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京文丞相祠“教忠坊”
位于北京东城区府学胡同西口路北的文丞相祠,相传是元军关押南宋右丞相兼枢密使文天祥的地方。后人为了纪念这位不屈的民族英雄,就为他建造了这座文丞相祠。而著名的“教忠坊”匾额,就镶嵌在文丞相祠内享堂西壁之上。
文天祥(公元1236年—公元1283年),字宋瑞,又字履善,号文山,江西吉州庐陵淳化乡(今吉安县富田村)人,南宋右丞相、民族英雄和爱国诗人。文天祥出身书香门第,自幼博览群书,特别喜欢历史上忠臣良将的故事。二十岁那年,文天祥参加殿试,被皇帝亲点为头名状元,授宁军节度判官之职。当时由于父亲病故,文天祥推迟了就职的时间。不料,就在文天祥居家守孝期间,元世祖忽必烈亲率蒙古大军,突破长江天险,致使南宋朝庭上下极为恐慌。朝中掌权的宦官重臣一致主张迁都以避战灾,个别不满的忠臣因害怕自取其祸而不敢直言反对。文天祥得知情况后,毅然走马上任,并向皇帝上书要求先斩奸臣以稳定人心,然后组织军民坚决抗战。不料,一片报国之心未被朝庭所赏识,文天祥不得已弃官而去。其后,文天祥虽再次被召用,但是由于他不愿溜须拍马、屈志苟且,因此一直在官场上沉浮不定,未能受到重用。直到元至元十五年(公元1278年),文天祥在南宋朝廷危急关头出任右丞相兼枢密使时,才得以统领军队坚决抗击元军。然而,文天祥并没能挽大厦于将倾,反而于五坡岭遭伏击被俘。第二年元月,文天祥在被元军押解北上路过珠江口外的零丁洋时,写下了著名的七律《过零丁洋》,遂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达了自己不屈的信念,并就此成为激励后世的经典名句。文天祥被虏至大都(今北京)囚禁于兵马司土牢,后于元至元十九年(公元1283年)十二月被杀害于大都柴市,卒年仅四十七岁。到了明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由时任按察副使刘崧主持,修建这座专门祭祀文天祥的祠堂。
坐北朝南文丞相祠,占地面积约六百平方米,由大门、过厅和享堂三部分组成,著名的“教忠坊”石匾就镶嵌在享堂西山墙的内壁上。遗憾的是,体势朴茂、舒展自如的“教忠坊”三字,只知是明朝初年某人书写,姓氏名谁至今也无从考证。
2.河北秦皇岛“天下第一关”
“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这是诗人对位于河北秦皇岛东北十七公里处山海关的赞美。作为明代万里长城东段一座重要的关城,山海关确实是一处兵家必争之地。
从空中鸟瞰山海关全貌,其关城呈四方形,护城河绕城一周,恰似一条银色的丝带缠在龙头之上,别有一番韵味。关城有东、西、南、北四个关门:东门叫镇东,也就是悬挂有“天下第一关”匾额的那座关门,西门叫迎恩,南门叫望洋,北门叫威远。山海关的关城并非一处孤立的建筑,而是与关内外的长城、墩堡、隘口等设施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防御工程体系。在关城的东西两头又各筑有东、西罗城,作为前卫。万里长城自关城的东门城楼向两侧伸展,南面伸入大海,北侧自上燕山。在南北两边长城的内侧,距关城不远处建有南北翼城各一座,可供屯兵之用,南北拱卫,甚是稳固。关城的东门外还有许多城堡和墩台作为前哨,墩台也叫烽火台,专供传递军情所用,白天燃烟,夜晚举火,据此不仅可以知道敌军距离的远近,而且还能得知敌军数量的多少。城楼东、南、北三面共开有六十八个箭窗,远望更显示出这一天下雄关城楼的凛然气势。
