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读《挺经》学生活
21863700000031

第31章 崇俭鄙奢以和为本(3)

以后又有宫女报告萧后,萧后说:“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已经无可救药了。你们也不用再说了,说了只会令皇帝烦恼。”

自此以后,无人敢言。

赵行枢和将作少监宇文智及交情甚厚,杨士览是宇文智及的外甥。二人将密谋告诉他,并说司马德戡已决定3月15日结伴西归。

宇文智及说:“皇帝虽然无道,威令尚行,你们擅自逃走,恐怕也要像窦贤那样,自取灭亡了。”

赵元枢道:“那怎么办呢?”

宇文智及道:“如今天已亡隋,英雄交起。我们同心叛逃者已联合了数万人,如果因此举事,此乃帝王之业也。”

赵元枢呆了半天,才说:“欲行大事,必须推举一个主帅。我们人微言轻,难当此任。看来只有公等兄弟,才能担此重任。”

宇文智及佯装大惊,说:“这个我倒没想到,只是和你们图谋救命罢了。”

赵元枢劝了半天,宇文智及总算答应与其兄商量。

赵元枢将宇文智及的意思告诉同党,司马德戡等人都表示赞成。谋略已定,众人约同宇文智及,相约至其兄左屯卫将军宇文化及居处,推他为帅。

宇文化及是曾帮助杨广杀父篡位的宇文述的儿子。他轻薄无行却性格胆怯,乍听此谋不由大惊失色,浑身冷汗。后经众人纵恿,其弟力劝,方勉强答应。

司马德戡等人到处散布流言,说隋炀帝听说北方来的将士们要叛逃,准备了很多毒酒,想借犒军的机会将他们全部毒死,只把南方人留下。将士们听了这些流言都非常害怕,互相转告,大家都有了谋反的念头。

3月10日,司马德戡召集诸将,宣布自己的谋反计划,众将皆拜伏在地,表示唯其命是从。

这天夜里三更时分,司马德戡聚集了几万人马,在东城放起火来。隋炀帝在宫中看到火光,又听到外面一片喧噪声,就问值班的裴虔通发生了什么事。裴虔通骗他说是草坊失火,人们正在救火。隋炀帝遂放心睡觉去。

四处叛军望见火光,纷纷行动,控制了江都的大街小巷。

四更时分,天色微明,司马德戡率兵杀入玄武门(皇宫北门),将守卫杀散后,直奔隋炀帝寝宫。

隋炀帝闻讯后,易服逃到西阁,被人搜出,押到众叛将面前。

众叛将把隋炀帝押回寝殿,斐虔通、司马德戡等都执刀站在他的身旁。

隋炀帝说:“我有什么罪,你们这样对待我?”

叛将马文举说:“陛下骄奢淫逸,巡游不息,到处骚扰百姓。对外则勤于征讨,对内则骄奢淫逸,使多少丁壮死于锋矢之下,多少妇孺填于沟壑之中?如今四民丧乐,民穷财尽,盗贼蜂起,干戈不息。你不但不知悔悟,反而专门信任阿谀的小人,掩饰自己的错误,拒绝臣下的劝谏,怎么能说没有罪?”

一席话,说得隋炀帝无言以对。过了一会儿,隋炀帝又说:“我实在对不起老百姓,可是你们这些人跟着我享尽了荣华富贵,有什么资格来教训我呢?今天的事,以谁为首?”

司马德戡应声说道:“陛下多行不义,弄得天怒民怨,反对你的,何止一人?臣等平日素受宠幸,今日之事,实在有负陛下。但如今天下大乱,两京都为贼人占据,陛下欲归无路,臣等亦求生无门。唯愿借陛下之首以谢天下。”

隋炀帝听了众人一席话,吓得魂飞魄散,哑口无言。赵王杨果年仅12岁,隋炀帝平日对这个小儿子甚是钟爱,他这时正在隋炀帝身帝,见此情景,吓得号啕大哭。斐虔通听得烦了,随手一刀将他杀死,鲜血溅了隋炀帝一身。

隋炀帝自知难免一死,索性硬充好汉,对众叛将说:“天子自有死法,不能加以锋刃,取毒酒来吧!”

