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读《西游记》学生活
21470800000005

第5章 领受修身智慧(5)

所以,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无常为我们的人生开拓了更宽广的空间,很多苦难都因无常而重新燃起无限的希望。所以,可以说,无常才能进步,才能更新,才能生生不息;无常,又蕴藏着无限的希望与生机,它是最实在,最真切的道理。

如果可以认识到世事无常,就可以乐而不贪,增苦亦不忧。在胜利时而不敢骄傲,失败时亦不气馁。所以,明了无常的人,可以平息狂妄之心,可以鼓舞人保持勇气,因为幸运不是可以长久拥有的,现在的境况会有改变的可能。

【智慧金言】

正因为无常使生与死相互继续,所以无常也带给人以无限的光明与生机。如果世间的一切都是永恒的,恒常不变的,则世界必然会一片死寂而没有生机。正因为世间万物都是由因缘和合而生成的,所以,缘聚则生,缘散则灭,所以才有了春夏秋冬的四季变换。才有了花开花落、月圆月缺的斗转星移,也才有了聚散穷通、悲欢离合的人间喜怒哀乐。这样,才能构成一个生机无限,绚丽多姿的有情世界,才使我们的人生充满了挑战与希望,才使生命更有意义。

四大皆空,超然人生

“四大皆空”,是佛家对生命、物质及世界的一种认知观点。

佛家的“四大”,指的是构成世界的四种基本的物质,也就是佛家常说的“色”,是指:地、水、风、火四种基本元素。佛家认为:小至日用常物,大到世界宇宙,及至世间的一切生物,都是由这四种物质构成的。如果世界宇宙中缺少“四大”,则什么都不能构成。佛家认为,人的身体也是由“四大”构成的,地为人体的骨肉,水为血液,火为体温,风为呼吸。以此“四大”,人“结而成身,以为神宅”,由这四种基本的物质,构成人体,才有了人的“神”赖以存在的基础。

佛家还有“有识四大”和“无识四大”的说法。认为“有识四大”是“内四大”,是以眼、耳、鼻、舌、身“五根”感官,和合“心识”而组成生命现象,“无识四大”是“外四大”,是由色、声、香、味、触“五尘”构成的客观物质世界。

但另一方面,佛家又认为,虽然因为“四大”的积聚,才形成了人的血肉之躯,但从佛家“缘”的角度而言,这种“四大”的积聚,又只不过是暂时的凑合,“缘”在则聚,“缘”散则离,所以,人体的本性并非是真正的有,而只是一个虚假的幻象。

正是基于这种主观的对宇宙物质及生命的认识。佛家常说“四大皆空”,把人类生命的死亡,以及世间的一切生命的终止现象,都以此解释作为基础,使人来摆脱对死亡的惧怕。

佛家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说法,也正是这种思想的反映。

佛家的“四大皆空”,还指世间的一切事物最终都将会化归为无。因此,佛家认为,人生于世间,凡事都不应该太执著,不应该太贪婪的追求。这样,人不但可以摆脱面对人生必然死亡的恐惧和不安,获得一种精神的永生,还可以坦然地面对世间的一切功利是非,去过一种超然而无所挂碍的人生。

在《西游记》第七十八回“比丘怜子遣阴神金殿识魔谈道德”中,比丘国王问唐僧为何信佛的人可以长寿,唐僧回答道,“为僧者,万缘都罢;了性者,诸法皆空。大智闲闲,澹泊在不生之内;真机默默,逍遥与寂灭之中。三界空而百端治,六根静而千种穷。若乃坚诚知觉,须当识心;心静则孤明独照,心存则万境皆清。真容无欠亦无馀,生前可见;幻想有形终有坏,分外何求?行功打坐,乃为人定之原;布惠施恩,诚是修行之本。大巧若拙,还知事事无为;善计非筹,必须头头放下。但使一心不动,万行自全;若云采阴不阳,诚为谬语,服饵长寿,实乃虚词。只要尘尘缘总弃,物物色皆空。素素纯纯寡爱欲,自然享寿永无穷。”