然而,这处名赫地显关城上那著名的“天下第一关”匾额,却相传为明朝奸相严嵩之手笔,这实在是世人不愿接受的。于是,有人专门对其进行考证后,又有了明成化八年(公元1472年)进士、本地人萧显墨迹的说法。幸好这种说法被证实了,否则世人的心中肯定永远不是滋味。不过,现在关城楼下所藏的是原匾,楼上所藏是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的摹刻,而楼外悬挂的则又是公元1929年摹刻的。据说抗日战争时,日本侵略军曾企图将原匾盗走,因当地群众设法将匾额藏于西大街文庙的大成殿内,才得以保存下来。
悬挂在山海关城楼上这方长五点九米、宽一点五五米的巨幅横匾,单是“天下第一关”这五个楷体大字就高达一米,而且书写时笔力雄浑凝重,苍劲有力,结构谨严,气势宏大。关于萧显这位家住山海关东罗城萧家胡同的“进士书家”,是何时题写“天下第一关”匾额一事,有人考证说应在其结束三十年仕途卸任回归故里后所写,这从书体已经成熟的风格中大约可信。
3.陕西蒲城“百里金汤”
著名的“百里金汤”匾额,原悬挂在陕西蒲城县陛庙内一座木牌坊上,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由书法家周爰诹重摹上石并跋文刊刻,今镶嵌在该县文化馆院内西侧石刻艺术陈列廊房的砖墙上。对此,周爰诹在刻石题跋中这样记载说:“霁堂先生书法出入晋唐,庙内诸额各体兼备。此四字尤见真力弥满,运笔入神,允为先生得意之书。惟悬诸木坊已数百年,不免风雨剥蚀之虞。李警吾县长盖深惜之,因命手民摹勒上石,嵌诸壁间,永垂不朽,后之人庶于此得以常睹先民矩矱云。癸亥冬十月周爰诹识并书。”在这里,周爰诹不仅详细记述了“百里金汤”刻石经过,还对原书写者“霁堂先生”的这几个字予以高度赞誉。那么,这位“霁堂先生”是何许人也,他高妙的书法技艺又源自何处呢?
“霁堂先生”,名王进德,字霁堂,蒲城县坡头乡桥陵头村人,明末廪生。据说,幼时家贫的王进德为了学习书法,每天旭日东升时便起床前往离家五六里地的“云麾碑”前研习揣摩,由于买不起纸笔只好用手指在衣襟上描划,或是以树枝当笔在地上临摹,中午饿了就啃一口早上从家中怀揣而来的冷馍,吃过后又接着研习临摹,直到晚霞渐渐隐去时才回家。经过这样十余年从不间断的学习,王进德竟然从桥陵头到云麾碑前踩出了留有他深深足迹的一条小路,自己也终成明末清初一代书法大家。写到这,实在不能不对“云麾碑”进行解读,否则将陷读者于王进德为何如此痴迷该碑之迷雾。
“云麾碑”,全称《云麾将军李思训碑》,这是由唐朝北海太守李邕所书之墨迹,如今早已成为驰誉海内外的书法名碑。李思训,字子建,为李唐宗室,唐开元初年(公元713年)被封为右武卫大将军彭国公,后封为云麾大将军、秦州大都督,是文武双全的一代名将,亦是书画并擅的艺术家,唐开元四年(公元716年)唐睿宗李旦入葬桥陵时,李思训是陪葬的惟一名臣。四年后,即唐开元八年(公元720年),由唐代著名书法家李邕撰文行书并立碑纪念。在这通高二点八米、宽一点三米、厚零点五米的石碑上,李邕挥毫泼墨,“如同华岳三峰,黄河九曲”,又“如蚊龙出海,猛虎下山,倚侧处有安定之势,妍丽中有雄强之气”,该碑共有三十行两千一百字,竟然泼洒得气势恢弘,让人惊叹。特别是“唐故君武卫大将军李君府碑”十二字篆书,更是超凡脱俗,如龙盘亘,显示出一派书艺大家之气象。
