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读《菜根谭》学生活
21872300000017

第17章

解读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做人本来就应如此。任何有心于用世的人,都必须先充实自己;本身不能获得成功的机会,正表示自己的能力还不够,不努力专心再作充实,而必欲强出,结果将因能力不足,识见不周,处处债事失机,举步艰难。

活学活用

学会忍耐等待时机

获得成功,就要久经磨炼,学会忍耐,等待时机。几多痛苦,几多折磨,几多困难,几多险境……几乎每一个人在人生的旅途上,都要受到命运之神的捉弄,当你不甘心做命运的奴仆而又未能扼住命运的咽喉之时,必须学会忍耐。做人处事,“忍”是一种巨大的力量,所谓百炼钢能成绕指柔,说的就是“忍”达到极致时的功用。

佛家的《忍经》,里面讲的就是,人要能经受磨炼才能成佛的道理。

浮山法远和尚率僧众70余人来投参叶昙和尚时,叶昙命人往这群野僧头上身上喷水倒土,大多数僧人都落荒而逃。只有浮山法远和师友天衣义怀纹丝不动。叶昙方才允许他俩入门,命浮山任饭头,主管全院膳食。和尚的生活极其清苦,吃的多是难以下咽之物。有一日叶昙出去访友。众和尚见住持走了,就央求浮山煮点米粥开开胃,浮山慈善为怀,让寺内僧徒都饱餐了一顿。叶昙回寺后,知道了浮山所为就训斥他:“想一想今后你当了住持时的情形吧!我院绝对不允许这种盗用寺内之物满足私心、私意的行为。你给我快出门,下山去吧!”无奈,浮山只得接过寺中施舍的衣钵诸物,离开叶昙。

浮山下山后,寄宿在山下一寺的走廊内,托钵自活,仍然坚持去参听叶昙说法。叶昙认为浮山没经允许住进他寺,同样是偷盗行为,于是再次把浮山撵了出去。浮山于是把僧衣托钵当做住在寺庙的借宿费,还清了盗用佛物之孽债。有一天,叶昙命人鸣钟焚香集合僧众声言:“此山有古佛。”说完出迎浮山,并亲焚梵香,向浮山面授临济密传的大法。

叶昙说浮山是古佛就因为他的“忍”。忍耐并不是逆来顺受,屈服于命运之神的诱惑与调遣,也不是消极颓废。忍耐是在沉默中悄然降下信念的帆篷,要把难熬的寂寞、忧忿、艰辛强压在心底,经受意志的磨炼之后,用奋斗冲破罗网。在忍耐中发奋,在忍耐中拼搏,倔强的心灵在忍耐中受苦,然后生命中的负累往往正是生命的光荣。如那高耸的丰碑,辉煌的业绩都诞生于忍耐之中。

欲望无穷把握好度

把握好事物的度,才能让快乐更长久。老子说:“声名和生命相比哪一样更为亲切?生命和货利比起来哪一样更为贵重?获取和丢失相比,哪一个更有害?过分地爱名利就必定要付出更多的代价;过于积敛财富,必定会招致更为惨重的损失。所以说,懂得满足,就不会受到屈辱;懂得适可而止,就不会遇见危险;这样才可以保持住长久的平安。”

有的人非常贪心,控制不住索取的度,结果反而落得一无所有。北魏胡太后有一次去盛放绢布的仓库巡玩,对从行的王公嫔主一百多人下令,依自己力气,随意取绢。这些人丑态百出,使尽气力左夹右扛成百匹地往家里搬。尚书令李贤和章武王元融最贪心,由于负绢过重,颠扑在地,一人伤腰,一人伤脚,胡太后又笑又怒,让卫士把两人赶出仓库,一匹绢也不给他们。唯独侍中崔光只取两匹绢,胡太后很奇怪,问他为什么取这么少。崔光回答:“臣两手只能拿两匹。”一旁众人都涨红了脸,羞愧难当。

荀子说:“欲望无穷无尽。抱有的欲望即使不能穷尽,对欲望的追求还是可以近于满足;欲望即使不能去掉,追求的又不能得到,但追求欲望的人应该节制自己,按照正确的原则行事,在可能的条件下,尽量使欲望得到满足,在条件不允许时,就要节制欲求,天下没有比这更好的原则了。”

中国古代有一种酒杯叫九龙杯,设计非常精巧。杯中央立一个龙头,体内有一空心瓷管,管下有一通杯底的小孔;管的上口相当于龙颔的高度。头体下与杯底连接处留有一孔,向杯内注水时,若水位低于瓷管上口,水不会漏出;当水位超过瓷管上口,据物理学上的虹吸原理,水即通过杯底的漏水孔漏光。古时人们曾用公道杯对付贪杯者,斟酒如超过高度,则会全部漏光。

