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读《冰鉴》学生活
21757700000012

第12章 考察内心(1)

内奸者,功名可期

粗蠢各半者,胜人以寿

纯奸能豁达,其人终成

纯粗无周密者,半途必弃

原典

五行为外刚柔,內刚柔①,则喜怒、跳伏②、深浅③者是也。喜高怒重,过目辄④忘,近“粗”。伏⑤亦不伉⑥,跳⑦亦不扬⑧,近“蠢”。初念甚浅,转念甚深,近“奸”。内奸者,功名可期。粗蠢各半者,胜人以寿。⑨纯奸能豁达⑩,其人终成。纯粗无周密者,半途必弃。观人所忽,十得八九矣。

注释

①内刚柔:内心的阴阳刚柔之气。

②跳伏:激动与平静两种情绪。

③深浅:人内心的城府深浅。

④辄:就。

⑤伏:情绪平静。

⑥伉:高大,引申为情绪激动。

⑦跳:情绪激动。

⑧扬:高昂。

⑨胜人以寿:比人寿命长。

⑩豁达:心胸大度。

译文大意

五行是阴阳刚柔之气的外在表现,即“外刚柔”,还有与之相应的内刚柔。内刚柔指人的喜怒哀乐感情、激动与平静两种情绪、深浅不一的心机城府。遇高兴之事,就乐不可支,遇愤怒之事,即怒不可遏,事情一过又忘得一干二净。这种人的性情接近于“粗”。平静之时无一点张扬之气,激动之时也昂扬不起来,这种人的性情接近于“蠢”。遇事,初一考虑想得很浅转念一想,又想得深入而细致。这种人刚柔并济,接近于“奸”。凡属内藏奸诈的人外柔内刚,遇事能进能退,能屈能伸,日后必有一番成就。既粗又蠢的人,寿命常超过常人。纯奸的人,即大奸大诈者,胸襟开阔,能藏丘壑,遇事以退为进,以顺迎逆,最终会事业成功。那种外表举止粗鲁,心思也粗枝大叶的人,做起事来必定半途而废。查看一般人所忽略掉的东西,往往会有十拿九稳的好效果。

活学活用

由内刚柔看人的心性本质

曾国藩在《冰鉴》中有“喜怒、跳伏、深浅”论及人心内阴阳之气变化,既是指喜怒哀乐等情感,又指沉静、急躁、胸有城府等各种性格。

具备某一方面特长的人,不是亢奋就是拘谨,不是偏刚就偏柔,很多都不知道自己的缺点,即使有的知道自己缺点,也不能以圣人的标准,吸收别人的优点以改进自己的缺点,反而一味地否认,甚至以攻击别人的缺点来掩饰自己的缺点。因此,他们自以为是,亢者愈亢,拘者愈拘,最终使自己无法改造。

申徒狄是商朝谏官,商纣王残暴无情,申徒狄屡谏不听,最终采取最激烈的谏诤——死谏,他抱石投河而死。屈原《楚辞·九章》云:“望大河诸洲之兮,悲申徒之抗迹。”其中哀悼的申徒即申徒狄。这是亢者愈亢。

介子推是春秋晋国人。他对晋文公忠心耿耿,当晋文公流亡时没东西吃,他割下自己的肉给晋文公吃。晋文公回国后,赏赐文武百官,却没他的份,后来他与母亲隐居山上,晋文公为引他做官,放火烧山,烧死了他。拘者愈拘也。

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力,自胜者强。”人在一生当中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任何人若能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已经非常困难,更何况自己的长短之处被认识之后,能够进一步挥长弃短、肯定自己、纠正缺点、改善自己,那就更困难了,所以老子才会说“自知者明”、“自胜者强”。

针对上述偏才的性质与优缺点,刘邵做了更深入的剖析,现分别说明如下:

(1)强毅之人,此种人狠强刚戾,不以狠强为警惕,而以柔顺为挠弱,与唐突之心相抵抗,此种人可进行总体规划,可是不能仔细观察其细微之处。

(2)柔顺之人,宽恕容忍而又优柔寡断,不依据事物整体情况进行考虑,遇事常强加忍之,此种人可应付一般事情,却不是办大事的人。

(3)雄悍之人,对待事情勇敢奋起,但常常对事物缺少警惕性,此种人可以克服困难,却不能遵守规定。

(4)惧慎的人,畏惧、小心谨慎地对待事情,可是性格过于软弱,且猜疑心强,因此此种人可以保住自己,却不能竖立节义。

(5)凌楷之人,对待事物专断,常以雄辨的外在表现,掩盖其内在专断之心,这种人可坚持正义,却不能使众人心服而依附之。

(6)辨博之人,此种人能言善辩,对语言泛滥不加以警惕,因而在理论上可以讲得头头是道,在实践上却一窍不通。

(7)弘普之人,博爱而又周到融洽,可在交际上常常广结朋友,不注意选择对象,此种人可以抚慰众人,但不能端正风俗。

(8)狷介之人,廉洁而能激浊扬清,不怕道路狭窄继续走自己确定之路,对于好、坏界线清楚,以弘普为污浊而增益其拘谨之心,此种人可固守节操,最终却常常走不通。

(9)休动之人,一味地攀登与超越,以沉静为停滞而增果锐之心,此种人可以进趋在前,却无法容忍自己居于别人之后。

(10)沉静之人,前思后想而考虑缜密,遇事反映较迟钝,此种人可深谋远虑,却不能敏捷而速达。

(11)朴露之人,质朴诚实,不以其诚实作为做人的一种标准,却用奸诈手段来表露其诚实,此种人可确立信用,却不会衡量事情之轻重。

(12)韬谲之人,足智多谋,不以其谋略之离正为警惕,以忠贞为愚直而贵其浮虚之心,此种人可以佐助事务而不能矫正违邪。

刘邵对上述十二种偏才的剖析,非常的细腻与传神,其实我们的四周(包括自己)就有许多此类的偏才,读者不妨仔细去观察与琢磨。把周围的人全归入这十二种,认真加以分析,或许你将会有新的发现。

从偏才要进而为德行,再从德行进而为中庸、圣人。这固然有赖于学,使质性不致过亢而偏刚,亦不致过拘而偏柔,因此说“夫学,所以成才也”,另一方面也有赖于恕,取强毅之刚毅而去其激讦,取柔顺之宽容而去其寡断,因此说“恕,所以推情也”。

在人性论中,刘邵是个顺气的支持者,人物禀气而成性,性就是天生的质性,人一出生就有性,是不可变的,可变的是人的情绪而非人的质性,所以认识一个人必须识其质性。这么说来,靠“教之以学”与“训之以恕”,改变天生的质性是不可能,因此说“偏才之性,不可移转矣”。由此指出了才性鉴定的心理障碍。

刘邵认为,按偏才的质性加以学习,学习只会增加他的偏,其偏而成为全才的人根本不能改变,因此说:“虽教之以学,才成而随之以失。”可见,偏才固有的本性,非学习所能改变。尽管“学”能让人成才,但成于此,失于彼,偏才之人不可改也。

同样道理,“训之以恕”也只能顺应他先天的性情,后天批评,教育批评对其本性是没有作用的,相反只会越教越偏,因此说:“虽训之以恕,推情各从其心。”

因为推己之情各从其心,自然会造成信者逆信与诈者逆诈的现象。“信者逆信”的意思是:由于自己讲信用,就认定人人都讲信用,于是诈骗者能得逞。“诈者逆诈”的意思是:由于自己诈骗,就认定人人都是骗子,于是讲信用的人就无辜被怀疑了。

偏才之人,固守本性,推己之情,各是己能,何道之能人,何物之能周,所以说:“故学不人道,恕不周物。”

总之,刘邵认定,人因禀气之不同,必定造成质性上的差异,此天生的质性既不可改变,亦不可培养。如果要改变它,非但无益反而有害。一个人一生的成就由质性决定,人应依其质性,发挥其长。

既然偏才的质性,既不能“教之以学”,又不能“训之以恕”,那么领导者就不能要求手下人什么都会,而要注意挖掘人的特长,因此必须掌握“用人之仁去其贪,用人之智去其诈”的原则,用人之长处,忽略其短处。这是对偏才的正确认识。

那么在实际识人用人的过程中,怎样正确识别对方是兼才还是偏才呢?

