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读《菜根谭》学生活
21872300000018

第18章

立德立言,清名传世之高运

“利令智昏”,物欲会蒙蔽长知。人,心目中时时恋着外物,追求外物,从欲以获取外物,就会不知不觉地陷入外物的陷阱,或为物质世界所奴役,把自己原来自由自在之身失去了,于是智慧不再向最高度的形而上领城发展,人生的理想境界不再存在;于是精神生活从内部腐乱,人格随之而瓦解。造成人类幸福的物质文明,最后成了人类精神文明的克星,所以说利不妨在人后,德务必在人先,惟有这样,人性才能不断提升。

机息心清月到风来

原文

机息①时,便有月到风来②,不必苦海人世③;心远④处,自无车尘马迹⑤,何须痼疾⑥丘山⑦。

注释

①机息:机即机心,意为人为的造作;此篇所言乃任其自然而机心匠意自止。②月到风来:自有清风明月往来胸中。③苦海人世:苦恼繁多的人间。④心远:心境远离尘世。⑤车尘马迹:人来人往的喧扰。⑥痼疾:唐之由游岩答高宗语:“臣所谓泉石之膏肓烟霞之痼疾。”本篇所言之痼疾,即指烟霞之痼疾。⑦丘山:入山修炼之意。

译文

心中了无机心时,则无论何时、何地自是霁月光风,胸中自然明晓,只要心中存敬,则人间未必苦恼繁多;常把心境放在高远之处,则自然无人来人往之喧扰,何须如酷爱山水般地非找一静处栖止不可!

解读

境随心转,在心无诡诈机心时,则何来喧扰、烦恼?人间于此亦非苦海,而是一片月华风霁的大好天地。只要本心能放得高远而悠游浩瀚宇宙,则自是清澄明静,用不着多费工夫入山修练。

落叶蕴育萌芽生机藏于肃杀

原文

草木才零落,便露萌颖于根底①;时序虽凝寒②,终回阳气于飞灰③。肃杀之中,生生之意④常为之主,即是可以见天地之心⑤。

注释

①根底:即根的最底部。韩非子解老:“根者书之所谓柢也,柢也者木之所以建生也。”②凝寒:寒冷到结冰的地步,形容天气非常寒冷。凝,指结冰。③飞灰:律管中葭灰飞动也,古以此候节气。后汉书律历志:“候气之法,为室三重,户闭涂围必周密,布缇缦室中,以木为案,每律各一,内庳外高,从其方位加律其上,以葭草灰,抑其内端,案历而候之,气至者灰动,其为气所动者,其灰散,人及风所动者,其灰聚,殿中候用玉律十二,惟二至乃候,灵台竹律十六,候日如其历。”④生生之意:生生不已的气息。⑤心:本源。

译文

草木才开始枯黄凋落,就已从根的底部长出新的苞芽;时序虽是严寒的冬季,到底还会回到和煦的春天。飘零枯萎的时候,生生不已的气息常是大自然的主人,这就可以看出造化的本心。

解读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苏东坡《前赤壁赋》中的这段话,道出了生生之德,永不息止。老年一代消逝了,又有新生的一代继起,人只要尽了本身的责任,生死都只是其次的问题了。

德在人先利居人后

原文

宠利①毋居②人前,德业③毋落人后;受享④毋跃⑤分外,修为⑥毋减分中。

注释

①宠利:爱利。宠,作受解。易师:“在师中吉、承天宠也。”②居:占的意思。③德业:进德修业。④受事:即享受、享乐受用。享,作受解。⑤跃:越、越过。⑥修为:涵养学习。为,作学解。论语述而:“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

译文

追求名利不要占在他人前头,进德修业不要落在他人后面;物质享受不要超过身分之外,涵养学习不要少于本分之内。

解读

“利令智昏”,物欲会蒙蔽长知。人,心目中时时恋着外物,追求外物,从欲以获取外物,就会不知不觉地陷入外物的陷阱,或为物质世界所奴役,把自己原来自由自在之身失去了,于是智慧不再向最高度的形而上领城发展,人生的理想境界不再存在;于是精神生活从内部腐乱,人格随之而瓦解。造成人类幸福的物质文明,最后成了人类精神文明的克星,所以说利不妨在人后,德务必在人先,惟有这样,人性才能不断提升。

