜美。不是用自己劳动和汗水换来的东西,你就不配享用它。

人都有惰性。睡在阳光下:暖洋洋地不想起来;坐在树阴下聊天不愿工作或沉迷于娱乐厅中流连忘返,致使好多应该做的事情没有做,也使好多本应成功的人平平淡淡,其罪恶之首,就是懒惰。懒惰是一种习惯,是人长期养成的恶习。这种恶习只有一种成果,那就是使人躺在原地而不是奋勇前进。因此,要想具有一定成就就要改掉这种恶习。

我们周围,总有许多人办事拖拖拉拉,他们经常要做的是包括闲谈、喝咖啡、削铅笔、阅读书报、处理私事、清理文具、看电视以及其他几十种小事,而很少花时间干正事。

有一个方法可以戒掉这个毛病,就是命令你自己:“我现在很好,马上可以动手,再拖下去就完蛋了。我要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用在正事上。”许多人的拖拉,是因为形成了习惯。对于这样的人,无论用什么理由,都不能使他自觉放弃拖拉的习惯。因此,需要重新训练,培养他们良好的积极工作的习惯。

青年人要对自己负责,将来的生活才会有充满快乐、幸福,才是成功的,而快乐与幸福的方法之一就是劳动。经常从事一些适宜的劳动,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有益无害的。

辛勤的劳动是成功的阶梯,勤劳的习惯是成功的动力。那些形成了工作习惯的人总是闲不住,懒惰对他们来说是无法忍受的痛苦。即使由于情势所迫,他们不得不终止自己早已习惯了的工作,他们也会立即去从事其它工作。那些勤劳的人们总是很快就会投入到新的生活方式中去,并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寻找,挖掘出生活中的幸福与快乐。青年人要享受成功的幸福,首先得要有勤的习惯来付出你的辛劳汗水,只有这样,你才会收获耕耘的快乐。

懒惰是一种恶劣而卑鄙的精神重负,人们一旦背上了懒惰这个包袱,就只会整天怨天尤人,精神沮丧、无所事事,这种人完全是一个对社会无用之人。

3、训练愈快愈好

美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总统林肯,小时候生长在偏远的乡村丛林边,他居住的简陋小木屋无窗无门,远离学校、教堂、铁路,那里没有报纸、图书,甚至连日常生活的必需用品都很匮乏,更谈不上生活中的种种享受了。每天他必须步行几个小时到“邻近”的一所简陋的学校里去念书;他必须在荒野中跋涉几十里才能借到一本他想看的书。然后,他不顾一天的艰苦劳累,借着木柴的火光阅读。林肯从不消极地等待机会,就是在这种严酷的生活环境中,造就了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

很多人都有拖延的习惯。清晨,当你被闹钟从睡梦中惊醒,想着自己所订的计划,却又舍不得被窝里的温暖;一边不断地对自己说该起床了,一边又不断地给自己寻找借口——再等一会儿。于是,在恋恋不舍的挣扎之中,又躺了5分钟,甚至10分钟。

拖延是一种习惯。有人曾对一天的时间利用情况进行过统计,惊讶地发现,“拖延”耗掉了我们一天1/5的时间,甚至更多。

很多情况下,拖延是因为人的惰性在作怪,每当自己要付出劳动或要做出抉择时,每当自己对某项工作产生畏难情绪时,每当我们想逃避某件不愿意去面对的事情时,我们总会为自己找出一些借口或理由,总想让自己过得轻松些、舒服些。有的人能在瞬间果断地战胜惰性,积极主动地面对挑战;而有的人却深陷“挣扎”的泥潭,自己被主动性和惰性拉来拉去,不知所措,无法定夺……可时间就这样被一分一秒地浪费了。

其实拖延就是纵容惰性,也就是给了惰性机会,如果形成习惯,它会很容易消磨人的意志,使你对自己越来越失去信心,怀疑自己的工作,怀疑自己的目标,怀疑自己的能力,甚至会使自己的性格变得优柔寡断,养成一种办事拖拉的工作作风。

我们要想尽一切办法不去拖延。最好的办法是逼迫法,也就是在知道自己要做一件事的同时,立即让自己动手去做,绝不给自己留一秒钟的思考余地,千万不能让自己拉开和惰性开战的架势。对付惰性最好的办法,就是根本不让惰性出现。在事情的开始,总是先有积极的想法,然后当头脑中一出现“我是不是可以……”这样的问题,惰性就出现了,“战争”也就开始了。一旦开仗,结果就难说了。所以要能在积极的想法一出现时就马上行动,那样惰性就没有乘虚而入的可能了。

爱默生说:“紧着驱赶他的四轮车到星球上去的人,倒比在泥泞的道上追踪蜗牛行迹的人,更容易到达他的目的地。”

某大学有两位同学,是从同一个地方来的,他们住在同一间寝室里,既是同学又是同室,两个人的感情非常好。他们约定,一定要一起读到博士研究生。

本科毕业的时候,两个人分别分到了两处待遇非常优厚的单位。其中一人仍然坚持读书,准备应考,另一人却认为应该工作几年,等有了一些积蓄再说。

过了几年,其中的一人考取了硕士研究生,另一人当了科长。两人见面时,说起当年的理想,读书的同学劝当上了科长的同学继续读书,可是他说,等当上处长再说吧。

又过了几年,读书的同学博士毕业后,去了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