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基
原文
杭有卖果者,善藏柑,涉寒暑不溃。出之烨然,玉质而金色。剖其中,干若败絮。予怪而问之曰:“若所市于人者,将以实笾豆,奉祭祀,供宾客乎?将衒外以惑愚瞽乎?甚矣哉为欺也!”
卖者笑曰:“吾业是有年矣,吾业赖是以食吾躯。吾售之,人取之,未闻有言,而独不足子所乎?世之为欺者不寡矣,而独我也乎?吾子未之思也。今夫佩虎符、坐皋比者,洸洸乎干城之具也,果能授孙、吴之略耶?峨大冠、拖长绅者,昂昂乎庙堂之器也,果能建伊、皋之业耶?盗起而不知御,民困而不知救,吏奸而不知禁,法斁而不知理,坐糜廪粟而不知耻。观其坐高堂,骑大马,醉醇醴而饫肥鲜者,孰不巍巍乎可畏,赫赫乎可象也?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
今子是之不察,而以察吾柑。”
予默默无以应。退而思其言,类东方生滑稽之流。岂其忿世嫉邪者耶?而托于柑以讽耶?
译文
杭州有个卖鲜果的,善于保藏柑子,经过一冬一夏而不腐烂。摆出来闪闪发光,质地宛如美玉而颜色好比黄金。剥开看它当中,却干瘪得像破旧棉絮一样。我责怪地质问他说:“你卖给人家的这种东西,将要盛在竹盘陶碟里,祭祀奉献,或供宾客吗?还是想要炫耀外表欺瞒傻子、瞎子呢?你这样骗人搞得太过分了!”
卖柑子的人笑笑说:“我干这一行多年啦!我干这事是靠着它养活自己。我卖它,人要它,从来没有听到人家说闲话的;惟独逢到你就不满意了吗?世上搞欺骗的多得很,难道只有我吗?我的先生!您没有好好想一想呢!如今那些佩戴着虎符,坐虎皮褥子的,威风凛凛好像那护国的盾牌、城墙似的,他们真的能拿出孙武、吴起一样的韬略来吗?那些高高地戴着大纱帽,拖着长带子的,大模大样地好像是宗庙朝堂的栋梁似的,他们真的能建立伊尹、皋陶一样的功勋吗?盗贼起来了不知道抵御,人民穷困了不知道救济,官吏作奸犯科不知道禁止,法规败坏了不知道治理。白坐着消耗官仓的粮食而不知羞耻。瞧他们住的是高堂广厅,骑的是高头大马,醉饮美酒甜露,饱食肥羊鲜鱼,他们哪一个不是高巍巍地令人敬畏,显赫赫地使人景仰效法的呢?然而他们又何尝不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呢?如今先生不关注这些,倒来挑剔我的柑子!”
我默默地无话可答,回来之后考虑他的话,类似东方朔那种滑稽玩世的作风。难道他也是忿世嫉邪的吗?是用桔子作为寄托来讽刺的吗?
解读
这是人们熟悉的一篇寓言性的散文。作者通过卖柑者之口,以“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柑子为喻,对元末实际上已腐败透顶而表面上仍装得冠冕堂皇的上层统治者,进行了辛辣的讽刺。
活学活用
《卖柑者言》在文章的布局上颇具特色。首先是提出问题(第一段),通过卖柑者的欺诈行为引起了读者的兴趣。在解决问题的第二段中,卖柑者进行申辩的理由首先是强辞夺理。明明是在玩弄“惑愚瞽”的伎俩,他反倒振振有辞地责怪作者不该追问。这时,读者自然会为这种“狡辩”而愤愤不平。接着,文章陡然一转,通过卖柑人对现实社会的剖析,人们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因之,作者在第三段的总结中谈到卖柑者实际上是一个“忿世嫉邪者”,这个观点自然会和读者的思绪合拍了。总之,全文虽不长,但处处都在牵动着读者的心弦,使读者与之共同思考,最后得到了统一的认识。
文中既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揭露那些“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文臣武将的真面目,又用了一连串的排比句勾勒出他们尸位素餐的本质。“盗起而不知御,民困而不知救,吏奸而不知禁,法斁而不知理,坐糜廪粟而不知耻”,这样全方位地刻画,真是入木三分。这样的达官贵人不正是“败絮”吗?这就难怪作者在听了卖柑者言后“默默无以应”,恐怕读者也会为之拍手称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