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华西坝是成都人的一个文化情结
成都被公认为历史文化名城主要因有两条文化线路,一条是中国文化的传统脉络,这是由司马相如、花蕊夫人、薛涛、杜甫、诸葛亮,乃至于近代的巴金、李劼人等等文化名人所沿革和演绎的文化源流,这是文化的主线;另一条线路则是西方文明进入崇山峻岭的中国西部之后,由英国人陶维斯、启尔德,美国人毕启等人带来的西方文化,这是文化的副线。洋人早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就进入四川的成都,主要是沿着长江上行,到达重庆后,一路走陆路,一路继续沿水路从宜宾进入岷江上行到达成都的。当年加拿大人林则就是走的成渝路,将西方的口腔医学最早引入四川盆地中的成都,在华西坝建立据点,使成都成为中国口腔医学的摇篮。成都至今仍然执中国口腔医学的牛耳,华西口腔医学一直处于中国口腔医学的翘首,这同林则的功劳密不可分。
在众多的中国西部城市中,成都成为一处非凡的所在,这是一种文化必然,还是一种幸运,这非常值得探究!自古以来成都就是一个有别于中原主流文化的支文化体系,这一点从三星堆和金沙出土文物中可以非常明白地看出,但成都又是非常正宗的汉文化的一个闪光点,这从司马相如的辞赋和诸葛亮的政论以及杜甫在成都留下的众多诗篇中亦可以非常容易地显现。有人说成都是道家文化的集大成者,这同中原流行的儒家文化有很大的不同,成都人非常崇尚自然,讲究休闲,精神上有一种无我无为的境界,这都是受道家文化影响使然。
外面的人感到困惑,在落后的中国西部为什么会矗立着成都这座非常古老而又非常现代的文明大城,不仅是因为成都建城两千三百多年以来一直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物产丰富,不仅是因为早在汉唐成都就是“扬一益二”的繁华所在,不仅是因为成都自古就是南方丝绸之路的起点,是茶马古道的起点,是一处商埠集散之地,是文人荟萃之所,更因为成都是中国西部最早接受西方文明浸染的古城之一。
华西坝占据了成都南门外的一大片土地,1905年英国、美国、加拿大三个国家的五个教会就在这里创办了华西协合大学。大批外国的学者、教授和医生来到成都,以华西坝为据点,修建了一大片中西结合的建筑群,并形成了华西坝独特的生活方式。这种方式既有成都生活的闲情逸致,又有西方人的浪漫和热情,二者结合得十分契合,简直就是天衣无缝。譬如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华西坝就有了巨大的草坪足球场,华西坝的足球队亦是很有名气的。在操场上还有垒球比赛,而当年在整个亚洲还不知本垒打为何种术语。华西坝的球场亦是亚洲最完美的球场之一,下多大的雨良好的排水系统都能保证比赛。在落后的中国西部华西坝就是一处人文景观,是一座灯塔,照亮了亚细亚深山中一处古老的文明所在,成为成都人心目中的一个文化情结,是一座丰碑。正因为华西坝,成都才如此闪耀着现代文明之光,以至于到了今天华西坝仍是整个中国西部最大、最先进的医学城,每天来这里就医的人真是摩肩接踵,川流不息。华西坝有中国西部最大的医院和中国最有名的口腔医院,亦有中国西南最大的妇幼医院,这是最为成都人称道的。
华西坝的建筑是成都的地标,以钟楼为轴点,向北、向南、向东、向西依次排列着第一到第八教学楼,以及办公楼、图书馆和十几座外籍教师别墅。这种讲究方向感的建筑方式来源于北方,作为南方城市的成都修房造屋基本上不讲方向和坐标,可以随心所欲地搭建,只有北方的城市才在方位上十分考究。以钟楼为轴心的建筑有些已经毁损或人为地拆除,但格局依然,主要的群落还完好,以至于华西坝同杜甫草堂、武侯祠等一起构成了几处文化盆景,点缀在成都的水泥丛林中,否则,成都将成为没有古迹可寻的“历史文化名城”。
华西坝之于成都犹如牛津、剑桥之于伦敦,清华、北大之于北京。成都是文化之都,华西坝就是成都之都。它匠心独运的园林布局和建筑布局是中西文化结合最成功的典范,使无数文人骚客大加赞赏。在成都的老街坊中大多市井味很浓,唯独华西坝自成一体,与市井相区别,彰显着大气。从它的外表你绝对看不出它的西洋味儿,在风格上它完全融入了所处的地域,只是在其内部带有浓厚的欧美意韵,妙就妙在这里。映入外人眼里的华西坝使人惊叹,它既有皇家园林的工整,又有西洋宫殿的庄重,因本身就是教会学校,它的建筑又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关键是它能够把这么多的元素调和得如此协调。如果是在蒙蒙细雨之中你驱车进入华西坝,一幅绿草清溪的画面就会映入你的眼帘,沿着通幽的路径走进深处,你会油然而生一种醉意。
1905年,华西协合大学由英、美、加三国的五个教会创办,最早的校址在“中园”一带,即今天的锦江之南,最初的图样是由英国建筑家弗列特·荣杜易设计。荣杜易入川前遍游了大江南北,考察中国传统古典建筑,后在华西坝创立了中西合璧的建筑群体。华西坝的建筑从风格到布局都独成一体,有中式的外观,西式的内容,加上融中国古典园林和西方宫廷花园于一体,成为成都唯一保存完好又大气磅礴的建筑博物群。在建筑之初也有人对华西坝的建筑提出过尖刻的批评,认为它不中不西,不土不洋,既不传统,又不现代,经过百年的风雨验证,证明这是对中国古典建筑风格和西洋建筑符号熔于一炉的最经典尝试。在中国古典外形的建筑里可以包容完全西化的室内装饰,大落地窗、壁炉、穹隆之顶……这令人叹为观止。华西坝建筑的整体风格就是如此,在世界上别的任何地方人们再难见到这种把不同风格包容于一体的房子,唯华西坝能够见证。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华西坝,一些穿着旗袍、对襟袄、长衫,绾着发髻的嬷嬷、小姐、太太,或者女学生,也包括穿西装打领带的洋人与他们的中国弟子在那些雕梁画栋的房子前晒太阳,喝下午茶,用青冈木炭做燃料,代替烤炉烤着土司,牛奶是华西坝的奶房提供的,那时已开始养奶牛。黄油是由猪油代替的,没有咖啡则由纯正的柠檬茶替代,当年四川不产柠檬,最早的柠檬枝条也是由留学生从美国带回。现在柠檬已种遍了四川安县的山山水水,连最土的大爷和太婆也喜欢上了柠檬茶,这些变化早在二十世纪之初就已经悄悄开始。当年真正的成都市民是很难进入华西坝的,他们在那一时刻也在喝茶,喝的是峨眉山或青城山茶场产的茶叶,在市内的露天茶馆里含着叶子烟杆,谈论着华西坝的洋人生活。在他们看来那些洋人的习性是多么可笑,几片面包也算是伙食,这哪里比得上吃回锅肉过瘾。从这些谈话中已可以看出中外交流的端倪,华西坝无疑是中西文化的碰撞点。
围绕着二广场,原先有十几座中西合璧的别墅,可惜现在剩下的已经不多,但从硕果仅存的8号别墅,人们也不难看出建筑师的匠心独运。人们要记住那个叫荣杜易的英国人,成都人更应该对他顶礼膜拜,他为成都这个缺少地标建筑的城市留下了一个精彩的建筑博物群,而事实上知道这个英国人的成都人实在是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