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两败俱伤
原文
(苏代谓赵惠王)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拑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
——战国策·燕策
译文
(赵国将要伐燕,苏代去游说赵惠王,)臣来赵国途中经过易水,看到一只蚌正在晒太阳,有一只鹬去啄蚌的肉,蚌用两片壳夹住鹬的喙。鹬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会有死蚌。”(蚌离水就活不久,你还是松口吧!)蚌则对鹬说:“今天不放,明天不放,就会有死鹬。”双方都不肯放开,因此被渔翁将两者一并抓走。如今赵国将要攻打燕国,两国相持不下(实力相当),双方国力耗穷,我恐怕秦国坐收渔翁之利啊!
活学活用
这个故事大家耳熟能详,可是年代与事迹皆不可考,而《战国策·燕策》中另有一个相似故事:
燕昭王时,燕国发生饥荒,赵惠王准备趁火打劫。这时,楚国派了一位将军出使燕国,路过魏国时,魏国将军赵恢建议他居间调停,这位楚将就去对赵王说:“从前,吴国趁齐国饥荒而伐齐,前方还没打赢,后方却遭越国偷袭;如今大王想趁燕国饥荒而攻打燕国,恐怕强秦要重演越国的故事了。”赵惠王闻言,停止进攻计划,而燕昭王则重谢这位楚国使者。
战国时代列国相攻,第三者坐收渔翁之利的故事不胜枚举,例如“二虎相斗,必有一伤”的故事,是看到二虎相斗,坐等结果而行动。又如本书“战胜无加,不胜则死”一篇,是按兵不动,让双方担心被揩油而罢兵。又如“鬼且不知也”一篇,是小国等待大国打出结果,再和战败一方结盟的生存之道。策略各有不同,但都是用一个“等”字诀。
智慧金言
了解“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道理,就不该轻启战端——一旦鹬喙已下啄,蚌壳也已闭合,那时候就收不回喽!
唇亡齿寒
原文
秦攻赵长平,齐、楚救之。秦计曰:“齐、楚救赵,亲,则将退兵;不亲,则且遂攻之。”
赵无以食,请粟于齐,而齐不听。苏秦谓齐王曰:“不如听之,以却秦兵;不听则秦兵不却,是秦之计中,而齐、燕之计过矣。且赵之于燕、齐,隐蔽也,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今日亡赵,则明日及齐、楚矣。且夫救赵之务,宜若捧漏瓮,沃燋釜。夫救赵,高义也;却秦兵,显名也。义救亡赵,威却强秦兵;不务为此,而务爱粟,则为国计者过矣。”
——卷九·齐策二
译文
秦国攻打赵国长平,齐国、楚国救援赵国。秦王谋划说:“齐国、楚国援救赵国,如果三国关系亲近,那么我们就退兵;如果不亲近,那么我们就继续攻打长平。”
赵国军队粮食不够,向齐国借粮,而齐国不借。苏秦对齐王说:“您不如答应借给赵国粮食,使秦国退兵;如果不答应借粮给赵国,秦兵就不会退兵。这样正中了秦国的计策,齐、燕两国就失策了。况且赵国对燕国和齐国来说,很隐蔽,就像牙齿有嘴唇保护一样,没有了嘴唇,牙齿就要受冻。今天秦国灭了赵国,明天就要轮到齐国、楚国了。而且救赵国一事,就该像捧着漏水的瓮、烧干的锅那样急迫。援救赵国,这是大义之举;使秦兵退却,又显耀了名声。大义救援将亡的赵国,威名使强大的秦兵退却,齐国不去致力于这样的大事,却只是爱惜粮食,这是为国家出谋划策的人有过失啊。”
活学活用
以中美经济关系为例,美国是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和第六大进口来源地,而中国则是美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第二大进口来源地和增长最快的出口市场。基于中国在全球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美国经济对中国的依赖,将不低于中国经济对美国的依赖。双方的经济关系,用“唇亡齿寒”来形容再恰当不过了。
