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读《鬼谷子》学生活
21870700000041

第41章 决第十一(1)

趋利避害,决情定疑当断则断

决,即决断,亦即决策。决疑断难,是游说策士们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游说策士们所应具备的主要技能之一。

本篇主要讨论决断事物的有关问题。作者认为,利害问题是决断委托者是否接受你的决断的重要依据,所以,趋利避害是策士们决疑断难所应遵循的主要原则。其次,作者提出了决断的方法应“度之往事,验之来事,参之平素”,为科学决策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指导。最后,作者指出了决断的意义:“夫决情定疑,万事之基,以正乱治。”

本篇虽然简短,却是先秦时期第一篇专门讨论决策的文章,在我国古代决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原文

为人凡决物,必托于疑者,用其善福,恶其有患①,害至于诱也,终无惑②偏,有利焉。去其利则不受也。奇之所托。若有利于善者,隐托于恶,则不受矣,致疏远③。故其有使失利,其有使离④害者,此事之失。

圣人之所以能成其事者有五:有以阳德之者,有以阴贼之⑤者,有以信诚之者,有以蔽匿之者,有以平素之者。阳励于一言。阴励于二言,平素枢机⑥。以用四者⑦,微而施之。于是度以往事,验之来事⑧,参之平素,可则决之:公王大人之事也,危⑨而美名者,可则决之;不用费力而易成者,可则决之;用力犯勤苦,然而不得已而为之者,可则决之:去患者,可则决之;从福者,可则决之。故夫决情定疑,万事之机⑩,以正乱治,决成败难为者。故先王乃用蓍龟者,以自决也。

注释

①用其善福,恶其有患:善于决疑者有福,不善于决疑者有祸。

②害至于诱也,终无惑:假如慎重决定,即使有祸患逼近而又犹豫不决的事,最终也不致迷惑。

③利于善者……致疏远:假如疑心他人靠表面上行善来获取利益,实际上做着恶事,那你不但不能接受,还应该疏远他。

④离:通“罹”,遭受。

⑤以阴贼之:暗中整治别人。

⑥枢机:枢要,机要。

⑦四者:指一言、二言、平素、枢机。

⑧验之来事:运用将来的事情来检验。

⑨危:崇高、高尚。

⑩万事之机:万事的枢纽或要害。

蓍龟:占卜的意思。蓍是蓍草,龟是龟甲,都是占卜工具。

译文

大凡求谋士判断事物性质的,必然是有疑难问题托你解决的人。一般说来,人们总希望遇上好事,而不希望有灾祸降临。即使灾祸临头了,也不至于被引诱而陷入迷惑。做决断时,如果只对一方有利,那么不利的一方就不会接受,这是运用奇策时必须事先搞清楚的。如果我们觉得有人做出决策时,表面上做善事而实际上在作恶,我们不但不能接受他,而且还要疏远他。因此,有时办事不力,使之受损害,这都是不善于解决疑难问题的一个失策啊!

圣人之所以能成就大业,主要靠以下五种计谋:以公开的道德教化百姓,以谋略惩治坏人,以信义取信人民,以爱心庇护大众,以平时的廉洁净化社会。在实施决策的时候,实施公开的鼓励法,应坚持守常如一;用谋略控制百姓;要遵循矛盾法则,掌握事物的对立面;还要特别注意平常与关键时刻。如果能够小心巧妙地把握上述四个方面,那么推断以往的事情,预测未来的事情,再参照平日的情况,就可以决策了。如果王公大臣们都有很高尚的品德和美名,就可以为他们作出决断,不用费力就很容易获得成功,那么就可以为之作出决断。有些事虽然费力勤苦,然而不能不作出决策,那就必须做出决断;如果能排除忧患,就可以作出决断;如果能带来幸运,就可以作出决断。所以,决断事件的性质,解决他人的疑难,这是处理日常事物的关键,同时也关系到澄清治乱预测成败的难事,所以古代先王是用蓍草、龟甲卜筮来决定一些大事。

