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读《荀子》学生活
21446600000047

第47章 议兵篇(5)

据学者们的研究,荀子在初任兰陵令不久,就因遭受谗言而被免官,于是荀子不得不离开楚国到了赵国,赵孝成王待以上卿之礼。在赵国宫殿上,荀子与临武君(楚国将领,姓名不详)在赵孝成王面前议论用兵的要领。荀子总结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军事斗争经验,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了较为独到的军事思想。当议论到怎样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军事将领的时候,荀子说:作为一个军事将领,他的智慧在于不用没有把握的计谋,他的行动最重要的在于没有过失,他做事情应该是毫无反悔。事情能够做到没有反悔也就行了,而不能要求一定成功。不要只想保住自己的将帅地位而失掉;不要急于求胜而忘记失败的可能;不要只重视内部政令威严而轻视外敌;不要只看到事物的有利方面而不顾有害的一面;凡是考虑事情要深思熟虑,在用财物赏赐时不要吝啬等。在采取军事行动之前,一定要周密地考虑并慎之又慎,而且这种周密的态度应该是始终如一的,这样才能取得军事上的胜利。

荀子的总结绝非无的放矢,历史上军事家们先胜而后败的事例并不在少数。而在日常生活中,慎始慎终的思想对于我们处理事情也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古往今来,大凡有所作为之人,在创业之始,几乎没有不谦恭谨慎、听纳忠直之言的;但在取得成功之后,能够慎终如始的却往往凤毛麟角,其原因何在?俗语云:满招损,谦受益,骄傲自满是其一;然而,很少有人想到,一个人的嗜好也可能是不能终成善果的重要因素,五代时期后唐庄宗李存勗的故事就是其中之一。

传说李存勗的父亲晋王李克用临终之时,赐给他三枝箭,留下遗言说:“梁国朱温是我的仇敌,燕王刘仁恭父子原本是我推荐而自立的,契丹耶律阿保机也曾经与我相约为兄弟之国,可现在,他们都背叛了我而投向梁国。这三件事,是我今生大恨,你千万不要忘记你父亲的心愿啊!”庄宗很恭敬地接受了这三枝箭,并把它们安置在太庙中。以后每次出征,都派官员到太庙,用少牢之礼(古代祭祀、宴飨只用猪、羊称少牢)请出箭来,用锦囊盛装,庄宗亲自背在身上,冲杀在前,等到凯旋时,再用少牢之礼将箭送回太庙。正是因为有这种亲自冲杀在前的精神,庄宗取得了一系列战争的胜利。

唐哀宗天事占五年(904年)李存勗即位之初,李克用刚死,其叔父李克宁作难,李存勗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大将周德威。当时周德威正与梁军对峙,听说后回到太原,李存晶对周德威说:“梁国军队对我国国君新丧幸灾乐祸,又认为我刚刚即位,不会有什么作为,应该趁他们懈怠的机会进兵攻打。”于是向上党进军。当军队到达三垂岗时,不禁想起父亲在此饮酒时曾经对他说:“这个儿子长相异常,一定能够继承我的事业。”李存勗感慨不已,军队也士气高涨。正遇上天降大雾,雾气四处弥漫,白天如同夜晚,军队在雾中行进,梁国军队不能发觉。李存勗的军队出其不意地发动进攻,城池很快被攻破,梁军大败。李存勗凯旋而归,向太庙告奠。晋军气势大盛,又恢复了往日的勇猛。

同年九月,晋军与蜀王王建、岐王李茂贞等前后夹击,打败梁军。天祐六年(905年),刘仁俊弃梁归晋,请求帮助,李存勗亲自领兵前往,又打败梁军。天祐七年冬,梁攻赵,赵王派人求救,众将都怀疑此事,劝说不要答应,李存勗不听,天祐八年正月又大败梁军,斩首三万,俘虏将校三百人,缴获战马三百匹。

天祐八年(907年),刘仁恭之子燕王刘守光称帝,天祐九年(908年),李存勗派周德威率兵讨伐。燕向梁求救,梁攻赵,被晋军击退。天祐十年十月,刘守光无奈声称投降,可事到临头又反悔,晋军攻破幽州城,生擒刘仁恭、刘守光父子。天祐十一年(910年),李存勗在太原杀死刘守光,在雁门杀死刘仁恭,剖心祭奠坟墓。在这期间,契丹数次进犯,也都被李存勗所派的军队击退。晋军力量逐渐强盛。而梁国在称帝以后,由于争权夺利的内讧不断,国力逐渐衰退,最终被晋军攻灭。李克用的临终遗愿基本都得到实现。923年,庄宗称帝,改元同光,定国号为唐,历史上称为后唐。不过,李存勗在志得意满之后,骄奢情绪逐渐占据上风。他原来酷好俳优之戏,又谙熟音律,能自己制作曲谱,所制作的乐曲在当时就流传,称为“御制”,甚至自己取了个艺名叫“李天下”。李存勗从身居王位到贵为天子,时常亲自粉墨登场,在内廷与优伶之人作乐。而优伶之人也渐渐得到宠幸,有的还掌握了军政大权。