当一个人经常谈论各家各派的长处,并且一一加以品评推荐,这样的人就是兼才;若一个人仅讲述自己的优势,希望得到众人的夸奖,自己却不想了解别人的长处,这样的人只能是偏才,偏才不能了解别人,对他人之话也持怀疑的态度。所以,与这种见识短浅的人谈论深奥的道理,谈得越深入,分歧会越大;分歧越大,双方就会更加对立,以至于互相攻击和诘难。因此,偏才的人看见别人多方述说自己的处世正直,就会认为对方只不过是在自夸罢了;当他发现别人只是倾听他谈话而不发表意见,就认为对方知识缺乏,内心空虚;当他发现别人高谈阔论时,就觉得对方不谦逊;当他发现别人谦恭礼让时,就认为对方学识浅陋、地位卑下;当他看见别人说话时只显示某一方面的专长,就觉得对方知识不够渊博;当他看见别人谈话时旁征博引、语惊四座时,就觉得对方有意要哗众取宠;当他看到自己的想法被别人说出来时,就认为对方抢走了自己的成果;当别人发现自己的错误并提出疑问时,他就觉得对方不理解自己;当别人的看法与自己不一样时,就觉得对方故意在与自己较量;当别人谈话时内容有条有理,知识渊博,他却觉得对方的话讲得不得要领。他只有在与相同类型的人谈话时,才会感到高兴。只有这样,他才会对对方产生亲近、偏爱的感情,去称赞、举荐对方,这就是偏才常犯的错误。

认识一个人,以自己作为衡量别人的标准,主观意识过强,经常会造成识人的错误与偏差。

先说《列子·说符篇》的一则故事。

从前一个人遗失了一把斧头,他怀疑被隔壁的小孩偷走了。于是,他就暗中观察小孩的行动,不管是言语还是动作,或是神态与举止,怎么看都认为像是偷斧头的人。由于无证据,因此也就没法揭发。隔了几天,他在后山找到遗失的斧头,原来是自己弄丢的。从此之后,他再去观察隔壁的小孩,无论怎么看也不像是会偷斧头的人。

这个人就是以自己来度量别人,过强的主观意识,才会把老实的小孩看成是贼。他心中认定小孩是贼,所以越看小孩越觉得像贼;他心中认为小孩不是贼以后,无论怎么看都不是贼。这种由于主观意识作祟因而造成识人的错误,我们必须小心提防。

三国时代精于识人的诸葛亮,就曾因太深的主观意识而看错马谡。马谡历任县竹、成都县令以及越隽太守,能力超人,并好谈军国大事,诸葛亮非常器重他。刘备在临终前,对诸葛亮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希望你能察觉此事。”因为诸葛亮对马谡印象很好,所以不但听不进刘备的话,而且还任命马谡为参军。公元228年,诸葛亮出师祁山,当时众大臣建议派魏延或吴壹为先锋,但诸葛亮独排众议,任命马谡为先锋,统率大军与魏军交战于街亭,最终被魏军所击败。由于先锋大军败走,诸葛亮只好退守汉中。

以自己的主观意识认识人,这是人性上的弱点,也是识人之大恶,精明的诸葛亮都难免陷入其中,何况一般凡夫俗子!

当我们喜欢一个人时,就会忽略他的缺点而肯定他的一切;当我们讨厌一个人时,就会忘记(或忽视)他的优点,单看他的弱点而否定他的一切。

举一个实例来说明。

战国时期有一个叫弥子瑕的人,由于他长得俊美,因此很受卫主的宠爱,被任命为侍臣。按照卫国法律的规定,私下使用大王马车者,将处以割断双腿的刑事。由于母亲生病,弥子瑕就私驾大王的马车回家探病。卫王获知此事之后,不仅未处罚弥子瑕,反而称赞他说:“子瑕真孝顺呀!为了母亲的病竟忘了刑事。”有一天,弥子瑕陪同卫王游览果园,弥子瑕摘下一个桃子,自己一半,另一半献给卫王。卫王高兴地说:“弥子瑕真爱我啊!把好吃的桃子献给我吃。”

很多年以后,弥子瑕年老色衰,卫王就不喜欢他了。有一次,由于小事弥子瑕得罪卫王,卫王就不高兴地说:“弥子瑕曾经私驾我的车,还拿吃剩的桃子给我吃。”在列举过弥子瑕的罪状之后,就把他免职了。

从上述的实例可知,度很大程度上一般人对另外一个人的态受个人印象好坏的影响。

再说一则妙闻。

汉武帝到郎署(汉朝官署名)巡视,看到一个衣裳不整的白发老翁,就问他:“你叫什么名字呢?何时在此为郎(宿卫之官名)呢?”