这一段话对僧人进行了描述。他们了却世间的万般尘缘,认为世上一切皆空,六根清净,坚诚修行,潜心向善,不为烦琐的世事纠缠,不计较一切的是非恩怨,只要是抛却一切尘缘,清心寡欲,四大皆空,便可以享寿无穷。

在第五十八回“二心搅乱大乾坤一体难修真寂灭”中,同样,通过佛祖如来的讲法,对“四大皆空”作了进一步的强调。“不有中有,不无中无。不色中色,不空中空。非有为有,非无为无。非色为色,非空为空。空即是空,色即是色。色无定色,色即是空。空无定空,空即是色。知空不空,知色不色。”不但“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而且色、空本身也是无定的。而有、无的关系和色、空的关系一样,是可以转化的,有中有无。无中有有,色并不单单是色,空也不只是空,而且,非色就是色,非空就是空,所以,对于佛家而言,不要太执著的追求什么,因为到头来,一切都是空的,色终究会转化为空。认知了这一思想,参禅者潜心修行,就可以超凡脱俗,修成正果,获得涅槃。

在第六十四回“荆棘岭悟能努力木棉庵三藏谈诗”一回中,唐三藏对诸树精讲禅:“禅者,静也;法者,度也。静中之度,非悟不成。悟者,洗心涤虑,脱俗离尘是也。夫人身难得,中土难生,正法难遇;全此三者,幸莫大焉。至德妙道,渺漠希夷,六根六识,遂可扫除。菩提者,不死不生,无馀无欠,空色包罗,圣凡俱遣。访真了元始钳锤,悟实了牟尼手段。发挥象罔,踏碎涅槃。必须觉中觉了悟中悟,一点灵光全保护。放开烈焰照婆娑,法界纵横独显露。至幽微,更守固,玄关口说谁人度?我本元修大觉禅,有缘有志方记悟。”可见,参禅要用心体悟,要扫除六根,包罗空色,要透悟佛家的智慧与义理,向佛的人不但必须修行要虔诚一心,而且自己还要有佛缘,只有这样才能不断的进行觉悟,才可达到佛家涅槃的成功境界。

由此可见,对于佛家而言,认识空色,是修成正果的必要前提,要想达到涅槃,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明了世间的一切事物的关系,都可以是色空的关系。因此。不必太执著于尘世间的现实事物,要以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去对待人生生活甚至生死,这可以说是佛家哲理传达给我们可以借鉴的智慧之一。

当然,应有的、正当的追求我们应该铭记并去努力实现,但过分的欲望和非分的想法是我们应该加以坚决遏制的。在物质产品极其丰富的现代社会中,面对各种耳目声色之欲的诱惑,多少人不能自己,陷入泥淖,不能自拔;多少身居要位、重权在握的高官权贵利用职权,贪污受贿,以权谋私、非法侵吞国家资产、中饱私囊、占为己有,致使国家数以亿计的财产流失不复;又有多少人为蝇头小利,不惜以身试法,从点滴以至汪洋,终至家毁人散,落得凄凉悲惨的余生。

“四大皆空”,可以让你活过一种超然的人生。当你有时面对不合理的物质的诱惑而有所动时,如果你可以想一想你现在拥有的一切,幸福的家庭、安稳的生活;如果你可以想到身外之物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一旦开始,不能自拔,将有可能给你带来的可怕后果;如果你意识到佛家有言“四大皆空”,人生的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你一定可以悬崖勒马,保持住清醒的头脑和意识,不滑向堕落或犯罪的深渊。此时,你并不应该遗憾失去了生活中最贵重的什么,而是应该庆幸你保住了生命中最珍贵的什么;你不应该觉得生有所失,而是可以感到呼吸甚至生命的轻松和舒畅。因为,你的意识是属于自己支配的,你并没有为外物所驱使;你的精神是独立的,并没有被物质所诱惑而失去纯真的心灵。此时,你的身心都应该是轻松而自由的,未为物累,未为利驱,坦坦荡荡,任尔八面来风,超超然然,不惑于缤纷五色的大千世界,你会坦然度过你的一生,快乐而超然。