在一次战斗中,一个名叫周匝的伶人被梁军俘获,他原来很受李存勗宠爱。直到梁被攻灭之后,周匝才得以返回,李存勗非常高兴。周匝就对李存勗说:“臣下被仇敌所获,而得以不死,全都是靠陈俊、储德源的功劳。臣下请求您每人封给一州之地作奖赏。”李存勗当即应允。大臣郭崇韬进谏说:“现在与陛下您一同攻取天下的,都是忠勇豪杰之士。如今大功刚刚告成,还没有对一人封赏,却先任命伶人为刺史,恐怕会使天下人感到寒心。千万不能这样做!”于是,这件事情暂时放下。但李存勗架不住身边伶人的屡次软磨硬泡,最终还是使二人如愿以偿。庄宗还振振有辞地对郭崇韬说:“我已经答应了周匝,现在没有兑现,使我感到没有脸面见这三个人。您说的话当然正确,但还是让我这样做了吧。”庄宗重视伶人的程度由此可见一斑。更严重的是庄宗还让景进等伶人在朝内掌权处理朝政,于是,伶人在外边飞扬跋扈,欺凌大臣,不可遏止。庄宗子李继岌与郭崇韬攻破蜀国不久,庄宗妻刘皇后就听信宦臣谗言,让李继岌杀了郭崇韬。伶人们以前经常受到郭崇韬的裁抑,这次心满意足,更没有人敢为郭崇韬说话。景进还借此机会诬陷郭崇韬的女婿、庄宗的弟弟李存义,说他要为郭崇韬报仇谋反,庄宗竟然听信谗言杀死弟弟。又因为朱友谦为梁国降臣,伶人索要贿赂,朱友谦无法满足,景进也诬陷他可能谋反。更加昏庸的庄宗居然将朱友谦和属将五六人一起灭族。

伶人在朝外也掌握军政大权,有一个叫史有琼的就管辖六州之地,但他根本不懂军事。由于庄宗的滥杀无辜,激起了军民的猜疑,赵在礼就在邺城起兵反抗。史有琼先是不肯给军将军队,不准备平叛,还大言不惭地说:“等贼兵来了也不晚。”可等到赵在礼兵至城下,他却吓得仓皇逃跑。由此可见,叛乱形势真正威胁到了庄宗的统治。

有一个叫郭从谦的伶人曾经拜郭崇韬为叔父,又是李存义的养子,二人被杀,郭从谦愤愤不平,称二人冤枉。当时,有个叫王温的宫廷侍卫也因不满而想作乱被杀,庄宗对郭从谦玩笑说:“你与郭崇韬、李存义是一党,又让王温谋反。现在还想干什么呢?”郭从谦更加害怕,于是欺骗属下兵将说:“皇上因为王温的缘故,等攻灭叛军,就活埋了各位。”兵将信以为真,都想造反。正好李嗣源在外地起兵,郭从谦就趁机在内部造反,庄宗终于被乱军射死。

智慧金言

庄宗的悲剧是他自己酿成的,如果他能保持积极的进取心,将精力放在统一天下的大业中,像开始想要完成父亲遗愿一样努力,谨慎地任用大臣,又怎么会因为一个伶人作乱而被杀死呢?对后人来说,这固然是一件大事,但在小事上,我们不也应该吸取教训、慎之又慎吗?

令行禁止玉事毕

荀子曰:“以守则固,以征则强,令行禁止,王者之事毕矣。”这句话的意思是:只要能做到令行禁止,统一天下的事业就可以完成了。

统一是战国时期的大趋势,但在如何统一的问题上,各家都曾经提出自己的主张。荀子作为儒家的代表人物,他看重的是政治教化后所带来的真正的统一,而不是武力形式上的兼并。形式上的兼并容易做到,但如果不能把所占有土地上的老百姓真正感化,与自己融为一体,自己的号令得不到执行,那这种兼并绝不会长久,何况真正地统一呢?因而他认为:只能兼并而不能巩固,那一定会得而复失;不能兼并又不能巩固他原来的土地、政权,那一定会亡国。当然,荀子并非不看重军事力量,只是他所重视的不仅是军事,而是与军事结合在一起又高于军事的政治。因此,这里的“令行禁止”实际上已经包含了军事和政治两个层面的意义。

荀子的这一军事斗争思想对后代战争影响深远,高超的军事家往往都是具有相当政治头脑的人,军事斗争中就包含着卓越的政治斗争。而且在古代,要训练一支能攻能守、令行禁止的军队也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就更要求军事指挥者深有谋略,执法严明,春秋时期的孙武就是其中出色的一个。