洪武皇帝朱元璋得到九龙杯后,便经常使用它盛酒宴请文武大臣。在一次宴会上,朱元璋有意奖赏几位心腹大臣多喝一点酒,便特意为他们把御酒添得满满的,而对其他一些平时喜欢直言不讳进谏忠言的大臣则将酒筛得浅浅的。结果事与愿违,那几位被皇上有意照顾的大臣点酒未喝到,御酒全部从“九龙杯”的底部漏光了,而其他大臣都高高兴兴地喝上了皇帝恩赐的御酒。皇帝对此甚是不解,究其原因,方知此杯盛酒最为公道,盛酒时只能浅平,不可过满,否则,杯中之酒便会全部漏掉,一滴不剩。

鉴于九龙杯的公道,朱元璋便把九龙杯命名为公道杯。知足者水存,贪心者水尽。把握不住事物的“度”,就可能保不住手里的“五分”,最后落得一场空。

闲时吃紧忙里偷闲

东方与西洋的思想有种种不同的地方,尤其对天地自然活动的看法。西洋人说神是造天地万物的,它利用自然的潜力,以科技去征服自然。东方人认为天地是养育我们的父母,天地的道理往往与人的道理相吻合。如苏东坡诗云:“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对溪声、山色,以为是释迦牟尼的现身,此微妙的自然真理深印人心。《中庸》中说得好:“诚是天上道,亦为人之道。”可见天道与人道一脉相通。

所谓天地,是寂然肃静,天长而高,地宽而广,一点儿没有活动,而实在的乾坤气象是在不停运行着,随着光阴的隙行,如同白驹似的奔驰,今天是夏的气象,不多时已挑起秋风。这些是不动中的动,可是日月的光明永久存在着,这又是“动中的静”了。

天地之道是动静结合,为人处世也需静时思动,闲时思紧。天地有这动中静、静中动,反应到人心上,人感到静中的动,如同感到动中的静一样。空暇的时候,应于静时持有常动的心念,即“闲时要有吃紧的心思”。吃紧是任何场所、时间都能应付,日常不得不有这样的准备,这是君子的行为。所以,这平常吃紧的心是要时时存着的。譬如一家人平日没有一点儿小心火烛的心思,一旦火烧房子,才急忙说:“那是火灾!”才赶着去买灭火器,已经太迟了。应该早就买回来,一到危难时可以拿出来应用,人祸就免了。无事常存有事心,还要加上平常心,“未雨绸缪”,可以应付非常的事而绰然有余。

石天基说:“狮子捕兔子,不用九牛二虎之力便可成功。但要捕大象,就须在平常注意,临时对象那样的大敌,就不会存一丝一毫害怕的心,而能顺利捕到。”由此可知平时的准备,非常之时才有用处。

对于生死之事,也要于生时想到死,才能从容应对。死是人的非常时,所以应在平常有死的觉悟,等无常来到,就不会有所恐惧。关山国师曾说:“我这里无生死。”应这样看破,生与死是没有区别的。盘圭禅师将要死时,弟子们皆请遗偈以辞世,盘圭禅师说:“老僧住世七十三年,度化四十四年,前后半生每天教你们的道理,悉为遗偈,此外不需要别的遗偈了。”这是禅僧的话。其他圣僧临终对人辞世也是一样,所谓:“昨日发句,今日辞世,今日发句,明日辞世。”平时把想说的话都说完了,辞世也就放心了。

综合上述来看,暇时过暇时生活,忙时没有悠闲的习性,全赖平时的修养与觉悟。在非常时不可光讲非常时,这非常时的觉悟即由于平常时的准备。宇宙自然的运转,是静中有动,动中有静,我们应在悠闲时有着吃紧的觉悟,在忙处应有悠闲的趣味,这样便能体会到人生的真谛了。

小心谨慎事业可成

古代的君子们处世,不论是面临大事或小事,在人前或人后,都能坚持始终如一的处世观念。他们的高风亮节、磊落言行,是从小事、从无人处、从山穷水尽而如履薄冰时培植起来_的,他们光照日月的思想,源自冥默精诚的为人原则,并通过他们的具体言行,被他人所把握、认识和认同,进而影响到他人、团体、社区乃至国家,这也是他们指点江山、扭转乾坤的依据之一。

很多大将军,在与君主的相处过程中,都表现出小心谨慎的态度。通过这种谨慎的做事方法,来缓解将帅之间的权力冲突,完成自己的政治韬略。秦国的大将王翦就是很懂得谨慎之道的人。