净从秽生明从暗出

原文

粪虫①至秽,变为蝉而饮露于秋风②;腐草③无光,化为萤④而耀采⑤于夏月。固知洁常自污出,明每从晦生也。

注释

①粪虫:即蛴虫鲁,动物学以为金龟子的幼虫,传说为蝉的幼虫。本草:“蛴虫鲁,生河内平泽,及人家积粪草中。”论衡无形:“蝉生两翼,不类蛴虫鲁。”②蝉而饮露于秋风:郭璞尔雅图赞:“虫之清洁(洁),可贵为蝉,溉蜕弃秽,饮露恒鲜;万物皆化,人胡不然。”按蝉俗称蜘蟟、知了,幼虫在土中吸树根汁液,蜕变成蛹,出面登树,再蜕皮而成蝉,其间为期约二年,既成虫,雄者交尾后即死,雌者产卵后亦死,生命不过二三星期。③腐草:腐草堆。④化为萤:礼记月令:“季夏之月……腐草为萤。”盖萤产卵水滨之草根,卵微现磷光,初虫蛆状,多伏土中,翌年草蛹化为成虫,即萤。化,作生解。⑤耀采:照出光彩。

译文

粪虫最脏,一旦变成蝉却只要吸饮秋天洁净的露水;腐草不会发光,但所孕育出的萤却能在夏天的夜空中耀出光彩。从此可以知道,洁净的东西常从污秽中生出来,光明往往从黑暗中显现。

解读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出身的环境,未必能影响人一生的荣枯,不为出身的环境所限,才是最重要的关键。若稍加注意,不难发现有一种人,常以一个人的环境出身来决定待以青眼或白眼,这是失德之至的事。同时,也不难看到有一些出身较低的人,自卑、自弃,以为终是差人一等,经常表现得消极悲观,其实人生而平等,环境止所以考验将来是否能成功立业、为人表率,出身愈低,愈应力争上游才对。

无求之施一粒万钟有求之施万金无功

原文

施恩者,内不见①己,外不见人,则斗粟②可当万钟之报③;利物者④,计己之施⑤,责人⑥之报,虽百镒⑦难成一文⑧之功⑨。

注释

①见:显、显扬的意思。②斗粟:一斗之粟,言其不多。米未舂之前曰粟。③可当万钟之报:可以受到万钟的果报。当,承、承受;钟,量器名,古者律度量衡不同,历世又屡更,故说解多歧,一钟,有谓六斛四斗,有谓八斛,有谓十斛。④利物者:以物利人的人。⑤施:予,散以予人。⑥责人:望人、属望人。责,作望、属望解。⑦镒:金衡名,二十两为镒。⑧文:量词;已往制钱一枚曰一文。⑨功:功德。

译文

施恩惠给人,不能因而在内心感到得意,也不能对人显扬,这样虽先付出一斗小米也可以受到万钟的果报;用物品救助别人,要计较着自己的付出,要求别人的回报,这样虽付出百镒的黄金也难以成就一点儿功德。

解读

姑且不谈果报、功德,做人值不值得就是以此分野。只要出于至诚,虽微薄之数,已足够温暖人心;如果为了收回代价,即使付出连城财宝,也毫无意义可言。我们认清了这点,自然了解这里面所讲的道理。

推己及人方便法门

原文

人之际遇,有齐①有不齐,而能使己独齐乎?己之情理②,有顺③有不顺,而能使人皆顺乎?以此相观对治④,亦是一方便法门⑤。

注释

①齐:等、相平。孟子公孙丑:“地丑德齐。”②情理:情绪、理智。③顺:不逆、顺于理。④相观对治:犹言相互对照修正。治,作修正解。隋书李德林傅:“命制让尚书令表,援笔立成,不加治点。”⑤法门:初步修行的人所必经的途径。

译文

人的遭遇,有平等,有不平等,难道能要求本身特别出众吗?本身的情感,有时和顺,有时不和顺,难道能要求别人都和顺吗?拿这道理来相互对照修正,也是一条方便修行所必经的途径。

解读

人和人相处要能“平心处世”。人各有其际遇与心态,不能强同,这可以从生长的环境看得出来;从小生长的环境不同,耳濡目染各异,言行、思想自然有别。只要自己能平下心来想想,相互考量一番,那么,最少也会减去一半怨尤的心理。

人死留名豹死留皮

原文

春至时和①,花尚铺②一段好色③,鸟且啭④几句好音⑤。士君子幸列头角⑥,复遇温饱⑦,不思立好言⑧,行好事⑨,虽是在世百年恰似⑩未生一日。

注释

①和:温和、不刚不柔曰和。②铺:布也。③好色:美丽的颜色。④啭:鸣也。⑤好音:婉转悦耳的声音。⑥头角:谓气象峥嵘也,用为少年出众之喻。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虽年少,已自成人,能取进士第,崭然见头角。”⑦温饱:言衣食足也。后汉书马皇后纪:“人所以原封侯者,欲上奉祭祀,下求温饱耳。”⑧好言:可以启发人的话。⑨好事:可以使人取法的行为。⑩恰似:正好像。恰,适也。

