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老年人不生病的生活方式
21646500000013

第13章 生命在于运动——科学锻炼延年益寿(2)

其实,饭后走或不走对健康长寿的影响需要经过科学实验的方法才能得到证实。任何个人体验、周边观察和逻辑推理,最后都免不了要通过实验结果来确认。科学实验的第一步就是建立明确的定义。围绕饭后走与不走的问题,需要定义的因素包括个人、时间、方法、程度几个方面。具体来说,就是搞清楚什么人饭后应该走、什么时候走、怎么走、走多少。这样再一看,表面上各相径庭的学说在一定程度上对人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科学根据。

1.什么人饭后应该走

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都认为饭后散步是身体健康的秘诀。在美国,营养学家根据长期的观察发现那些长期缺乏运动、中段肥胖的患者非常容易罹患糖尿病、高脂血症等。事实上,肥胖已经成为仅次于吸烟的第二号致病因素。

因此,如果你能坚持在空气新鲜的环境中散步,不仅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帮助消化过程,而且也能够相应地减少自己相对静卧的时间。从这个角度来看,对大多数健康人而言,饭后百步走无疑是有益于保健的好习惯。

2.饭后应该什么时候走

一般来说,放下筷子就运动的习惯并不可取。因为吃进去的食物需要在胃里停留一段时间,从而有相应充裕的时间与胃里的胃液相混合。然后,再缓缓地从胃里排出,进入十二指肠进行消化。

如果,进食后马上站起来走路,无疑会给胃凭空增加许多紧张因素,破坏正常的工作程序。健康专家揭示,饭后休息10~15分钟后再开始散步才能起到保健的作用。除此之外,气候、季节直接决定着散步的环境。比如说,寒冬腊月里显然在居住环境里走动走动效果会更好些。

3.饭后应该怎么走

进食后胃内容物增加,负担过重。所以,走路如果不加注意,也可能背离健身的初衷。如,走路过急、上坡下坡、跳舞甚至蹦迪等超出散步范畴的活动形式,都会加重胃肠负担。非但不利于健康,还可能导致胃下垂等疾病。另外,胃肠道的消化吸收过程需要充足的血液供应。运动量太大的结果,一来增加肌肉组织的血液循环,二来扩张皮肤表面小血管以促进散热。于是,原本分布到胃肠道的血液就被分流到身体其他地方。结果,影响了食物中营养成分的吸收。

由此可见,正确的走法可以用闲庭信步来形容。如果百步之内必须上下楼梯,或是小跑过马路,就不如先在原地走走。比较剧烈的活动最好等到饭后一个半小时后进行。

4.饭后应该走多少

如果说“百步”对问题的回答还不算明确的话,医学家通常还建议以时间作为适量散步的尺度。根据每个人的身体情况,饭后走动的时间可以从10~30分钟中选择。体弱、年迈的人可以少走一些,避免感觉劳累,增加心脏的负担;平时缺乏运动、体重超标、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的人只有多走一些,才能打破体内代谢过程中那些积重难返的恶性循环。

要注意的是,饭后散步和体育锻炼不同。它可以给人带来轻松愉快的心情,和胃肠保健的效果。在运动即将结束时,应逐渐减速并且不要在行走结束后就立刻坐下来,应该调整呼吸,充分放松,做一些伸展动作,使脉搏尽快恢复到安静时的状态。

步行,最安全的老年运动

步行,是许多老年人所喜爱的一项简便的体育活动。而且,随着人到老年身体的各个组织、器官都逐渐趋于衰退,较之疾跑、骤跳和长距离越野跑等剧烈运动,散步更能使老年人的全身得到活动。步行益处多多:

1.适用于任何年龄层

步行动作简单,且节奏、时间、路线完全都由自己控制,选择余地很大,因此可以自由发挥,随心所欲,可谓老少皆宜。

2.适用于任何地点

步行没有空间、时间的限制,不受环境影响。无论在山区、平地还是草原,无论艳阳高照还是刮风下雨,只要你想,随时都可以实现。

3.提高心脏功能,加快新陈代谢

步行时,心跳会加快,这样就促进了血液循环。如果心率提高并保持一定时间,会大大增加心脏和血管的韧性和强度,从而提高了心脏功能。如果坚持每天以每小时3公里的速度步行2个小时,可使代谢率提高50%左右。对冠心病等多种心脏疾病有很好的防治作用。

4.防治疾病,塑体美形

步行可以有效锻炼腿部关节,对各种骨质疏松和关节疾病有一定的预防作用。研究发现,每天步行4公里,可额外消耗300千卡的热量。通过步行大量消耗体内的热量,减掉多余脂肪,对于体型偏胖的老年朋友来说算是不错的选择。

5.放松大脑

步行是一种正确疏导压力的方式,人们可以通过步行放松处于紧张状态的大脑皮层,使大脑得到休息,从而缓解不良情绪,保持平静的心情。

在充分了解步行的好处之后,下面介绍一下步行都有哪些方式,以供老年朋友根据需要自己选择:

(1)快走。快走速度大约为1分钟100米左右,步幅适中。快走能提高心脏和呼吸功能,增强身体素质,并且可以释放压力,调节心理状态,这种方式适合有一定体力的老年人。

(2)散步。散步的步调比较随意轻松,速度控制在1分钟30米左右。散步能促进血液循环,锻炼心脏。增加血管弹性,降低血压和血糖,改善消化功能,并能有效治疗失眠,对心脏病患者、肥胖者及神经衰弱患者有明显功效。

(3)赤足步行。赤脚走路可以直接刺激足部的肌肉、穴位、韧带、神经,进而反馈给中枢神经系统,使人体各组织器官功能提高,从而保持身体健康。

以上只是一些基础方法,其他还有雨中步行、倒步走、跑走结合等方式。希望老年人能在此基础上开发出具有创新性的步行种类,以达到趣味与健身合二为一的目的。

擦胸揉腹能延年益寿

擦胸揉腹养生法,是我国古代简易有效的养生方法之一,很适合中老年人学练,对防止肥胖和提高人体免疫功能也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众所周知,胸腺素是由人胸腔前部的胸腺分泌的一类由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和多肽激素,它可以使不具有免疫功能的T淋巴细胞变成具有免疫功能的T淋巴细胞。正常情况下,人的血液中存在着一定浓度的胸腺素,起着维持免疫功能和抵抗多种疾病的作用。这就是说一个人免疫功能的强弱,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人体血液中胸腺素浓度的高低,血液中胸腺素浓度越高,维持免疫功能和抵抗疾病的作用就越强。

人的胸骨内膜有左右两叶胸腺。人出生时,胸腺只有14~16g,到青春期,胸腺发育到高峰,约35~45g,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加速萎缩,约到50岁左右,这些胸腺大部分被脂肪代替,成了人体生命力最弱的腺体。由于胸腺的过早萎缩,造成人的衰老,尤其老年期,胸腺萎缩更为严重。人体胸腺素浓度大大降低,免疫功能和抗病能力也就越来越差,就会导致诸病的发生,影响寿命。

现代科学研究发现,要获得较强的免疫力,除了用一些药物调节外,擦胸是调节胸腺素、提高免疫力的一条重要途径。擦胸能使“休眠”的胸腺细胞处于活跃状态,可增加胸腺素分泌,作用于各脏器组织,提高免疫功能,对抗老益寿极为有益。

腹为五脏之宫城,胃又是人体气机升降的枢扭,只有升清降浊,方能气化正常。腹部肚脐周围有盲俞、神阙、气海、关元等强壮全身的要穴。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长期坚持揉腹可使肠胃及腹壁肌肉强健,能健脾胃,增加消化液分泌及胃肠蠕动,促进血液循环,加强胃肠、肾脏的功能,以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达到强身健体、延缓衰老的目的。