智慧金言
唇亡齿寒,这是个我们熟知的成语,更是一个令人警醒的道理。
排除敌国贤臣
原文
晋献公欲伐郭,而惮舟之侨存。荀息曰:“周书有言,美女破舌。”乃遗之女乐以乱其政,舟之侨谏而不听,遂去。因而伐郭,遂破之。又谷欠伐虞,而惮宫之奇存。荀息曰:“周书有言,美男破老。”乃遗之美男,教之恶宫之奇,宫之奇以谏而不听,遂亡。因而伐虞,遂取之。
——战国策·秦策
译文
晋献公想要讨伐郭国,但是担心郭国有贤大夫舟之侨。荀息对晋献公说:“《书经》有名言,美女可以破坏忠臣谏言。”于是赠送郭君歌舞团,以败坏其国政,舟之侨劝谏无效,乃辞官回家。然后晋国发兵攻郭,灭了郭国。晋献公又想讨伐虞国,但是担心虞国有贤大夫宫之奇,荀息又说:“《书经》有名言,美男可以破坏老臣谋略。”于是赠送美男子给虞君,并教美男子讲宫之奇坏话,宫之奇因为数度劝谏不被采纳,愤而亡命外国。然后晋国发兵攻虞,灭了虞国。
活学活用
张仪在秦国,一直想要排斥另一位谋士陈轸,陈轸的门客田莘就向秦惠王讲了前述故事,提醒秦惠王:“楚国忌讳的就是秦国有横门君会用兵、陈轸有计谋,所以贿赂张仪来诽谤这两位大臣,希望大王不会像郭君、虞君一样。”秦惠王因而不接受张仪讲陈轸的坏话。
晋国攻灭虞国另有更脍炙人口的故事,亦即“唇亡齿寒”的典故。
根据《左传》和《史记》,荀息建议晋献公赠送名马和美玉给虞君,而非美男。后来灭了虞国之后,晋献公说:“美玉还是美玉,马的牙齿却长了(马老了)。”如果送的是美男子,恐怕要喟叹“美男已老”吧!
事实上,晋国两次向虞国借道讨伐虢国,而宫之奇劝谏虞君:“虢国与虞国是唇齿相依的关系,我担心唇亡而齿寒。”但是虞君都没听他的。或许,赠送美男子是更早的事情,虞君因此而不听宫之奇的劝谏。
智慧金言
历史上,“美人计”真可说是无坚不摧,例如西施离间了吴王夫差和伍子胥,貂蝉离间了董卓和吕布,王昭君更换来了汉朝和匈奴的长期和平。至于“美男计”,由于国君和重臣都是男性,除非遇到“断袖之癖”的国君,否则比较难以见效。
搞阴谋难免露出异色
原文
二君曰:“我知其然。夫知伯为人也,粗中而少亲,我谋未遂而知,则其祸必至,为之奈何?”张孟谈曰:“谋出二君之口,人臣之耳,人莫之知也。”
——战国策·赵策
译文
韩康子与魏桓子说:“我们懂得唇亡齿寒的道理。智伯这个人粗暴而不仁,万一我们的计划还没付诸行动,就被他知道了,肯定会招来大祸,那该怎么办?”张孟谈说:“计划出自两位大人的口,入我一人之耳,别人不可能知道的。”
活学活用
晋国六大家族内战,智氏最强,先后灭了范氏和中行氏,又向韩、魏、赵三家索取土地(目的在逼他们翻脸),韩康子和魏桓子忍气吞声捐出土地,但赵襄子不答应,于是智伯联合韩、魏出兵攻打赵。
三家联军围攻晋阳,三个月攻不下来,于是智伯决堤引晋水灌入城中,并且得意洋洋地说:“我现在才晓得水可以倾人之城啊!”韩康子与魏桓子相互以肘、脚示意,因为韩、魏的根据地也都在河边,两家已有反叛智伯之意。
赵襄子派张孟谈去敌营当使者,暗中联络韩魏二家,内外夹攻智伯。张孟谈对韩康子和魏桓子游说“唇亡齿寒”的道理,于是一拍即合,并有了前述对话。
阴谋密约可以守得住嘴巴,但不能保证守得住神色。张盂谈和韩魏二君密谋,就被智伯的族人智过看出有异,可惜智伯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未采信智过的话,最后被三家联手消灭。(请参考“请而不得,有悦色”一文)
春秋时,齐桓公大会诸侯,卫国国君迟到,齐桓公不高兴,就和管仲商量攻打卫国的计划。
桓公回到宫中,卫姬(卫君之女,桓公夫人)向桓公请罪,说:“我望见国君趾高气昂,有出兵征伐的气势;国君见到臣妾时,神色又动,想必是要讨伐卫国。”
