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读《冰鉴》学生活
21757700000023

第23章 总论情态(1)

久注观人精神

乍见观人情态

大旨亦辨清浊

细处兼论取舍

原典

容貌者,骨之余①,常佐②骨之不足。情态者,神之余,常佐神之不足。久注观人精神,乍见观人情态。大家③举止,羞涩亦佳;小儿行藏④,跳叫愈失。大旨⑤亦辨清浊,细处兼论取舍。

注释

①骨之余:余,这里理解为外部表现,即容貌是骨的外在表现。

②佐:辅助,弥补。

③大家:“大人之风,山高水长”,大家即指有高人之风的人,如盖世英豪、硕儒高僧等。

④小儿行藏:小儿,名词作状语,像小孩一样的举止行动,哭哭啼啼,又跳又叫。

⑤大旨:大处,主要之处。

译文大意

容貌是骨相的余韵与外部表现,常常能弥补骨相的不足。情态则是神的余韵与外在表现,常常能弥补神的不足。久久审视,主要观察精神;短暂一见,主要观察情态。大家高人之态,即便有女儿家似的羞涩,也不失为佳相。像小孩儿一样哭哭啼啼,又叫又跳,愈是掩饰造作,愈使人觉得虚伪粗俗。情态也应首先分辨清浊,细致观察时还要兼论取舍,方可大处着眼,细处定性。

活学活用

容貌弥补骨之不足,情态弥补神之不足

任何一个人,其性格作风、思想境界、专业能力、学识水平等,也就是曾国藩所言“情态”与“神态”,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有的人越变越好,小才变为大才,歪才变为良才;有的则由好变差,从风华正茂成为江郎才尽。因此要于万千人当中寻得人才,必须以发展的眼光看人。

早年的李鸿章桀骜不驯,目中无人,并且带有一种虚伪性,远非重朴质的曾国藩所能看得过。但曾国藩看出李鸿章确有才干可用,日后必成大器,遂予重用。在后来长期的磨炼中,李鸿章逐渐改变其浮巧和锋芒毕露的弱点,越发稳重和坚忍,最终青史留名。曾国藩以发展的眼光看人,确实高人一筹。

汉代叱咤风云的大将韩信,早年家贫,常寄食于别人,大家都嫌弃他。淮阴屠户当众欺负他,使他蒙受“胯下之辱”。他后来投奔项羽,不受重用。汉丞相萧何不计其过往劣迹,慧眼识真才,发现他具有卓越的军事潜能。萧何月下追韩信,向刘邦荐举其为大将军,并鼓励他施展才华。在楚汉战争中,韩信充分发挥了他的军事才能,为刘邦建功立业立下汗马功劳。

若刘邦总是用韩信受过胯下之辱的往事来估量韩信的才能,而没有发展看人的慧眼,则韩信就只能成为别人眼中的武夫、无能之辈,将会埋没一代人才。

从上面的事例中可以清楚地看出,用静止、孤立的观点看待人,会把活人看成“死人”。只有在发展中看人,才能真正做到知人、识人的客观公正。

反观今天的某些企业管理者,平时总是说自己观察人是如何仔细和准确,并且总是能够首先看到人家的发展方向。这些话让手下人不免为之心动。可在实际中,他们却常常总是一讲到某人,就先从这个人过去的某几件事情上大发议论,说的都是种种过失,然后,就轻易地下结论说,这个人好像也就这样了,以后难有作为。这种用静止的眼光识人的做法,实际上是非常愚昧、狭隘的。

大家都知道,日行千里的良马,若未遇到伯乐,就会被牵去与驴骡一同拉车;价值千金的玉璧,若不能善于鉴别的玉工,就会被混同于荒山乱石之中。对于人才,若不用长远、发展的眼光看其潜力,就会使其被埋没。

具有潜质的人有如待琢之玉,似蒙土的黄金,暂时没有引起世人的重视,没有得到公众的承认,若没有独具慧眼的“伯乐”,是难以发现的。

千里马若不遇伯乐,恐怕要终身困守在槽枥之中,永不得向世人展示其“日行千里”的风采。许多具有潜质的人都是被具有发展眼光的“伯乐”相中的,同时,又得到了一个发展成长、施展才华的机会,最终才获得成功。

