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丽时装下的隐痛--谈谈《纽约丽人》
《纽约丽人》(作家出版社出版,作者欣力)这个书名无疑香艳而刺激,根据此书改编的电视剧到美国开拍的消息近来也不时见诸报端,那么,它到底是一部什么样的书呢?不错,它的名字市场味儿很浓,但是,若有人想从中寻求感官刺激却注定要大失所望。这其实是一部骨子里十分严肃的作品,严肃得近乎古典。虽说背景是光怪陆离的纽约,人物的活动确也离不开波诡云谲的市场,但小说并未借助多少市场化的写作策略,既不展览欲望四溢的花花世界,也不着重表现海外华人的拼搏与发迹。在我看来,这本书的女性视角倒是比较突出的,女性独立意识比较强烈。应该说,这是一部描写在纷扰的商品化世界下,知识女性灵魂的痛楚和惨叫的作品。就这个意义来说,背景究竟在纽约还是在国内,关系都不很大,放在纽约只是更显豁罢了,这本书有一种沉思的调子,它是通向心灵深处的,大量笔墨盘桓在对人性的审视,精神的冲突和道德的内省上。整部书致力于在平静的表情之下揭示深隐的痛苦,具有强烈的精神追问性。
全书以三个旅美知识女性--汤潘,凌风,杜小藕的事业和婚恋经历为主线展开,围绕着她们的是一些中国的或外国的男性。表面看来,三个女人的运气都不错:汤潘一度成为蓝诗波跨国时装公司的首席设计师,有如灿烂的明星;凌风也是好运突降,只因在国内做医生时抢救过一个美籍华人老头儿,后来与之渐生感情,终于成了这个巨商的同居者,过上了中产阶级的优裕生活;杜小藕的情况也不差,在获得意外满足的婚姻之后,又顺利获得了博士头衔。然而,撩开这些炫目的令旁观者艳羡的外在的东西,将会发现,她们其实活得很痛苦,很无奈:凌凤卷入了遗产之争,杜小藕卷入了离异纠纷,汤潘在事业和情爱上遇到了双重夹击。她们所遭遇到的,不仅是一个中国女子能否融入海外社会并站稳脚跟的问题,主要还是作为现代女性能否在物欲和男权的压力下保持自我尊严和独立性的问题。具体说来,能否真正的“爱与被爱”,成为她们追问和求索的核心问题。
汤潘是全书的灵魂人物,也是作者价值立场的集中体现者。她到美国后堪称善于打开局面的强者,小说一开始就写她在时装节上风光占尽,一跃而成为首席设计师,在寸土寸金的纽约,登上了对一个华人来说几乎不可攀的高位。她完全靠自己的实力和才华。不过,红颜薄命,才高遭忌,这些中国的古话在纽约也同样应验,决不因在国外而有所不同。36岁的汤潘的内心很孤独,“像一尊渴望抚摸的雕像”。在风云变幻的市场上,同行的嫉妒,出卖,中伤很厉害,上司的猜忌,侮辱和翻脸就更叫人难以忍受,汤潘左冲右突,满身伤痕,虽骨气铮然,终难逃厄运。有些场面写的精彩,比如服装展示会上与雷恩的较量,可谓惊雷闪电,灵魂的风暴骤起,汤潘的心跳可闻。事实上,这一切并非导致她自杀的根本原因。杀她的,是爱的幻灭,是对人的失望。她的悲剧,是欲求真爱而不可得的连连碰壁的悲剧。她可以忍受最冷酷的暗算,最疯狂的嫉妒,却不能忍受没有真爱的虚伪的生活。
耐人寻味的是,正如小说里指出的:“汤潘作为美国时装界的顶尖人物,一个最懂时尚的人,一个看惯了上流社会走马灯似的爱情悲喜剧的老练观众,怎么会在爱情观上如此冥顽不灵?”小说用大量篇幅回叙了汤潘在国内的生活,特别是父母的离异对她的影响,她说,是妈塑造了她,不是她塑造了妈。到美国后,从物质层面讲,汤潘已进入了中产阶级圈子,属于“白领”,不缺钱花。那么她缺什么呢?就汤潘的情史看,她起先与一个美国青年相恋,结果发现那是个无药可救的瘾君子,后来她选择了懦弱而有才华的画家荀大路,她真爱他,但他是个靠女人养活的男人,终因日子过不下去而分手。最后出场的秦岭应该让她满意了吧,秦岭富于男子气,还像个哲人,哀叹着现代人的被肢解,可是谁能想到,秦岭自己就被异化了,陷在隐秘的同性恋中不能自拔。这一发现成为导致汤潘之死的最后原因。回顾汤潘内心每一次痛苦的痉挛,将会看到,她最不能容忍的是“不拿她当回事”,她要的是“被爱”,却始终得不到。汤潘自言,“我要的就是那种非你我不嫁非我你不娶,天长地久海枯石烂永生不变亘古长存的爱情”。这有点近乎呓语了。但谁能说,这不是因商品世界中人的被忽视被遗忘而发出的抗议之声?
