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读《挺经》学生活
21863700000038

第38章 知人知事人才为宝(1)

“英才”法

天下没有现成的人才,也没有生来就具有远见卓识的人。人才大多都是勉力坚强磨炼出来的。

网罗人才,开拓事业

原文

虽有良药,苟不当于病,不逮下品;虽有贤才,苟不适于用,不逮庸流。梁丽可以冲城,而不可以窒穴,嫠牛不可以捕鼠;骐骥不可以守闾。千金之剑,以之析薪,则不如斧。三代之鼎,以之垦田,则不如耜。当其时,当其事,则凡材亦奏神奇之效。否则组而终无所成。故世不患无才,患用才者不能器使而适用也。魏无知论陈平曰:“今有后生考己之行,而无益胜负之数,陛下何暇用之乎?”当战争之世,苟无益胜负之数,虽盛德亦无所用之。余生平好用忠实者流,今老矣,始知药之多不当于病也。

译文

尽管有良药,如果不对病症,效果不如一般的药物;虽然是贤才,但所干之事不适合于他专长,那么还不如去找平凡人来干。质地坚韧的木梁可以撞开牢固的城门,却不能用来堵住老鼠洞。强壮的水牛不会捕捉老鼠,日行千里的骏马也不能守住家门。价值千金的宝剑用来砍柴,不如斧头好用。三代传世的宝鼎,用来开垦荒地,还不如普通的木犁。面对具体时刻,具体的事物,只要用得适合恰当,普通的东西也会产生神奇的效验。否则认不清锄头、宝剑的特性,干什么都会弄糟。所以世人不忧虑没有人才,而忧虑使用人才的人不知量才适用。魏无知在评论陈平时说:“现在有个年轻人,很有孝德之行,却不懂战争胜负的谋略,您该如何用他呢?”当国家处于战争时期,如果一个人不懂战争胜负谋略,虽有高深德行也没地方应用他。我生平喜欢用忠实可靠的人,如今老迈了,才知道药物虽很多,却也有治不了的病。

解读

曾国藩十分重视人才问题。他认为“国家之强,以得人为强”。并说:善于审视国运的人,“观贤者在位,则卜其将兴;见冗员浮杂,则知其将替。”观察军事也应如此。他将人才问题提到了关系国家兴衰的高度,把选拔、培养人才作为挽救晚清王朝统治危机的重要措施。

所以,他后来向朋友和兄弟们反复说明“国家因为获得人才而强盛。人才存在才能政通人和。想要自强,必须以修明政事,谋求贤才为紧要任务”;“治世之道,专以致贤、养民为本”;“国家大计,首重留心人才”。世上一切事情都是人干出来的,坏事如此,好事亦复如此。古人说:“能当一人而天下取,失当一人而社稷危。”曾国藩是深知这个道理的,因而在人才问题上深具历史的卓识与战略的眼光。他对人才的广泛搜罗和耐心陶铸,是能够成功他的“事业”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一点,早已是人们的共识。后来,薛福成评述道:“自昔多事之秋,无不以贤才之众寡,判功效之广猿。曾国藩知人之鉴,超轶古今。或邂逅于风尘之中,一见以为伟器;或物色于形迹之表,确然许为异材。平日持议,常谓天下至大,事变至殷,决非一手一足之所能维持。故其振拔幽滞,宏奖人杰,尤属不遗余力。”《清史稿》评论曾国藩道:“至功成名立,汲汲以荐举人才为己任,封疆大臣军营统帅遍布全国。以人事君,皆能不负所知。”石达开也曾称赞曾国藩:“虽不以善战名,而能识拔贤将,规画精严,无间可寻。大帅如此,实起事以来所未觏也。”

活学活用

秦始皇当政时,泰国人才济济,先后到秦国的有:楚国上蔡李斯、韩国人郑国、齐国人茅焦、魏国人姚贾。

以上人才中的郑国是韩国派来的,以兴修水利为名,行疲秦之计,也就是以水利工程拖住秦的人力、物力、财力,使其无暇东顾进行军事行动。

韩国的计划秦王起初并未察觉,但工程开始后却在秦国宗室集团内引起轩然大波,一些宗室大臣对此大作文章,攻击旅秦客卿,说这些人都是各为其主,要秦王把他们全部逐除。

秦王于是下了逐客令,把郑国也抓了起来。

李斯也在被逐之外,在他离开咸阳时上了一份《谏逐客书》。

李斯在《谏逐客书》中用事实证明客卿在秦国发展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批评秦王对于人才“不问可否、不问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的错误,指出这绝不是用以统天下的办法。他说:

臣闻: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高;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即众庶,故能成其德。昔穆公之霸也,西取繇余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求平豹公孙枝于晋;孝公用商鞅,以定秦之法;惠王用张仪,以散六国之从;昭王范雎,以获并之谋:四君皆赖客以成其功,客亦何负于秦哉?大王必欲逐客,客将去秦而为敌国之用,求其效忠谋于秦者,不可得矣。

