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读《三国演义》学生活
21690100000041

第41章 决断:能独断者才能称王(3)

孙权看到刘备为了与他拼命,不惜一切代价,不免心中惊慌,急忙派出使臣,请求和解,刘备理也不理,只顾兼程杀向江陵。孙权无奈,只好准备抵抗,他召集大臣商议对策,众臣推举陆逊挂帅,孙权马上令陆逊为都督,率兵抵达夷陵,以阻止蜀军的势力。

章武二年二月,刘备的伐吴大军沿长江南岸缘山截岭,直捣到夷陵,然后舍舟登陆,在江岸南侧,处处结营,“树栅连营七百余里”,势将与吴军决一死战。刘备这次出兵迥然有别,他只顾拼命复仇,忘乎所以,以致身处高山连云之处,犯了兵家之大忌。

之后,蜀军的军营被陆逊火烧连营,只好逃命,完全丧失了抵抗能力。刘备在夜幕笼罩下突出重围,往西撤退。蜀军在败退途中丢盔弃甲、伐木挡道,刘备好不容易逃过此劫。

刘备是必然会失败的。因为他“以怒兴师”,恃强冒进,犯了兵家之大忌。在具体作战指导上,他又不察地利,把队伍带入难以展开的二三百公里的崎岖山道之中;同时在吴军的顽强抵御下,又不知道迅速改变作战部署,而用了错误的处处结营的办法,导致被动而失败,自食“覆军杀将”的恶果,让人婉惜。

所以,古今成大事者必会听取他人建议。否则,等待他的只能是惨败。

历史的经验表明,只有乐观的人,才能在困境中冷静决策,比如曹操。

曹操在东汉末年的乱世中,可算是宠儿了。他一生建功累累,这其中有天时、人谋等诸多因素,但就看他的胆识也是当时的佼佼者。胆是识的前提。识是胆的后盾。有胆无识只能匹夫之勇,如吕布之辈;有识无胆只配去做稻粮之谋,如刘表之流。他们都不像曹操那样胆识兼备,建立了千秋功绩。

不管是曹操所处的时代,还是他所处的位置,都让他必须具备开阔的胸襟,过人的胆识;开阔的胸襟,过人的胆识也使曹操的个人价值得以升华。可以说,曹操的胆识与地位是完美结合共同塑造了他的人格的。

东汉末年,董卓权倾朝野,袁绍也显赫一时,但都在动荡之中一蹶不振,相比较而言,曹操是起家于势弱力微,而他却能依靠自身的智慧和能力,更重要的是超人的胆识,以不可阻挡之势,统一北方绝大部分地区,并威胁到南方地区。这种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英雄气概只有曹操能做得到,是曹操把握了时代,而不是时代选择了曹操。

曹操的戎马生涯中,输得最惨的一次是赤壁之战。之后他退回北方,休养生息,渐渐地又军威大振。熟谙兵法的曹操知道,因为形势的变化,因时而动,防守既能给人民给军事以休养生息,撤退是为了更好地进攻,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以逸待劳地强有力地抵制来自蜀或吴的强大侵略,为才是战略战术上的胜利,最终使魏能一举灭蜀平吴,为统一中国创造条件。诸葛亮也不得不承认:“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也,仿佛孙吴。”

曹操不仅有胆识,而且宽宏大量,积极乐观的英雄主义。在东汉乱世能与曹操智慧抗衡的比比皆是,比如周瑜、诸葛亮等,其智慧都是超群的,他们都曾洞见过常人不见的幽微。然而,周瑜却有孔明三次用计兵败后的“既生亮,何生瑜”的英雄气短,诸葛亮却有在兴师北伐的大吉之期而“临表涕零,不知所云”的凄苦感怀。对于乱世群雄争霸的格局,不管失败还是成功都有很多变数,心理素质差的人必会消沉。而曹操始终都是乐观开朗,积极向上,他绝不怀忧丧志。有人说:刘玄德的江山是哭出来的。孙权也只是恪守祖业,充当了一个红色的管家角色。而曹操却不一样,他统一北方所有的一切,都是凭借他本人身历百战,出生入死换来的。在夺取和巩固政权的几十年戎马生涯中,虽然他也曾痛哭失师,惜折良才,但人生态度积极乐观,雍容大度的一面居多。如他不杀陈琳,说陈琳之文可愈头风,青梅黄酒,横槊赋诗,都表现得十分自然,十分洒脱。

赤壁兵败后,曹操在走华容道中却三次大笑,声声入耳,历历在目。第一次大笑,是在他刚刚摆脱东吴追兵,喘息稍定于乌林之西,宜都之北的时候。当时曹操看到此地树林丛生,山川险峻,便在马上仰面大笑不止,手下将领摸不着头脑,曹操曰:“我不笑别人,单笑周瑜无谋,诸葛亮少智,若是我用兵之时,预先在这里伏下一军,如之奈何?”但就在曹操大笑不止的时候,两旁鼓声大作,伏兵从火光中冲杀而出。第二次大笑,是在葫芦口埋锅造饭时,第三次是在华容天险道中。从他的这三次大笑中,我们很容易看到他的这样一个特点,即当形势危急,众将都以为应当愁眉不展,胆寒心惊时,曹操却反倒发出了胜利时也难得一见的大笑。

