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读《荀子》学生活
21446600000001

第1章 导读

荀子,名况,又称荀卿、孙卿(荀、孙二字古代读音相近,卿为敬称),战国后期赵国人,主要活动于周赧王十七年(前298年)至秦王政九年(前238年)之间,是先秦时期儒家学派的最后一位大师,司马迁在《史记》中曾把他和孟子相提并论。

据《史记》记载,齐襄王时,荀子在稷下学宫中“最为老师”,曾三次担任稷下学宫的祭酒。秦昭王时,他曾游历至秦,与昭王和范睢谈论儒学之效和强国问题。不久回到齐国,却又因遭受谗言诽谤而离齐至楚。据《战国策·楚四》载,在此期间,楚国春申君曾任命他为兰陵令。楚考烈王二十五年(前238年),春申君被李园杀死,荀子也被免官,遂家居兰陵,著述讲学,直到逝世。

荀子逝世后,弟子门人在其著述和讲学记录等基础上加以整理。编撰成书,其中也包含了某些弟子们言谈的记录。西汉时,刘向奉命整理内阁藏书,对流传的各种版本去其重复,定为《孙卿新书》三十二篇。唐代杨倞为之作注,并重新调整了篇次,成为今本《荀的面貌。

荀子所处的时代,正是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争雄最炽烈的时期,也是我国封建社会制度逐渐形成并急剧变革的时代。在新制度下建立一个统一的国家,已成为时代的要求,诸子百家就此纷纷提出自己的学说,展开了激烈的争论。生当乱世而胸怀大志、卓有学识的荀子针对当时的形势,对孔子以来的儒家学说作了取舍发挥,提出了自己的思想。

首先是“隆礼”,即重视礼。荀子认为,礼是“法之大分,类之纲纪”(《劝学》),是“治辨之极”、“强国之本”、“威行之道”(《议兵》),因而礼是国家政治思想的基础。另外,荀子还强调“礼”的外化,即礼仪,认为只有靠一定的礼仪,才能维持相对稳定的上下等差关系,从而使“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富国》)。其次,礼、法结合是政治思想的显著特色。荀子认为法和礼一样,都是治理国家的根本,是衡量是非曲直的准绳。不过,统治者不仅要做到赏罚分明而适当,而且要与礼义教化相结合。这样,“礼乐则修,分义则明,举错则时,爱利则刑。如是,百姓贵之如帝,高之如天,亲之如父母,畏之如神明”,从而树立起“道德之威”(《强国》),建立起理想的封建制国家。再次,“尚贤使能”是荀子政治思想的积极方面。荀子认为,君主必须做到崇尚、任用贤能之人。《王制》篇说:“君人者,欲安,则莫若平政爱民矣;欲荣,则莫若隆礼敬士矣;欲立功名,则莫若尚贤使能矣。是君人者之大节也。”为此,他反对传统的任人唯亲和世袭制,主张“论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君道》),对宗周的血缘宗法制度予以否定。

荀子是一位唯物主义哲学家。他立足于现实,不相信鬼神的存在,以发展变化的观点看待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认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要求人们“明于天人之分”(《天论》),大胆提出了“人定胜天”的思想,在哲学史上具有极大的进步意义。荀子特别强调后天的学习。他认为,人性是“恶”的。正因为人性恶,才需要后天的外部教化和自我修养,提出了“学不可以已(《劝学》)”的教育主张。

《荀子》书中各篇大都通篇议论,有论点、论据,结构完整,说理透辟,标志着论说散文的成熟。荀子学识广博,论证中多引儒家经典文句,行文又汲取战国纵横家之长处,故行文句式整齐,辞采宏富,注重修辞的运用,语言颇具韵律美和形象美。为了指导大家阅读《荀子》,把握其思想精髓,我们从中选择了部分有代表性的名言警句,以故事的形式加以阐发,期望能在趣味性阅读中领略先哲的积极思想,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以促进今天的精神文明建设。

由于荀子强调礼法并用,与孔子、孟子的政治思想有所不同,故被后代儒者认为是“大醇而小疵”,其著作没有被列入儒家“经典”,而是被作为一般周秦诸子来对待的,而《荀子》的流传版本也远没有《论语》、《孟子》那般繁富。今以1935年世界书局所刊《诸子集成》中所收的王先谦《荀子集解》为底本,选取名言四十八则,诠说其要义,并以故事深化其主题,使读者领略《荀子》的精华。若要进一步了解原作,可阅读董治安、郑杰文汇撰、齐鲁书社1997年出版的《荀子汇校汇注》,杨柳桥著、齐鲁书社1985年出版的《荀子诂译》,张觉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出版的《荀子译注》,王森译著、中国书店1992年出版的《荀子白话今译》等今人整理译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