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一瞬集
21710800000003

第3章 读史(2)

靖康二年,5徽宗和宋钦宗同被金人掳走,当时被掳走的还有宗室、后妃、文武臣僚等共计三千多人,称“靖康之耻”。宋徽宗有儿子31个,已有6人早亡,其余除赵构外都被金人掳到北国去了;皇上的龙袍自然而然就穿到了他的身上。也可以说是国家的大灾大难成全了他,自此南宋开始,北宋结束。而岳飞的大忠是要一雪靖康之耻,直捣金人老巢,迎回“二圣”。倘允许他乘胜一路打下去,直到把父亲宋徽宗和哥哥宋钦宗都接回来,那宋高宗赵构又往哪儿摆呢?岳飞的“尽忠报国”岂不要弄得他皇帝当不成了?所以岳飞越是胜利在望,越要把他调回。光是把岳飞调回来也不安全,他的大军已深孚众望,被百姓称做“岳家军”……只要岳飞还活着,赵构的皇上就当不安稳,不杀不足以去心病。自古都是“君疑臣,臣必死”。甚至当秦桧及其爪牙万俟等,实在凑不出更多罪证,写奏章准备放岳飞的长子岳云:条生路时,宋高宗竟然朱笔一点,将勇冠三军、功不可没的岳云和大将张宪也一并处斩,以绝后患。足见其狼毒,也证明杀岳飞并非巨奸秦桧所独为,赵构才是幕后主使。

其时为公元1141年,农历12月29日晚,大理寺监狱得密令,佯称请岳飞沐浴,拥其入密室。突然从两旁蹿出大力军士,用棍棒猛击岳飞身体两侧的软肋……岳飞“拉胁而死”。用如此下作的残暴手段,虐杀了南宋最大的功臣岳飞之后,赵构才和秦桧商议了一套“说词”,向天下宣示。这就是说先秘密行刑,然后才下判决书。

岳飞当时只有39岁。为了刺激他,生前曾特意安排让他见到了披枷戴锁、满身血污的爱子岳云和爱将张宪,其状惨不忍睹。岳飞自眦皆裂,悲愤难抑,拿起狱卒为他准备写自诬状的笔,蘸墨在狱案上写了八个大字:“天日昭昭!天日昭昭!”

不错,“天日”终有“昭昭”之时。在国运垂危之际,奸帝奸臣合谋残杀国之栋梁,极大地刺激和调动了朝野上下和广大百姓的复杂情感,这里面有憎恶、义愤、悲怆、惋惜、不平等,所有这一切又都化为对岳飞的同情和敬慕。同情产生亲近,亲近推动流传,流传催生神话……古今中外的历史上被神化的人物,大多并没有大圆满的结局。耶稣被叛徒出卖钉死在十字架上;生前不甚得意,颠沛流离“若丧家之犬”的孔子,死后却渐渐成了圣人;英雄一世,最后却因骄傲轻敌、刚愎自用而打了大败仗,竟连自己的脑袋都被人偷走了的关羽,却一步步地成了“武圣人”、“武财神”;还有六出祁山终未成功的诸葛亮,也被演绎得神乎其神的完美……岳飞却不一样,在他死后宋高宗授意秦桧销毁大量史实记载,尽力抹杀岳飞的功绩。所以在后人对岳飞的颂扬中,不仅没有夸大和神化,相反还需要把朝廷涂改和抹杀的史实加以搜集和挖掘。尽管如此,在岳飞被害死的那一刻,他也波澜壮阔地登上了生命的颠峰,成为民族精神的象征,将千秋万代接受民族的崇敬。

是岳飞,强烈而鲜月地提升和区分了中国式的忠奸文化。中国有无以计数的各式各样的庙,只有在各地的岳飞庙前,才塑有奸臣、叛徒和小人的跪像。而且民间传说击桧之头,永不头痛击桧之心,永不心痛。在永远跪着的群丑两侧,有这样一副联:“蓬头垢面跪阶前想想当年宰相;端冕垂旒临座上,看看今日将军。”让历史,让民族的良知,让古今百姓,出一口胸中恶气,大快人心。

