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读《三国演义》学生活
21690100000040

第40章 决断:能独断者才能称王(2)

张县令冷眼观察了一会,心里想:眼下没有任何证据,不如先去验尸再说。

张县令来到死者的家里,只见房屋已经倒塌,灰烬在风中飞旋。验尸的结果,没发现可疑的地方。张县令掰开死者的嘴看了看,他想了一会,只是挥挥手说:“办丧事吧。”

张县令悄悄看了一眼那妇人,见她的眉宇间竟然有一丝宽慰的神色,仿佛是突然放下了一桩心事。她的大伯却急了起来。张县令并不理会,又接着说:“办丧事要宰两头猪吧?”

妇人急忙说:“要的,要的。”

张县令叫死者的哥哥捆来了两头猪,又命令人在家门口点起两堆火。所有的人都不明白张县令这是何意。

只听得张县令说:“先把一头猪宰了,架在火上烧;另一头猪活生生地烧!”不久柴火烧光了。张县令命令人掰开杀死后烤的猪的嘴,众人只见里面没有灰;又命令人掰开另一头活烤的猪的嘴,见里面有灰。这时,张县令说:“你们再看死者的嘴里也没有灰,说明他是死后被焚烧的。”他又转身问那妇人说:“你还有什么好说的?”

那位妇人只好招供出和奸夫串通一气,密谋杀害了亲夫的罪行。

【智慧金言】

从这两个故事中,我们知道,面对看似复杂和难于判断的事物,必须要全面分析、推理,开动脑筋,不要被事物的表面现象所迷惑,也不要被任何事物的复杂性所吓倒,要懂得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真正有效的办法。

客观的判断,公正的结论

《孙子·计篇》中,记载着这样一段话:“兵者,国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这句话中的“察”,主要就是指对战争策略和战争环境的研究和度量。孙子主张,在战事开端时,必须对敌我双方的实力以及双方的相关情况了如指掌。这也是孙子兵法的灵魂,即:“知已知彼,百战不殆”。

曹操在官渡之战大败袁绍前,兵力、土地、资源都远远不是袁绍的对手,而他却毫无畏惧,充满自信,而且那些眼光独具的谋士,他们同样自信不移地跟随曹操,事后证明,他们的眼光都是十分正确的,而曹操这种自知之明和知己知彼,也为他奠定了将来争霸天下的良好基础。

曹操他们如何有此胜算呢?怎样分析曹、袁双方的实力,又怎么去探索行动进退的根据呢?

让我们来看看郭嘉的选择标准和评估方式,或许能帮我们找出个中要诀。

郭嘉原来是袁绍的宾客,曾备受礼遇,但是他何以数十天后,就毅然决然地离开哀绍,而来到曹操的阵营,为什么呢?

郭嘉在离开袁绍前,曾对袁绍的谋臣郭图坦率地说:“聪明之士应该慎选主人,才能够建立功业。可惜袁绍只知仿效周公礼贤下士的做法,却不知道如何用人;日理万机,却缺乏抽丝剥茧的功夫;喜欢用谋略,却不能够当机立断。想扶持他完成霸业困难重重,我将要离开他,去另寻英明的领袖了。”

郭嘉这段话,在郭图看来,是太不可思议了。在他们的眼中,袁绍已经是当今雄主,还有谁能胜过他?郭嘉见郭图领会不到他话中的深意,也就默然离开了。

郭嘉随后和曹操共论天下大势,相谈十分融洽,曹操大喜过望地说:“日后能够让我成就大业的,一定是这个人!”而郭嘉也自认找到了自己的明主。

数月后,曹操被袁绍一封骄慢的书信所激怒,他十分想出兵讨伐,却因为自己的实力不足而迟疑再三。这时,郭嘉和另一名智多星荀或,于是向曹操分析曹、袁之间的强弱优劣。他们指出,曹操看上去似乎处在弱势,实际上却是袁绍不能比的。当年楚、汉争霸,项羽虽然实力很强,终究不敌刘邦的谋略,更何况,袁绍有十败的原因,而曹操有十胜的理由呢。

