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读《西游记》学生活
21470800000034

第34章 运用管理的智慧(1)

管理的艺术

唐僧师徒离了宝象国继续西行,一日,见前方一山挡路。正行时,遇见一樵夫,樵夫告诉他们此山有一伙毒魔狠怪,专吃过往行人。悟空全然不惧,并不放在心上。又行时,只见樵夫已无踪迹,悟空往天上一看,日值功曹在那里,原来那樵夫是功曹变化的,特来向悟空报信。功曹再次告诫悟空,那妖怪神通广大,变化多端,让悟空务必小心。悟空听了功曹之言,自然相信,于是想让八戒打头阵,投石问路,看看那妖怪有多大本事。

猪八戒一向贪吃懒做,不思进取,唐僧又偏向八戒,悟空为了使八戒出阵,心生一计。他先把眼揉了一揉,揉出一些泪来。八戒见了便嚷着分行李散伙。唐僧骂八戒又在胡说,八戒说:“我不是胡说,你不见孙行者在哭,他是个钻天入地、斧砍火烧、下油锅都不怕的好汉,如今泪汪汪地哭,想必是山险妖狠,这西天去不成了。”悟空说:“刚才那个报信的,是日值功曹。他说妖精凶狠,此处难行,果然的山高路峻,不能前进。”唐僧说:“我们三停路已走了停半,何言退悔?”悟空说:“我是尽心的,但只恐魔多力弱,行势孤单。”唐僧说:“你说得也是,一个人也难,八戒、胜于雄辩”的力量,让有力的事实说话。对于像猪八戒那样的经常偷懒耍滑,又精于算计的人,轻描淡写地说几句不起作用,狠狠地骂他一顿他也不会服气,悟空深知批评的艺术,对八戒的批评有理、有力、有节,既一针见血、不留情面,又不伤和气,最后又给八戒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这就是管理的艺术。

松下幸之助认为,经营如同绘画一样,都是创造性活动,是名副其实的艺术。绘画是一种独立的艺术。经营、管理、销售则既是科学,又是艺术,既要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又要灵活、创新。

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是科学和艺术的高度统一。它之所以是一门科学,是因为它必须要按照客观规律和管理规律的要求,运用科学管理手段来开展活动。它之所以是一门艺术,是因为它又必须针对管理对象的实际情况和管理目标的具体要求,因势利导地、创造性地运用各种管理技能、技巧、方法和手段。管理艺术不承认存在什么普遍适用的“万能”的管理模式和原理,而主张以变应变。

管理中处处有艺术。

统筹有艺术,即善于从全局和整体出发考虑问题,精于“十指弹琴”。

协调有艺术,即善于使用对方理解的语言来达到群体成员之间的相互协调与心理相容,促使群体意识和凝聚力产生和巩固。既要坚持原则,又要善于妥协,大事不糊涂,小事不计较,把原则性和灵活性巧妙地结合起来。