然而岳飞的遗产却不仅仅是这些。他生前可以说什么都没有留下,甚至被害时堪称“死无葬身之地”,是狱卒隗顺冒灭门之险将其遗体偷出来,葬于秘处。21年后岳飞平反昭雪,由隗顺的儿子献出岳飞遗体,朝廷重新将其葬于临安栖霞岭下。至今,岳飞葬在杭州,他的祖父母和父亲葬在原籍河南汤阴,他的母亲和妻子却葬在当年他驻过军的江西九江卧虎舔尾山,更不要说他的后人,过世的葬于哪里的都有,在世的遍布中国各地,乃至东南亚和世界其他一些地方。可见岳飞生前死后都属宁这个民族,献身于这个民族。他的故事也还在继续……

世人尽知,“桂林山水甲天下”。到了桂林才知道,山水已经被游人覆盖,人跟人,人挤人,满眼是人。旅游似乎就是凑热闹,随大流,赶景点,看大家都去的地方,人家去的你也去了就不遗憾。我害怕扎太堆,在桂林也尽量躲开人流的高峰,看一些没有太多人去的地方。

这样游了两天之后,忽然为那些到桂来只踩热点的绝大多数:游客深深地感到惋惜,甚至是悲哀。于是提出一个问题:桂林最值得看的景点一一就是不看它等于没有到桂林来的地方是哪儿?并请当地朋友随意向游客征集答案。

临离开桂林前,反馈回来的结论是一致的:漓江。

这在我的意料之中。我也不会忘记游漓江的情景买票要排队,上船要排队,游船出发要排队,到了江上还要排着队行进……阵势颇为壮观,有点像海军的舰艇编队。这不足为奇,人们从世界各地涌向桂林,一就是奔着漓江来的,乘船游一下漓江就把桂林山水的精华都看了,回去对打问的人也有了个交代。

漓江确实美不胜收。但,光游漓江和几个大溶洞,只能算看了桂林的表面,没有见到桂林的内里,只知“山水甲天下”,不晓“周南太史书”——这是南宋才子陈谠对桂林龙隐洞的赞誉。他认为龙隐洞可与《诗经》、《史记》比肩,读洞中石刻仿佛能感受到太史公犀利的笔锋!龙隐洞才是桂林山水的灵魂,或者说是整个广西文化的灵魂。

可是,我在龙隐洞里看了大半天,只碰到两三拨游客,稀稀落落,来去匆匆。对比那些人山人海的景点,委实是显得过于冷清了。

龙隐洞坐落于七星山瑶光峰脚边,洞分两部分。上部叫龙隐岩,其实也是洞,状如螺蛳,洞顶呈穹隆形,四季滴乳不绝,若琴声淙淙。宋人谭锬说得最贴切:“天下洞穴,类多幽阴,或远水清韵不足。龙隐岩高而明,虚而有容,复临深溪……”

龙隐岩的下部才称“龙隐洞”,又是另一番景象。一端吞日吸风,一端插人小东江,舒展逋透碧水悠悠,且洞内永远都是清风徐徐。洞顶有一石槽,槽内岩石若龙鳞排列,细细密密,层层叠叠,让人一望而能想到“雷嗔斧山开,龙怒裂而出”之势,及其腾飞后留下的痕迹。但,更重要的还不是洞本身的奇特,而是洞里的内容二百多件石刻。

它几乎可以说是一部中国古代“谪史”,记录了宋、元、明、清四个朝代,共八九百年的政治斗争和军事征战的重要事件,以农耕状况和宗教传说……这是独一无二的,在中国苒找不到第二座山或第二个洞具有这样的内涵。

现在被番为“山水甲天下”的桂林,过去曾是令人畏惧的“瘴乡”。《桂海碑林》一书引用古文献记载,称广西“天气炎热,地气卑,结为瘴疠,瘴气弥盛……其瘴,春曰青草,夏曰黄梅,秋曰新禾,冬曰黄茅。又有曰桂花、菊花者,四时不绝,而春冬尤甚。唐人谅云:“青草黄茅瘴,不死成和尚!”