隔天,桓公上朝,管仲问:“国君原谅卫国了吧?”桓公诧异:“你怎么知道?”管仲说:“因为国君今天上朝的举止恭谨、说话缓慢(无怒气),见到臣时,面露愧色,所以我猜到了。”
《吕氏春秋》评论这一段说,齐桓公虽然(口中)未说,(神情举止)却和暗夜中的烛光一样明显。
智慧金言
有道是:“禁口容易欺心难。”阴谋密计可以“出君之口,入我之耳”不讲出去,但是“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搞阴谋的人终难免露出异色。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原文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拑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故愿王之熟计之也。”惠王曰:“善。”乃止。
——卷三十·燕策二
译文
赵国准备攻打燕国,苏代为燕国对赵惠文王说:“我今天来,经过易水,河蚌正出来晒太阳,鹬鸟啄住了河蚌的肉,河蚌合住壳又夹住了鹬鸟的嘴。鹬鸟说:‘今日不吐,明日不吐,你蚌就死了。’河蚌也对鹬鸟说:‘今日不出,明日不出,你鹬就死了。’鹬鸟和河蚌都不肯放开对方,渔翁毫不费力就把鹬鸟和河蚌都抓住了。现在赵国准备攻打燕国,燕、赵两国长期对抗,百姓疲惫不堪,我担心强大的秦国就会成为‘渔翁’了。所以希望大王深思熟虑啊。”赵惠文王说:“好。”于是停止出兵进攻燕国。
活学活用
这是个著名的寓言,同时也是一个著名的教训。全球化时代,难免有诸多“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实例。2007年,娃哈哈与达能“鹬蚌相争”,放缓了对娃哈哈水的营销力度,无力抢占包装水市场,康师傅趁机强攻矿物质水,夺取了市场有利形势,成为得利的“渔翁”。
智慧金言
双方相争,互不相让,就会让第三方得到好处。
不战而屈人
原文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战国策·齐策
译文
齐威王的命令下达之初,群臣争相进谏,使得宫门和前庭有如市场一般(形容人多);几个月以后,偶尔还有人进谏;一年以后,虽然还有人想要进谏,却已没有题目可做了。燕、赵、韩、魏四国听说(齐国大治,施政无缺失),都向齐威王朝贡。这就是所谓的“在朝廷上战胜数国”。(内政修明,人心团结,国家一定强。)
活学活用
齐威王下达什么命令?他的命令是:“群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出寡人过错者,受上赏;上书谏言者,受中赏;街头巷议得到政府采纳者,受下赏。”有赏且无罪,当然抢着进谏。
齐威王为何下此令?因为宰相邹忌对他说:“齐国既大又强盛,大王宫中嫔娥和侍臣都有求于大王,群臣都畏惧大王,所以大王一定被蒙蔽得很厉害。”于是威王下达“求谏令”。
邹忌为何向国君进言?因为他的妻妾、宾客都说他比城北徐公还要英俊,可是他自己对着镜子,怎么看都比不上城北徐公,于是觉悟“妻妾都想讨好我,宾客都有求于我”,因而昧着良心说好听的话。邹忌将此事告诉齐威王,借以点醒国君“听谏以除弊”。
进谏者有赏,各种批评必定大量涌至。然而,几个月以后数量骤减,一年以后不再有题目,意味着一件事:所批评之事,都已获得改善!
齐恒公和管仲一同出游,途中看到一个废城墟,桓公问:“这是什么?”管仲回答:“这是从前郭公(郭国之君)的城址。”
桓公:“郭公的作风如何?”管仲:“郭公善善恶恶。”(郭公喜欢善事,厌恶坏事。)
桓公:“善善恶恶怎么会亡国?”
管仲:“因为郭公善善而不能行(不去行善),恶恶而不能去(无法除恶)。”
奖励谏言,重在革除弊端,否则就是白讲。若仅止于听谏而不能力行以兴利除弊,天天有人讲一样的事情,听多了也会烦!