叛将们不许。隋炀帝无奈,只好解下自己的白色丝巾,交给叛将们。两个叛将走上前来,将丝巾缠到他的脖子上,用力一绞,这个昏庸无道的暴君,顷刻间便魂归西天了。隋氏宗室、外戚等,不论老幼,也全被处死。

杨广杀父杀兄,作了14年皇帝,把个繁盛强大的隋王朝,弄得支离破碎,终于土崩瓦解。他这个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暴君,也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遭到后人的唾骂。

在这里,历史好像开了一个玩笑。隋炀帝靠政变上台,又在政变中被杀。而杀害他的宇文化及兄弟,又恰恰是帮助他杀父篡位的宇文述的儿子。

看来,播下“龙种”,生了“跳蚤”,不是种的退化,而是权力斗争导致了社会退化。但这与家规家法毫无关连吗!

曾国藩以治家有方,而使兄弟多有建树,子孙也人才辈出,家中一团和气,尊老扶幼,子孝妻贤,世世代代广为流传。

家道的长久,不是凭借一时的官爵,而是依靠长远的家规;不是依靠一两个人的突然发迹,而是凭借众人的全力支持。曾国藩曾说过,我如果有福,将来罢官回家,一定与弟弟竭力维持。老亲、旧眷,贫贱族党,不可怠慢。“待贫者,亦与富者一般。当盛时,预作衰时之想。”如果这样,家族自然会有深固的基础。

曾国荃对宋代大书法家黄庭坚的《家戒》曾赞佩不已。这位江西诗派的开创者,在治家上很有一套,他在《家戒》中说:

我从童年读书,到有丰富的知识,迄今已四十年了。历观这数十年的时局态势,仔细审视那些家室富有的人家、受封邑的贵族、世家大族、豪强地主以及世代显贵的家族等等,他们金珠满堂,财物产业多得不可胜数。可是,不过几年,再对这些富贵人家审视时,只见农田荒废无人耕种,圆圆的粮仓没有足够的粮食可以堆放。又过了几年,再一次对这些富贵人家审视时,他们中有被抓到官署牢狱里坐牢的,有扛着担子有气没力地在路上行走的。我问他们:“你们家过去人口众多、旺盛无比,为什么贫贱衰落得这么快呢!”

他们当中有的回答说:

“唉!我们高祖那一代是忧愁劳苦的农家,当时全家不过数口人,叔叔、哥哥慈爱宽厚,弟弟、侄儿谦恭和顺。做儿子的告诉自己的母亲说,不要因为小财而发生争执,不要因为小事而反目成仇,为的是使自己与兄弟叔父保持和睦。

“待到子孙一增多,兄弟辈的妻子也多了起来,闺房所说的话多猜忌,别人和自己的意见不同,礼义逐渐不被重视,书也搁置不读,一些人外貌像人、内心像狼一样狠毒,彼此之间如同星座的分布、瓜果的剖割。居住在家里承受羞辱,外出遇到有识见的人则勉强说是同宗,做父亲的因为没有善于规谏儿子而陷于不义,做丈夫的因为没有贤德的妻子而陷于不仁。这就叫做所得的少而所失的多。”

我听了以后心情很不好受,流着泪说:家族整治不善以至到这个地步,可记下来作为我族的借鉴。我的孩子,你听清楚了没有?从前先贤以芝兰玉树生于阶庭来比喻自己的子弟优秀,是想要自己的子弟禀性变得完美;又以龙驹鸿鹄来比喻自己的子弟,是想要自己的子弟变得才智出众。禀性变得完美,可以光耀我族;才智变得出众,可以荣显我家。哪里还会有偷取安闲而忘掉家族庇护的事情呢?在汉代,有两兄弟,他们将要别离的时候,堂前的树木就变得干枯了;他们将要聚合的时候,堂前的树木就变得繁茂了。这就说明,人心和,必得神灵的保佑。

智慧金言

家范,即指一家之规法。曾国藩克勤于国,也克俭于家,思不辱先门,不辱己身;尊高年,慈孤弱,兄友弟恭,真真是立身百业,齐家治国平天下。

一个家庭要有信念,有规矩,如做人一样,需有所为,有所不为。严为真爱,溺爱是害。

原文

士大夫之家不旋踵而败,往往不知乡里耕读人家之耐久。所以致败之由大约不出数端。家败之道有四,曰:礼仪全废者败;兄弟欺诈者败;妇女淫乱者败;子弟傲慢者败。身败之道有四,曰:骄盈凌物者败;昏惰任下者败;贪刻兼至者败;反复无信者败。本有八者全无一失而无故倾覆者也。