“四大皆空”,不但可以让你坦然面对身外的物质利益,而且,也会让你在人生必须面对的死亡面前,怀着一种坦然的心态去面对。生之美丽,更会让我们觉得死之恐惧。然而,人生难免一死,当我们认真的活过,不再有诸多的奢望,也不再有诸多的遗憾时,当我们明了人的生命伴随着死亡的到来,一切将不复存在时,我们应该就可以坦然的去面对死亡、面对一切未能得到的遗憾了。因为我们不能左右死,正如我们同样不能左右生一样,与其执著追求而不可得,恐惧害怕而不可解脱,不如坦然地去放弃一些,丢开一些,看开一些。

【智慧金言】

如此,你的一生一定会是恬静而无所畏惧的一生,不为外物所累,不为生死所惧,超然无忧。

因果不爽,扬善戒恶

佛经有言:“如是恶业,本自发明,非从天降,亦非地出,亦非人与。自妄所招,还自来受,”这里说的是佛家的因果观点。佛家认为,人的命运是由自己造成的,一切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而其中起着决定作用的,就是佛家常说的“因果”。我们常常所说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就是佛门弟子的因果观点的通俗说法。

在《西游记》中,作为佛门弟子的唐僧师徒,取经一路,广结善缘,行善除恶,用自己的行为对佛家的因果观点作了实证说明。而且,《西游记》中,还有许多故事为因果观点作了形象的例证。

唐僧前世原是佛祖如来的二徒弟金蝉子,因为不听如来说法,轻慢佛门大教,所以被贬其真灵,转生东土大唐,最终历尽艰辛,为大唐取得消灾释愆的三藏真经,大有功果,终于又得道成佛;孙悟空因为不听玉帝调遣,大闹天宫,被如来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后跟随唐僧西天取经,一路上惩恶扬善,降妖除怪,有始有终,因此也得成正果,成为斗战胜佛;原是天蓬元帅的猪八戒,因为在蟠桃会上酗酒调戏嫦娥,被贬下界投胎,虽然跟随唐僧取经有功,但依然顽心未尽,色情未泯,只作了净坛使者;沙僧原是天宫卷帘大将,因为在蟠桃会上打碎琉璃盏,获罪被贬,也因为跟随唐僧取经有功,修成正果;白龙马原是西海龙王之子,因为纵火烧了殿上明珠,违逆父命,犯了不孝之罪,被玉帝惩罚,幸而皈依佛门,驮负唐僧西天取经,又驮回佛经,因此有功,才被封为八部天龙马。这是唐僧师徒一行的前因后果,犯罪获谴,有功成佛成圣,是因果报应的范例。

在唐僧师徒一行的取经途中,受到的很多磨难,也同样是有原因的。如在第五十回“情乱性从因爱欲神昏心动遇魔头”中,猪八戒因为贪财爱小,偷穿妖怪的纳锦背心,才落入妖魔手中,致使师徒险些被妖魔吃掉。

又如在第六十五回“妖邪假设小雷音四众皆遭大厄难”中,开篇便点明了此难是有因果的,“这回因果,劝人为善,切休做恶。一念生,神明照鉴,任他为作。拙蠢乖能君怎学,两般还是无心药。趁生前有道正该修,莫浪泊。认根源,脱本壳。访长生,须把捉。要时时明见,醍醐斟酌。贯彻三关填黑海,管教善者乘鸾鹤。那其间愍故更慈悲,登极乐”。

神明知道一切的善恶作为,所以人要趁生前多行善事,切莫为恶,只有行善的人才能登入极乐世界。唐僧师徒在这回中遇到劫难,原因之一便是因为唐僧师徒的魔障未完,所以理应受此劫难。