用人有艺术,即善于知人善任、因人施政、量才用人、用人育才,讲究为人之道和行为激励。

【智慧金言】

用权有艺术,即善于授权,妥善处理个人与组织之间的关系、集权与分权的关系、民主与集中的关系、法治与人情的关系。

激励的力量

一个智力平常的人在危急关头常常会发挥出超人的智慧,这就是俗话说的急中生智。一个跑跳技能一般的人在生死攸关的一瞬,会跳出令人难以置信的惊人一跃,从而化险为夷。一个人在常规时期,他的智力、体力、技能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还有很大的潜力和潜能。在危急关头时,在强烈刺激下,人们会立即动员起自己的全部智力、精力、体力,以图生死一搏,所以常常会做出惊人之举。西汉名将飞将军李广一次在路上突然发现前方不远处有一猛虎,李广大吃一惊,急忙拉弓搭箭狠狠射去。后来,大家看见这只虎一动不动,就走近去看,原来它不是老虎,而是一块酷似虎形的顽石,李广的箭已深射进石中,足可见李广臂力之大。可是,如果是平时练箭,李广虽可射中,但绝不可能射入石中。针对人的这种心理特征,古代军事家常使用激将法来刺激将士的斗志,现代管理者也常运用激励方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孙悟空因为三打白骨精,被唐僧赶回花果山。唐僧继续西行,在宝象国遇难。黄袍怪拿下沙僧,又将唐僧变成一只虎,关在铁笼里,白龙马也斗不过妖怪。八戒也斗不过妖怪,只得硬着头皮去花果山请孙悟空帮忙。八戒见了悟空后将唐僧遇难的事细述了一遍,悟空说:“你这个呆子!我临别之时,曾叮咛又叮咛,‘若有妖魔捉住师父,你就说老孙是他大徒弟。’怎么却不说我?”八戒思量:“请将不如激将,等我激他一激。”八戒道:“不说你还好哩;只为说你,他一发无状!我说:‘妖精,你不要无礼,莫害我师父!我还有个大师兄,叫做孙行者。他神通广大,善能降妖。他来时教你死无葬身之地!’那妖怪闻言,越加忿怒,骂道:‘是个甚么孙行者,我可怕他!他若来,我剥了他皮,抽了他筋,啃了他骨,吃了他心!饶他猴子瘦,我也把他剁鲜着油烹!’”

行者何等气傲,岂容妖怪秽语,气得抓耳挠腮,暴躁乱跳道:“是哪个敢这等骂我?”八戒道:“是那黄袍怪这等骂来,我故学与你听也。”行者大怒道:“老孙五百年前大闹天宫,普天的神将看见我,一个个控背躬身,口口称呼大圣,这妖怪无礼,他敢背前面后骂我!我这去,把他拿住,碎尸万段,以报骂我之仇!”

孙悟空本来好心好意帮助唐僧西行取经,一路降妖伏魔,结果好心没好报,被唐僧赶走,悟空受了很大委屈。倘若八戒不用激将法,只是苦苦哀求悟空下山,悟空未必急急忙忙去宝象国破妖除魔。八戒用了激将法,不用紧催,悟空立马就动身了。

为什么请将不如激将呢?请将,对于被请者来说是“要我做”,有一种外界的力推动他。激将呢,对于被激者来说是“我要做”“舍我其谁”,面前的那件事情对他产生了吸引力。激将,可以使推动力与吸引力的方向一致,两者指向同一个目标,容易产生较强的合力,由消极的“要我做”转化为积极的“我要做”。在这种情况下,被激者动力强,行为积极,能够进发出平时未有的勇气和能力。

什么是激励?心理学家认为,人的一切行动都是由某种动机引起的,动机是人类的一种精神状态。激励,主要指激发人的动机,使人有一股内在的动力,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前进。一个人的能力固然是取得成功的基本保证,但是不管能力多强,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激励去调动,则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属于潜力而不能充分发挥出来。

使用激励,目的是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最大能力,使表现好的人继续保持其行为,使表现差的人变得主动和积极。激励的方法很多,信任激励、目标激励、环境激励、对比激励、荣誉激励、情感激励、危难激励、强化激励、奖赏激励、精神激励,都是切实可行的激励术。

明明看到对方是一个有用之才,却有意贬之,使其内气上升,产生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决心,《三国演义》中孔明两激老黄忠就属于此种方式,这叫有意激将法。

利用灾难或制造危难来促发部下的潜能,这叫危难激将法。秦末,项羽率军攻打荥阳,战前,项羽命士兵破釜沉舟,制造了一个没有退路的危难,激起了士兵们义无反顾的必胜决心,结果一举战胜了强敌。任何人在危险之时,其处理问题的速度、发挥出的能力、工作效率都非平常所及。危难激将法可以使强者更强,弱者不弱,胆怯者也会有决一死战的意志和决心。

利用特殊的环境和特定的条件,在人们心目中必然产生特殊的影响,骤然激励人的动力,这叫精神激励法。

指挥者以身作则,身先士卒,以此形成激励士气的无形力量,这叫榜样激励法。诸葛亮在《将苑·厉士》中说:“夫用兵之道……先之以身,后之以人,则士元不勇矣……”意思是说,凡事身先士卒,而后要求别人,士兵就没有不勇敢的。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