智慧金言
古代名将“不战而屈人之兵”,就是以信义、军纪为武器,敌人自忖打不赢,而不敢来犯。“战胜于朝廷”则不限于军事范畴,只要内政修明,外交是内政的延长,军事是外交的手段,就会有“在朝廷上战胜敌国”的效果。
加深对手阵营内部矛盾
原文
张登曰:“今君召中山,与之遇而许之王,中山必喜而绝赵、魏。赵、魏怒而攻中山,中山急而为君难其王,则中山必恐,为君废王事齐。”张丑曰:“不可。臣闻之,同欲者相憎,同忧者相亲。今五国相与王也,负海不与焉。此是欲皆在为王,而忧在负海。……致中山而塞四国,四国寒心,必先与之王而故亲之,是君临中山而失四国也。”
——哉国策·中山策
译文
张登对齐国宰相田婴说:“阁下将中山君请来,礼遇之,并答应承认他为王,中山国必定欢喜而与赵、魏断交。赵、魏火大而攻击中山,中山君晓得阁下本来就不愿他称王,将因此自动废掉王号,而向齐国靠拢。”张丑说:“此计不通。常言道:欲望相同的人互相憎恨,忧患相同的人互相亲近。如今五国一同称王,而齐国未参与。他们共同的欲望是称王(理当相憎才对),而共同的忧患是齐国(因此才联合)。……单独召见中山而撇开另四国,将使四国为之心寒,一定会先支持中山君称王,并且刻意与中山国亲近。这样将使阁下因为让中山国臣服,反而加深了与四国的嫌隙。”
活学活用
这个故事的时代背景是有名的“五国相王”:魏、赵、燕、韩、中山五国一齐相互承认对方的“王号”。
西周时,只有周天子可以称王,周室东迁之后,王室式微,而诸侯的国势也发生了很大的消长,最初周武王(周公)所封的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完全不能和几番消长后的国力相称。南方的子爵之国楚国最先在春秋时称“王”,因而被中原诸侯视为僭越。进入战国时代,魏(梁)惠王最先和齐威王互相承认对方王号,之后秦惠王、韩宣王先后称王。本故事是魏国大将犀首邀约五国建立“合纵”之盟,以对抗秦、齐的“连横”,同时互相承认。
秦、齐一在西、一在东,故称“连横”,中间的五国乃称“合纵”,但力量相对弱。因此,后来的合纵盟约非联合南方强国楚不能成功。
齐王不乐见五国称王(同欲相憎),于是就其中最弱小的中山国,而对赵、魏说:“寡人羞与中山并列为王,我们一同灭了中山国吧!”中山君大为恐慌,就派张登去游说齐国宰相田婴(即靖郭君,孟尝君之父)。田婴的家臣张丑对张登的说辞提出反对看法,可是田婴仍然采纳了张登的建议,答应中山君称王。
张登于是再往赵、魏游说:“齐王原本羞与中山并列,如今却将答应中山称王,必然是想要中山为他打先锋,贵二国何不抢先承认中山王?”果然,赵、魏先承认中山王,而中山国遂加入“合纵国”,对抗秦、齐“连横”。
三国时,刘备得了益州与汉中,自己封为“汉中王”。当时的情况已是天下三分,但汉天子仍在,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战略事实上已完成阶段性任务,可是曹操自诩为周公,不想篡位,但对刘备称王大为“憎恶”。同样的道理,孙权的心里也是痒痒的,但却没胆子称王(同欲相憎)。
于是,曹操假天子之诏,要求孙权出兵讨伐僭越称王的刘备。但是,孙权心底明白,东吴和蜀汉得以生存,全靠两家合作抵抗曹魏(同忧相亲),所以虚辞敷衍曹操,答应“配合出兵”,由曹操先派兵攻打襄樊。结果,曹军被关羽“水淹七军”,孙权暗叫:“好险,没中计!”
智慧金言
“同欲相憎”是对手阵营内部矛盾的本质,可是若另有一方趁机插手其间,或见缝插针被识破,原本敌对的双方反而会转为“同忧相亲”。国际间的合纵连横,经常就在相憎与相亲之间,变化摆荡。
要有“一举多得”的高明
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