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读《古文观止》学生活
21871100000035

第35章 高帝求贤诏

西汉文

原文

盖闻王者莫高于周文,伯者莫高于齐桓,皆待贤人而成名。今天下贤者智能,岂特古之人乎?患在人主不交故也,士奚由进?今吾以天之灵、贤士大夫定有天下,以为一家。欲其长久,世世奉宗庙亡绝也。贤人已与我共平之矣,而不与我共安利之,可乎?贤士大夫,有肯从我游者,吾能尊显之。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御史大夫昌下相国,相国酂侯下诸侯王,御史中执法下郡守。其有意称明德者,必身劝为之驾,遣诣相国府,署行义年。有而弗言,觉免。年老癃病,勿遣。

译文

岂不知三王中没有超过周文王的,五霸中没有超过齐桓公的,而他们都是依靠贤人的辅佐成就了功名。现在,天下的贤人也一定有智慧才能,难道仅仅是古代的贤人具有智慧才能吗?问题就在于君主不同他们交往,贤士们怎能有机会进身入仕呢?我靠老天之灵,贤士大夫(皇帝的祖庙)跟我一起平定了天下,使之统一成为一家,并想要天下长治久安,世世代代奉祀宗庙,永不断绝。贤士大夫既然已经跟我一起平定了天下,却不跟我一道治理天下,享受国泰民安的利益,这怎么能行呢?贤士大夫中有跟从我一起做事的,我一定要重用他,使他官高名扬(宰相)。因此布告天下,让大家清楚地了解我的意思。

此诏由御史大夫周昌下达给相国,相国酂侯萧何下达给诸侯王,御史中执法(官名,即御史中丞)下达给各郡郡守。对那些名声好而又确有好德行的人,郡守应该亲自劝说他们,为他们准备好车马,并负责送到京城相国府,写明他的履历、相貌特征、年龄。如果有这样的贤士大夫而不向上级报告,一旦发觉,就要受免职的处分。年老病残者,不必荐送。

解读

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56年—公元前195年,又作公元前247年—公元前195年),字季,沛县(今江苏省沛县)人,汉朝开国皇帝,称汉王4年,在帝位8位。终年62岁(一说,53岁)。葬长陵(今陕西省咸阳市东35里处)。庙号太祖,称高皇帝,历史上习惯称他为汉高祖。

本篇(选自《汉书·高帝纪》)是刘邦于公元前196年下达的求贤诏书。汉高祖打天下时用过不少人才,他们当中什么人都有,但真正标榜德行的读书人不多,所以汉高祖当时极为轻视标榜德行的读书人。得到天下后,帮他打过天下的各色人才又有不少要夺取他的天下,弄得刘邦手忙脚乱。只有读过书,并注重德行的人才,如张良、萧何等,一直死心塌地忠于刘邦。切身经验使刘邦深感打天下与坐天下不是一回事,使用的人才也不能不有所选择,于是开始看重标榜德行的读书人,一心想从他们当中找到一批能够帮助他刘家坐天下的人才,所以,汉高祖在平息了韩信、彭越、英布等几个曾帮他打天下的人才发动的叛乱后,紧接着颁布了这篇求贤诏书。他首先以历史上的成功事例说明德行兼备的读书人,即贤人的重要性,检讨了自己过去对待贤人的态度,并把自己得天下的成就归功于他们,然后表明自己寻求贤人的目的是为了让刘家江山永无止境地代代相传,并许诺愿与贤人共享天下之利,愿给帮助刘家坐天下的贤人高官厚禄。同时,命令将自己的这一意愿布告天下,层层下达。还指示地方官员访求到贤人后,必须备车请送,并上报贤人的品行事迹、仪容外表和年龄大小。申明如果发现地方官员将贤人的情况隐瞒不报,就要予以罢官的处分。汉高祖的这篇求贤诏,标志着他从创业进入守成后人才观念的转变,也为各种读书人敞开了仕途的大门。这不能不说是对西汉数百年帝业带有根本性意义的一项措施。

活学活用

本文选自《汉书·高帝纪》。

汉高祖刘邦,在楚汉战争中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打败了势力强大、不可一世的西楚霸王项羽,建立了西汉王朝。面对秦末动乱造成的千疮百孔的社会现实,刘邦清醒地认识到:依靠武力能夺取天下,却不能依靠武力来治理天下。因此,他一面大力发展农业生产,一面竭力搜寻人才,以期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

这篇文告,表现了刘邦论功行赏、量才录用的人才思想,表达了他愿意礼贤下士、为国求才的迫切心情和政治远见。

文章内容分为三层:

首先,古今对比,提出“得人才者得天下”的观点,并以王伯自许,将人才能否尽其才归咎于人主的任用与否,真是高屋建瓴,难能可贵。

其次,公开宣称自己罗致人才的目的,是为了汉室的兴旺和长治久安,并坦诚表示愿与天下人才共享太平富贵。以天子之尊,结交人才,屈意求贤,显示出恢宏的气魄和度量。

最后,明文责令有关官吏,从相国、御史大夫到各级官吏,留心察举真正有才的人;若有坐失职守,不荐人才者,一经查实,则免官罢职。心情迫切,态度诚恳,措施有力,辞气坚决,绝非虚饰空谈之作。

全文宗旨是求贤任贤。刘邦出身低微,崛起草莽,平日常慢侮儒生;等到天下初定,汉室方兴,于是一反常态,礼遇儒生,刻意求贤,孜孜搜寻,如恐不及,终于造成了人才的归附,从而推动了当时社会经济、文化的复苏和发展。可以说,汉王朝的巩固和兴旺,正是得人才用人才的结果。这篇《求贤诏》的价值和意义,不可低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