活学活用

人的愿望总是希望万事如意,但世事常常难尽如人愿,事物发展不能一帆风顺,总是会遇到一些挫折。遭受困难时,要及时地采取决策,解决疑难。“决情定疑,万事之机”,决断事件,解决疑难,这是万事的关键。

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地存在的,而是与其他事物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事物总是错综复杂的联系在一起。要解决疑难,实施决策,必须首先研究清楚问题依存的背景以及与其他事物间的联系。

鬼谷子说,古时圣人的决断事物常常采用六种方法:“阳德、阴贼、决断、信诚、蔽匿、平素”,以公开的道德教化百姓,以谋略惩治坏人,以信义取信人民,以爱心庇护大众,以平时的廉洁净化社会。根据事物性质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决策“决情定疑”。

事物的发展有它自身的历史和发展规律,实施决策时应“度以往事,验之来事,参之平素”,借鉴往事,研究现状,预测未来。决策者慎重考虑这一规律,才能正确决断。

时机是关系成败的重要因素,决策必须抓住时机,当机立断,犹豫不决则会错失良机。鬼谷子在本篇中多次强调,“可则决之”,能够决策的时候就要迅速决断!上述观点都是当代决策术中的瑰宝。

处世之艺

古语道:当断不断,反受其乱。鬼谷子也强调了“决”的重要性,他认为善于判断情况,作出决断,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所以说,在为人处世的过程中,不能不懂得一些“决术”。正确的“决”,关键在于权衡利弊,在于前瞻。事前知为智,事后诸葛为庸。因此,在生活中善察前兆,深知事理,超前作出合乎趋势之决断,才是做人的大道所在。

达成目标手段合理

在前面“捭阖篇”中,曾提及目标与手段的关系。在这里,鬼谷子除重申目标的重要性外,更着重强调手段的合理性。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做法,是遭人鄙夷的。再好的目标,再纯洁的动机,离开了手段的合理性,也难免会变质。

有一则古代寓言,说随侯之珠是一种非常珍贵的宝珠。有一个喜欢打鸟的人,却把随珠当作弹丸,去射飞翔在千丈高空中的一只麻雀。人们看了,都嘲笑他。做什么事,都得讲究轻重得失。为了价值甚微的目标而付出昂贵代价,是一种愚蠢的行为。

周武王刚刚建立周朝时,有一个重大的问题摆在他的面前,就是如何对待商朝遗民。姜太公说:“我听说喜欢一个人,就连他房上的乌鸦都喜欢;讨厌一个人,就连他家的篱笆也感到讨厌。我看,不如把他们全部杀掉。”武王连连摇头,说:“不行!太残忍了,怎么能这样做呢?”太公走了,召公进来了。武王又和他商量这个问题。他说:“要是有罪的,就杀掉;无罪的,就放掉。”武王说:“可是有罪的人很多,这样我们就会杀掉太多的人。”一会,周公来了。他知道了武王的难题后,对武王说:“这个问题其实不难解决。让他们各自回到自己的住宅,各自耕种自己的土地,不论是旧的臣民还是新的臣民,我们都要平等地看待他们。只要他们讲究仁义,我们就和他们亲近。”武王听了很高兴,赞叹说:“有这样宽阔的胸怀,天下从此就安定了!”

可见,姜太公、召公、周公虽然都是灭商兴周的大功臣,在见识方面还是有差距的。当然,姜太公、召公所提出的方案,目的也是为了国家安定,但这种手段确实令人难以接受。而周公提出的方案,既能达到维护安定的目标,采取的又是一种仁义的手段,因而受到武王的称赞。