在发现“千里马”之后,用人者应注意做到下面几点:

鼓励他在公开场合阐明自己的观点和建议,这样做为的是增加他对你的信任,以及对公司的归属感,表明他的建议受到你的重视。

视他为管理工作上的一项挑战,有些管理方法,对待水平较低的下属或许绰绰有余,而在优秀人才眼中,你只是代表一个职位、一个虚衔,并不代表你的才干超过所有的人,要他们全听你的,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给他明确的目标和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卓越人才行事都异于常人,但又有出乎意料之外的成功;你给他们明确的目标和富有挑战性的工作,他定会感到被看重而满怀工作激情。

在你还没有给他更高的报酬时,一些特别的奖励是必要的。对于他对公司突出的贡献,如无特别待遇,就会减弱动力,但不表示他不再追求进步。

适时地赞美他的表现,不要担心会把他宠坏,在他有了上佳表现之后,适时地加以称赞和鼓励。若你对他冷漠,会使敏感的他以为你妒嫉他。

推荐一些对他有帮助的书籍,“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若你将卓越人才的工作安排得没有一丝空闲,这样他就没有时间学习新事物,不断的工作将让他精神疲惫。卓越人才并不是万能的,他也有不明白的事物。

总之,人是在发展变化中走向成熟和卓越的,总是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中增长才干,发挥才能。善于用发展的眼光来识别人,才是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

其实,作为知人识人者,真正以发展的眼光来识别人,其实也正是他自身素质不断提高的过程。

长久地识人要看其精神内质

曾国藩在其日记和家书中不止一次地强调:人不易知,知人之内质更为不易,这不仅需要时间,更需要用心地观察。

庄子曾说,识人内质要“远使之而观其忠,近使之而观其敬,烦使之而观其能,卒能问焉而观其知,急与之期而观其信,委之以财而观其仁,告之以危而观其节,醉之以酒而观其态,杂之以处而观其色。”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庄子提出的识人之良方,其主旨是:将所识之人派到远处工作,远则难监督,所以可考察他是否忠诚;派在身边工作,容易相熟而没有拘束,故便于考察他是否恭敬;在情况复杂的时候派他去工作,看他的能力怎样;紧急关头询问他,看他的智慧怎样;在紧迫的情况下和他相约,看他是否守信;托付其管理财物,看他是否贪;告知危急情况看他的气节怎样;当他醉酒时,看能否守规矩;将其放在男女杂处的环境里,看他是否好色。庄子的识人内质之良方,既是对前人的总结,又给后人以深刻的影响。这些方法在其他章节也有所提及,为避免重复,我们在这里给大家有选择地加以介绍。

1.远使之而观其忠

忠诚老实,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从“精忠报国,心昭天日”的岳飞,到“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刘胡兰;从革命前辈的“舍小家为大家,舍自己为人民”,到人民解放军的“为人民吃亏光荣,为祖国献身值得”,无不体现中华民族的忠诚老实的优良传统。

《北史·古弼传》记载:魏太武帝拓跋焘到西河地区打猎,下诏给尚书令古弼,命他选肥壮马匹给骑士,弼却送来弱马。拓跋焘大怒说:“尖头奴敢裁量朕也!朕还台,先斩此奴!”弼头尖,拓跋焘常叫他“笔头”,时人也称他“笔公”。古弼的属官知帝怒都害怕被杀,古弼泰然置之,安慰属官说:“吾谓事君使田猎不适盘游,其罪小也。不备不虞,使戎寇恣逸,其罪大也。今北狄孔炽,南虏未灭,狡焉之志,窥伺边境,是吾忧也。选备肥马务军实,为不虞之远虑。苟使国家有利,吾宁避死乎?明主可以理干,引自吾罪。”意思是说,使君游逸不舒畅,是小罪;而当前北有柔然、南有刘宋正在伺机侵扰,好马要留下以抗敌,这是为国家计,宁死不避,主上英明是可以理论清楚的。拓跋焘听到了,知古弼忠心为国,对他怒意全散,称道:“有臣如此,国之宝也。”赐衣一套,马二匹,鹿十头。后拓跋焘又到山北打猎,获麋鹿数十头,又诏要古弼派五十辆牛车来运载,诏书刚发出,他对侍臣说:“笔公必不与我,汝辈不如马运之速。”于是便用马运回。行了百余里,接到古弼上表说:“今秋谷悬费,麻菽布野,猪鹿窃食,鸟雁侵费,风波所耗,朝夕参倍,乞赐矜缓,使得收载。”拓跋焘对左右说:“笔公果如朕卜,可谓社稷之臣。”