因此,广西成了遭贬谪的官员流放之地。这些来启开放的京域或中原地区的人,常会碰上“蒸郁为疠”的岚烟氛雾而致病,能侥幸不死的也会脱层皮,毛发掉光。手是广西就被士大夫们指斥为杀人如麻的“大法场”,谈起来无不色变。

越是如此,历代朝廷就越要把政治斗争的失败者贬到这里来,他们把京城的文化风物也一弁带来,无意中造成了广西的开放。久而久之,反让人们逐渐认识了桂林的真实面貌,这个令人毛骨悚然的“瘴乡”,却原来还有美轮美奂的一面。

与谢灵运齐名于江南的颜延之,性情孤真,恃才傲物,不免屡犯权要到南朝宋少帝元年便被黜于桂林任郡太守。闲暇常在独秀峰下的岩洞内读书,并留下了最早歌颂桂林的诗句:“未若独秀者,峨峨郛邑间。”

北宋书画大家米帝的朋友李彦弼被朝廷贬至桂林,并永不起用,故心生怨气。米芾赠诗劝慰:“骖鸾碧玉林,琢句白琼瑶人间埃谨尽,青罗数分毫。程老列仙长,磊落粹露膘。玉沥发太和,得君同逍遥。刻岩栖乌鸦,陟巇透紫霄。南风勿赋,即是登云轺。”桂林第一次被描写成了仙境。

安徽人朱希颜,在任广西经略使兼转运使期间,干脆就直截批驳了“瘴乡”之说:“人言五岭地皆热,谁折一枝寒欲冰。浪道湘南是瘴乡,玉壶银阙四时凉……”“湘南”即今日的桂林。就这样,广西,当然也包括桂林,渐渐地摘擰了“瘴乡”的帽子。也疋因为此,才有了桂林今日的观光旅游之盛。

这个过程全部记录在龙隐洞里。

最为惊世骇俗的当数洞里的《龙图梅公瘴说》碑。“梅公”即梅挚,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官至右谏议大夫,他在任广西平乐县知府期间,有感于当时的官场腐败,写了《五瘴说》一文:

“仕有五瘴。急征暴敛,剥下奉上,此租赋之瘴也。深文以逞,良恶不白,此刑狱之瘴也。

晨昏醉宴,弛废王事,此饮食之瘴也。侵;牟民利,以实私储,此货财之瘴也。

盛陈姬妾,以娱声色,此帷薄之瘴也。

有一于此,民怨神怒,安者必病,病者必殒。虽在毂下,亦不可免,何但远方而已。仕者或不自知,乃归咎于土瘴,不亦谬乎?”

明明是贪官污吏们在制造瘴气,是“人自为瘴”,反诬赖是大自然在“瘴人”!梅挚所列举的宋代官员的腐败行径,竟可以和今天社会上的某些现象对上号,原来腐败也可遗传。

我忽有所悟,是不是因为有了这块惊世之碑,有些官员不敢或不愿到龙隐洞来?于是也影响了对它的宣传,绿使许多游客不知有此一洞,更不了解它的价值,才造成这般冷清。旣想到了这儿就按捺不住地要请教讲解者:“古代的官员,不论遭贬的还是提升的,到广西来必看龙隐洞。现在的领导干部们到这儿来的多吗?比如成克杰者流?”

年轻的讲解员诧异地打量着我,缓缓说道:“谈不上多,但也确有来的,他们只是默默地看,默默地听讲解,一般不置一词。像您这样禁不住对洞大加赞赏的,几乎可以猜得到不是领导干部,身上肯定也没有沾染五瘴之毒。”

我哈哈大笑,继而向她深深一躬,感谢她话中的美意。这位讲解员的眼睛很厉害,不是指她对我的恭维,而是指她对来看龙隐洞的人的观察。

我庆幸没像许多到桂林来的游客那样漏掉了龙隐洞。和这个洞相比,别的地方即使都不去也不虚此行!

关于宣纸你知道多少

小时候上学的第一天,第一次听老师的训导,就是要“敬惜字纸”上学是来学认字的,而字是圣人造的,字要写在纸上,纸也是圣人之物。没有写字的纸不能丢,写了字的纸就更不能随意糟践,那是对圣人的不敬,是要吃亏受罚的。

现在的孩子,从出生的那天起就开始糟踏纸,比如纸尿裤。擦屁股均卫生纸比手绢还要柔软细致……老土,现在都是用纸巾,谁还用手绢?

发达的现代商品社会,盛产各种各样的垃圾,现代人每天不仅制造大量的物质垃圾,也在毫无节制地制造着文字垃圾:铺天盖地的文字信息和广告,五花八门的资料和书籍……承载这些文字垃圾的多是现代机制纸,诸如铜版纸、道林纸、新闻纸、包装纸等等,其寿命不过200年。

这就是说,眼下书店里那些花花绿绿、琳琅满目的书籍,无论作家们多么牛,包括那些畅销书作家、美女作家、80后作家以及用身体写作的作家等等,其作品如果不能反复地再版重印,200年后统统化为灰烬。

古时一篇文章写得好,人们往往用“洛阳纸贵”来称赞,却不叫洛阳“文”贵。一本书写得好,被称做“一纸风行”,不称“一书风行”……可见荦是文字的载体。幸哉有纸,文化才得以传承。

那么西晋的左思以《三都赋》造成的“洛阳纸贵”,是什么纸呢?