春秋时期的孙武在当时就是有名的军事家,他研究兵法多年,写成兵书十三篇,可以说是一个用兵如神的人物。吴国和楚国东西接壤,在历史上连年征战不已。吴王阖闾三年(前512年),吴王又想攻打楚国,却又觉得时机不成熟,苦闷之余,惟有长叹数声。群臣都不知原因,只有伍子胥知道吴王之所以迟迟不出兵,是因为缺少一个足智多谋的统帅。于是,他向吴王推荐了孙武。吴王大喜,立即决定请孙武前来。

孙武来到吴国,一见吴王,就呈上自己所写的兵书十三篇。吴王认真阅读后,禁不住击节称叹,认为伍子胥所说绝非虚谈。可转念一想,孙武书写得好,可有没有实际用兵本领呢?于是吴王决定试验一次。有一天,吴王请来孙武,对他说:“你的兵法好极了,你能不能用你的兵法训练一次兵士?”孙武慨然回答说:“完全可以。”吴王想难为孙武,就说:“用妇女试试行吗?”孙武仍然说:“可以。”吴王就把宫中的美女一百八十人和最宠爱的两个妃子,全交给孙武指挥。孙武率领这群轻歌曼舞的“军队”来到操练场,命令她们手拿长戟,分成两队,命两个宠妃做队长,然后开始训练。吴王亲自观看。

孙武问宫女:“知道你们的前心、后背和左右手吗?”宫女们嘻嘻哈哈的回答:“知道。”孙武又说:“向前,就是看心的前面,向左,就是看左手的方向;向右,就是看右手的方向;向后,就是看背对着的方向。你们清楚了吗?”宫女们都说清楚了。然后,孙武又向这群“军队”郑重宣布了应当遵守的纪律和惩罚规则,并且反复说明,直到都明白为止。于是下令开始训练。

孙武击鼓发令说:“向右!”宫女们却都掩口嬉笑,她们都觉得新鲜好玩,根本没有人按命令去做,队伍乱得不成样子。孙武见状,命令她们重新排好队又一次说明了所要做的动作规范,重申了军纪,在她们回答“清楚了”以后,又击鼓发令:“向左!”可这一次宫女们笑得更加厉害,有人甚至笑得直不起腰。吴王看了,也不觉好笑,同时又觉得孙武练兵也不过如此。

孙武又一次整好队伍,很严厉地对他的“军队”说:“我的命令已经向你们反复交代清楚了,你们第一次不执行尚可原谅,可第二次还不执行就是你们的过错了。按照军法,现在我命令:立刻斩了两个队长!”原本等候看孙武笑话的吴王这下坐不住了,急忙传下命令:“我已经知道将军善于用兵了,千万不要杀了这两个妃子,我离开她们,饭也吃不香,觉也睡不好,免除她们的罪过吧!”孙武却回答说:“我已经接受大王的命令,用兵法操练这支军队,可两个队长不听指挥,违反军纪,不斩首示众,军法何用?”坚持杀掉两个队长,将二人的首级拿到队伍前示众。然后,孙武又挑选出另两个宫女做队长,重新击鼓发令。这一次,无论向左,向右,向前,向后,所有动作严肃整齐,再也没有人敢出声,目光斜视。于是,孙武派人报告吴王:“军队已训练整齐,请大王检阅。这支队伍任凭大王使用,即使赴汤蹈火,也不会退却!”

吴王亲眼看见两个宠妃被杀,心中恨恨不已,要不是怕被人扣上心胸狭窄、不重视人才的帽子,早就想把孙武杀掉,哪里还有心思检阅队伍,只派人对孙武说:“将军的本领我已经看过了,你先回休息吧。”孙武针锋相对地说:“大王只是喜爱兵书里的词句,并不能按照兵法的原则办事!”

过了几天,吴王疼爱妃子的心情渐渐平静,仔细一想,孙武不但兵书写得好,而且兵也练得出奇。伍子胥也在一旁劝说:“臣下我听说,不杀违反军令的人,则军法不明;军法不明,则难以制胜。现在大王渴求贤才,想称霸天下,不用孙武这样的人,又找谁去率兵远征呢?”吴王由此下决心拜孙武为大将。此后,孙武积极协助吴王作军事准备,阖闾九年(前506年),孙武和伍子胥等率兵攻楚,五战五胜,一直打到楚国都城郢,使吴国威震天下。

可见,军队的训练一定要做到“令行禁止”的程度,才能真正有用。而从孙武练兵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他绝不仅仅是一个军事家,他还是一位很有政治头脑的人。因为军队的训练固然需要严格,可如果不是凭着对当时形势的准确估计,他绝不会轻易做出斩杀吴王爱妃的决定。

智慧金言

若引申言之,那么各行各业的管理,比如企业的管理,如果能够做到令行禁止,整个单位就会像一个整体,高层决策也就会如大脑指挥手臂、手臂再指挥手一样,在商战中运用自如。前些年日本、韩国等都重视《孙子兵法》等书,并将其中的战略思想应用于商业经营,成效卓著,世人为之侧目。岂不知作为儒家著作的《荀子》中也是有这方面的遗产可以挖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