译文

春天来到,阳光和煦,花儿尚且为大地铺上一片繁华景色,鸟儿尚且为大地谱下悦耳的乐章。一位读书明理的人,幸而出人头地,又加上衣食丰足,如果不想到应立下可以启发人的话,做些可以使人取法的事,即使能活百年光阴,也好像未曾来到世上一样。

解读

这里借花鸟尚且不辜负春光,来告诉人不要浪费大好人生。目前社会安定,物质充裕,人们不断享受文明的结晶,但能否认识到这是上苍厚遇,不可负了上苍?认识到这是人类代代积累的结果,必须有更大的成就承先启后、膏泽子孙?如果能够这样想,则不只自己过了实实在在的一生,也将被后世子孙永远怀念、感激。

阴恶之恶大 显善之善小

原文

为恶而畏人知,恶中犹有善路①;为善而急人知,善处即是恶根②。

注释

①善路:向善的道路。②恶根:过失的根源。恶,作过失解。左传定公五年:“吾以志前恶。”

译文

做了坏事会害怕别人知道,是在过失之中留着一条向善之路;做了善事就急着要别人知道,是做善事时已种下了过失的根源。

解读

除了十恶不赦、足以遗臭万年的人,任何人都有羞耻之心,也就是都有良心;这颗羞耻之心,是维持人性不堕的基石。它在一般人身上,可以使人不会堕入罪恶之渊;它在做了坏事的人身上,可以使人从罪恶之渊脱出。因此,走入歧途的人未必可恨,可恨的是那些诈善欺骗良心的人。

君子德行其道中庸

原文

清能有容①,仁能善断②,明不伤察③,直不过矫④。是谓蜜饯不甜⑤,海味不咸⑥,才是懿德⑦。

注释

①容:忍受、包含。②善断:善于决断事物;断,分别的意思。③伤察:失于苛求。察,作苛求解。吕氏春秋贵公:“处大官者,不欲小察。”④矫:乖违。⑤蜜饯不甜:蜜饯为糖汁浸渍而成的果品,所以不甜的意思,是说不过于甜。⑥海味不咸:以盐腌制却能不失于咸。⑦懿德:醇美之德也。诗经:“民之秉彝,好是懿德。”

译文

心性纯正而能容纳他人,心地仁慈而能善于决断事物,聪明睿智而不失于苛求的气质,行事正直而不乖违人情。这就是所谓的蜜饯浸渍糖汁后能不过甜,海产经过盐腌后能不过咸,这才是美德。

解读

“蜜饯不甜、海味不咸”,光看字面,很容易使人迷惑,但如果明白了太甜、太咸都有伤胃口,自然就明白这句话的道理。人,也是一样,方不容物、优柔寡断、矫情偏直,都不是中庸之道,均非处世所应有,必须能在不断反省中改正自己,才是立身之道。

君子穷当益工勿失风雅气度

原文

贫家净扫地①,贫女净梳头②,景色虽不艳丽,气度③自是风雅④。士君子一当穷愁寥落⑤,奈何辄自废弛⑥哉?

注释

①净扫地:即勤于洒扫门庭。净,清洁之,引申作勤解。②净梳头:勤于梳洗。③气度:气概。④风雅:文雅。⑤寥落:犹言寂寞。吕温诗:“独卧郡齐寥落意,隔帘微雨湿梨花。”⑥废弛:当为不为曰废弛。王冕剑歌行:“学书学剑俱废弛。”

译文

贫穷人家要勤于洒扫庭院,贫穷女子要勤于梳洗头发,景色虽不够豪华美丽,气度却是文雅不俗。读书明理的人,一到为贫穷所困、失意潦倒的时候,为什么常要自甘堕落呢?

解读

贫穷潦倒,这种环境自古以来不知埋葬过多少人,固然使人同情,但更值得警惕。因为贫穷潦倒并不可耻,也并不能永远困住人,屈服丧志才是可耻,也才能永远困住人。因此,我们要有这种认识:形势是客观的,操之在我,不要屈服于一时的困逆。

厚德以积福逸心以补劳修道以解厄

原文

天薄我以福①,吾厚吾德以迓之②;天劳我以形③,吾逸吾心以补之④;天厄我以遇⑤,吾亨吾道以通之⑥。天且奈我何⑦哉?