看到对方忘我地工作,采取关心、赞扬、爱护、奖励等手段,使其干劲倍增,产生“士为知己者死”的态度,这叫强化激励法。

《三国演义》中曾有一段刘备摔孩子的故事。赵云在长坂坡出生入死,从敌军之中救了阿斗。当赵云把安然无恙的阿斗交与刘备时,刘备却把阿斗摔在地上,哭着说:“为汝这个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我们不评论刘备此举的真伪,但刘备摔孩子之举确实对赵云和其他目睹者起到了激励作用。刘备此举表现了对赵云舍生忘死、忠心耿耿的尊重、关心和爱护,赵云能不感动吗?

【智慧金言】

论功行赏,也是强化激励的一种手段。该赏则赏,就会使人感到自己的成绩得到承认,人生价值受到尊重,激起继续努力的志向;该赏不赏,则会打击人的积极性,逐渐使其心灰意懒。论功行赏,可以是物质奖励;可以是精神鼓励,一声称赞、一个亲切的动作、一个手势、一个眼神,都可以激人心弦,暖人心房,激励人的斗志;也可以是提升职务。

有“实”则必有“虚”

唐僧四人入小雷音寺,唐僧、八戒、沙僧一步一拜,悟空却不拜。闻得莲台座上厉声高叫:“那孙悟空,见如来怎么不拜?”悟空仔细观看,知道是个假如来,于是掣棒在手,喝道:“你这伙孽畜,十分胆大!怎么假倚佛名,败坏如来清德!”双手抡棒,上前便打。只听半空中“叮哨”一声,撇下一副金铙,把行者连头带脚,合在金铙之中。唐僧等三人也被拿下。原来那莲花座上的是个妖王假扮的如来。

孙行者在金铙里,黑洞洞的,躁得满身流汗,左拱右撞,不能得出。念咒语唤来五方揭谛、六丁六甲等各路神仙,众神使了所有神通也掀不动这铙钹。众神又搬来二十八星宿救助。众星宿用各种兵器撬,使枪的用枪,使剑的用剑,使刀的用刀,掀的掀,撬的撬,弄了整整一更时分,金铙还是不动。

二十八星宿之一的亢金龙对孙悟空说:“你在那里面,于那合缝之处,用手摸着,等我使角尖儿拱进来,你可变化了,顺松处脱身。”亢金龙把自己变小,那角尖儿就似个针尖一样,顺着合缝口上,伸将进去,用尽千斤之力,终于穿透里面。可是,那铙钹口紧紧噙住亢金龙的角,四下里无一丝缝隙。

孙悟空见角伸进铙内就有了办法,他让亢金龙把角变大,悟空将金箍棒变做一把钢钻,在角尖上钻了一个孔穴,把身子变得似个芥菜子儿,拱在那钻眼里蹲着,叫“扯出角去!扯出角去!”亢金龙又费了好大力气才拔出,孙悟空这才脱险。

世界上没有无空隙之物,妖王的金铙是神物,组织结构如此严密,亢金龙的角不是仍然钻进去了吗。孙悟空屡屡战妖,无论妖魔的洞口钢门多么严实,他还是能变一个小虫从门缝里钻进洞内。《孙子兵法·虚实篇》说:“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意思是,用兵的规律是避开敌人的坚实之处,而攻其空虚薄弱的地方。虚、实是一对矛盾,既然是矛盾,矛盾的双方必然是一个共同体,同时存在,有“实”必有“虚”,这“实”中之“虚”就是我们常说的“空白”、“空档”。

市场是广泛的,总会有未开垦的处女地,这些处女地就是市场空白。消费者的需求是不断变化的,市场不可能是铁板一块,无空可钻,而是经常出现空白。市场竞争中,凡是拿出市场上缺少的或是别的经营者所没有的商品,就是填补了空白,必然无人能与之竞争。经营市场所空白的商品,必定畅销。