老翁答道:“臣叫颜驷,在文帝时就在此为郎了”。

武帝问道:“为什么?”

颜驷答道:“文帝好文而臣好武,景帝喜好年老的而臣尚年少,陛下喜好年少的而臣已年老,所以历经三世都得不到晋升的机会,只好一直在此当差了。”

若文帝好武,景帝喜好年少,武帝喜好年老的话,颜驷一生的机遇必定大不相同。针对颜驷生不逢时,我们一方面感叹造化弄人,一方面深刻体会到个人的好恶影响识人之深。

世无完美之人,金无十足之赤。人,总是长处、短处并存。恃才傲物,常为人之通病;大才者,不拘小节;异才者,常有怪癖;才气越高,往往其缺点越显。高明的领导,对于人才应力求用其所长,避其所短,倘若求全责备,则世无人才可用。

既然,人无完人,那么,就不可苛求,否则将“世无可用之人”。所以,古人说:“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明有所不见,聪有所不闻,举大德赦小过,无求备于一人之义也。”其中包含着极其深刻的用人哲理。

求全责备乃用人之大忌,求全责备,是指对人要求过严,希图“完美”,容不得别人半点缺陷,见人一“短”,即不及其余,横加指责,不予任用。求全责备压抑人的工作积极性,防碍人的成长,防碍人的智能的充分发挥;它让人小心谨慎,不思进取;防碍人的创造性思维与创造性想象力的发挥;它让工作人员缺少活力,“死水一潭”,缺少竞争能力和应变能力;它造成人才,特别是优秀人才的极大浪费,因为,任何人总是有短处,甚至是有错误的,而求全者的种种非难,会使许多人难以得到起用。

我国历代智能之士深知用人不可求全责备的道理。孔子在《论语》中就说过:“赦小过,举贤才。”《庄子·天下》也说过:“君子不为苛察。”《后汉书·陈宠传》上强调:“有大略者不问其短,有厚德者不非小疵。”唐朝《贞观政要。政体》指出:“心暗则照有不通,至察则多疑于物。”《清诗别裁集》中更明确指出:“舍长以就短,智者难为谋;生贵适用,慎勿多苛求。”可见,用人不可苛求已为历代用人的重要原则。

喜怒无常之人近乎粗鲁

毕生混迹于官场,曾国藩深知情绪带给人的负面影响是致命的。如果一个人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必是难以成大事。

生活中我们常看见一些人由于不能克制自己,而发生争吵、咒骂、打架,甚至流血冲突的情况。有时只不过是谁踩了谁的脚,一句话说得不当,在地铁里抢座位,在公交车上挨了一下挤,都可能成为引爆一场口舌大战或拳脚演练的导火线。在社会治安案件中,相当多的案件都是由于当事人不能冷静地处理微小之小事而发生的。

人皆有七情六欲,碰到外界的不良刺激时,难免情绪激动、发脾气、气愤。这是人本能的生理和心理反应。可是这种激动的情绪不可放纵,由于它可能使你丧失冷静和理智,不计后果地行事。所以,当你碰到此类事情时,面对人际矛盾时,要学会克制,学会忍耐,不要像炮捻子,一点就着。

古代打仗时,若守城一方宣布闭门停战,攻城一方就会在城下百般秽骂,非要惹得那守城的一方怒火中烧,杀出城来——攻城的才可以乘机获胜。兵法上称之为“激将法”。可是若守城的能克制忍耐,对方也就无计可施了。不仅敌我作战之际需要有克制忍耐的大将风度,就是平日生活中待人处事,也需有克制忍耐的涵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