秦王看到李斯的《谏逐客书》,猛然醒悟。他立即收回成命,同时派人一直追到骊邑。把李斯请回咸阳,官复原职。

正是因为秦始皇继承了先辈重才任人,听取意见的传统,才使自己在政治决策上避免了一次可能造成严重恶果,影响深远的重大失误。

对于韩国人郑国,秦始皇也将他放了,还让他继续主持修建水利工程郑国渠。

在秦王朝的统一过程中,李斯的确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前247年(秦庄襄王三年)楚国上蔡的一介布衣——李斯为了施展报负,告别故土,怀着建功立业的心情来到秦都咸阳,投入丞相吕不韦门人,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

秦庄襄王死后,赢政继位,吕不韦掌握大权,李斯才华出众,受到吕不韦的赏识,将他推荐给秦王赢政。

拜见秦王,李斯就单刀直入,提出了吞并六国成就帝业的主张。

李斯认为,当年穆公虽建霸业,但由于列国为数众多,对周王室共同尊奉的观念尚未形成,因而不具备实现统一的可能性。自秦孝公以来六代君主所面临的局面就不同了。周王室的地位已微不足道,秦国以东广大地区只剩下迫使这些国家处于政治上从属的地位,就如同秦的郡县一样。

对比了今昔异势之后,李斯尖锐地指出:如果错过眼下时机,让各国重新恢复力量,相互结盟,形成对秦国“合纵”的态势,到那时,“虽有黄帝之贤,不能并也”。

嬴政一下子被打动了,他非常赞同李斯的意见,决定重用他,拜他为长史,让他直接参与谋划吞并六国的具体步骤。

李斯又建议秦王用重金收买六国大臣,破坏其君臣团结,从而干扰这些国家内外方针的制定。

还当秦王重用李斯的时候,魏国大梁人尉缭来事秦。

尉缭向秦王分析了当前的形势,他指出:秦国以实力消灭东方各诸侯国是不成问题的,但是若诸侯国合纵抗秦,也会给秦的统一造成很大困难。因此,他向秦王政献合纵之策:一是离间各诸侯国的君臣关系,用30万金贿赂各国权臣,乱其谋,为秦国所用;二是进行暗杀活动,对各国名臣重将不受贿而坚持为敌者,则设法杀害,以削弱各国的实力;三是派良将率大军压境,进而消灭各国。

尉僚的计谋与李斯相同,秦王就用尉缭为太尉统领兵权,由李斯具体执行其计划。

李斯派出的一批批谋士携带大量金银珠宝,来到各国,他们以秦国的武力为后盾向诸侯展开外交攻势,同时明里暗里结交亲秦势力,用丰厚的贿赂诱使他们为秦国的利益服务,对那些拒统上钩者,或设间陷害,或使人暗杀,手段种种,无所不用其极。

反间计的实行,有力地配合了秦对六国的军事行动和“远交近攻”的战略部署:一旦诸侯国内政局不稳,秦国马上就大兵压境,轻而易举地取得战争的胜利。

齐国国王建统治后期,他的身边实际上潜藏一个以相国后胜为首的秦国间谍网,这些人被先后用金钱买通,不断诱齐王中止同别国的“合纵”,与秦交好。齐王听信其言,果然不再帮助五国攻秦,甚至长期不修攻战之备。所以,当后来秦集中力量攻灭五国之后腾出手来收拾齐国时,齐都临淄实际上已是不设防的城市,大军所到,如入无人之境。齐王建不战而降,做了战国列强中最后一个亡国之君。

与李斯一起从荀况学“帝王之术”的韩非也为秦王所用。

韩非写了著名的著作《孤愤》、《五蠹》,秦王看了这些文章,大为倾倒,他感叹说:“若能见到作者,死而无恨。”

前234年(秦始皇十三年)秦军向韩进攻,目的仅是为了得到韩非。韩国无力抵抗,只好让韩非入秦。由此可见秦王对人才的重视。

秦王见到韩非,十分高兴,在盛情接待之后,便让他以客卿的身份留在咸阳为自己献策。

魏国人姚贾也来到秦国,提出了以金千斤破燕、赵、关、楚四国合纵联盟的计策,提出在用人上要任其才能,不要求全责备的建议,这些建议为秦王所用。

齐国人茅焦来到秦国,他冒死直谏,指责秦王政因缪毐事件而软禁太后是不对的,秦王政也采纳了。

秦始皇13岁登基,22岁亲政。他亲政时,存在着韩、赵、魏、燕、齐诸侯国,合纵与连横的对立仍然存在着。韩非当时分析形势说:燕在北方,魏在南面,再与最南面的楚国联合,然后还要与东方的齐国建立巩固的关系,再把近秦而贫弱的韩国连在一起结成合纵,但成一个由北向南的战线去对抗强秦,是必然要失败的。

李斯分析道:山东六国,对于秦来说,如同处于郡县地位一样。以秦之强足以灭六国,统一天下,创建帝业。

历史正如韩非、李斯分析的那样,秦始皇以他的雄才大略,用了10年的时间,灭了6国,这其中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他能用心网罗人才。