所谓“十胜”,即十项检验政治领袖优劣的标准,用这十项标准来检验,我们发现曹操的军队有“十大优势”,分别是:

第一胜——待人处事方面:袁绍重视繁文缛节,讲究表面形式;而曹操浑然天成,毫不做作,即“道”胜。

第二胜——政治号召方面:袁绍割地称雄,如同叛国;而曹操奉戴天子,名正言顺,即“义”胜。

第三胜——管理方法方面:袁绍政令松弛,各项权力不彰;而曹操的管理重纪律,讲制度。即“治”胜。

第四胜——用人举才方面:袁绍外表宽厚,而内心多猜忌,对属下都不信任,只任用自己的亲戚子弟;而曹操是真正的平易近人,精明睿智,用人只问有无才干,不考虑他的出身背景,用了之后,则会信赖不疑。即“度”胜。

第五胜——谋略决断方面:袁绍看似深谋远虑,遇事却犹豫不决,错失良机;而曹操行动果敢,又能够临机应变。即“谋”胜。

第六胜——领袖魅力方面:袁绍喜欢高谈阔论,谦恭揖让,一意追求美好的表面形式,但是所吸引的只是一些好说大话、浮夸不实的人士;而曹操待人是推心置腹,不重虚名,这样忠诚正直有远见的人才都愿意投效。即“德”胜。

第七胜——道德声望方面:袁绍看见他人挨饿受冻,不忍之情,溢于言表,对于眼前看不见的那些民间疾苦,反而忽略不给以重视;而曹操不看重眼前的小事,但是能着眼于天下大事,考虑周详,恩泽远播,赢得民间的声望,即“仁”胜。

第八胜——识人能力方面:袁绍左右的官员彼此明争暗斗,争权夺势,打小报告风气十分盛行;而曹操用人有一定的法则,不会为谗言所惑。即“明”胜。

第九胜——法治制度方面:袁绍是非不分,没有标准;而曹操明辨是非,部属做对了,就以礼相待,做错了就用法令制裁。即“文”胜。

第十胜——军事才干方面:袁绍用兵喜好虚张声势,不符合兵法;而曹操能以寡击众,用兵如神,即“武”胜。

曹操听了这段恭维话后,虽以自谦口气回答“不敢当”,但是却喜在心头。而曹操的自信是他攻克袁绍竞争天下的根本动力。

在郭、荀做出以上这些判断两年多之后,袁绍挟击溃公孙瓒的余威,决定乘胜追击,率领十万精锐的军队,想要一举消灭曹操,曹操阵中大将闻讯无不震惊害怕,认为和袁绍率领的大军相比,曹操兵力薄弱,即使全力去抵挡,也无异于以卵击石。而曹操却神色安然,一点也不急躁。他以乐观的态度安慰众位将领。曹操的乐观是有道理的。他向手下分析说:“我很了解袁绍这个人。他的志向高,但是智慧低;外表英勇,但胆识不足;兵多将广,但是权责不明;善猜忌,不能在军中建立威信;将领傲慢,不听他的指挥。所以,他那怕是地广粮多,也不过是奉送给我们的礼物而已。”

曹操说得如此轻松,但仍有很多人对这件事担心,孔融就是其中一位。他问荀彧说:“袁绍地广兵强,有田丰、许攸等有智谋的贤士为他策划,有沈配、逢纪等忠贞的人为他主持军政,有颜良、文丑等勇将为他统率大军。我们果真能打得过吗?”