应该是东汉蔡伦发明的“蔡侯纸”,以树皮和烂麻做成。到东晋又有了藤纸,至隋代产生了楮皮纸…而纸的经典:诞生在唐代。这就是宣纸!

单讲其寿命,就有1050年,所以有“纸寿千年”一说。在1050年之内,宣纸的质地不会发生丝毫变化,单纯地讲保存,能达到2000年。

更不要说它还“轻似蝉翼白如雪,抖似细绸不闻声”。宣纸文藻精细,吸水润墨,锦韧而坚,百折不损,抗老化,防蛀蚀,因此格外适宜书画,笔墨着纸后,焦、浓、枯、淡、湿,五彩缤纷。轻重缓急,随意变化。

故宣纸一出现,便成为稀罕之物,“有钱莫买金,但买江东纸,江东纸白如春云。”(古时宣州一带属江东,故宣纸早称江东纸。)依中国的老风俗,哪个地方有了好东西先得给皇帝老子送去,宣纸理所当然也就成了向朝廷进贡的宝物,成了朝廷和地方官吏作书绘画、立文书档案的专用纸。由于当时生产这种纸的经县隶属宣州府管辖,进贡时都要打上“宣州贡纸”的字样,久而久之,经县生产的这种奇妙的纸就有了一个响亮而通行的名号:“宣纸”。

民间有钱的人也可以买来用于书画,或修宗谱、印经文,总之是要将宣纸用在较神圣并希望能长久保存的事情上。

清代蒲松龄写成《聊斋志异)》后因穷困无力刻印,压在箱底多年。到乾隆三十二年(1767),由歙县人鲍延博出资购买宣纸,此奇书才得以印行并流传下来。

另一部经典《红楼梦》的命运也差不多,最初只有手抄本流传,乾隆五十六年(1791),和砷向皇帝报告了民间在流行《石头记》一书的情况,经朝廷批准由徽州人程伟55出资,将曹雪芹写的前80回和高鹗后续的40回合在一起,首次用宣纸印刷,使《红楼梦》成为一部完整之作——即风行天下的“程甲本”。

据中国国画图书馆的统计,我国现存的纸质古籍约有300万册(卷),所采取的形式多为宣纸线装书。甚至连少林寺的武功密笈都是宣纸印的。再往近里说,国家主席送给美国总统布什的《孙子兵法》也是用宣纸印刷,其内容奇绝珍贵自不必说,单是书的用纸和装帧设计就堪称精美绝伦,具有很高的长久收藏价值。

目前中国的宣纸有50%要出口日本,以前是80%。据说日本现在有些不上班的女人,喜欢在家里练书法,故需要大量宣纸。日本的教育部门也做过一项调查:在宣纸上练书法的孩子,比不练字的孩子犯罪率要低得多。在高雅素净的宣纸上练字,能让孩子的心立刻静下来,定得住性有助于培育孩子的耐力,可养成坚韧的品难怪日本曾多次想得到中国宣纸的生产技术。据曹天生的《中国宣纸史》记述,清光绪囚年(187?),日本内阁印刷局造纸部派遣栖原陈政到中国,化装潜入泾县两个多月,自称是“广东潮州大埔县何子峨太史的侄子”,搜集造纸技术情报,回国后竟公开出版了《支那制纸业》一书。

光绪三十,年,日本人内山弥左,以南京高等农业学堂教授的身份,多次深入泾县宣纸厂“调查”,偷盗宣纸生产情报。与此同时日本国内又派人到泾县弄走了一些青檀木树皮。由于日本没有这种树,竟鉴别不出是何种何属。

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日本利用侵略中国的机会,派遣特务到泾县,搜集了大量青檀树籽,运回日本精心种植。最终因气候和土质条件不同,长出的青檀树质量低劣,用之造出的所谓宣纸润墨性极差,根本不能与中国的宣纸相比。

难道他们现在想明白了,拿钱买中国现成的上等宣纸,要比费尽心机地去偷技术省事得多?除日本之外还有美国、英国一些经济情报人员,也曾打过泾县宣纸技术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