正是这样一通于公元1979年被列为全国第一批书法艺术名碑之碑,早在数百年前就为蒲城当地少年王进德所认知,这不能不说是一段书艺奇缘。不过,少年王进德并非一味摹仿,而是在研学中又有所创新,这从他题写“百里金汤”四字石刻中不难看出。这是一块长一点七六米、高零点五八米的大字石刻,研习“云麾碑”、兼蓄“二王”书风的王进德在书写时,可以说是用笔洗练、气势磅礴,字体也刚柔匀称,在潇洒飘逸中颇见骨力。遗憾或者说幸运的是,一代书家王进德颇有陶渊明之风骨,为人正直不阿,清高自洁,一生潜心于书法研究,并不追求浮世功名,故因终身布衣而在史书和地方志中不留盛名。
4.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
位于江西庐山五老峰下的白鹿洞书院,全院占地面积为三千亩,建筑面积为三千八百平方米,现存建筑群沿惯道溪自西向东而列,主要由书院门楼、紫阳书院、白鹿书院等组成,所有建筑都坐北朝南,屋顶均为人字形硬山式,具有一种清雅淡泊的气韵。其实,白鹿洞最先并不是一个洞穴,也不是一座书院,而是唐代著名学者李渤少年时的读书地。
据说,李渤少年时住在庐山五老峰下,他年少志大,学习刻苦。一天,李渤一大清早起来就坐在读书石上攻读,不觉中竟爬在读书石上睡着了。梦中,李渤猛然听到五老峰上“轰隆”一声巨响,一只白鹿从峰顶跃出,驾云而下,落在离他不远处的枕流桥上。李渤一见那毛色雪白松软的白鹿,非常高兴地用手招了招,没想到那只白鹿竟蹦跳着来到李渤身边,李渤抚着白鹿身上的白毛,说:“白鹿呀白鹿!你从今以后就跟我作伴吧。”从此后,那白鹿真的成了李渤行影不离的伙伴,早上陪着李渤在溪边石上读书,中午跟着李渤到林中小路上散步,傍晚则温顺地让李渤给它洗澡。李渤和白鹿结下不解之缘后,人们便称李渤为“白鹿先生”。传说,这只神鹿颇通人性,常常独自到二十余公里外的鄱阳湖畔南康镇为李渤投递书简,有时也帮李渤购买读书用品,从未误过事。一次,李渤躺在读书石上读书,不觉中又掩书睡着了。这时,天空升起乌云,山雨欲来,神鹿当即鸣叫一声,从五老峰上飞来为李渤遮风挡雨。有了神鹿陪伴后,李渤更加专心学习,后来还骑着白鹿赴京赶考并金榜题名。李渤功名成就后,白鹿不久就插翅飞上天去了。人们为了纪念这只神鹿,便把李渤当年在五老峰下读书居住的地方称之为“白鹿洞”。
白鹿伴随李渤读书高中的故事是传说,但南宋淳熙六年(公元1179年)安徽人朱熹在白鹿洞创建书院,设坛讲学,著书立说,成为一代理学大师的事,不仅史书上有记载,而且他的学说还影响了中国思想界长达七百年之久。这实在是白鹿洞书院驰名中外的真正根源。到了明正德七年(公元1512年),弘治年间进士李梦阳(公元1475年—公元1531年)出任江西提学副史,当地学界因仰慕这位著名文学家之盛名,便经常邀请他到白鹿洞书院讲学和视察。一次,李梦阳到书院讲学时适逢当地知县建立石坊,他便应邀提笔书写了“白鹿洞书院”五字,后被刻石制匾嵌于坊上。
如今,镶嵌在书院入口处门楣上的“白鹿洞书院”匾额,为一块长二点三米、宽零点四六米的阴刻楷书青石质匾,上款题有“明正德七年仲冬月吉旦”,下款分署“李梦阳书”和“督洞推官巫之峦重修”。李梦阳所题的“白鹿洞书院”五字,结体肥厚圆满,遒劲端庄,雄浑劲拔,运笔潇洒,结构舒畅。
5.广东兴宁“母节子孝”
位于广东兴宁黄陂镇陶古村的中山公祠堂,是一座距今已有五百多年历史的明代建筑,当然也是该镇石氏家族的私家祠堂。虽然黄陂镇石氏始祖,是于明洪武年间(公元1358年左右)由惠州迁居而来的石崇山,而石崇山则又是原居金陵(今南京)石氏肇祖石螽扈的第十九世孙,但悬挂于中山祠堂中厅正上方横梁上的“母节子孝”匾额,却并非因他们而设,而是为了石螽扈第二十四世孙石介夫及其母石刘氏所题。