古弼之所以被称为“笔公”,不仅是因其头尖,主要因其人忠直如“笔”,一贯以国事民生为重,敢斥邪恶。有人上书说魏太武帝拓跋焘的花园和养动物的园子,所占的地方太大了,而广大百姓无地耕种,应该大量裁减园地大半,分给无地可耕的百姓。弼欲奏此事,适拓跋焘跟给事刘树下棋,无心听他的话,弼坐久了,火起心头,便上前揪刘树的头发,拖他下床,刮其耳光,以拳击其背,说:“朝廷不理,实尔之罪!”拓跋焘为之失色,忙放下棋,说:“不听奏事,过在朕,树何罪?置之!”弼便奏事,拓跋焘敬其公直,不仅不罪,准其所奏,将园地分给无地少地的百姓耕种。之后,古弼免冠赤脚向司法部门自劾其不敬君之罪。拓跋焘让他穿戴好,说:“卿有何罪?自今以后,苟利社稷,益国便人者,虽复颠沛造次,卿则为之,无所顾也。”

有忠直之臣,是因有英明的君主。拓跋焘不仅不治古弼的不敬之罪,反而大为称赞,鼓励他今后只要是利国便民之事,要大胆去做,不要有所顾虑。也因此,古弼为利国敢于抗旨,也被拓跋焘誉为“国宝”、“社稷之臣”,若碰上上那些迷于私欲的昏君暴君,恐怕古弼的脑袋早就掉了。正因拔跋焘是英明之主,才能赏识古弼,也才会有这样公直之臣。

《旧唐书·李绛传》记载:本司郎李绛为人忠直,以匡讳为己任。他在浴堂北廊奏对时,极论宦官纵恣、方镇进献等事,唐宪宗大怒,厉声说:“卿所论奏,何太过耶?”绛坚持己见,申辩说:“臣所谏论,于臣无利,是国家之利,陛下不以臣愚,使处腹心之地,岂可见事缺圣德,致损清时,而惜身不言,仰屋窃叹,是臣负陛下也。若不顾患祸,尽诚奏论,旁忤幸臣,上犯圣旨,以此获罪,是陛下负臣也。且臣与中官,素不相识,又无嫌隙,只是威福太盛,上损圣朝,臣所以不敢不论耳。论臣缄默,非社稷之福也。”宪宗见他忠直而情切,很受感动,慰喻他说:“卿尽节于朕,人所难言者,卿悉言之,使朕闻所不闻,真忠正诚节之臣也。他日南面,亦须如此。”绛拜恩而退。唐宪宗随即任命绛为中书舍人,依前翰林学士。次日,面赐金紫,并亲为选良笏赠之。

唐宪宗是宦官所拥立,他与宦官关系密切,李绛上奏宦官纵恣不利于国,引起唐宪宗大怒。可是唐宪宗是一个较开明的国君,一般纳谏还接受,因此对李绛在其大怒之下,依然恳切陈辞,知其忠于己,才释怒慰喻,大为赏识,故升官赏赐。正因唐宪宗还能纳谏,任用忠臣,他统治期间,唐朝一度中兴。

2.近使之而观其敬

所谓“近使之而观其敬”,就是指将所要识别的对象派到在自己身边工作,因为天天相见,容易相熟,久而久之就会没有拘束,但便于考察他的恭敬行为如何。也就是观察在与人相交往的过程中是如何对待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的。