【智慧金言】

曹操具有一般人所没有的独特智慧,能洞察事物潜藏着的深刻矛盾,并在刚刚出现的矛盾中,便久已准备好了应变的措施。所以曹操在面对暂时的失败时,甚至是严重的失败时,也能够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并用极富感染力的身体语言和表情语言去体现和表达它,从而起到稳定军心、振奋士气的意外作用。

当机立断也是一种魄力

关羽的死在刘备心中淤积起似海深仇,仓促间发起伐吴的战役。陆逊指挥吴军在獍亭一役,火烧蜀军连营达七百里,大获全胜。陆逊战胜刘备以后,乘胜追击蜀军,他在白帝城外遇到诸葛亮布下的“八阵图”遗迹,就只能在这里撤回他的军队。当时陆逊旁边的将军们都十分奇怪,问道:“刘备兵败势穷,困守一城,正好乘势追击他们;现在你看到这石头阵就退军,这是为什么呢?”陆逊说:“我并不是害怕这石头阵而退却;我是要想魏主曹丕,他和他的父亲一样狡猾多端,现在知道我去追赶蜀兵,他一定会乘虚来袭我们。我们如果深入西川,急切之下就不容易退军了。”于是,他命令一将断后,急忙带领大军而回。果然不出陆逊所料,他们撤兵不到两天,魏军的三路人马就已经兵临吴境了。实际上,即使当时没有魏军这只“黄雀”袭于其后,陆逊收兵回师也是一个正确的决策。因为这场战役东吴虽然打胜,但是还没有灭亡西蜀那样大的力量,如果贸然深入西川,东吴的胜利之师也会变为强弩之末,很可能让自己处于被动的局面。

《吴子》兵法在强调将帅们应该根据不同的敌人采取不同的应敌方法时,曾提出过“见可而进,知难而退”的观点。所谓知难而退的战略,就是指时时局发生了逆转,再前进会对自己不利是时,就必须当机立断,停止进攻或者迅速撤退。这显示了陆逊作为一位高明的军事谋略家的战略才能。

古人说:“利之中取大,害之中取小”。就的是人们要正确处理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

这同时也表明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谋略思想:当继续前进(或者进攻)会陷入被动,有可能招致失败时,不如主动放弃前进(或者进攻)的计划。主动舍弃,是人们建立在对主客观形势进行冷静而且正确的分析、判断的基础之上的一种明智之举。

采用这一以退为进,避免损失的行动的前提是:第一,前面的情况不明,再继续前进(或者进攻)就有自己迷失方向等危险。第二,情况探明,但是相比之下,不利因素大于有利因素,再前进(或者进攻)没有胜利的把握。而这一谋略的精髓则在于:在自己还有舍弃余地时主动地舍弃,就是说,不是在自己身陷绝境、走投无路的时候才舍弃,而是在这以前,就必须先清醒估计到有可能前进就会身陷绝境、走投无路的危险,遇到这种情况时必须当机立断地主动舍弃。

【智慧金言】

这种谋略不仅常见于军事斗争,也常见于经济竞争中。即,为了保存自己的有生力量而主动地舍弃一些目标,表现在经济上,就是为了适应新的市场需求而舍弃原来的经营项目、品种而自己主动更新产品,等等,都是这一重要谋略的正确运用。当然,领导者、管理者若能够采用这一谋略,至少需具备两个条件:一,非常清醒的头脑,有知人的能力与自知之明。二,有随机应变和当机立断的能力。

面对失策,理性处理

想当年,曹操为雪赤壁之耻,征集四十万大军在濡须与孙权决一胜负。

双方在战争中,几个回合下来,势均力敌。时值春雨连绵,水港皆满,曹操进退唯谷:进兵无望,退兵又恐遭人嘲笑。正在左右为难的时候,孙权给曹操写了封信,劝他立即退兵。曹操看完信后说:“孙权不欺我也。”于是退了兵。其实,曹操并不是愿意听信孙权的劝告,而是他发现了自己决策上的不当,所以也就“就坡下驴”了。

正常情况下,一旦作出决策就要坚持贯彻执行;但是,坚持自己的决策,也有一定的界限,那就是:当自己的决策明显不当之时,就不能固执已见,一意孤行,而是应该果断地寻求改变的策略。很多决策者都认为改变主意是种无能的的代名词。而实际上则恰恰相反,及时改变错误主意是明智的体现。这不但不会遭人耻笑,相反,还会赢得大家的尊重。

当你意识到决策与事实相背时,你会怎么办呢?其中有一些尝试,可总结为如下几点:

(1)时机的重要。

如果情况有变,那你在短时内改变想法也可以理解。但在改变决策前,必须选择最佳时机。

大家都认为,做出决策与改变决策之间的时间愈久,这种变化就愈容易被人们所认可。所以,时间会改变环境,环境又能让人发生变化,而且时间久了,人们也就会把你以前所持的态度淡化或消失了。

如果你赞成一件事,之后又否定它。那么,在别人眼里,你只能是个反复无常的小人。而要是在处成某事期间,情况发生了新变化,那么在他人眼里,你这种改变实在是明智的选择。

所以,在以上情况下,把宣布改变决策的工作置于事后,效果会更好些。在你改变想法之前,经历的时间越久,你的新决策就越显成熟,看起来似乎经过了深思熟虑。而且时间一长,人们会以为那是你做出的一个新决策,而不是改变主意的格局。

(2)充分的理由。

有条理地阐述你需要改变决策的原因,别人感觉不到你朝令夕改。理由愈充分,大家就越相信这这应该是缜密的决策。这个道理非常浅显,可是许多管理人员只凭直觉妄下断言。你若改变想法,不能只给手下诸如:“因为我想这么做”或“我愿意”那样蛮不讲理,难以服人的回答。从这些回答中,别人只能看到一个飞扬跋扈的决策者的形象。

总之,当你自己都不知为何要改变决策时,不要急于改变自己的决定。

(3)试着武断一次。

如果你既没有拖延时间的借口,又找不到足够的理由,那么,你不妨试着武断一次。显然,这样的决策一旦宣布,必然会召来一片质疑。对你而言,理由总归还是有的。

如果你手里的资料让你必须改变决策。也许是时机未到,还不足以把它们公诸于世;也许这个决策会损害公司的短期利益,可本质上却是个大有可为的长线投资;这也许根本就是一个根据事实推测出来的结论;在这样的背景下,你只好武断一次,虽然这个做法看上去不会十分地受欢迎,算不上公道,还很容易受人误解。

但你可以请求周围的人相信你。若在此前,你始终十分善于运用前面提到的两种改变决策的艺术,那么偶尔地武断一次也是可以理解的。成熟决策,来自于缜密思考。

公元219年7月,蜀国大将关羽率兵进攻曹军,他以水攻大败曹军,曹操的将领于禁、庞德等人被俘获,樊城、襄阳被蜀军包围。

这场战役使得蜀军声威大振。

蜀军的势头将曹操震慑住了,甚至准备把将都城迁往邺城,以避其锋芒。正此时,司马懿和蒋济向曹操建议,利用孙刘在荆州问题上所存在的分歧,以分割让出江南的地盘为代价,拉拢孙权。

司马懿的建议被曹操采纳了。

孙权与曹操达成共识后,偷袭江陵,成功地捉杀了蜀将关羽。但蜀军损兵折将,遭遇惨痛失败,也把樊城和襄阳两处的包围解除了。

同年的冬天,曹操为了嘉奖孙权配合解围的功绩,任命孙权为骠骑将军,任荆州牧,并且让孙权作南昌侯。

孙权为实现从刘备手中夺取荆州的计划,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地盘,暂不想同曹操作对。他派出校尉梁寓向曹操又送书信又送礼物表示愿意俯首称臣,并接受了曹操的封号。

曹操读完来信,十分清楚孙权不可能如此轻而举地归附于他,而是胸怀异志,他把信给左右看了,并说:“孙权这家伙是想把我放在火炉上烧烤!”

侍中陈群等人对曹操说:“蜀汉的统治地位已经江河日下。殿下功高德重,人心所向,孙权在远方称臣,这是天随人愿。殿下应该登基称帝,不要总是心怀不定。”

曹操听后,回答说:“倘若有天命在,我就成了周文王。”曹操用周文王灭商未成功自比,感叹自己未能统一中国。他不愿意接受孙权称臣,从而暴露了自己称帝的野心。在实力尚未强大到吞并孙权和刘备的时候妄自称帝,等于把自己推向绝路,没有回旋余地;到时候称帝不成,还丧失号令天下的威信,所以发出了“在火炉上烧烤”的感慨,拒绝称帝。由此可看出,曹操在“虑杂利害”方面下足了功夫。

【智慧金言】

所谓“虑杂利害”,即同时考虑到有利和不利的两个方而。这种考虑,常常是在采取行动之前;一旦想明白了,在心理上和物质上进行统筹安排,并及时付诸行动。

而片面考虑问题或准备不足,就会出现意外,并很可能导致失败。有经验的谋略家和领导者是不会这么做的,他们的思维习惯总会同时考虑到两个方面,甚至更多方面,做出各种假设来预测后果以及可能出现的特殊情况,周密准备,谨慎行事。考虑周到、准备充分,以利于掌握主动。掌握了主动,不管是进还是退,都会应付自如。曹操的做法正是这样的。他之所以拒绝孙权称臣,是凭着对孙权及整个局势的了解,对称帝的利和弊作了充分考虑后,才作出非常理智的决定。曹操其实并不是不想称帝;正好相反,他的志向一直是一统天下并称帝,他拒绝称帝只是考虑到时机和条件都还不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