由此不难发现,擦胸、揉腹对我们的身体健康如此有益,我们可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锻炼,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取坐位或仰卧位均可。

(2)先擦胸,用右手掌按在右乳上方,手指斜向下,适度用力推擦至左下腹;然后再用左手掌从左乳上方,斜推擦至右下腹,如此左右交叉进行,一上一下为一次,共推擦36次。

(3)还可兼做擦背部,也有助于激活背部免疫细胞的活力。

(4)再进行揉腹,以右手掌从心口窝左下方揉起,以肚脐为圆心(顺时针方向)揉腹一圈为一次,共揉50次以上,如减肥可增至200次以上,用力适度。右手做完再换左手向反方向进行,次数同上。

(5)擦胸、揉腹通常每天起床和晚上睡前各做一次,亦可在中午饭后1小时后加做一次。

实践证明,坚持擦胸、揉腹锻炼,可有效改善脏腑血液循环,促进胃肠和肺肾的代谢,提高免疫功能,不仅对冠心病、高血压、肺心病、糖尿病、肾炎及各种胃肠道疾病有良好的辅助疗效,而且对防治“将军肚”有一定效果。但要注意的是,在锻炼前应排空小便,如患有肿瘤、出血等急症时,应停止锻炼。

老年人春季保健原则

春季气温回升,冰雪融化,万物复苏,自然界阳气逐渐上升;这一季节最利于化生精血津气,充实人体的组织器官。因此,老年人在这个季节要重视保健,确保一年之初时打下健康的良好基础。

1.晚卧早起身体健

老年人应顺应时令,在保证充足睡眠的情况下,晚睡早起,根据体质和天气情况,还可结伴游山玩水,让身心沐浴于春光之中,接受微风的洗礼,吸取大自然的活力,以增添生活乐趣,同时还能增强身体素质和抗病能力。

2.合理调节膳食结构

春季饮食品种宜多样,宜清淡,易消化,饭菜温热;食味宜减酸亦甘,以养脾气。不过食油腻煎炸食物,不吃或尽量少吃生冷食品,多食些鸡、鱼、蛋、瘦肉、猪肝、豆制品及新鲜蔬菜、野菜、水果、红枣等,以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脾胃虚弱者,少量吃点姜,蜂蜜性味甘平,营养成分相对全面,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胃、缓中止痛的功效,年老体弱及脾胃不足者可经常适量饮用蜂蜜水;慢性气管炎患者应禁食或少食辛辣、高盐食物,并戒烟和酒。

3.保持良好心情和精神状态

在春季应特别重视精神调养,既要力戒暴怒、肝火大动,更忌情志忧郁不舒。要做到心胸开阔,心情开朗,乐观愉快,而悲忧或思虑过度等都会伤及身体,老年人可乘着春天的大好春光结伴外出踏青,以保持良好的心情和饱满的精神状态,这样也可保持人的体力充沛,达到祛病延年的效果。

4.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

春天阳光明媚,室外空气新鲜、宜人,是锻炼身体的最好时节。老年人应走出家门,多到户外活动,如到公园、景区,那里花草树木繁多、空气新鲜,拥有温煦的阳光,丰富的负氧离子,在这些地方做运动,如散步、慢跑、打拳、做操等能够改善机体免疫力,增加新陈代谢、血液循环等,从而可达到舒展筋骨、畅通气血、强身健体、增加机体抵抗力的目的。

春季时节气温、气压、气流变化无常,忽冷忽热,时风时雨,老年人应特别注意预防咽喉肿痛、头晕目眩、慢性支气管炎、风湿病、关节炎、冠心病、风心病、肺心病、消化道疾病等病症的复发、加重或恶化。在此时节老年人切不可过早脱掉棉衣,要注意随天气变化增减衣服,以防伤风感冒等病症的侵袭。