而苟或的答复仿佛正切中袁绍的弱点:“袁绍的兵员虽多,但纪律不整。手下的几名大将,田丰刚直,容易犯上;许攸贪婪;品格不佳;沈配专权而没有谋略;逢纪果决而又刚愎自用。这几个人只有相互暗斗与排斥,是不可能团结一致的。至于颜良、文丑,是一介勇夫而已,制服起来很容易。”

袁绍的这些弱点,在将来与曹操的官渡之战中,全都暴露了出来,先是为了幼儿的病情,竟然放弃渔翁得利、可乘虚出击曹操的大好机会;后来又刚愎自用,不听田丰等人独具慧眼贤士的劝告,轻率出兵;在整个与曹操的战役过程中,袁绍每一处都显出他应变力很差,包容性不足的毛病。更惨的是,袁绍病死以后,两个儿子为了争夺权位竟然大打出手,而袁绍手下的高级将领也为了各拥其主而发生内讧。东汉末年先期得势,雄据一时的袁绍,果然最后兵败,白白地把大好江山拱手送与了曹操。提供多种方案,正确决择。

为了确保决策的正确性,我们必须根据客观事物的多变性和复杂性,制定多个可供选择的方案,用来比较选择。要做出最好的选择,就必需留有余地。选择时要本着利中取大,弊中取小,兴利除弊、化弊为利的思维方式,才能做到真正的“最优”。

《三国演义》里面有这样一段描写:刘备应刘璋邀请,进驻葭萌关,抗拒汉中张鲁的入侵,由于向刘璋借军马钱粮,刘璋故意难为刘备,于是“毁书发怒,前情尽弃”,两人从此反目成仇。这时,刘备问计庞统:“如此,当若何?”庞统回答:“某有三条计策,请主公自择而行。”刘备又问:“哪三条计?”庞统说:“只今便选精兵,昼夜兼道径袭成都,此为上计。杨怀、高沛乃蜀中名将,各仗强兵拒守关隘,今主公佯以回荆州为名,二将闻知,必来相送;就送行处,擒而杀之,夺了关隘,先取涪城然后却向成都,此中计也。退还白帝,连夜回荆州,徐图进取,此为下计。若沉吟不去,将至大困,不可救矣。”刘备听过之后,认真地比较了上中下三计后,认为:“上计太促,下计太缓;中计不迟不疾,可以行之。”遂按中计而行,结果轻而易举夺了涪水关,然后下雒城,取绵竹,直捣成都;在这里,庞统提出的是三个行动计策,加上“沉吟不去”,事实上是可供选择的四个方案,庞统可以说多谋,刘备称得起善断,两者的最佳结合,选定了良好的方案,取得的成效也是最佳的。

官渡之战前,因为看到曹操顾虑重重,足智多谋的郭嘉指出:“绍有十败,公有十胜,绍兵虽盛,不足惧也……”郭嘉所分析的十个方面,包括了政治、路线、法治、气量、谋断、道德、仁爱、明察、用兵等,基本涉及了决定战争胜负的全部因素。正是这样对敌我双方详尽的对比分析,澄清了对形势的错误认识,消除了曹操的一些疑虑,才促进了曹操对正确决策的选择。

赤壁大战前,孙权曾一度犹豫不决,于是召回周瑜协助他商讨对策。东吴的和、战双方在朝堂之上展开了辩论。以张昭为代表的主降派认为:曹操在政治上“挟天子而征四方,动以朝廷为名”,拥有主动;军力上“近又得荆州,威势愈大”;与此同时江东的地利条件已不复存在:“吾江东可以拒曹者,长江耳。今曹朦艟战舰,何止千百?水陆并进,何可当之?”所以,东吴的唯一出路,就只有投降。周瑜则据理力争:政治上曹操“虽托名汉相,实为汉贼”,可孙权是为国除残去暴;军事上,曹操却犯了兵家四忌:一是后方不宁,马腾、韩遂是曹的后顾之忧;二是曹以北方军士居多,不熟水战;三是隆冬盛寒,马无蒿草;四是士卒因不服水土,很多人生病。所以得出结论:曹兵“虽多必败。将军擒操,正在今日”。周瑜比较全面的对比分析使孙权的精神为之振奋,孙权开始坚定了抗曹的决心。此后,诸葛亮还明确地指出:孙权“怯曹兵之多,怀寡不敌众之意”,“心尚未稳,不可以决策”,必须继续“以军数开解,使其了然无疑,然后大事可成”。所以,周瑜再次夜见孙权,缜密分析了曹操的兵力:曹声称“水陆大军百万”,其实“以实较之:彼将中国之兵,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所得袁氏之众,亦止七八万耳,尚多怀疑未服”。接着信心百倍地表示:“周瑜得五万兵,自足破之。愿主公勿以为虑。”到这时,孙权的所有疑虑都消除了,与曹操决战的决心更坚定了。