春秋时代的齐相管仲,对齐桓公成就霸业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被尊称为“仲父”。一次,管仲为了扩大齐国的影响,建议齐桓公兴兵伐鲁,结果大获全胜,占领了鲁国的遂邑。鲁将曹沫趁鲁君和齐桓公签约时,抓住齐桓公,威胁他退还占领的土地。齐桓公没法,只得签约归还战争中夺取的土地。过后,齐桓公觉得受了侮辱,就要再次率兵攻鲁,杀了曹沫。管仲立刻劝阻说:“不能这样,几座鲁城,只不过是一点小利;在诸侯中树立威望,才是大利。如果诸侯知道您连被胁迫订立的盟约都不肯背弃,那就一定会立大信于天下!”果然,经过这件事情之后,各诸侯都认为齐桓公是一个信守诺言的人,都愿意尊他为霸主。不久,齐桓公就当了霸主,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还有一次,齐桓公跟夫人蔡姬在湖里划船游玩。蔡姬识水性,坐船像坐车一样行动自如。但齐桓公不懂水性,平时也很少坐船。蔡姬一时兴起,就与他开起了玩笑,使劲晃动小船。小船荡来荡去,齐桓公一时吓得脸都白了,大叫“别晃!”蔡姬毫不理睬,还哈哈大笑,齐桓公气坏了,上岸后,就打发蔡姬回娘家蔡国。齐桓公只是一时生气,并没有说要废了她。但蔡国却当真了,很快就把蔡姬改嫁出去了。齐桓公大怒,想立刻率兵去扫平蔡国。但是,一个堂堂的霸主,就因为夫人的一个玩笑闹翻了脸,然后去灭掉夫人的娘家,实在是很不光彩的事。于是管仲就出主意说:“可以先进军楚国,质问他们为什么不按时向周天子纳贡。而蔡国一直亲近楚国,这样侵蔡也就名正言顺了。”于是齐国大军南下到楚边境,这次行动获得了很多诸侯国的支持。可见,管仲总是能在关键时刻作出正确决策,变被动为主动,力挽狂澜,这就是伟大人物的标志与价值。

战略眼光不可或缺

圣人所以能成其事者有五:有以阳德之者,有以阴贼之者,有以信诚之者,有以敞匿之者,有以平素之者。阳励于一言,阴励于二言,平素枢机以用,四者微而施之。

圣人能够取得成功,有五种途径:有的依靠公开的仁德;有的依靠暗中的计谋;有的依靠诚实信义;有的依靠谦卑隐匿;有的依靠平素积累。为人决疑,要分清是阳谋还是阴谋。为阳谋决疑贵在说一不二,为阴谋决疑贵在留有余地。为人决疑,还要善于抓住平素和关键两种时刻。将阳谋、阴谋、平素、关键四者有机结合,而后可以细致地进行决疑。

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团体,都会有一些战略性的规划。在这里,鬼谷子列举的“阳德、阴贼、信诚、敝匿、平素”,其实就代表了五种战略。在制定决策的时候,必须要服从于整体战略。用战略的眼光去看待问题,才能做出正确的决断。

一个青年向一个富翁请教成功之道,富翁拿出三块大小不一的西瓜放在青年面前,说:“如果每块西瓜代表一定程度的利益,你选哪块?”“当然是最大的那块!”青年毫不犹豫地回答。富翁一笑:“那好,清吧!”他把最大的那块西瓜递给青年,自己却拿了最小的那块。很快,富翁吃完了,随后从容地拿起桌上最后一块西瓜,得意地在青年眼前晃了晃,然后大口大口吃起来。青年马上明白了他的意思:富翁吃的西瓜虽不比自己的大,却比自己吃得多。如果每块西瓜代表一定的利益,那么富翁占的利益自然比自己占有的多。

青年所做的决定,表面看起来古了便宜,而实际上恰恰相反。他的错误在于着眼于蝇头小利,而没有用战略性的眼光来审视面前的机会。

大量的历史事实也向我们表明,在决策时能否坚持自己的既定战略,是关系事业成败的关键。战国末期,七雄争霸。秦国经商鞅变法后,势力发展最快。秦昭襄王图谋吞并六国,独霸中原。公元前270年,秦昭襄王准备兴兵伐齐。此时,谋士范睢向昭襄王献“远交近攻”之策,阻秦国攻齐。他说:齐国势力强大,离秦国又很远,攻打齐国,部队要经过韩、魏两国。军队派少了,难以取胜;多派军队,打胜了也无法占有齐国土地。不如先攻打邻国韩、魏,逐步推进。秦昭襄王采纳了范睢的意见,推行“远交近攻”之策,为秦国以后统一中原奠定了基础。