做别人不做的事,于是就填补了空白。别人不做的事有三个含义,一是别人想不到去做的,二是别人不敢去做的,三是别人不愿意、不屑于去做的。这三个“不”字大有学问,这三个“不”字正是可以挖掘的市场空白。

别人想不到的事太多了。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可是,思维能力强的人听到后却能提出问题,为什么非得三百六十行,我非搞出个第三百六十一行不可。如今,过去从未听说过的新行业纷纷兴起。我们把思维开阔起来,把眼光注视在那些被人忽略、无人从事的行业上,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开创一个新行业,往往就等于开辟出一条新财路。

别人不屑于干的事大都是小事,如生产、经营小商品,做小生意。但小中有大,一石击起千层浪,小商品也有大市场。人弃我取,人追热我抓冷,人图近利我掘潜求,不与他人硬拼,却柔中带刚,柔中开拓出大市场。找市场盲点,寻市场夹缝,捡人家不屑于捡的“芝麻”,掘潜求,抓冷僻,拾边角,只要与人们的衣食住行有紧密的联系,常常会引出大市场。

市场中存在一些被人们忽视的东西。由于这些地方大家都不太注意,所以如果谁关注它、利用它,谁就能从“盲点”里找出新财路。

别人不敢做的事往往看似不可能,其实是被常规思维束缚,打破了常规思维,许多不可能就会变为可能。越是一般人认为不可能的事情,其实越有可能做到。大家认为不可能,必然谁也不去关注,谁也不去做,谁也不去设法阻止别人去做,“不可能实现的事情”必然没有竞争对手,正好“乘虚而入”。

【智慧金言】

市场如布,总有缝隙,企业似“针”,总可以插入别人难以发现的“缝隙”。人们说市场是创造出来的,其实就是找“缝隙”,找到一个“缝隙”,就创造出一个市场。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

平顶山上莲花洞里有两个妖,一个唤作金角大王,另一个唤作银角大王。这两个妖怪捉了唐僧、猪八戒、沙和尚,又用幌金绳捆住了孙悟空,师徒四人一起被绑了起来。孙悟空用毫毛变个假行者,拴在那里,自己溜出洞外高叫:“者行孙来了。”孙悟空隐性改名,是为稳住二妖,因为悟空已偷出真的幌金绳,洞内毫毛变的假幌金绳捆的也是毫毛变的假行者。孙悟空隐姓改名的目的是为了让二妖相信真幌金绳还在。

银角大王拿了宝葫芦走出山门,这葫芦可以装人,把它底儿朝天,口儿朝地,叫谁一声,谁若答应了,就装在里面,贴上一张帖子,谁就一时三刻化为浓水了。银角大王叫声“者行孙”,孙悟空以为假名字不要紧,应了一声,飕的被吸进葫芦去。过了一会儿,二妖以为悟空早已被化为浓水,想揭帖起盖看看,一开盖,孙悟空立即变成一只虫儿飞出葫芦。然后孙悟空又拔毫毛变了假葫芦,把真葫芦偷走了。

孙悟空又在洞外大叫:“吾乃行者孙来也。”孙悟空再次隐性改名的目的,乃是要麻痹妖怪。让妖怪相信宝葫芦还在,悟空好用真葫芦擒妖。

果然,银角大王拿着个假葫芦,向悟空高呼“行者孙”,大圣不歇气地连应八九声,还是不能装去。大圣拿起真葫芦,口儿朝地,照定妖王叫声“银角大王”。那怪应了一声,于是被装在里面,被大圣贴上帖子。

孙悟空本名孙行者,冒名改姓的者行孙、行者孙,变来变去还是一个人,冒名改姓其实是一计。一为显示人多势众,有的是猴哥猴弟,给妖怪一个下马威;二是麻痹敌人,这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一直用真名真姓叫阵,妖怪必然怀疑自己的宝贝或是丢了,或是让人调了包,或怀疑宝贝失灵不管用了,可能拿出别的宝贝来战,那样悟空就被动了。

姓名是形式,人是内容,一样的悟空,改变一下外在形式,竟起到了克敌制胜的效果。可见形式并非是无关紧要的表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