前面说了,这部小说写市场却并不借重市场化的写作策略,这其实既是它的优点(强化思考性)又是它的缺点(削弱了可读性)。作品过于局囿于个人的经验世界,似未能升华为普遍的审美经验,使不熟悉域外生活的读者有些隔阂,难以引起更广泛的共鸣。在叙述上,略显琐碎,读者不易进入。作者不太注意悬念华丽时装下的隐痛的引入和动作性、情节性的推动,节奏慢了。就这个意义来看,我更希望它多多引入通俗化、市场化的写作技巧。
总之,《纽约丽人》是一部苦苦寻觅情感真谛之作。它的主人公们,物质追求相应得到了满足,口渐融入厂美国的上流社会,但华夏民族的血统血缘,那种渗入骨髓的道德伦理感情,仍然折磨着他们。这是具有普泛意义的。
心灵波动的过程--弹《什么都有代价》
这里想谈谈《当代》今年第一期王芫的长篇《什么都有代价》。王芫这个名字好像看到在介绍,但我认真读王芜的作品还足第一次。这是一部写眼下部市人口常生存相的小说,时空距离贴近到间不容发,同时这义是一部个人眼光和个人趣味甚为突出的那种小说看惯传统小说的读者会明星感到,这种小说不带任何框框,十分自由,也没有世故气和深刻状,没有进入某种既定模式的企图,似乎也没有某种叙述的限制。这大约正是新生代作家们少有因袭重担的某种优势吧。
小说在自说白话的痛快淋漓中推进,那坦率,真切,时时有所发现的叙述,给人一种会心而笑的轻松。主人公是个电脑公司里的白领,一个并不漂亮的、慵懒而耽于思索的女性,自称是“又多疑又敏感又狡猾又懒惰的女子”,这就构成了某种喜剧情境。她宣称,她并不爱钱,但她一定要找个有大哥大和汽车的男人。这听起来像是讽刺,但她有她的理由,据她说,她的几次恋爱失利,皆因通讯设备的落后而误会、而阻隔、而告吹。电话或手机在小说中的作用可谓至高无上,她和她的男友不啻于一对“电话情人”。对电话在消除孤独和建立参与感上的妙用有绝妙的发掘。构成这小说的主要因素不再是人物刻画或心理描写之类,而是那布满小说中的突发奇想式的感悟。
作者似乎对日常生活中的样样事物都喜欢思索一番,包括对人性,对现代人的情感持久能力,以及对金钱和高科技是否与人性相悖等等问题,而这种思索又是一点都不带书卷气的。把这部以大哥大为龙头的小说看做是现代人对物的依恋的一个寓言也无不可。主人公的爱情因通讯手段的便利培植起来,又因通讯手段的便利而告结束,当然根子还在那无法抗拒的“没意思”感。原来什么都有代价。在这种小说里寻找深沉和史诗是注定无望的,尽管作者布置了一个自杀的镜头。记下心灵波动的过程并玩味这过程似乎就是它的一切。
壁立千仞--《林则徐》印象
林则徐无疑是近代史的怄纽人物之一,中国近代史沉重的帷幕几乎是假借了他的手拉开的。他不是帝王,但对历史的涵盖面却大于帝王,命运注定他将成为文学和历史反复书写的对象、由于历史为他安排的角色的重要,由于他本身思想文化内涵的丰富性和多面性,更由于他的命运与鸦片战争紧密粘连在一起,我们可以说,林则徐是写不尽的。
最近,鹭江出版社出版了蔡敦祺所着三大本的传记小说《林则徐》,凡一百三十多万字,尽管是在关于鸦片战争的着作和关于林则徐的小说已有多部的情况下出版,我们仍然感到新鲜,并无重复之感,这首先因为,此书是第一部林则徐的生平全传,它不再像大部分作品那样,只是以虎门销烟为结构轴心,以鸦片战争的痛史为归结点,而是从生写到处,分“擎天柱”、“风雷激”、“星斗南”三卷出之。关于林则徐从出生到入仕到成为湖广总督的一长段生活,以及鸦片战争后林被发配伊犁直到去世的曲曲折折情景,尽管人们颇为关注,但历来的文学和史学作品大都语焉不详,只有在这本书中,才第一次化为生动感人的文学形象。