其后四十余年,秦始皇定下灭六国的大计。远交齐、楚,先攻下韩、魏,然后又从两翼进兵,攻破赵、燕,统一北方;随即攻破楚国,平定南方;最后把齐国也收拾了。秦始皇征战十年,终于实现了统一中国的愿望。“远交近攻”之策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汉高祖刘郭平定天下后,在建都的问题上一度犹豫不决。他的大臣多是洛阳周边的人,因此倾向于建都洛阳。齐人娄敬一次路过洛阳,请求觐见汉高祖,得到召见。娄敬问高祖:“陛下建都洛阳,莫非要跟周朝比比谁更兴盛吗?”刘邦说:“是的。”娄敬说:“周朝建都洛阳,是靠德政感召人民,而放弃了险要的地形。周朝鼎盛时期,四方归附,万民臣服,然而衰败以后就不能控制天下,不是恩德太少,而是形势太弱。”刘邦听了微微点头,娄敬接着说:“陛下自沛县起事以来,大战七十次,小战四十次,横尸遍野,与西周兴盛时的恩德不能同日而语。而秦地有高山被覆,黄河环绕,四面边塞可作坚固的防线,即使危机出现,尚有百万雄兵可备一战。借着秦国原来经营的底子,再加上肥沃的土地,可说是形势险要、物产丰饶的‘天府’之地。如果陛下进入函谷关内建都,控制秦国原有的地区,就是掐住了天下的咽喉啊。”听了娄敬的话,汉高祖觉得很有道理。后来,张良也阐明了入关建都的利处,打消了高祖的最后一点疑虑。建都关中后,高祖感慨道:“最早主张建都在秦地的是娄敬啊。”于是赐娄敬改姓刘,给他加官进爵。

那些主张建都洛阳的大臣们,为了一己的私利,将国家的安危和兴衰放在一边。而娄敬从实际的情况出发,提出定都关中,不仅具有远见卓识,而且直言敢谏,这才是“建万世之安”的国之大计。

俗话说:“站得高,看得远”。要想持续地获得成功,必须更上一层楼,以战略性的眼光来俯瞰社会与人生。

果断行动犹豫害人

于是度以往事,验之来事,参之平素,可则决之。公王大人之事也,危而美名者,可则决之;不用费力而易成者,可则决之;用力犯勤苦,然而不得已而为之者,可则决之;去患者,可则决之;从福者,可则决之。

决疑时应该忖度往事,预测未来的发展,再参考平素的情况,若能做出判断,可立即决断;王公大人们委托决断的大事,若能为其带来美名,并且有望成功,可立即决断;无需费力而易成的事,可立即决断;虽然费力但又必须做的事,可立即决断;能为人免除祸患的事,可立即决断;能为人带来福祉的事,可立即决断。

果断,是一种很重要的人格素质。一个果断的人,会让别人觉得可靠,从而愿意将事情托付给他。相反,一个优柔寡断的人,会逐渐丧失别人对他的信任。

一个猎人得到一只捕猎机,只要猎物受到作为诱饵的玉米粒的诱惑,一路啄食,就会进入捕猎机,而他只要一拉绳子就大功告成。猎人支好捕猎机,藏起来不久,就飞来一群野鸡,共有九只。大概是饿得久了,不一会儿就有六只野鸡走进了箱子。他正要拉绳子,又想:“那三只也会进去的,再等等吧。”等了一会儿,那三只非但没有进去,反而走出来三只。他后海了,对自己说:“哪怕再有一只走进去,就拉绳子。”接着,又有两只走了出来。如果这时拉绳,还能套住一只,但他对失去的好运不甘心,心想:“总该有几只要回去吧?”终于,连壤后那一只也走出来了。那一次,他连一只野鸡也没能捕捉到,反而白白损失了两把玉米。

猎人本来可以逮住六只野鸡,可他却没有拉绳。在最好的机会失去之后,他还有机会,但由于该断不断,最终什么也没有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