5.春季晨练不宜早

春天,早上的气温一般很低,并不适宜进行锻炼。应该选择在太阳升起一段时间后,气温开始回升后,才是锻炼的最佳时机。这时,阳光驱散了晨雾,植物开始进行光合作用,放出氧气,空气的透明度有所增加,合适的气温也使人的手脚更容易伸展。

健康专家建议,在太阳出来之后进行晨练,应尽量选择太阳可以直射和有草有水的地方。春天的太阳并不灼人,反而会使人体有温暖的感觉。晨练过后,特别是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应在心跳恢复正常之后再洗澡。如果过早洗热水澡,会造成体表毛细血管扩张,用血量增大,而影响到心、脑以及其他重要脏器的正常血液供应,容易发生危险。

老年人夏季锻炼要点

炎热夏季,是众多心血管病人的“多事之秋”,每年当温度在32℃以上的时段内,总会出现中老年人心脑血管病的发病高峰,高温特别容易诱发心肌梗死和中风。

1.夏季晨练并非越早越好

夏季,很多老年人都有早起的习惯。因为天热,许多人都认为晨练越早越好。每天早上天刚蒙蒙亮,公园就已经有许多在锻炼的人,这其实是一个误区。因为早上太阳出来前,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较高,人难以呼吸到充足的氧气。另外,经过夜间睡眠,早晨人体的血液黏度比较大,流动不畅,加上天热,身体出汗较多,晨练过早,容易导致心血管疾病。而且,很多老年人喜欢一大早起来后,不吃东西就去晨练,更增加了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2.老年人不宜“夏练三伏”

“夏练三伏”,这是前人在长期锻炼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有一定的科学道理。对一般人来说,在酷热天气下锻炼,能提高人的耐热能力,使得肌体能更好地适应炎热的自然气候,从而达到防病健体的目的。但对老年人来说,就不适宜了。老年人夏季应选择适宜的运动方式,否则反会弄巧成拙。夏日运动,人容易中暑,所以夏季运动一定要从低运动量、短时间,并尽量在阴凉处开始,让身体慢慢适应炎热的天气,避免长时间在烈日下运动。

夏季最好的运动是游泳,锻炼的同时还有降温作用,但要注意不要空腹游泳,也不要刚吃饱就游泳,游泳时间最好选择在饭后一小时左右;另外,上午与傍晚适当散散步,悠闲而自在,是较好的运动。运动量不宜过大,不要追求大汗淋漓。运动过程中应及时补充水分,最好用淡盐的绿豆汤或粥及含低钠、钾的饮料,分多次适量饮用,以保证充足的血容量。

3.药物治疗要坚持

对于心血管病人及有高危因素的患者,除适当的运动健身活动外,治疗药物应当遵照医嘱坚持服用。

老年人秋季强身要“四戒”

秋季里不少老年人容易出现困乏、疲惫的现象,因此专家提醒老年人要身强体健,必须做到以下“四戒”:

1.戒性情懒惰

适当增加户外活动,如慢跑、散步、打拳、跳舞、做操等健身活动,在家时也可多干些家务活,多活动身体,不可久坐。

2.戒过于疲劳

在锻炼、家务等方面要安排得当、劳逸适度,这样才能使肌体各组织器官得到适当的休息。

3.戒饱餐多食

饱食会增加体重,导致肥胖。肥胖会造成高血糖、高血压、高甘油三酯、高胆固醇等“四高”症。

4.戒遇事发怒

老年人情绪上波动,遇上不顺心的事发怒,会使各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受到干扰,容易诱发胃肠溃疡、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因此,当遇到不顺心的事时,应尽力克制自己冷静处之。

老年人冬季健身四要点

从自然界万物生长规律来看,冬季是万物闭藏的季节,自然界是阴盛阳衰,各物都潜藏阳气,以待来春。冬季之风为北风,其性寒。“寒”是冬季气候变化的主要特点。因此,冬季健身就显得更为重要。

1.热身活动要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