林则徐何以陡然成为风雨飘摇中的擎天大柱,这本书便是从根上写起,回答这个问题。从大的方面说,历史小说素来有“以史带人”和“以人带史”两种不同写法,蔡着《林则徐》显然承继的是以人带史的传统,它通过林则徐激扬壮烈的一生,赞颂了廉洁,清正,自励,刚毅的人格力量,极大地张扬了在民族危难之际大无畏的爱国主义精神。由于主要人物身上绕系着大量政治,外交,军事,经济,吏治,宫闱等方面的内容,这部书同时也就留下了嘉庆、道光、咸丰三朝历史风云的某些光影。
我说林则徐是写不尽的,意指写林则徐也好,写鸦片战争也好,随着当代背景的不断变幻,是可以有不同的路径,寄予不同的历史评价,并体现出不同的历史观和价值观的。事实也是如此。在今天,至少有四个不同的思考点:第一种是,强调落后就要挨打,视鸦片战争为一场文明与愚昧的交战,较多注意到林则徐所谓“正眼看西方”的第一人的一面。第二种是,强调被压迫国家民族反抗列强侵略,维护祖国主权的正义性,悲壮性,注意力放到林则徐的不畏强权的硬骨头精神上。第三种是,腐败也要挨打,把焦点聚结到勤政廉洁与腐败堕落的冲突上去,强调林的高风亮节,一身正气。第四种是,重温历史,强调禁烟禁毒对人类长远利益的重要意义,把焦点放到禁毒上,焦点是烟毒对国人的毒害引出的教训。我以为,这几个方面都有道理,亦有价值,突出某一点也是可以的,但必须把其他方面有机地统一起来,切忌单因单果地看问题。现在的问题出在,有些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还是沿袭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过分强调某一点,以为抓到了绝对真理,而视其他因素为“过时”,从而走向了偏激甚至悖谬。比如,有的作品只讲文明与愚昧的冲突,只讲落后就要挨打,却不讲被压迫民族反侵略斗争的正义性,和有可能取得胜利却又用为自身腐败而终于失败的悲剧性。再比如,有人模拟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列主义的句式,改为“鸦片战争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西方文明”,这就十分的不妥了。蔡着《林则徐》,若论思想锋芒也许不甚突出,它持的是比较传统的稳健态度,基本以上述第二种观点为主导观点。它的特色在于,以大量翔实,丰富,细密的史料垫底,力争无一事无来历,最后取得“论从史出”的效果。应该说,这部书是以占有史料的充分(包括一些鲜为人知的史料),还原历史氛围的逼真,叙述历史过程的完备而区别于其他作品的。
从这部书中,我们可以感到,林则徐之所以在广州禁烟中表现出超人的冷静和果决,大智大勇的气度和宁折不弯的刚毅,成就了“春雷忽破伶仃穴”的禁烟伟业,实在不是偶然的,这是他从小所受教育和从政以来历经磨练形成的全面素质所决定的。他从未沉醉在金榜题名的喜悦中,出仕以来,平冤狱,赈饥民,浚西湖,抨弊政,被江苏的老百姓称颂为林青天。事实上,在他升任湖广总督之后,广州禁烟之前,他已经在汉阳查缴过大量鸦片,手段极其严峻。论禁烟的坚决,论对烟毒危害的认识之深,没有人能超过他。书中关于他得到王鼎的赏识和理解,关于他与龚自珍的志同道合,相知之深的描写,都是颇为精彩的片断。突出地描写了林则徐作为伟大的民族英雄的壁立千仞般的伟岸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