译文

士大夫之家会倾刻衰败,往往比不上乡村耕读之家的家运耐久。所以认定造成衰败的缘由大约不出这几个方面。使家业凋蔽的途径有四条,是不讲求礼仪的人家必衰败;兄弟彼此欺诈不和的人家必衰败;妇女淫荡秽乱的人家必衰败;子弟们傲慢轻侮他人的人家必衰败。使自身衰败的原因也有四条,是骄傲自大、恃才凌物的人必衰败,糊涂懒惰、偏信下属的人必衰败,贪婪苛刻、求全责备的人必衰败,反复无常、不讲信誉的人必衰败。从来没见过以上弊病一丝不染而无故败家覆身的人事。

解读

曾国藩说:“盛时常作衰时想,上场当念下场时,富贵人家,不可不牢记此语也。”这就是说:家庭在兴盛时要有衰败的思想的准备,要避免骄奢淫逸,要勤俭。

曾国藩曾与曾国荃同时封爵开府,门庭可谓极盛了,然而这并不是永远可以依赖的。曾国藩在写给弟弟的家书中指出:“家道的长久,不是凭借一时的官爵,而是依靠长远的家规;不是依靠一两个人的突然发迹,而是凭借众人的全力支持。我如果有福,将来罢官回家,一定与弟弟竭力维持。老亲旧眷,贫贱族党,不可怠慢。对待贫穷的人,与对待富者一般。当兴盛之时,预作衰时之想。如果这样,我们家族自然会有深固的基础。

“各位弟弟比我小好多岁,你们不知道,你们看到各亲戚家都很贫穷,而我们家的境况还不错,以为本来就是这样,却不知道他们当初和我们家一样兴盛。我完全看到了他们兴盛时期景象,再看看他们今天的凋零破败的局面,真让人太难为情。家庭的盛衰取决于气象,气象盛则即使挨饿也很高兴,气象衰则即使饱食也很忧愁啊!”

“现在我们家正当全盛之时,贤弟不要以为区区几百两银子数目太小,不足挂齿。如果让贤弟去过像楚善、宽五等人那样的难苦生活,你能忍受一天吗?每个人的境遇的厚与薄、顺与逆,都是命中注定,即使是圣人也不能自作主张。天既然可以使我们今天处于丰亨顺达的境地,当然就可以使我们明天处于难艰困苦的处境。”

所以说,盛时常作衰时想,上场当念下场时。如今,有这种想法的人怕是越来越少了,很多人信奉的是“及时行乐”,“今朝有酒今朝醉”思想,像曾国藩那样活着不是太累了吗?与其遗憾一生,不如享乐一时。在这种思想的驱动下,一个月的前五天,生活在醉生梦死之中,一个月的后二十五天,生活在穷愁潦倒之下。并不是他们比别人收入更少,而是他们比别人更不会计算啊!

俗话说:“坐吃山空”,骄奢的人家最容易败家,曾国藩对比看得很清楚。

曾国藩的过人之处,就在于他能在高处想到低处,在甜时想到苦时,在兴盛之际想到衰败之际,从一代人想到几代人。由于对人世间的兴衰浮沉有一种透彻地理解,所以他才有一种深刻的悲观主义,他才那样小心谨慎,诚惶诚恐,虚心涵泳,由此他才产生一种深刻的乐观主义,才那样勤学苦读,恪尽职守,庄敬日强。正因为有了如此胸怀和气度,他才出可为将,退可为民,胜不骄躁,败不气馁;得不得意,失不失志。

曾国藩治家有方,兄弟多有建树,子孙也人才辈出,家中一团和气,尊老扶幼,子孝妻贤,世世代代广为流传。

活学活用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三字经》这句话道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点,重教子。

孟轲(约公元前372年—前289年)是战国时期的大学问家。他在儒家的地位仅次于孔子。人们常常说孟轲的成长和他母亲的教育关系极大。

孟轲是邹国人。最初,他家住的地方附近有一些坟墓。孟轲小的时候常常去墓间玩耍,看到人家埋葬死人,他和一些小朋友学着样子玩起抬棺材、挖坑这些游戏来。孟轲的母亲见了,认为这个地方对孩子的教育不利,就搬了家。