在“陈光蕊赴任逢灾害江流僧复仇报本”一回中,唐僧的父亲因为生前一片善心,放生了一条金色鲤鱼,才使得被害死后仍得以保持真颜,日后才能有身体还生。第十回“还受生唐王遵善果度孤魂萧瑀正空门”中的卖水穷汉相良,因为在人间好善布施,所以在阴世里积下了无数的金银钱财。

这些虽然只是故事,但其中包含的因果报应的道理已是不言自明了。《西游记》的作者通过一个个诸如此类的故事,教人为善,戒除罪恶,用意鲜明。第八十七回“凤仙郡冒天止雨孙大圣劝善施霖”回中诗写道“人心生一念,天地悉皆知。善恶若无报,乾坤必有私”,用清楚明了的诗词来告诫世人要行善戒恶。连人心中想的善念和恶念,天地也都会知道,如果善恶不报,那么天地间一定会产生很多私念的。所以,善恶果报,一定是不会有差错的,这是世间的人应该时时牢记的。常语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应该知道积少也会成多,人生世间,不能为所欲为。这就是佛家的善恶果报观念告诫我们的。

虽然我们知道,这种善恶果报观念只是佛家的一家之言,但他的影响和作用却很大。人生于世间,在心中应该有所畏惧,否则,就会像西方哲人尼采所说的那样,“上帝死了,人什么都可以做了”。如果人在生活中没有任何惧怕的思想或事物,那么,社会对人就没有了约束力,人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就可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不去管自己的行为是否会给别人带来不利的影响,是否会给社会带来危害。所以,不论何时,不论何地,总有约束人们行为的纪律存在。而这种对人们思想和行为的外在约束便是一个国家和社会的法律、法规,内在的对思想和行为的约束便是一个社会中人们自觉遵守的道德规范。除此之外,更高层次的对思想与行为具有约束力的,就可以说是宗教了。

社会的法律、法规是强制人们去遵从的,所以,需要有有效的监督机制,而且,需要针对各种各样的违法犯罪行为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法律条款,只有这样,才可以做到有法可依。同时,还要保证执法者的执法严明,保证法律机制的正常运行,让违法者受到应有的惩罚,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但,任何人为制定的法律法规都会存在某些不严密性,而且,我们也并不能保证每个执法者都会执法严明,公正无私,所以,有时,就会出现某些人钻了法律的空子,有些执法者徇情枉法,致使犯罪者逍遥法外。这些,都是法律和法规在执行中不可避免会发生的。

社会道德对人的约束源于人的思想认识与觉悟。如果一个人有很高的素质,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某些行为会不符合常理,会给别人带来身体或心理的伤害,自己能够有效的控制自己的行为,那么,他就不会给别人带来伤害。可是,如果一个人的思想素质很低,只知道考虑一己的利益,而不顾别人的感受,那么,他的行为有时就会给别人带来伤害,而社会道德有时只能对这样的行为进行谴责,并不能实行有效的惩罚措施,这也是社会道德对人的思想行为约束的有限之处。

相对于社会的法律、法规与社会道德而言,宗教教义对人的约束力则更为深层。当一个人虔诚的信奉一种宗教时,他会恪遵教义,会相信自己不合教义的行为会给自己带来教义所说的相应的惩罚。就像信奉基督的人相信自己原罪而终身会行善事,去赎罪一样。同样,信奉佛教的人,会相信善恶果报的佛家理论,会多行善事,广结善源,以求得来生的善果。仅此而言,佛教的善恶果报思想对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是很有裨益的。

【智慧金言】

即使不是虔诚的信奉佛教,恪遵佛家的全部教义。但是,如果认为世间存在着善恶果报,那么,在欲行不善的时候,也会思量一番,自己会制止自己的不法或不合理的行为。这样,社会中的恶事就会减少,社会就会获得良性的发展,社会秩序也会更加稳定有序,精神文明的发展会促进物质文明建设的繁荣,我们的社会减少了犯罪,我们的国家会更加健康的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