据说,黄陂镇石氏第四世祖石昂,字国望,少而敏学,后出任广西贵县一教职,并娶当地一刘姓女子为妻。不料,石昂婚后不久便因病而逝,当时妻子刘氏才年仅十八岁,但她已怀有身孕。数月后,刘氏生下了遗腹子石介夫,并矢志孀居守节,贞操不渝,以自己的辛勤耕作及忍饥挨饿教子读书,石介夫也不负母望,十五岁便考取秀才,十六岁又被录为廪生。鉴于此,时任兴宁县知县的祝枝山(即祝允明)想委任石介夫以官职,但石介夫却婉言谢辞,而是一心留在家中侍奉母亲。对此,祝枝山在表示理解的同时,也非常感动,遂题写了“母节子孝”四字以示颂扬。其实,早在祝枝山初到兴宁县就职时,就闻知刘氏守节教子的感人事迹,当时曾以旌匾表彰其“苦节奇行”。
不过,这里要讲的是表彰刘氏母子“母节子孝”的匾额。这是一方长两米、宽零点八米、字径零点四米的黑地金字木质匾额,匾文虽为祝允明于明正德十四年(公元1519年)所书写,但这块四边边框装饰有金龙盘云纹的匾额则是清乾隆四十二年(公元1777年)重刻之物,不过这并不妨碍与唐寅(伯虎)、文徵明、徐祯卿被誉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的祝允明所题“母节子孝”匾额的神采。确实,祝允明以楷体书写的“母节子孝”四字,用笔矜贵,结构左顾右盼,格韵劲练兼胜,雍和之气逼人,是祝允明书法艺术的难得之作。
6.广东海康“天宁古刹”
位于广东海康县海城镇的天宁寺,古名报恩寺,又称天宁万寿禅寺,是雷州地区最古老的寺院。
雷州,早在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建制以来,不仅是雷州半岛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多是州郡治所,是古时人们进出海南的重要通道,而且还一直是中国佛教活动最活跃的地区之一。比如,在雷州西门外的那处天宁古刹,自唐大历五年(公元770年)建造以来,历经唐、宋、元、明、清多个朝代的不断毁建,如今虽然寺院占地面积较小,但久远的历史渊源和丰厚的文化遗存,都使其与苏轼当年誉之为“万山第一”相匹配。确实,天宁寺在宋代时规模最为隆盛,宋绍圣四年(公元109年)苏轼因“元祜党争”一再遭受贬谪,先贬杭州,再贬惠州,直至贬到有天涯海角——雷州。这时,患难与共的爱妾王朝云已经香消玉殒,埋骨惠州,苏学士只能携一仆人在凄风苦雨中踯躅南下,当他到达雷州住进天宁寺后,心境才稍得宽慰。一日,苏轼与天宁寺住持方丈谈佛论经后,在几杯薄酒的催发下雅兴忽至,遂书“万山第一”四字以赠。当然,这里要讲的并非苏轼书写的“万山第一”,而是由中国古代清正耿介官员代表人物海瑞所题的“天宁古刹”匾额。
镶嵌在天宁寺大门门额上的“天宁古刹”石匾,长二点一米,宽零点六五米,字径零点四五米,匾额四周装饰有灰塑图案,匾内并无上款,下款也只有“海瑞书”三个字。至于匾文“天宁古刹”这四字楷书,则行笔迟涩,拙扑遒劲;构字骏雄沉毅而没有晦滞之色,殊属难能可贵;其远追颜(真卿)柳(公权),奇情横溢,显得姿态雍容可爱,实为天宁寺镇寺之宝。作为琼山(今海南琼山县)人的海瑞(公元1514年—公元1587年),虽历任淳安(今浙江淳安西)知县、户部右侍郎、南京右都御史等职,但他每回故乡则必经雷州天宁寺,故有人考证说“天宁古刹”匾额是其于明嘉靖年间返乡时所写,当属不谬。
7.湖北丹江口“金殿”
金殿,俗称“金顶”,它镶嵌在湖北均县(今丹江口市)境内武当山那海拔高达一千六百一十二米的主峰——天柱峰绝顶之上,是中国现存最大的一座铜铸鎏金仿木构建筑。在这座重达四十吨的铜铸鎏金建筑檐下,竖悬有通高零点五五米、宽零点四二米且同样材质的匾额一方,这就是四周斗边上铸有浮雕游龙宝珠的著名“金殿”匾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