公元223年,刘备(公元161年—223年)和东吴作战失败,病死于白帝城永安宫。临终之前,写了一道遗嘱给他的儿子刘禅(公元207年—271年):

朕初疾但下痢耳,后转杂他病,殆不自济。人五十不称天,年已六十有余,何所复恨,不复自伤,但以卿兄弟为念。射君到,说丞相叹卿智量甚大,增修过于所望,审能如此,吾复何忧!勉之,勉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汝父德薄,勿效之。可读《汉书》、《礼记》,闲暇历观诸子及《六韬》、《商君书》,益人意智。闻丞相为写《申》、《韩》、《管子》、《六韬》一通已毕,未送,道亡,可自更求闻达。”

刘备的遗嘱,表达了他对儿子的期望。他听说诸葛亮称赞刘禅聪明,进步快,虽然也高兴,其实并不很相信。他希望儿子在“贤”和“德”两方面都能有所长进。既要多读一些有关治国以及行军打仗策略的书,更要注意道德修养。

俗话说:“知子莫若父”。刘备又是以有“知人之明”著称的。他对刘禅应当说是有所了解的,预感到这位太子可能出息不大。所以他临终时对诸葛亮说:“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同时,他对儿子在道德上的主要要求,就是注意小善小恶。

当然,真要能做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并不容易。人们常常因为事情小就放松警惕,马马虎虎,自己怨自己,也容易得到别人的谅解。有的父母往往认为事情小,而忽略了对子女的教育。然而,“千里之堤,溃于一穴”,防线突破之后,就会积小成大,造成致命的灾难。这位刘禅,也就是人们熟悉的“刘阿斗”,确是个不争气的人,对老子的肺腑之言,他并没有听得进去。

我们看刘禅一生的历史,从十六岁当皇帝,到投降魏国为止,既没有做什么“大善”,也没有作什么“大恶”。他的坏处,无非是宠幸宦官,纵情享乐,不懂得治理国家之道。诸葛亮生前对刘禅还有个监督约束作用。然而,从诸葛亮写的《出师表》看,当时刘禅就有许多做得很不像样的事。诸葛亮说了三件“不宜”,一是“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二是对官吏的升降奖罚“不宜异同”;三是刑赏“不宜偏私”。如果没有这方面的事实,诸葛亮是不会说的。等到诸葛亮死后,失去监督,刘阿斗的这些毛病就更发展了。

小错误可以酿成大害,刘备看到了这个危险,也正确地向儿子指出来了,可是他却没有来得及改变儿子的思想品德,终于造成了悲剧。后来,魏兵兵临成都,刘禅便拱手而降了。

过分溺爱孩子是母亲之大过。不能严于教育子女是母亲之大失。因而中国历来讲“慈母有败子”。大凡有眼力的母亲都知此话之重,严格待儿,严格教子。

战国时,将军子发领兵攻打秦国,粮食断绝,于是派人回去向楚国国君求援,顺便问候一下自己的母亲。子发母亲问使者:“士兵生活得好吗?”使者答道:“士兵们分一些豆子之类的粗粮充饥。”子发母亲又问;“将军生活得好吧?”使者答道:“很好,将军每天可以吃稻米肉食。”

后来,子发得胜而归,他母亲却关起家门不让他进去,并狠狠责备儿子说:“你没听说过越王勾践讨伐吴国之事吗?有客人献了一壶美酒,越王叫人把酒倒入大江的上游,让士兵在下游喝水分享美酒。其实根本连酒都喝不到,但士兵受了感动,打起仗来一个顶五个。后来又有人献一袋干粮,越王又平分给士兵们吃,虽然每人几乎没分到什么,但士兵们打起仗来一个顶十个。现在你当了将军,士兵吃粗粮,你却吃细米精肉,为什么?……让士兵在战场上出生入死,而自己却高高在上享乐,虽然打了胜仗,但毕竟不是治军之道。你不是我的儿子,不要进家门!”

子发听了,赶紧向母亲请罪,承认错误,这才进了家门。

齐宣王时,田稷任齐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