注释

①薄我以福:薄,当动词用,减轻的意思。福,吉祥曰福,率指富、贵、寿、考、子孙繁盛、身体健康等而言。②迓之:迓,迎也;之,指天之所薄。③劳我以形:劳,当动词用,劳动的意思。形,即形体。④补之:补,益也;之,指天之所劳。⑤厄我以遇:厄,当动词用,因的意思。遇,遭,遭受。⑥通之:通,顺的意思;之,指天之所危。⑦奈我何:使我如何。

译文

上天要减轻我的福分,我增进我的德行来予以迎接;上天要劳动我的身体,我安定我的内心来予以补益;上天要困危我的境遇,我开辟我的道路来予以畅通。这样上天能拿我如何呢?

解读

“天助自助者”,就是在告诉人要勇敢坚强地面对现实,不要因为一时的困危而灰心丧志。环境乃是勇者所创造出来的,因为勇者“不忧、不惧”,处变能不惊,庄敬以自强;惟有懦弱的人,才不思振作,对环境安协、屈服。

文章极处无奇巧人品极处只本然

原文

文章做到极处①,无有他奇,只是恰好;人品做到极处,无有他异,只是本然②。

注释

①极处:至极之处,就是最高的境界。②本然:本然之性,是说人品做到极处乃是本然之性。

译文

文章做到最高的境界,没有什么奇特的地方,只是恰到好处;人品做到最高的境界,没有什么和人不同的地方,只是尽了本性。

解读

这里讲的是道家思想中的“自然”之道。天地间万物,没有不是自然生成的,承受天地精气的万物之灵——人,做任何事当然必须本着自然之道,不能率先去破坏自然,使万物因而显得不和谐。

忠恕待人养德远害

原文

不责小人过①,不发人隐私②,不念人旧恶③。三者可以养德④,亦可以远害。

注释

①不责小人过:不责备小人的过失;小人,在此不一定指没有道德的人,应作广义的小人解,就是凡人。②隐私:不愿叫人知道的私人秘事。③旧恶:谓已往之过失也。论语:“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④养德:修养德性。

译文

不要责备小人的过错,不要揭发他人的私人秘事,不要记住别人已往的过失。这三样可以修养德性,也可以远离祸害。

解读

立身要恕道存心,慎于开口。朋友有规过之义,指的是彼此深交的朋友,对寻常朋友还谈不上规过,因为这就是交浅言深,交浅言深必无善果,即使不是马上引起对方怨恨不满,在自己而言也是失言。每个人都有各自的隐私,一旦被人揭发,其痛苦、愤怒是一定的,这只要自己能设身想想就可以知道;而且揭人隐私更是一种没有道德、失去人格的事,若再加上对方失去理智的报复,那真是不堪想像。至于不念旧恶,也是做人最基本的道理。往昔已矣,追之何益?一旦对方恼羞成怒,一样会有不堪想像的后果。所以说,这三者可以修养德性,远离祸害。

德怨两忘恩仇俱泯

原文

怨因德彰①,故使人德我②,不若德怨之两忘;仇因恩立,故使人知恩,不若恩仇之俱泯③。

注释

①彰:明显。②德我:对我感恩。德,在此作动词,感恩的意思。③泯:灭,消灭。诗大雅:“乱生不夷,靡国不泯。”

译文

怨恨往往因为善行而明显,所以让人感恩于我,不如让人恩德、怨恨两者都忘记;仇敌往往因惠树立,所以让人知道受了恩惠,不如让人恩惠、仇敌都消失。

解读

对毁誉不要放在心上。人情总是不平,以孔子之圣,孟子之贤,尚且不能免于当时人的议论,何况常人?立身处世但求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有所为有所不为,对于旁人的议论大可不必放在心上,做到了,毁誉自然不会聚于一身。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原文

当怒火欲水正腾沸①处,明明知得,又明明犯着。知的是谁,犯的又是谁?此处能猛然②转念③,邪魔④便为真君⑤矣。

注释

①腾沸:腾,升、上升;沸,翻腾。②猛然:突然。③转念:转变念头。④邪魔:邪恶之魔鬼也;魔为梵语魔罗之略,魔罗是障害义,恶鬼神障害之法,故谓之魔;邪者,谓其不正也。起信论:“为邪魔诸鬼之所恼乱。”⑤真君:庄子齐物论:“百骸九穷六藏,赅而存焉,其递相为君臣乎?其有真君在焉。”成玄英疏:“真君即真宰也。”按真宰为主宰万物之天。