历史上的周公不仅重视人才,而且还能够尊重人才,礼贤下士。周公被封于鲁,是春秋时鲁国的始祖。因为他代成王摄政,不能就国处理鲁国事务,便让儿子伯禽代管鲁国。伯禽临行之时,周公对他惟一的嘱咐,便是礼贤下士,尊重人才。据《史记》记载:

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周骄人。”的确,周公作为武王之弟,成王之叔,代行周朝大权,可以说是十分显贵的人物。然而,他却能平等待人,在人才问题上孜孜以求,毫不懈怠。正如他告诫伯禽时所言,一旦有贤士来访,即使他正在洗头,也要握住头发去接见;即使在吃饭,也要吐出咀嚼的食物,以接待来宾。如此恭谨爱士,还唯恐怠慢或失掉天下贤才。因此,他要求儿子治理鲁国,首要之事便是广招贤俊,礼贤下士,尤其不可因为自己是掌权者而对贤士轻慢无礼。周公对伯禽的这段话,正是他多年重视人才、尊重人才的形象总结。

“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周公的言行,成为后世用人者恭谨爱贤的典范,成为千古之训,故有“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之说。

古人云:“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中国古代的政治家、军事家在网罗人才方面积累了丰富而又成熟的经验。在这方面,最有代表性的恐怕要数战国“四公子”,即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魏国的信陵君和楚国的春申君。据记载,这四个人的门客有时多达三千人,只要有一技之长,即可投一门下,他们一视同仁,不分贵贱。有时候,这些人为了招揽门客,网罗人才,往往有许多矫情过分之举。例如,赵国的平原君忽然发现自己的门客逐渐减少,就慌忙向门客请教道:“近来我的门下怎么来的人少,走的人多呢?难道我有什么怠慢大家的地方吗?”有一个门客回答说:“您的美人得罪了一个瘸眼的门客,大家觉得您爱美人胜过门客,所以我们也正要告辞。”平原君一听,立刻去调查,原来,他的房子临街而建,平原君喜欢美女,他的一些姬妾就经常站在窗前临街眺望。有一次,最得宠的一位美人看见一个瘸子挑水而来,姿态不甚雅观,就忍不住一笑,其实并无他意。谁知这人却是平原君的门客,他径直找到平原君说:“听说您喜欢结交天下豪杰,才有这么多人投奔到您的门下,如今您的姬妾嘲笑于我,损害了我的尊严,请您重重地惩罚她。”当时平原君并未在意。过几天也就忘了。那个门客见平原君并未当回事,就散布舆论,说平原君爱女人胜过门客,门客们因此渐渐离去。平原君现在弄明了情况,立刻杀了那名姬妾,他的门客也就慢慢地回来了。平原君如此对待门客,在关键的时刻,门客确也发挥了作用。当秦国围困邯郸后,楚国犹豫不决,不肯发兵。一个名叫毛遂的门客自荐随从平原君出使楚国,果然,他脱颖而出,一番慷慨陈辞,居然说得楚王变色,同意了发兵救赵,这为邯郸解围立了大功。

魏国的信陵君为了结交看守城门的七十多岁的侯生和屠夫朱亥,不仅亲自驾车去请,还等前伺后,极尽委屈求全之能事,并遍请达官贵人设宴相待。事如师长。后来,魏王不肯发兵救赵,全靠侯生的谋划和朱亥的勇力,信陵君才得以矫诏发兵,解救了邯郸,使赵国未被秦国灭亡。

在战国“四公子”中,最有名的还数齐国的孟尝君,他靠门客冯谖收揽了民心,恢复了国相的职位,而且越做越稳,还建立了“国际”声誉。他靠能够学狗叫,穿狗洞和学鸡叫的门客逃出秦国,免于客死异乡,可谓是善于网罗人才和使用人才了。但宋代的大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王安石却不这样看,他在《读孟尝君传》这篇短文中说:“世人都说孟尝君善于招揽贤能之士,因此士人也多归附于他,最后也是依靠这些士人的智力才从虎豹一般的秦国逃脱。唉!孟尝君也只是能做鸡鸣狗盗之徒的首领罢了,哪里能称得上善于招揽士人呢?不然的话,拥有齐国这样强大的国家,得到一个真正贤能的人,就可以制服秦国了,哪里还需要鸡鸣狗盗之徒的力量呢?鸡鸣狗盗之徒出入其门,这才是真正的贤士不愿前去的根本原因啊!”

王安石不愧是千古名相。他的话鞭辟入里,一针见血,是可翻千古定案。

中国历史上也确实有得一贤士而开建一国的先例。汉朝末年的刘备,并不多交滥交,不像孟尝君那样去搜罗鸡鸣狗盗之徒,而是选一大贤之士,“三顾茅庐”,终开赢得了诸葛亮的信赖。诸葛亮确未辜负刘备的一片苦心,未出隆中就已“三分天下”,把天下大局和未来之势分析得透彻见底;既出隆中,又能呕心沥血,一生谨慎,终于帮助刘备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地发展起来,建立了与魏、吴鼎足而立的蜀国,甚至有并吞天下之势。诸葛亮的例子,完全能够证明王安石的观点,也极为有力地说明了人才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