战国末期,秦国大将王翦奉命出征,出发前,他向秦王请求赐给良田华屋。秦王说:“将军放心出征,何必担心呢?”王翦说:“做大王的将军,有功也不一定能被封侯,所以趁大王赏赐我酒饭之际,我斗胆请求赐给我田园,作为子孙后代的家业。”秦王大笑,答应了王翦的请求。

王翦到了潼关,又派使者回朝请求良田,秦王爽快地应允了。手下心腹劝告王翦,王翦支开左右,坦诚相告:“我并非贪婪之人,因秦王多疑,现在他把全国的军队交给我一人指挥,心中必有不安,所以我多求赏赐田产,名为子孙计,实为安秦王的心,这样他就不会疑我造反了。”请求封赏,至多让人觉得贪婪,总比被人怀疑造反要好得多。

王翦意识到自己大权在握所带来的危机,那就是秦王的多疑与不信任。针对这种情况,他想出了相应的对策,要求秦王赐给良田华屋,这样虽然让人觉得他贪婪,却因此消除了秦王心中的疑虑,保全了自己的地位和军权。

君子做事都有着小心谨慎的态度。能自检自省、自我约束者,就不难做到慎独,就可以在无人监督或不受舆论谴责的境况中,谨慎处世,恪守自己的道德信念,洁身自好,从而自觉调整并处理好自己与他人、个人与团体、团体与社会的关系。慎独还能使人避嫌。在这方面,古人有“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之类的训诫,意思是,当孤身一人经过别人的瓜田时,即使鞋子脱落了,也不要弯腰去提捡鞋子,以免别人怀疑你在偷瓜;同理,在经过别人的李树下时,即使帽子被碰歪了,也不要举手去戴正它,以免别人怀疑你在偷李子。

在处世时,要成为品格高尚的人,绕避类似瓜田李下的种种嫌疑,就不可不谨慎。如果一个人可以做到胸怀博大宽厚,行事光明磊落;对待事物细节方面又非常谨慎,就可以为自己事业的成功奠定下厚实的基石。

通达求变事半功倍

大自然的天气变化多端,人类要顺应自然生存。在生活中,人们面对不同的环境和情况,也要像大自然一样继续运转,像天体一样不断运行,灵活应对各种情况。

老子说:“狂风刮不了一个早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谁使它这样的呢?天地。天地的狂暴尚且不能长久,更何况是人呢?所以,从事于道的人就同于道,从事于德的人就同于德,从事于失的人就同于失。同于道的人,道也乐于得到他;同于德的人,德也乐于得到他;同于失的人,失也乐于得到他。统治者的诚信不足,就会有人不信任。”

老子的这番话借天气千变万化的现象,说明了人行事也应该随不同的环境做出合理的变化。外界的环境,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社会环境总是在变化的,我们如果毫不在意外界的变化,一直固守着单一的行事方式,一成不变地做事就是任死理,就是钻牛角尖,做事就不可能成功。

孟子与淳于充有一段很有趣的问答。淳于充问孟子:“男女之间不能亲手递接东西,这是礼制规定的吗?”孟子回答说:“是礼制规定的。”淳于充于是又问:“那么,假如某个人的嫂嫂掉到水里去了,他用手去拉她可以吗?”孟子说:“嫂嫂掉到水里去了,不去拉她,那简直是豺狼。男女之间不亲手递接,这是礼制的规定,而嫂嫂掉进水里,用手去拉,这是变通的办法。”

灵活应变就不能拘泥于一种方法,要看形势来决定应对之策,能屉能伸。韩信十几岁的时候,父母双亡,家里又一穷二白,所以很被同乡人瞧不起,很多人还常常以欺负他为乐。一天韩信走在集市上,忽然被一群恶少拦住。一个屠户趾高气扬地站在他面前,对他说:“韩信,你虽然腰里挂着剑,也一样是个贪生怕死的胆小鬼。有能耐你就拿剑来刺我,要不然就从我的胯下钻过去。”

韩信稍稍犹豫了一下,接着后退几步,低下头,从那个屠户的胯下爬了过去。周围存心侮辱他的人一阵哄笑。但那些嘲笑韩信的人却不知道,看情况决定如何做事正是韩信聪明的地方,他带兵征战过程中,有一次是背水结营而取得了胜利。战争结束后有人问他:“兵法上说扎营应该背靠大山,面朝大河,为什么你用完全相反的方式扎营?”韩信说:“兵法上还说置之死地而后生,我这样做,正是要激起军队的士气,让他们没有后路可退,这样他们自然就拼死作战,胜利也就是囊中之物了。”

我们做事要通达求变,相机行事,努力达到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