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精神
21795700000123

第123章

该市文明办主任翟敬说:

无锡正在创造属于自己的文化。对一个城市和地区来说,改变它的物质形态或许只是10年20年的事情,但是,要想创造一种文化,就要经过漫长的时日,它要经过稳定的物质积累和丰饶生活的积淀,它的制作过程很像是酿酒,有颗粒饱满的粮食,才有醇香甘甜的美酒。无锡地阪下善制皓了物盾卜的丰硕.才有今天生活上的精致,而且渐渐生长出一种独特的无锡文化。我市在全省两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讲评中,电视《华西之路》、《银杏树下》,锡剧《瞎子阿炳》、《爱河滔滔》,舞蹈诗《太湖鱼米乡》等多部作品获奖。其中舞蹈诗《太湖鱼米乡》获得文化部文化新剧目奖,锡剧电视剧《珍珠塔》获全国电视戏曲片二等奖,散文《淹没的辉煌》获鲁迅文学奖。我们还在全市广泛开展了学科学、学文化、学技术三学活动,推广了江阴市一、二、三家庭读书工程的做法,组织开展了百村(居民)千册图书室创建活动。为了推动全民读书活动,我们还举办了家庭读书节、文化书市,开展特色文化家庭评比活动。郊区农村全面开展了家庭读书一、二、三、四、五工程。知识工程的实施,促进了市民形成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促进了学习知识、崇尚科学、积极进取的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

几年来,全市群众性文化活动色彩纷呈,连绵不断。每年举办的太湖艺术节,活动项目多达50多项,参与群众达30多万人次。蓬勃兴起的广场文艺,以灵活新颖的艺术形式,丰富多彩的生活内容,吸引群众观看。每年由文化部门、地区举办的广场文化活动平均在60场以上,既丰富了群众的业余生活,又营造了浓郁的城市文化氛围。近年来,富有特色的社区群众文化活动也开展得生动活泼。南长区的清明桥之春、古运河之秋,北塘区的无锡米市艺术节,以及社区文艺调演活动,体育节、锡剧节、诗歌节等文化活动,都各具特色,有力地促进了地区精神文明建设。在繁荣文化的同时,我们高度重视文化市场管理。做到经常抓、,反复抓,使文化市场较好地步入依法管理的轨道,成为全国全省文化市场管理先进地区之一。

1996年后,我们按中央精神进一步落实文化生活政策,建立了文化事业建设专项资金,加大了对室内文化事业投入。6个城区都建起了功能较全、管理规范、满足地区居民需求的文化馆、文化活动中心,区、街、居委三级文化网站基本形成,公共图书馆藏书达到全市人均1册,万册图书馆超过100个。八五期间,我们仅市区用于广播、电视、文化、卫生、体育事业的投入就达5.35亿元。市区和郊区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100%。市级文化设施也得到了较快发展,目前已建成革命陈列馆、新体育场、图书馆、市新闻大楼、广播大厦、太湖娱乐城等一批市精神文明标志性工程。这些硬件设施对我们无锡文化的生长都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穿过古运河渐渐远去的橹声,在新奏的二泉映月的悠扬琴声中,无锡人正精致地创造着他们的生活。上有天堂,下有苏锡杭。这句新改的民谣,是无锡人用自己的创造性劳动争取到的赞誉。

1988年冬天,天津市冬菜冬煤供应告急。那时一个住在河北区五马路的亲戚给笔者打来电话抱怨说,他这些天站队把腿都站细了,还是没有买到足量的菜和煤。他甚至还央告我说,有没有顺道去天津的车,好给他再捎点儿去。

正是这年冬天,天津市和平区区长张好生为了减轻人民群众的恐慌心理和生活压力,给区机关和街道的所有干部下了一道死命令:任何干部在群众未买足煤、菜之前,不得购买所需物品,违反者当以严究。

和平区干部一事当前,先替老百姓打算的做法深深感动了老百姓。老百姓们无以为报,想来想去想出了一个好主意,能不能设一个奖,奖奖咱们的好公仆!

最早想出这个主意的是重庆街道居委会主任张静斋大娘。她把主意给大伙儿一说,立时就得到了一致赞同,他们说:不奖钱,不奖物,专奖咱们的好公仆!把区里街道的干部们排排队,放在老百姓心里过过秤,这样,咱们上下都有了数!

这是个奇招,也是个创造。多年来,干部们只习惯给群众评奖,而现在却要被群众评了。这就是说,干部的表现好坏要交给群众去评说。群众手里握着干部们的荣誉和名声,他们对干部的前程虽然起不了决定性的作用,却能起决定性的影响。毫无疑问,获得群众拥护和信任的人将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这项来自居委会和社区的民心工程得到了和平区领导们的支持。

和平区骤然间热闹起来了。许久没有这样的激情了,就像心头涌动着的春潮,不管是谁,就是七八十岁的老爷爷老婆婆,或是正在上学的小娃娃,也会把区里各局委干部的名字挂在嘴上,直呼其名,什么翟西林、高正山、马树昆、司长河、韩金华什么的,好像这些干部就是他们的家庭成员。每个居民手里都握着神圣的一票,他们像球迷喜爱球星那样寻找着自己中意的领导干部,把信任和荣誉的鲜花挂在他们的胸前。

年逾九十的李月华奶奶把自己的一票投给了区法院院长翟西林。

李奶奶已是古稀之年,按说这样的年纪应是颐养天年的时候,但是,老人平静的生活却被烦恼的家事破坏了。儿子不幸先她而去,家里只剩寡妇和孙儿,想来孙子已到谈婚论嫁的年龄,为了孙子,老人就决定把自己居住的一套房子让出来,自己和儿媳住在一起。哪知房子让出来了,孙子娶了媳妇其乐融融了,而她却和儿媳死活住不到一块儿了。当李奶奶从媳妇处负气走出的时候,这才发现,她实际上已是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的人了。李奶奶决计要回自己的房子。

有人让她诉诸法律。

就这样,一个年逾九十的老人和身为区法院院长的翟西林相识了。

一纸诉状递到了翟西林的手上,他立时下令有关部门快立案、快审案、快结案、快执行。翟西林说,我一想到一位90多岁的老人孤苦伶仃地踯躅在大街上,心里就不落忍。谁家都有老人,他们的父母双亲爷爷奶奶也是我们的长辈,需要我们用心去关怀他们呵护他们,给他们一个幸福温暖的环境。倘若他们遇到不公或者不平,我们的法律就会替他们伸张正义,还给他们一片晴朗的天空!

李奶奶的案子很快就给判了。在这之前,街坊邻居给她吹了许多风,说现在的官司不走后门不送礼,年初压到年除夕,人家谁会理睬你这个孤老婆子,趁早快想别的辙吧。这些话说得老奶奶上吊的心都有了。她一无积蓄二无家产,怎么能走得起后门,看来只得听天由命了。正在她心灰意冷的时候,区法院的一纸判决书下来了,法律又堂堂正正把本该属于她的东西归还了她。

从此,她就记住了翟西林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