【智慧金言】

在制定决策时,只有注意比较,发现差别与双方的优势与劣势,降低多种因素的不确定性,才能提高预测的精确性。

果断能赢,冲动必败

刘备称帝后,首先想到的是关羽的死,要报仇雪恨。他在心里暗下决心:“一定要夺回荆州!一定要灭了孙权!”

刘备顾不上身体的疲乏,召来大臣商议夺荆州、灭孙权的国策。诸葛亮委婉地说:“能否暂时维持吴、蜀联盟,安定蜀国内部、积蓄力量,待羽翼更丰满些再说。且曹魏势力日盛,乃是主要敌人,总不可让他坐收渔人之利!”赵云也附和诸葛亮,进言说:“下荆州一事好像过于仓促,如今曹丕称帝,废汉立魏,乃叛臣贼子之所为,天下人皆欲讨之,我们应该首先伐魏,广结民心,壮大力量,然后才有可能消灭孙权。否则,岂不让曹丕坐享其成吗?”

刘备哪里听得进去?他一心只想报关羽之仇,对诸葛亮和赵云的话当耳旁风,只反问道:“那报仇的事要等到何年何月?”赵云不顾刘备的感受,仍继续劝说道:“我以为国贼是曹操父子,而非孙权。若能先灭曹魏,东吴则自然臣服,不如顺应天下人心,早图关中,假如和东吴开战,则势难和解了。”

可是,赵云的披肝沥胆并没有打动刘备,他依然坚持主战。朝中大臣也有很多人和刘备一样,主张与孙权交战。

刘备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愈感到讨伐东吴势在必行。他留诸葛亮守成都,自己率领大军,并通知镇守阆中的张飞,共同伐吴。

张飞接到指示,打算立即出发,他想到能够给关羽复仇,十分激动,见部下动作稍慢一点的,便加鞭打,搞得将士颇有怨言。张飞也不管这些人心里感受,自顾自喝足了酒,回到府中早早睡了。张飞手下有两个叫张达、范疆的将军,他们怀恨主帅张飞,于是乘其醉后睡觉时,便暗地里溜进厅堂,将张飞杀了,随之割下头颅,顺流而东,投奔孙权去了。

张飞营中都督看到主帅被人暗杀,急忙上表刘备,刘备听到这一消息,呆若木鸡,其手下将士也被这一系列的事情震惊并激怒了,呐喊着要替关、张二将军报仇。

刘备将张飞部下合在征吴大军中,累计精兵四万余人。于蜀章武元年(公元221年)七月,由将军吴班、冯习、张南等率领,沿长江,出巫峡,一路杀去,势如破竹,很快就收复了被东吴占去的巫县、秭归,蜀军乘胜直扑江陵。

从秭归出发时,治中从事黄权向刘备提议说:“吴人悍勇耐战,我们水军沿江东下,前进容易后退难,若遇到阻碍,必有麻烦。臣请为先驱,陛下镇后,方利大军征伐。”刘备觉得黄权太过小心了,黄权的建议未被采纳,反派他作镇北将军,负责江北军事,以防曹魏,自己还是带领主力顺流急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