古人云:“行己莫如恭,自责莫如厚。”即为人处世一定要恭敬,要求自己一定要严格。“行谨则能坚其志,言谨则能察其德。”做事谨慎,就能使自己志向更坚守;说话小心,就能使自己德行更崇高。人应该言行谨慎,不乱说乱动。若在自己周围工作的人因相处比较熟了,而放松对其自身的谨慎,这是会出问题的。如同在平坦道路上行走的人脚下不注意,这样,就易摔跤;在艰险的道路上行走的人而出脚十分谨慎,故而一般,跌不了跟头。

当然,“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就是说,不知礼,虽然态度恭敬,却不免劳顿;行为谨慎,却不免胆怯;性情勇敢,却不免莽撞;性格直率,却不免急切。这是对待人处世的态度、行为、性情的要求。同时,也只有“恭则物服,悫则有诚”,即谦逊谨慎,人们就会心悦诚服;诚恳老实,事情便会成功。说明为人必须谦逊诚实,这样才会得到人们的尊敬,也才会把事情办好。

常言道,你敬人一尺,人敬你一丈。应该自律、自重、自爱、自尊、自励,严格要求自己,树立好的形象,不做有损身份的事,这样,才能经受住“近使之而观其敬”的考验。

3.烦使之而观其能

“烦使之而观其能”,即指在情况复杂时派他去工作,看他的能力怎样。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有高低,平时很难区分出来,只有在实际工作中,各种复杂多变的情况出现时,让其所识对象去独立处理,才能辨别其能力的高低、大小。

凡论人,通则观其所礼,贵则观其所进,富则观其所善,听则观其所行,止则观其所好,习则观其所言,穷则观其所不受,贱则观其所不为。喜之以验其守,乐之以验其僻,怒之以验其节,惧之以验其特,哀之以验其人,苦之以验其志。这就是说,凡是要考察一个人,当他仕途顺利时就看他所尊敬的是何人,当他显贵时就看他所任用的是何人,当他富有时就看他所养的是何人,听了他的言论就看他如何做,当他空闲时就看他的爱好是什么,当和他熟悉了之后就看他的语言是否端正,当他失意时就看他是否有所不受,当他贫贱时就看他是否有所不为。要使他欢喜以考验他是否不失常态,使他快乐以考验他是否放纵,使他发怒以考验他是否能够自我约束,使他恐惧以考验他是否能够自持,使他悲哀以考验他是否能够自制,使他困苦以考验他是否不变其志。

凡是要选用将帅,必须先考察他的品德才能,然后向他交待方略任务,让他自己估量能否胜任,进而让他谈自己的设想,包括要何种盔甲兵器,需要什么人,要多少兵马、钱粮,哪里置营。等等,自始至终的重要事项,都让他们自己筹划安排。“察能而授官者,成功之君也。”所以,先行考察能力,然后才授与官职,这便是成功的国君。这也是我们“烦使之而观其能”的目的所在。

4.卒能问焉而观其知

“卒能问焉而观其知”,指仓促之间询问他,看他的智慧如何。这是一种识人的方法。在应急情况,意外事情发生了,怎样处理好这突如其来的事情,通常的人往往束手无策,而对于智商高,应变和反映能力灵敏的人而言,即便碰到意外的问题像连珠炮地向他扑来,他也会从容不迫,有条不紊地给以恰如其分的回答。

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面对突然提出的问题,要想做出令人满意的回答,或流畅地对问题分别做出相应的回答,这是智慧一般的人所难以做到的。只有智慧丰富,天资聪慧,反应能力比较灵敏的人才能做到。在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时代发展如此迅速的信息社会中,事物发展的迅速性,更需要思维敏捷的人才,解决和回答现实中的一系列新事况、新问题。要识别这样的人才,应“卒能问焉而观其知”,事实表明,这是明智之举。

5.急与之期而观其信

“急与之期而观其信”,意思是说,在紧迫的情况下和他相约,看他是否守信。“信”是为人之道。常言道,言必行,行必果。“信”就是要守信承诺,说到做到,这也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孔子说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就是说一个人若缺少诚信,那么他就难以得到正面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